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例子可以拿来反驳“不要拿你们的业余爱好挑战他人吃饭的本事”这句话?

小方说历史1990


首先这个命题得排除中国足球,因为中国足球本身也是业余的。

其次别拿韩寒的那篇文章做论证。像韩寒这样的所谓某某齐达内,属于只踢不练的一类业余爱好者,是业余爱好者的底层里的底层。这类爱好者如果放在羽毛球界,属于任何级别的业余比赛都很难在小组里出线。

比如个人在最巅峰时期是可以和省队初中级别的选手掰掰腕子。

对于业余爱好与挑战他人吃饭的本事,我是这么看的:俗话说“隔行如隔山”,那为什么会“隔行如隔山”呢?

这是由于对原理、细节和应用的把握程度决定的。比如一个刚刚从大学管理系毕业的大学生和一个成功的厂长比较,他们的差别在哪里?

一个成功的厂长必定知道下属各个部门的职能范围、部门领导的能力;厂内的设备水平和职工的技术水平;熟知上下游企业的能力和需要;与相关企业、当地政府部门保持良好的沟通关系;善于调动厂里干部、工人的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能够在突发事件中保持足够的冷静,以便理智的解决其中的矛盾,此外还有人格魅力等因素。

这些都是具体的每个厂家自身的特点,不是读了几本书就能了解到的。

但是,并不是业余一定怼不了专业,前段时间我就怼了一位女士的文章,是一个带V的女士。

她具体的学历,个人感觉应该是社会学本科以上的学历。她在她的文章就觉得,为什么在学校里女学霸那么多,现在各行各业的顶尖上却多是男性?主要的关键是社会上对女性的不承认和排挤造成的。

我个人虽然只是一个高中生,根据个人经历就知道她的立论有问题。

就拿前面的例子来说,单单一个善于调动内部的积极性,对女性就是一个坎。

举个例子,我家是养狗的,女儿是狗主人。但是有一次女儿在遛狗的时候,遇到其它狗冲过来,这狗子丢下女儿就跑了。

尽管这条狗很聪明,但是人们所说“狗是人类的朋友”,不就因为狗是忠诚的嘛!

可是九零后的女儿依旧喜欢它,就因为平时它很黏女儿。

所以,女性并不是一个好领导的选项,因为她感性大于理性。

一个女性喜欢渣男,损失的最终只是她个人。但是一个女领导只提拔溜须拍马之徒,那单位还能不乌烟瘴气?

对于技术方面,这同样比较致命。

养狗其实是不能让狗在主人的床上睡觉的,很多视频让猫狗睡在主人的被窝里、让狗在桌子上拿食物吃这都是非常危险的误导。

因为狗和狼一样是群居型有阶级的动物,一旦抹杀了这个阶级的存在,你就不是狗主人了,在狗的认知里它和你是平起平坐的。

这些举动就是在抹杀人狗之间的阶级划分,但是我们女儿不愿听。直到有一次她过生日,狗子把我烧的一盘松鼠鱼吃掉一半。我揍狗子反被它咬了一口,虽然这一口是狗子下意识的反应,它也及时收嘴,所以只是很轻微的划伤。

由这件事可以看出,女性对一些道理的执行,不是有没有道理,而是她喜不喜欢。

假如某个女生不喜欢牛顿定律,在研究中就是不用,那么她的研究会成功吗?

所以,真正女性成为顶尖阻碍的因素,其实就是她们自己。

从这件事可以看出,领域不同,业余挑战专业是有可能的。


我的团


我是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工作十多年了,我想盖房子,被盖过房子的亲戚邻居教育该怎么盖房子,被教育过好多次,比如地面该用什么材料,门窗该用什么材料,楼梯该做多宽……

义务帮邻居设计房子布局,被改的面目全非,最后人家按照自己的想法盖的,完全没理我这一套。

我真的很无语……

这些人用业余爱好挑战我吃饭的本事,还理直气壮……


正法显示


我个人就是。

曾经我对自己的写作能力非常自信:

从小到大,作文就是作为范文被老师点评。

大学毕业论文,被选做优秀论文进行答辩。

毕业后在一家大型国有企业工作,拿下企业征文比赛第一名。

随后代表该企业参加上级单位的征文比赛,又拿下第一名。(一次可以说碰巧,两次就足以说明自身具备实力。)

后来担任部门的宣传工作负责人,在公司20多个部门里,常年稳居前三。个人连续三年获得优秀宣传人员称号,后来觉得拿的太多不好,主动让贤,才没再拿的。

所以,我自认在写作方面水平一流,并把其作为特长。

直到后来,看到某机关单位招聘文秘,于是应聘,并成功获得该职位,进去才发现,差的太远。

机关单位的写作要求非常高,单是小标题,就要求结构相同、字数相等,既要对内容高度概括,又要和上下文保持一致,还要逻辑清晰、条理清楚,还能吸引眼熟。

行文每个词都必须准确,“主谓宾、定状补”清晰,要有政治占位,又要紧密结合实际,要“兵位帅谋”,要把上级精神吃透,又要接地气,此外,什么“的地得”、“着了过”怎么用都大有讲究。

办公室随便一个不起眼的站出来,都可以说甩我几条街:看到人家写的,拍案叫绝,可自己写,绞尽脑汁都写不出来。

如今干这行也两年多了,也只敢说稍稍入了门,不说距离高手,距离熟手都还差一大截。

我现在再也不敢说什么“征文比赛一等奖”的事儿了,怕被人嘲笑“第一名就这水平?”


