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線學習《過秦論》:賈生“氣盛”論秦漢,何能憑此美名揚?

在線學習《過秦論》:賈生“氣盛”論秦漢,何能憑此美名揚?

戰國紛爭,群雄逐鹿,秦雖邊陲,縱橫征伐,一統天下,盛極一時!

可是,誰曾想這個盛極一時的王朝卻短命而亡,亡得那樣迅速,那樣悲慘,那樣神秘!這不能不令世人感到震驚。秦朝短短15年就滅國,後人議論不休,賈誼也加入其中,一篇《過秦論》名滿天下,李商隱說“賈誼才調世無倫“,毛澤東說他”少年倜儻廊廟才“。

知人論世:年輕氣盛,與年齡有關。

就在長沙的屈賈二公聯祠裡,有一幅乾隆進士左輔所題對聯:

親不負楚,疏不負梁,愛國忠君真氣節;騷可為經,策可為史,經天行地大文章。

可見賈生文章影響力之深!

“親不負楚”是說屈原與楚懷王為同姓之親,屈原投汨羅江而死。賈誼年少,頗有才氣,十八歲時,因善作文章而為郡人稱讚。賈誼得感謝獨具慧眼的恩師河南守吳廷尉,公元前180年,漢文帝劉恆登上了皇位,開始扶持自己的勢力,把目光投向了吳公。賈誼在吳廷尉的力薦下,終於走進了漢王朝的權力中心。年僅22歲就被漢文帝召為博士,賈誼少年得志,由於輔助漢文帝出臺了若干政策和法令,以及遣送列侯離開京城到自己封地等措施,得罪了絳侯周勃等元老,而遭群臣忌恨。因受高祖舊臣周勃、灌嬰排擠,謫為長沙王太傅,故後世亦稱賈長沙、賈太傅。名為貶謫,實為文帝愛才而給予保護,三年後被召回長安,為梁懷王太傅。梁懷王墜馬而死,賈誼自感愧疚,抑鬱而亡,年僅33歲。所以說“疏不負梁”。

武帝時,司馬遷對屈原、賈誼都寄予同情,為二人寫了一篇合傳,後世因而往往把賈誼與屈原並稱為“屈賈”。“騷可為經”是說屈原的《離騷》,策可為經,是說賈誼的《治安策》,對聯作者認為這兩篇文章都可稱之為“經天行地大文章”!

毛澤東為之作詩嘆惜:“賈生才調世無倫, 哭泣情懷吊屈文。梁王墜馬尋常事,何需哀傷付一生 。”賈誼懷才不遇,空有抱負,曾深情吟詠出《吊屈原賦》。梁王落馬而死本是尋常之事,賈誼又何必為此自悲自責呢,抑鬱而終呢?

賈誼首先是一個政治家,然後才是文學家,因而他的筆是為政治服務的。一個有家國情懷的政治家兼文學家,必定以天下蒼生為念。

西漢自前202年建立,至漢文帝已有二十餘載。劉邦去世後,經歷了諸呂之亂,雖說業已平息,但依然危機四伏,諸如匈奴侵邊、制度疏闊、諸侯王割據等問題,時刻威脅著漢朝的穩定與發展。殷鑑不遠,如何避免重蹈秦朝之覆轍,就必須對秦王朝的成敗得失做出全面的分析和總結,從而為大漢政治改革提供借鑑,這一歷史使命便落到了賈誼身上。於是,《過秦論》等政論文應運而生。

那麼,賈誼“才調”到底如何呢?

賈誼何以能憑此文而名冠千古呢?今天就帶大家一起去領略其議論風發、揮灑自如、氣勢磅礴、雄辯有力的論辯才能!

西漢初期,經歷了春秋戰亂到楚漢戰爭,社會經濟遭到了極大的破壞,土地荒蕪,人民流亡,人口減少,經濟凋敝。

賈誼的《過秦論》正是針對這種現實而寫。他希望漢統治者能吸取秦滅亡的教訓,推行“仁政”以求經濟發展,社會安定。即所謂“前事不忘,後事之師”也。名為“過秦”,實則“戒漢”。賈誼 《過秦論》 產生於漢初天下方定, 百廢待興之時。 文中討論秦代的政治得失, 為漢代提供政治借鑑, 具有強烈的現實意義。

賞標題:論秦功過實誡漢,借古諷今也。

在線學習《過秦論》:賈生“氣盛”論秦漢,何能憑此美名揚?

