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綱:5年1000萬人口,粵港澳大灣區的“房價窪地”究竟在哪?

老話說得好,有人的地方才會越繁榮,從古至今,都是這個理。比如說唐長安城的繁華,就必須會說那185萬人口之眾。人既代表著勞動力,也代表著消費力,沒有人口的城市,即使多麼現代化都只會是一座等待腐朽的死城。

就像東北的人口,慢慢往南部、中部遷移,導致很多東北的城市死氣沉沉,產業發展不起來,人才留不住。反觀”鄧老圈地,漁村崛起”的南部,現在可謂混的風生水起。

根據數據顯示,2019年,一年時間,粵港澳大灣區內地九城人口全部實現淨流入,且背靠的廣東省,去年人口淨流入量高達175萬,再加上之前的成績,5年時間完成了800萬人口的遷入

800萬是什麼概念?往小的說,相當於中國一箇中部小型城市了,往大點說,相當於外國一個國家了。而且遷過來的人口,大多都是在40歲以下的青壯年,妥妥的購買力啊。而且有專家預計,每年都會增加200萬的人口,隨著遞增,5年後將會達到1000萬的人口。

因此,在這種趨勢下,大灣區將全面進入高速發展期,成為中國實打實的經濟增長極。並且將會超越東京灣區、紐約灣區、舊金山灣區、成為全球經濟總量最大的灣區。要知道,在2017年的時候,粵港澳大灣區經濟總量已突破10萬億,遠超舊金山灣區,逼近紐約灣區。如果拿一個國家來做比較,它的經濟總量已經逼近了位於全球GDP排名第10名的加拿大。

那麼今天我們就來講下,在這麼強大的灣區之下,我們購房者該如何選擇城市呢?

樊綱:5年1000萬人口,粵港澳大灣區的“房價窪地”究竟在哪?

01

首先,我們要選對產業定位板塊。目前整個大灣區還處於各城市互相掠奪資源的一個情況,很多地方政府都在各自為政,還沒有很好的融合起來。

比如惠州還在打造科技產業,但你隔壁的深圳南山區就是在搞科技的,而且還非常成熟,你去搞,不是茅坑裡打燈籠?還有,廣州正在大力發展金融業,但說起金融又和深圳比較不起來,因為深圳的地理位置更加靠近香港,資源互補起來,會比廣州優越很多。

因此,我們購房者要做的,就是梳理好,未來那個板塊會是什麼產業,那種產業未來會火爆的,那麼把房子定位在哪裡,就一定不會錯。當然,有些區塊目前已經是高點了,存在一定的泡沫,比如深圳前海,這種我們就直接屏蔽掉吧,畢竟對於普通人來說,想買得起也是非常難的。

那我最看好的,還是廣州南沙,東莞松山湖,珠海的橫琴,這三個區塊是我目前看好的價值窪地,也是第一梯隊,他們都有對應的產業,並且有發展前景,同時由於政策的利好,在那邊購房不難,對於外地人來說,無疑是一個好消息。

樊綱:5年1000萬人口,粵港澳大灣區的“房價窪地”究竟在哪?

其次,說完區塊和產業發展,衍生出來的第一梯度。我們再來聊聊,那些地方屬性第二梯隊。根據粵港澳大灣區目前城市實力的排名是:深圳,廣州為第一城市,佛山,東莞為第二城市,珠海,惠州,中山為第三城市,江門,肇慶為第四城市。

那麼按照排名來說,肯定是優先選擇深圳,廣州。但目前這兩個城市的房價都比較高,對於普通家庭的壓力會比較大。那我們只能選擇“近水樓臺先得月”的戰略,環繞著第一城市購買。

例如,深圳的話,你要按照深圳的地鐵來佈局。那麼根據得到的情況,現在深圳即將開通的線路,多是到達東莞的,那麼鳳崗、塘廈、黃江、虎門。這些板塊未來都會承接到深圳年輕人的住房需求。

而廣州的話,未來價值空間主要表現在番禺和黃埔,外圍的則有佛山的桂城、祖廟、陳村、石灣、北滘、大良、陳村、裡水、大瀝。因為隨著廣佛環線的開通,佛山和廣州的交接處將會更加密集,外圍的價值一定會上漲。

因此,以上所選的板塊,就是我認為第二梯隊可以投資的區域。當然,還有中山、珠海這些地區,不過投資性會比較一般,除非深圳、廣州這些區域,資源飽和只能外溢,才能有益於中山和珠海。

樊綱:5年1000萬人口,粵港澳大灣區的“房價窪地”究竟在哪?

02

以上就是我對於粵港澳大灣區的板塊的看法,當然,我不是教唆大家去買房,只不過是大勢所趨。就像國民經濟研究所所長樊綱預測說的一樣,粵港澳大灣區的人口到2050年將達到1.2至1.4億。龐大的人口規模對灣區而言既是發展的機遇,也對灣區的人居條件、營商環境提出了挑戰。

樊綱:5年1000萬人口,粵港澳大灣區的“房價窪地”究竟在哪?

如果灣區搞成功了,強大起來了,那麼受益的一定是這塊土地上的房子。那麼沒有房子的你,要如何享受這座城市發展帶來的資源呢?因此,如果你想獲得灣區發展的紅利,就要對粵港澳大灣區有著充分的瞭解,並且積極的探究和挖掘,這樣才能再一次享受到樓市帶來的紅利。


我是阿杜探房,專注房產研究,為讀者把握地產漲跌週期,不唯多,不唯空,只唯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