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觉得中国式教育如何?

哲人曾经说过的话


中国基础教育,己证明是地球村中较好的。高等教育也在上升。只是严进宽出过于了。要适当严出。

社会主义在东方成功在西方失败。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中国传统文化,基础上是一致的。不存在个人利益高于群体利益的文化。西方就想改变这一点。把西方短暂先进于中国的原因,说成是个人主义的作用。废汉字,废中医,无条件尊重个人。无边界自由。……等。这次瘟疫流行过程,是证明这些普世观点,多么错误。

现在中国教育,一个需即时改变的,就是高考过于强调是升学考试,忽视了是指挥棒的作用。


西北大学数53毕业


这个是一个很大的话题,我个人觉得在当下中国,可能还是这种方式合适一些。

其实任何教育形式都有弊端,很多人一谈到中国教育就觉得唯成绩论,扼杀孩子天性,其实中国在这方面有很大的改善。我记得我97年开始上小学时,那时候农村小学,天天都是语文数学语文数学,其他什么课都没有,偶尔唱唱歌,下课还很晚,好像要到5点多才下课,回家很多作业要写。现在很多家长说现在孩子压力大,以前没压力,以前没压力我觉得是因为家长没有要求啊,没有期待啊,你能学出来就学,学不出来出去打工,发展的途径很多,而现在家长都希望孩子走学习的路线,自然会造成孩子压力较大。

现在一线城市,小学生3点多就放学,三四线以及农村学校在4点多放学,作业量也没有很大(当然有些作业比较麻烦,比如做手工或查资料,其实也是为培养孩子的综合发展),像我们培训学校很多小学生作业在7点左右,晚一点八点多都能写完。周末认真写的话,周五晚上加一个半天也能写完。那么剩下那么多的时间,来干嘛?就是实现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时候,你可以通过自己或者报各类辅导课程,来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体育,绘画,书法等等都是可以的。在初高中阶段的确压力是要大一些,学习任务的确是要大一些,主要是升学压力导致的,好的学校就那么多,而都想进去,自然形成了竞争,但这也是一个相对公平的制度了,目前没有好的替代方式,以前说过推荐制,那就势必会出现搞关系走后门,这个形式又公平吗?

此外往往和中国教育做对比的就是欧美教育,美国教育目前的确是比中国要好的,尤其是大学教育这块,别的不说,你早开展大学教育那么多年,人家比你强,也是应该的,不强才是奇怪。但是现在很多人都反对中国家长让孩子在美国读中小学,为什么呢?一个是过于放任孩子的个性,导致吸毒、早恋等各类现象出现。孩子毕竟是孩子,他没有正确的价值观,如果不加以监督和引导的话,极大可能性会走弯路,就像无论哪个时期初中男生都会喜欢古惑仔一样,觉得打架很厉害......另一个就是欧美实现的是所谓的精英教育,就是他们的精英有钱人都是把孩子送进非常好的私立学校,而这些学校很少,费用又高,而大部分学生只能进公立学校,而公立学校并不是很好。如果这类现象在中国,你觉得公平吗?现在民办学校都不允许掐尖了,其实不就是为了营造一个更公平的学习机会吗?

总而言之,我个人的一句话,没有完美的教育制度,美国如此,中国也如此,只有不断完善的制度,而作为个体,我们只能在制度之下,不断去发挥出自己的优势,活出自己。


张老师聊学习


中国式家庭教育

什么是中国式家庭教育?

中国式家庭教育是从2012年10月流行的“中国式过马路”、“中国式接送"”等词中衍生出来的,用来指称中国显示存在的一些教育弊端和问题。

 

这个时代需要的是尊重、平等、理解与博爱,但中国父母在教育上存在的最大问题是——不愿等待。

 

如果你在培养孩子某种习惯时,你需要这样做:

首先你需要和孩子进行平等沟通,让孩子明白,为什么要养成某种习惯;

其次,你需要给孩子,足够的时间,让他适应并接受某种习惯;

最后,你需要轻声细语,耐心地引导,更需要赞扬式的引导,满足孩子的心理需求,孩子才会变得更加的积极主动。

分享一个疫情期间,家庭教育的小故事。

#神兽德育记#

事件:

要求姐姐和弟弟参与德育体验,

一人洗碗,一人擦桌子,两人轮流。

过程:

和姐弟俩,沟通,讲道理,立规矩,制定德育劳动表等。

第一天

姐姐不太愿意

弟弟抗拒,讨价还价

第二天

姐姐慢慢接受

弟弟由抗拒转为逃避

他问:是不是不吃饭,就可以不洗碗了?

我说:你吃不吃饭,都得洗碗;只要吃饭时间一过,就收饭菜,你就得饿肚子。

第三天

姐姐完全接受

弟弟慢慢接受了

吃饭前,我问姐弟俩

请问这次谁洗碗,谁擦桌子呢?

第四天

姐姐积极主动

弟弟完全接受

吃饭前,他们主动问道:

小姑,

中午我洗碗,姐姐擦桌子,

晚上姐姐洗碗,我擦桌子 ,

对不对?

 

我们需要更多时间等待孩子们成长!





