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第十八章 失道則天下亂


《道德經》第十八章 失道則天下亂


大道廢,有仁義

如果脫離了大道,而只是一味地追求這種仁義的表象,那麼自然也就會出現不仁不義,因為此時的仁義被當作了一種手段方式了,有些人認為這是老子在公然反對儒家的仁義,說只有大道廢了才會有這些東西存在的空間。這些人是真的沒有看懂道德經,老子是不反對仁義的,但如果不按照大道去行事,而去追求仁義,就差了一個層次了。

特別在現代企業中,很多領導者樹立榜樣,用來激勵其他人向榜樣學習,把目光看向別人,其實這個領導者自己已經做反了,他應該是向內檢討自己,為什麼在他的領導之下只有個別人才能做得到這麼出眾,其他人都不如他呢,肯定是因為自己哪裡做的不夠好!讓其他人沒有成為跟榜樣一樣出色,應該要花時間精力去研究如何才能把所有人都能變成像榜樣一樣,而不是樹立了榜樣後,你們自己去向榜樣學習吧,其他事情就跟我沒關係了,這麼想就錯了。


智慧出,有大偽

如果脫離了大道而強調智慧,那麼陰謀詭計也就會相伴而生。當人們渴求智慧的時候,也正因為身處大道廢棄的時候了。這時的社會就會紛亂,人性就會貪婪,如果一個領導人用這種陰謀詭計來管理的話,自然也會有大的災禍,所以領導者偽裝起來,是很厲害的。

比如王莽在當政之前,他把自己偽裝成謙恭儉讓,禮賢下士的人。災荒的時候,拿自己的糧食分給大家,自己的兒子犯了法就直接給殺了,他們家裡也是破破爛爛的,但是他把這些事情找人寫成了文章,四處散發,讓人們為它歸功頌德,要知道這些全部都是偽裝出來的。

當他上位之後,立馬就暴露出來了本性,開始四處征討,連年打仗,死了很多老百姓,到處鬧饑荒瘟疫,百姓民不聊生,到最後糧食貴成什麼樣呢?一壺黃金才能換一斤大米,這樣的價格,老百姓哪能承受的起,於是都吃不上飯了,餓死了很多人,這時大家便揭竿而起,王莽最終也死於亂軍之中,這位曾經被稱為周公在世的人,為何會有這樣的下場?就是因為他的智慧用錯了地方,這也被稱為陰謀。

現在社會上存在很多公司,把辦公室裝修得非常漂亮,高大上。感覺很有實力,號稱公司實力有多大有多厲害,什麼酒店,銀行,飛機,樓盤,金融,他們全都有,感覺最賺錢的項目他們都做了,太高大上了。所以在這麼有實力的公司背景下,給投資者許諾高額的投資回報率,並用一大堆數據實力證明他們能做得到的時候,大家都相信了。但是當他們真的把錢撈得差不多的時候,也就直接跑路了,再去一看人去樓空,一調查,根本就是皮包公司,前些年那麼多的p2p公司,很多都是這樣的套路,這就是大偽偽裝出來的。

後面老子也說到了美言不信,信言不美,如果遇到說的特別漂亮的時候,就一定要當心是不是存在問題了。當一個人智慧用錯了地方,也就會出現大的騙局了。


六親不和,有孝慈

當人們需要特地去強調需要孝慈的時候,說明這時候孝慈已經不夠了,快丟失了,六親也已經不和睦了,所以才要告訴大家,要孝慈。就比如說很多人喝水,會等到身體發生警報了之後,感覺很渴了,才會去喝,其實這個時候身體已經非常缺水了。這時候就很容易喝多,把肚子喝漲。這樣對身體是很不好的。所以最好的方式就是不讓他進入那種警報的階段。

而今天當你要強調孝慈的時候,其實這也是一種警報,說明社會已經很缺乏母慈子孝的現象了,當我們這個時候再去花大力氣去彌補的話,可能就有點晚了,根本原因就是因為領導者沒根據大道去做事,在企業中也是一樣,如果氛圍特別和諧,領導是不會說任何東西的,但如果領導說些什麼,說明開始出現這個問題了,比如領導開會說我們一定不能拿客戶的回扣,說明很有可能已經有人開始拿客戶的回扣了。


國家昏亂,有忠臣

當領導者沒有根據大道行事的時候,國家就容易出現混亂,這時候就能體現出哪些是忠臣了,老子並不反對忠臣,而是希望人人都是忠臣,而不是個別現象,否則就會發現有個別忠臣的朝代幾乎都是混亂的朝代,在企業中也是一樣,當你強調某位員工對公司很忠誠的時候,間接的說明了,其他人不忠誠,應該好好反思檢討自己是不是沒有按照大道去做事。問題不在別人身上,而是領導者本身沒有按照道去做。

大道遍行的世界,眾生平等,民風憨厚淳樸

大道遍行的社會,人人知恩感恩,父慈子孝

大道遍行的社會,人人憑良心為國,為民服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