薦書|《周有光百年口述》:漢語拼音之父和他的世界觀(必讀)

1906年1月13日,周有光出生於江蘇常州青果巷,2017年1月14日bingsh病逝。今天是他114週年誕辰。寫篇短文,用來懷念在歷史中留有光亮的先生。

薦書|《周有光百年口述》:漢語拼音之父和他的世界觀(必讀)

▲周有光先生對歷史事實的回憶,是陳述,絕非刻意雕琢。

青史留名,是我們文化的傳統。但並非所有的人,都誠實於自己的過往。翻讀手頭的傳記、史書,打量身邊現實世界發生的事情,我們很容易就能形成這樣的共識:“修史”的事情,朝廷、國家會做,個人也會做。

從這個角度去打量傳記,我們會發現,有些人生成就的車輪,跑得比真實的里程多了許多公里。

比如一些傳記,”榮耀”自己的想法很直白,“精華”的功績、事蹟處處可見。稍微體面一點的,會“低調”地把榮耀藏在字裡行間。但,不止一次,我在這本書裡讀到某人某事推動了何等的進步。不經意間,在另一處就能挖掘出完全不同的史實與結論。

真是不幸,讓事實大風的吹一吹,許多名人的成色就變淡了。葛劍雄先生在《逝者如水——周有光百年口述》中也寫下了類似的導讀文字:

•葛劍雄:記錄歷史時間,發揮主導或決定性作用的人、處於重要或關鍵地位的人、親身經歷或掌握原始資料、證據的人,他們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但他們往往有自己的政治立場、價值觀念、切身利益,或為了保守機密,或處於法律限制,往往不願或不能說實話,甚至自覺或不自覺地編造謊言,製造假象……出於他們的回憶很可能以訛傳訛而南轅北轍。

周有光口述史,內容極其豐富。他的112歲生命,走過清末、民國、新中國三段大歷史。記錄了大家庭的變遷、新舊教育的交替,講述或親眼見證了太平天國、五卅慘案、抗戰、wen革、思想改造、五七幹校、尼克松訪華、文字改革等重大歷史事件。但在書中,周有光先生並不以大人物自居,對歷史事實的回憶,基本上都是陳述,絕非刻意雕琢。低調之處,甚至讓人覺得僅是位年長小人物的回憶。

薦書|《周有光百年口述》:漢語拼音之父和他的世界觀(必讀)

▲周有光先生當時就讀名校聖約翰大學,後離開就讀光華大學

舉一小例,回顧抗戰歷史時,周有光先生用了兩篇的篇幅,來評價當時執政方經濟部下設立的農本局(1936年成立,目的是促進農村資金流通和調動農產品運銷,建立新式農村金融體系)。在文中,他說的都很實在,相關介紹說的都是實際的工作措施:魚鱗冊、“駝運”、建造中轉用的倉庫等等。對於機構效果的評價,他也避虛就實:

•周有光:我離開重慶到內地區,最初常常在路邊看到餓死的人。由於國民政府的力量到四川了,做了許多經濟工作,到第二年就沒有發現餓死人的事情了。第二年四川的經濟就好起來了。情況大體是這樣。

在這本近500頁的口述回憶錄中,這樣語調平和、翔實的回憶隨處可見。閱讀這樣的傳記,我的心裡會很踏實。先生的文字、回憶,就像稻米生長在大地上,充滿營養。閱讀先生的回憶錄,能夠讓我們儘可能真的瞭解歷史。我們也將因此,有可能開啟新的天地。

謝謝你的回憶,周先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