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俗語“半飢半飽桃花色,死吃猛漲菊花黃”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彝州老趙


農村俗語:“半飢半飽桃花色,死吃猛漲菊花黃”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當然有道理了,不容置疑!

這是老一輩人在日常生活中,就合理飲食與健康相關的重要性,而作的經驗性概括總結,對日益關注養生延年現代人們,有著十分有益的借鑑意義。


自古以來,人們就反對暴飲暴食,對其危害有著清醒的認識。為此,民間流傳著許多朗朗上口的順口溜。

例如,寧可鍋中存放,不可肚子飽漲;每餐留一口,活動到九十九;吃得慌,咽得忙,傷了胃口害了腸;若要身體壯,飯菜嚼成漿;若要百病不生,常常飢餓三分等等,都是在告誡大家切莫為貪口腹之慾,而大快朵頤。

01.暴飲暴食會損害自身健康。

因營養攝入過多,形成皮下脂肪堆積,造成身材走樣肥胖,血壓增高血脂變稠,極易引發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


有些人就是因為不規律的飲食習慣,給自己的健康埋下了隱患,導致英年早逝。這種猝然而至的悲劇,在我們生活的當下,可以說屢見不鮮,令人扼腕。

02.暴飲暴食會加重腸胃負擔。

胃是消化食物重要臟器,而胃粘膜上皮細胞壽命很短,新陳代謝速度很快,每兩三天就要進行自我修復。

如果吃得過飽,會導致胃始終處於飽脹狀態,沒有修復胃粘膜的機會。那麼,胃分泌的大量胃液,就會破壞胃粘膜,造成胃穿孔,胃糜爛、胃潰瘍等疾病。

03.暴飲暴食會影響腦部供血。


吃的過飽,胃腸消化食物負擔很重,需要大量的血液提供動力,由此便會對腦部供血產生影響,導致腦部供血不充足,時間久了,勢必拖累腦部正常運轉。

04.暴飲暴食會影響工作學習。

由於缺乏充足的血液提供,腦部運轉能力下降,人們就會有疲勞困倦感,四肢乏力,沒有什麼精神,有種缺氧的感覺,總想睡覺,形成吃了睡、睡了惡性循環,極大的影響工作和學習。

那麼,“半飢半飽桃花色,死吃猛漲菊花黃”這句俗語,其中的“桃花色”和“菊花黃”是什麼意思呢?


其實也很好理解,這只是以兩種花的不同習性,來形容飲食規律科學與否而帶來的不同後果。

大家知道,一年之計在於春。桃花是在初春時節的三四月份綻放的,顏色粉紅,又稱妃色、楊妃色、湘妃色、妃紅色等,白裡透著紅暈,煞是好看,猶如健康人的臉色。

在許多文學作品中,也常常以粉嘟嘟的紅色來描繪孩子們可愛的小臉蛋。

唐朝詩人崔護的那首膾炙人口的名作《題都城南莊》也有人與桃花的描寫:

“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別樣紅,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


這人面桃花別樣紅的意思就是:姑娘的臉龐,與粉紅色的桃花相映交織在一起,桃花漂亮,姑娘也愈發嬌豔。

可以說,桃花代表著蓬勃的生命力,蘊含著美好愛情的寓意,以致每年的初春,全國各地都會舉辦以桃花為媒的桃花節盛會。

而“菊花黃”呢?則意義大不一樣了。首先菊花開放的時間為每年的9-11月左右,正是秋風蕭瑟之時,預示著馬上就要將進入漫漫的寒冬了。

落葉飄零,萬物枯萎,給人的感覺多少有些淒涼的意味,這也是古往今來,文人墨客感嘆歲月磋砣,傷秋悲懷的原因。


再說菊花的顏色,大都是黃巴巴的,與病患的臉色大致相同,基本上看不到一絲的紅暈。從中醫的望聞切問上,一看便知身體健康受到了極大損害。

因此,用“菊花黃”來形容染病之人的臉色,倒也十分的形象恰當。

由此可見,農村俗語:“半飢半飽桃花色,死吃猛漲菊花黃”是很有道理的。所以,為了自身的健康長壽,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是多麼的重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