“過”,名詞(過失、過錯)作動詞(指出……過失、過錯);“過秦”,即“言秦之過”,指出秦亡國的過失。論,一種文體,古文中的所謂“論”,是論斷事理,它包括論政,論史等文字。

《過秦論》是史論,名為“過秦”,實是“戒漢”,借古諷今。文章總論了秦的興起,滅亡及其原因,鮮明地提出了本文的中心論點:“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其目的是提供給漢文帝作為改革政治的借鑑。《過秦論》全文分為上、中、下三篇,課文是上篇,中篇和下篇分論秦二世、秦三世的過失。高中課文所選為上篇,水平最高。

文章標題僅三個字,極為簡潔,值得借鑑學習。當然,“論”,作為學生作文的擬題,還是少用為妙。不如用“談”,顯得更為隨意些。

“論”標示了文體,是一篇議論體的政論文,只是,課文所選上篇,通篇六段文字中,有五段文字是敘述,而僅有最後一段文字為議論。

從標題看,應是議論文,但從所選部分來分析,就是一篇先敘再議,詳敘略議,不斷鋪陳蓄勢,從大量事實的正反對比中,讓人明理的論辯文。從這一點來說,何嘗不是賈誼在文體上的創新變異呢?

當然,如果考場上,也學賈誼,用這種結構模式,來應對議論文的考場命題作文,估計會落敗!

接下來,進入正文的品讀學習——

一氣盛在欲抑先揚敘野心:孝公雖處邊陲卻窺天下,拱手取地易如翻掌。


在線學習《過秦論》:賈生“氣盛”論秦漢,何能憑此美名揚?

【原文】

秦孝公據崤函之固,擁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窺周室,有席捲天下,包舉宇內,囊括四海之意,併吞八荒之心。當是時也,商君佐之,內立法度,務耕織,修守戰之具;外連衡而鬥諸侯。於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讀懂】

秦孝公佔據著崤山和函谷關的險固地勢,擁有雍州的土地,君臣牢固地守衛著來伺機奪取周王室的權力,秦孝公有著像卷席子一樣捲走天下,像包包裹一樣包走九州,像裝口袋一樣裝走四海,吞併八方荒遠之地的意圖。正當這時,商鞅輔佐他,對內建立法規制度,從事耕作紡織,修造防守和進攻的器械;對外實行連衡策略,使諸侯自相爭鬥。因此,秦人輕而易舉地奪取了黃河以西的土地。

【讀會】

一是大小對比,同義疊句,氣勢酣暢:一個“窺”字,寫出了秦祖先起家之地既偏又小,但國土雖小卻有“併吞八荒”之雄心壯志!空間上從有限到無限,只據崤函、雍州之地, 卻胸有無極限之大志,一大一小,對比強烈。“有席捲天下”四句,“席捲”“包舉”“囊括”“併吞”等詞,基本上都同義;“天下”“宇內”“四海”和“八荒”,也都是同一個意思。既排比又對仗,同義疊句,氣勢酣暢!

二是精煉渲染,排比鋪陳:“窺周室,卷天下,舉宇內,括四海,吞八方”,短句連用,精煉鋪陳。寫賦的誇張手法運用,極有氣勢。“席捲”“包舉”“囊括”“併吞”,極有氣勢表其志。再內外兼修,內有商君相佐,外連衡鬥諸候,秦的發家史就開始了。

三是欲抑先揚:按理來說,標題是過秦,是議秦之過錯的,可是,起筆卻大肆渲染秦之崛起!筆法極具變化!在心理上就給讀者造成了開讀心驚之效果!賈誼有沒有搞錯呢?

四、時間為序,層層推進:秦孝公講起,接來下,一個一個君王,娓娓道來,如數家珍,敘述秦的興亡史,條理清晰,層層蓄勢,為最後的議論打下紮實的基礎。

這種抑揚法開篇,如能借鑑於平時的作文,肯定能在考場中吸引閱卷官的眼球!