糖糖学堂


中国家庭中普遍存在把孩子放在第一位,把自己所不能实现的梦想放在孩子身上,使孩子的压力越来越大;我们对子女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没有错,错就错在我们对孩子定的目标太高,而且还要于别的小孩,同学相比,从而发生了许多悲剧,江西吉安一中学生不堪重负,跳楼自杀;某12岁女孩因学校作业太多,每天写到12点,压力山大,割脉自杀。。。“不能输在起跑线上”、“苦了今天,赢了明天”这些有毒鸡汤正一步步的侵蚀我们,在我们对孩子的梦想和期许上推泼助澜,这些目标对我们而言,实现的可能性很小很小,甚至是虚幻缥缈的,但我们大多数人是无法接收我们的孩子将来是一个普通人。


在《易经》中有一个卦象叫蒙卦,说的就是对孩子的教育,其中说到“亨。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初筮告,再三渎,渎则不告,利贞。”意思是说消除蒙昧;能使一个人健康的成长。不是我求这孩子接受我的启蒙教育,而是他感到有需求,主动来请求我帮助他消除蒙蔽。第一次可以告诉他,如果就一个问题反复再三的询问,是对天的亵渎,同时也证明这个人是一个缺乏实践能力的人,一个少有魄力勇气去单独承担责任的人,这样就不应该再告诉他什么了。


所以我们在教育孩子上面,要改变自己的方法,要发掘孩子感兴趣的方面,宽容对待,让孩子自己学,自己去实践摸索,要相信孩子自己能把这个问题想明白,能从中悟出一些道理。需要我们做哪些改变呢?

(1)激励引导,夸赞孩子的时候,有意识地侧重这些亮点,改变原来的模糊笼统的“宝贝你真棒”“宝贝真厉害”,变成“宝贝你真是太有创造力了”“宝贝你学习的态度和能力真让我欣赏”等。

(2)场景试炼,想要提升孩子的协作能力,那么我们可以尝试带孩子多参加亲子互动,或者素质拓展;想提升孩子组织领导力,多让孩子参加夏令营、口才演说班等;

(3)榜样树立,从家族中寻找标杆,或者在历史社会中寻找值得学习的榜样,最好的榜样其实是父母自身,曾听过这样一句话“不要自己整天抱着手机玩游戏,却指望孩子认真看书学习”。二者一切,都是为了去建设孩子的价值观,价值观是正的,那多半孩子的未来不会走歪。


建戈说教育


中国式的教育,应该来说有两个维度:中国式的家庭教育和中国式的学校教育,至于社会教育,无论是中国还是外国,其实都差不多——能讲理的讲理解决,讲理解决不了的,就上拳头。


中国式的家庭教育

这个所包含的内容就比较多了,国内的独生子女政策时代,孩子的独立意识和自理能力方面的教育,比海外很多国家要弱一些,但从发展的情况看,中国的独生子女其实并不比海外的同时代人差,大可不用担心。

至于中国家庭对孩子教育的重视程度,普遍性的能甩老外N条街,不再一个层面上,不予对比和探讨。

中国父母对孩子的学习的关注和关心程度,那就更不用谈了。


中国式的学校教育

中国的基础教育应该是世界一流的,除过外文,其余课程的教学、知识的广度和深度方面,说实话,即使与华人为主的国家对比,那也是遥遥领先。

至于高等教育,中国和西方发达国家走的路子有点差异,我们的高等教育,专业设置比较细,这也是与我国工业门类最为齐全想适应的;而国外高校的专业设置比较宽泛,学生可以通过选课的方式,在一定的专业领域里延展;从这个层面上讲,意味着发达国家的高等教育,在师资和教学资源配备上,要比我们强。

另外一个在高等教育方面的区别,就是学生学习方式的不同,中国采取的是“教”为主,“导”为辅;而海外发达国家正好相反,采取的是“导”为主,“教”为辅。

除此之外,没有太大的区别。

总体来说,中国式教育没有太多问题,也不比国外发达国家差。


教育摆渡者


只说结论:中国式教育是目前最适合中国的教育方式。是对历史和现实的融合,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融合。中国的教育只会随着时代发展越变越好,所以大家也不用过多担心。

请大家把握一点:教育中的漏洞和不足,提出来,改掉,才能让教育越变越好!


芝杰说教育


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648,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p-0000/36729630e68d47a7802786884cf4e9b2\

最强大脑赵老师


从大的方向上说,教育的取向必然有两种:一种是集体主义,另一种是个人主义的。表现形式,以大多数人为服务对象的就是大众教育(普及教育,国民教育),以小部分人为对象的就是精英教育。

中国教育经历过传统教育,非常强调“德育”,崇尚个人责任,这是我们民族代代相传的法宝。

中国有14亿人口,过分强调“精英教育”,利己主义,将是人类的灾难!


锡惠书生


中国式教育好不好,有以下七个标尺衡量:

1,人均收入世界排名,2,寿命世界排名,3,健康指数世界排名,4,精神卫生指数世界排名,5,廉洁世界排名,6,诺贝尔科技奖世界排名,7,人类发展指数世界排名。

如果搜索这些世界排名很高,肯定教育很好,否则很差。



杨哥之翩翩舞


我辅导过儿孫辈的学习,总的一个感觉是老師包办的越來越多了,不好!

我是上世纪1956年高中畢業考進大学,1961年大学畢業参加工作,回想从小学而中学而大学的学習过程中,除了老師的指点外,主要还是靠自已。

小学從入学的第一天起就要给這些懵懵懂懂的小天使们,用他们听得懂的语言,不停地灌输学習的目的,学知识的用处!不用那么高调,用孩子能听得懂的语言就行。

我至今还记得我父親送我進小学時的一句话:“要好好读书写字,字写得好看,分数考得高,老师会喜欢你,同学也会看得起你。”後來考進高中後母親又加了一句,考上大学,畢業後可有个好工作,在社会上才会有地位。這就是一生的受到的啓萌教育。

所以我一直认為老师最主要的就是啓发学生学習的自觉性!否则就是神來了,他也没办法!

否则就会教出大逆不道的,崇洋媚外的,认贼作父的人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