雁去无痕ty


韩寒写过一篇文章,《我也曾对那种力量一无所知》,精彩部分摘录如下:

“足球,我的爱好之一。从初中开始,班级联赛拿过全校冠军,新民晚报杯中学生足球赛,拿过四强,我护球很像梅西,射门很像贝利,曾经一度觉得可以去踢职业联赛。

然而这一切都在某个下午幻灭了。那是十几年前,我二十岁,正值当打之年,一个学生网站组织了一场慈善球赛,我和几个球友应邀参加,他们都是上海高中各校队的优秀球员。比如

二中菲戈、附中克林斯曼、杨浦范巴斯滕、静安巴乔。

对手是上海一支职业队的儿童预备队,都是五年级左右的学生。我们去的时候欢声笑语,彼此告诫要对小学生下手轻一点,毕竟人家是儿童,哈哈哈哈。

▲ 韩寒(前排左二)

上半场结束后,我作为金山区齐达内,我他妈只触到了一次球,上半场20分钟,我们就被灌了将近20个球。我们进球0个,传球成功不到十次,其他时间都在被小学生们当狗遛。

后来,对方教练终止了比赛,说不能和我们这样的对手踢球,不然会影响小队员的心智健康

从那次以后,每次和大家一起看球,看到职业队踢了一场臭球以后,身边朋友纷纷大骂申花、上港,说自己上去也能把对方灭掉时,我总是笑而不语,心中荡漾起二十岁那个下午,被小学生支配的恐惧。而我也曾对那种力量,一无所知。


弥江小地主


太多了,一个真事儿啊,朋友电脑爱好者技术很是牛逼,大伙儿装个系统,找个资料都求助他,然后一天跟他去表哥家喝酒,酒桌上哥们儿一顿讲电脑技术,结果表嫂哈工大计算机硕士。。。。。。


荼蘼当开


看一下柯洁,世界围棋NO.1斗地主也是第一,很多时候对于专业的人,他们付出的努力比非专业付出的多太多,但是非专业的人如果真的热爱某一种爱好,完全可以做的比专业人士更好,哔哩哔哩上有一位up主叫SSET伊戈,他从高中开始学习设计,他的水准已经超过了很多普通的CAD工作人员,但是他的努力可能比多数用CAD吃饭的人更多。



不会取名的白sir


那些分重量级的体育项目,大重量级别的业余选手能赢小重量级别专业选手的例子一点也不少。

比如力量举中的卧推,小级别的职业选手,比如59公斤级别的,IPF世界纪录也就170公斤,66和74公斤的210多公斤,但是如果你是个体重130公斤的橄榄球员或者摔跤手,平时跟着练练,卧推超过200公斤不算是很少见的事情。

甚至在无上限级别的比赛中,业余的都有在正经比赛中击败专业王者的例子,下面举个例子吧。

荷兰踢拳手Ernest Hoost在2002年的时候已经是3届K-1 WGP自由搏击比赛的冠军,是当时拿到冠军次数最多的运动员,K-1 WGP冠军是当时全世界最高的自由搏击荣誉。

但是在2002年的K-1 WGP的比赛中,他面对的对手,是美式橄榄球出身的Bob Sapp,因为伤病的原因很早就退役了,后来成了职业摔跤手,不过我们也都知道职业摔跤本质上是表演,不是竞技,而且摔跤的技术本身在自由搏击的比赛中也用不上,Bob Sapp才转型自由搏击,但是他的优势是,他有150公斤的体重,比Hoost多了50多公斤。

就是这么个人,和世界冠军拿到手软的Hoost的比赛中,Bob Sapp第一回合就击败了这位世界冠军。后来两个人还带了一次重赛,结果虽然Hoost挺过了第一回合,之后还是被Bob Sapp给KO了。但是后来Bob Sapp因为手指骨折,所以退出了比赛,Hoost替补他继续出战后面的比赛,结果Hoost又拿到了2002年的K-1 WGP冠军。所以Hoost当时的战斗力,依旧是自由搏击界最顶级的。

而且Bob Sapp不只是从履历上看的那么啥都不会,实际在赛场的表现中,也是像2B一个,横冲直撞,打得没有任何章法,但就是这样,还是凭借比Hoost多50公斤的体重,击败了这位专业王者。


Xinxin的体育世界


韩寒曾经说过他的亲身经历。他在高中的时候很喜欢踢球,球技也可以。一次偶然的情况下,他和几个同龄人要跟一个小学专业球队踢一场友谊赛。他们都自认为踢的不错,对方全是小学生。他们都没把比赛当回事,觉得完全就是虐菜,赛前还都给自己起了绰号,都是自己的住址加喜欢的球星名字。比如说“海淀罗纳尔多”。这类的名字,结果一上场被对方完虐。上半场被对方进了好几个球,而己方一球未进。中场休息的时候队长开玩笑说“要不下半场咱们都在门前守门吧,不能再让他们这么进了”。


野火撩媛


李隆基问大音乐家李龟年:听说你羯鼓打得不错。李龟年说:臣已打断五十根鼓槌。李隆基说:我已经打断五柜子了。

唐代中宗时,西域国家到了长安,要与大唐举办一场马球比赛,大唐职业队十打十输了。中宗不甘心,派出皇家业余队,五对十,赢了。


长大的方枪枪


对于很多人(包括我)来说,这就是业余爱好,其实连爱好都算不上,主要是为了兴趣,当然运气好了每天能挣几块钱。同时这里面还有很多专业的人士,专门做自媒体的,那和我们就完全不是一个层次的了,这等于是他们吃饭的本事。但是一些争议性的话题,就是各抒己见见仁见智了,不见得他们总是有道理的。所以,在头条这个平台上,大家应该互相尊重,文明交流,共同学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