而孫紹振老先生評其開篇則說:“雄視時間之長, 俯視空間之廣, 動詞之精, 排句之華, 散體與賦體開合自如, 這就構成了文章氣勢宏大、詞茂而思精的風格。”

二氣盛在樹強敵對比反襯:孝公既沒,外有強敵,周旋諸侯,強國請服,弱國入朝。

在線學習《過秦論》:賈生“氣盛”論秦漢,何能憑此美名揚?

【原文】

孝公既沒,惠文、武、昭襄蒙故業,因遺策,南取漢中,西舉巴、蜀,東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諸侯恐懼,會盟而謀弱秦,不愛珍器重寶肥饒之地,以致天下之士,合從締交,相與為一。當此之時,齊有孟嘗,趙有平原,楚有春申,魏有信陵。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寬厚而愛人,尊賢而重士,約從離衡,兼韓、魏、燕、楚、齊、趙、宋、衛、中山之眾。於是六國之士,有甯越、徐尚、蘇秦、杜赫之屬為之謀,齊明、周最、陳軫、召滑、樓緩、翟景、蘇厲、樂毅之徒通其意,吳起、孫臏、帶佗、倪良、王廖、田忌、廉頗、趙奢之倫制其兵。嘗以十倍之地,百萬之眾,叩關而攻秦。秦人開關延敵,九國之師,逡巡而不敢進。秦無亡矢遺鏃之費,而天下諸侯已困矣。於是從散約敗,爭割地而賂秦。秦有餘力而制其弊,追亡逐北,伏屍百萬,流血漂櫓。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強國請服,弱國入朝。延及孝文王、莊襄王,享國之日淺,國家無事。

【讀懂】

秦孝公死了以後,惠文王、武王、昭襄王承繼先前的基業,沿襲前代的策略,向南奪取漢中,向西攻取巴、蜀,向東割取肥沃的土地,向北佔領非常重要的地區。諸侯恐慌害怕,集會結盟,商議削弱秦國。不吝惜奇珍貴重的器物和肥沃富饒的土地,用來招納天下的優秀人才,採用合縱的策略締結盟約,互相援助,成為一體。在這個時候,齊國有孟嘗君,趙國有平原君,楚國有春申君,魏國有信陵君。這四位封君,都見識英明有智謀,心地誠而講信義,待人寬宏厚道而愛惜人民,尊重賢才而重用士人,以合縱之約擊破秦的連橫之策,聯合韓、魏、燕、楚、齊、趙、宋、衛、中山的部隊。在這時,六國的士人,有甯越、徐尚、蘇秦、杜赫等人為他們出謀劃策,齊明、周最、陳軫、召滑、樓緩、翟景、蘇厲、樂毅等人溝通他們的意見,吳起、孫臏、帶佗、倪良、王廖、田忌、廉頗、趙奢等人統率他們的軍隊。他們曾經用十倍於秦的土地,上百萬的軍隊,攻打函谷關來攻打秦國。秦人打開函谷關口迎戰敵人,九國的軍隊有所顧慮徘徊不敢入關。秦人沒有一兵一卒的耗費,然而天下的諸侯就已窘迫不堪了。因此,縱約失敗了,各諸侯國爭著割地來賄賂秦國。秦有剩餘的力量趁他們睏乏而制服他們,追趕逃走的敗兵,百萬敗兵橫屍道路,流淌的血液可以漂浮盾牌。秦國憑藉這有利的形勢,割取天下的土地,重新劃分山河的區域。強國主動表示臣服,弱國入秦朝拜。延續到孝文王、莊襄王,統治的時間不長,秦國並沒有什麼大事發生。

【讀會】

排比出氣勢:“南取”“北收”,“西舉”“東割”,氣勢磅礴!借用賦文,排比出氣勢!戰國四公子,聞名當世,約縱離衡,兼韓、魏、燕、楚、齊、趙、宋、衛、中山九國之眾;甯越、徐尚、蘇秦等六國之士為之謀;齊明、周最、陳軫等為之溝通;吳起、孫臏、帶佗等為之統率軍隊……文臣武將,各國聯合,十倍之地,百萬之師,九國攻關,本以為會來一場惡戰,始料未及的是,不費一兵一卒而屈人之兵,何其壯哉!諸侯各國,戰國四君子,六國之士人,各國之統帥……詞語排比成賦。“追亡逐北,伏屍百萬,流血漂櫓。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強國請服,弱國入朝。”四字短語連用,整句運用,短句運用,節奏感強,極有氣勢,極有力度!

