北洋军阀冯国璋,和著名演员冯巩是什么关系?

每年春晚冯巩那句“我想死你们啦”,都让我们感到特别的熟悉。冯巩——和蔼可亲的老艺术家。冯国璋——叱诧风云的北洋三杰。二者一文一武,又同姓冯,到底有着什么样的关系呢?

话不多说,看图。瞧这眉眼、脸型和这法令纹。除去胡子来看,倒真有几分神似,只不过气场截然不同。还真别说,二人关系匪浅,这冯国璋正是冯巩的曾祖父。

北洋军阀冯国璋,和著名演员冯巩是什么关系?

北洋三杰之冯国璋,功绩伟业以和为贵

冯国璋1859年出生于河间县西诗经村,1889年毕业于天津北洋装备学堂。随后跟随聂士成四处征战,曾经历过甲午战争,以及八国联军侵华。

后来经聂士成推荐以清朝驻日公使裕庚随员身份赴日,军事才干得到大幅提高。回国后受到袁世凯的赏识,编制军事教材,辅佐练兵。

凭借出色的练兵术,冯国璋成为了袁世凯的心腹。也正是“老师”这一角色使得北洋军阀集团中有很多都是他的门生,在后来的夺权分裂中起了很大作用。

最初,袁冯二人关系非常好。即便后来袁世凯失去了清廷的信任,冯国璋依然与其暗中保持联系,数次关键时刻都为袁世凯纂权立下了汗马功劳。

不过当袁世凯称帝野心逐渐暴露之后,袁冯二人逐渐离心。民国五年,冯国璋公开反对帝制。全国上下民愤不断,北洋集团很快四分五裂。

也终于在这一年把袁世凯熬死了。同年冯国璋被推选为副总统,坐镇南京。民国八年,60岁的冯国璋突然病逝,一生期盼以和平统一的他最终没能亲眼目睹,这也成为了他的遗憾。

以上就是这个集军阀、地主、资本家三个角色为一体的冯国璋的故事了。究其一生,也算是一个有远见有热血的末代将才。

冯巩――自身很努力,太爷给自己压力

正因冯国璋死时有憾,所以他对后代寄予了厚望。冯氏一族在此后的百年间也不负众望,均是接受了高等教育,在各个领域都出现了许多人才。

不过,虽然祖辈有奇才高就,冯巩并没有受到多大的好处。相反,他因为这个太爷吃了不少苦。

1910年,冯国璋曾为《冯氏家谱》重修作序,规定后代子孙以“国家海禁开,东方大事起”做字排辈。

到了冯巩这一代理应以“禁”字取名,可其出生之时正是1957年。为表忠心,冯巩的名字并没有遵循祖训。到了冯巩的儿子时才以开做字,取名冯开诚。

北洋军阀冯国璋,和著名演员冯巩是什么关系?

也是这一时期,冯家没落到了极点。一度捉襟见肘。当时由于政治原因,祖上的敏感身份使得冯巩一家成了反革命家庭。

不得已,11岁的冯巩和其二哥跟随母亲来到了“贫民窟”——大昌兴胡同20号,在这里度过了他的童年。直到20世纪末,新中国迎来了曙光,冯氏家族才再度崛起,当然这都是后话。

冯巩自幼就有文艺天赋,偶得良师赏识开始痴迷于相声表演。十几岁的他期望着自己有朝一日可以成角。与此同时,周围人的欢声笑语也一直激励着他,彷佛告诉他“你可以成功”。

于是,他刻苦学习,卖力演出意图证明自己,盼望着当上一名文艺兵。他满怀期待得参加了军区文工团的面试,初试顺利通过,复试也顺利通过。

各区文工团慕名来函,众人好不羡慕。沈阳军区文工团第一个派人来到了冯巩的学校,他们带来了介绍信、报名信还有一张政审表。

文艺兵也是兵,那身绿衣服可不是那么好穿的,而冯家的政治外衣一时半会还披在身上。所以冯巩的出身成了最后的一道闸门,将冯巩挡在了文工团的门外。

多年努力功亏一篑,冯巩打心眼里讨厌这个坑了后人的太爷。不会一次打击并没有将其击溃,他仍在静候佳机。

终于1977年,政坛交替,人民稍有喘息。冯巩几经波折,如愿当上了文艺黑兵。不过因为“黑”不敌政,一张大布报将他离职处理。

坚韧如冯巩,他学习,演艺,做工三不误。1980年,冯巩这块金子终于等到了光明到来的这一天。23岁他背上行囊,离开天津,坐上了心心念念的去往北京的火车。

此后的他入了文工团,当了真正的兵。入了党,成为了政协委员。有学历也有了梦想,和他的相声小品一起活跃在荧幕上。

北洋军阀冯国璋,和著名演员冯巩是什么关系?

从天津到北京,这短短120余里的路程,他走了整整8年(从1972年学习相声开始)。之所以这段路走得如此艰难,还是要感谢他那素未谋面的太爷——冯国璋。

虽然说,前人栽树,后人乘凉。不过事实证明,家风家训可传世,而这官阶荣誉及财富却未必能流芳千古啊。搞不好还是口丢不掉的大黑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