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国少将甘祖昌,为何放弃高位,要回江西老家当农民?


从将军到农民

甘祖昌,江西莲花县人,他1926年参加革命,经历了井冈山斗争、五次反围剿、走过长征、打过日本鬼子、参加过解放战争,经受了几十年战火的洗礼。新中国成立后,他担任过新疆军区后勤部部长,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开国少将甘祖昌,为何放弃高位,要回江西老家当农民?

甘祖昌少将

但是他并不贪恋自己获得的高官厚禄,从1955年起,他每年都给组织上写一张请求回家乡务农的报告,希望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做贡献。

两年后,在写下了三封报告后,他的请求终于得到了批准,甘将军正式解甲归田,回到了他阔别20多年的家乡,重新当起了农民。

甘将军生活俭朴,心系国家和人民。

在回乡时,他嘱咐家人说:“新疆到莲花路远,要尽量少带行李,给国家省点差旅费”。最终,一个14口人的大家庭搬家,只带了三个箱子装行李,八只笼子装家里养的家畜。

开国少将甘祖昌,为何放弃高位,要回江西老家当农民?

甘祖昌将军回到老家务农

甘将军回到家乡后,与普通百姓一样过着简朴的生活,甚至还对自己和家人要求更加严格。

他去北京开会时,上车前吃一碗面,车上吃一碗面,下车又一碗面。三碗面到北京,每次都是如此。

当时老大锦荣要结婚,看中了一套家具,甘夫人跟他商量说帮孩子买下这套家具。

但甘将军却说:“我只资助200块”。

“200块钱能干什么?”

他却直接一句:“我没钱”,给挡了回去。

可能因为甘将军是军人出身,他的女儿们小时候都想当兵,但是当时莲花不招女兵,女儿们没办法,就叫父亲给新疆军区的领导写封信,让他们帮帮忙。但是甘将军却表示坚决不行,说走后门、搞特殊的事,没得商量!

开国少将甘祖昌,为何放弃高位,要回江西老家当农民?

1972年,县里终于有了女兵的名额,女儿平荣自己去报名,但体检时因为右眼视力偏低,达不到入伍的要求。甘将军非但不去说情,还跟人武部说:“她视力确实不好,右眼只有0.5。”

当时,甘将军的三女儿读五年级时,一直穿着一双破了洞的鞋子上学,经常被同学们嘲笑。女儿委屈地对爸爸说:“为什么别的小孩子都不穿烂鞋子,而我要穿啊”? 甘将军听后,就给她讲当年红军长征的故事,并教育她:“穿烂鞋子并不丢人,贪图享受才不好,艰苦奋斗是我们国家的传统,我们要传承下去。”

心怀人民,无私奉献

甘将军对自己、对家人要求严格,一家人生活得勤俭朴素。但是他对他人、对集体却十分慷慨大方,一点也不吝啬。

开国少将甘祖昌,为何放弃高位,要回江西老家当农民?

甘祖昌将军与夫人

当时邻村有个青年叫刘海青,从小双腿不能站立,父亲又得了有肝病,所以一家人的日子过得很艰难。

甘祖昌将军时常关心他们一家,上面派医生给甘将军治病时,他总是要把医生拉到刘家。希望能治愈刘海青的双腿。 后来他得知刘海青的双腿治愈无望时,又自己出钱请师傅上门教刘海青一门手艺,让他能够自立自强。

不久后,刘海清父亲肝病复发,使这个家庭雪上加霜,几乎快要陷入绝境。甘将军得知他们无钱住院后,立即给医院打电话,让他们把刘家的住院费全部都记在他名下。

开国少将甘祖昌,为何放弃高位,要回江西老家当农民?

甘祖昌将军与夫人

他回到家乡后,组织上按规定,每个月仍然会给他发一部分工资。从1957年到1984年,这27年间,他的工资收入加上原有的存款共有十余万元,但其中的七成都被他用作了支援家乡的经济建设。

在家乡务农的29年里,甘将军一直坚持劳动,带领人民修了3座水库,25公里长的渠道,4座水电站,3条公路,12座桥梁,这些都是他留给家乡的宝贵遗产。


开国少将甘祖昌,为何放弃高位,要回江西老家当农民?

甘祖昌将军在家乡和群众一起建设工程

但是对于他的子女,他却没有留下任何的钱财,只有一个铁盒子,里面装着的是国家授予他的三个勋章:八一勋章、独立自由勋章、解放勋章。

这就是“农民将军”甘祖昌,放弃自己优渥的生活和工作,主动回到老家当农民,带领乡亲们建设家乡。

一生为民,光耀千秋,这样的开国功臣值得我们永远缅怀与敬重。你觉得呢?


我是“一读历史” ,喜欢文章的朋友欢迎点赞、关注、转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