對比反襯蓄勢:而不斷描敘九國在軍事上、國土上、人才上之強勢,其真意實則在對比反襯中突出了強秦崛起,勢不可當!愈寫對方強大也就愈反襯秦之強大,烘雲托月。愈寫秦之強大,就愈見秦之驕橫愚昧;愈寫秦之自信太強,就愈見秦之主觀片面;愈寫秦之野心極大,就愈見秦之眼光短淺。作者雖處處敘而不論,卻處處為最後一段的議論在“蓄勢”。

不是在批判秦諷刺秦嗎?作者這是怎麼了?前面說了,欲抑先揚,抬得高才能跌得重啊!

急緩相濟,節奏極富變化:“享國之日淺,國家無事”,從行文方面來說,一篇氣盛的文章也不能一點不喘息,這就給全篇形成一個短暫的停頓。明代古文家歸有光就說過,這是“如人吐氣”。我們固然不能形式主義地看問題,硬要在一氣呵成的文章裡安插一個“氣口”;但文章寫到這裡,自然有了一個喘息的機會,“如人吐氣”,還是必要的,也是學寫作的人應予注意的,這也啟示我們,寫文章時,要有輕重緩急的節奏變化。

三氣盛在融入強烈愛憎感情含諷意:及至始皇,天下已定,自以為子孫萬世之業也。

在線學習《過秦論》:賈生“氣盛”論秦漢,何能憑此美名揚?

【原文】

及至始皇,奮六世之餘烈,振長策而御宇內,吞二週而亡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執敲撲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繫頸,委命下吏。乃使蒙恬北築長城而守藩籬,卻匈奴七百餘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馬,士不敢彎弓而報怨。於是廢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殺豪傑,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陽,銷鋒鏑,鑄以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然後踐華為城,因河為池,據億丈之城,臨不測之淵,以為固。良將勁弩守要害之處,信臣精卒陳利兵而誰何。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為關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孫帝王萬世之業也。

【讀懂】

到始皇的時候,發展六世遺留下來的功業,以武力來統治各國,將東周,西周和各諸侯國統統消滅,登上皇帝的寶座來統治天下,用嚴酷的刑罰來奴役天下的百姓,威風震懾四海。秦始皇向南攻取百越的土地,把它劃為桂林郡和象郡,百越的君主低著頭,頸上捆著繩子(願意服從投降),把性命交給司法官吏。秦始皇於是又命令蒙恬在北方修築長城,守衛邊境,使匈奴退卻七百多里;胡人不敢向下到南邊來放牧,勇士不敢拉弓射箭來報仇。秦始皇接著就廢除古代帝王的治世之道,焚燒諸子百家的著作,來使百姓愚蠢;毀壞高大的城牆,殺掉英雄豪傑;收繳天下的兵器,集中在咸陽,銷燬兵刃和箭頭,冶煉它們鑄造十二個銅人,以便削弱百姓的反抗力量。然後憑藉華山為城牆,依據黃河為城池,憑藉著高聳的華山,往下看著深不可測的黃河,認為這是險固的地方。好的將領手執強弩,守衛著要害的地方,可靠的官員和精銳的士卒,拿著鋒利的兵器,盤問過往行人。天下已經安定,始皇心裡自己認為這關中的險固地勢、方圓千里的堅固的城防,是子子孫孫稱帝稱王直至萬代的基業。

【讀會】

“奮”“振”“吞”“履”“執”,動詞連用,威振四海。“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馬,士不敢彎弓而報怨。”“廢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隳名城,殺豪傑,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陽,銷鋒鏑……踐華為城,因河為池,據億丈之城,臨不測之淵……”前文已說過,排比句對偶句入文,極富氣勢,不細說。

愛憎褒貶感情入文:本段前面極力褒揚始皇功績,而到了本段後面,細讀“愚黔首”“弱天下之民”,已凌駕於百姓之上了,“以為固”,自以為憑藉“億丈之城,不測之淵”就可以江山永固,自以為“關中之固”就可以萬世不倒!這裡已暗示秦已是強駑之末了,“愚”“弱”“自以為”,其感情已是由極力“褒揚”開始轉入批判暗諷了。

感情變化,跌宕起伏:前面說九國強勢,本以為秦要落敗,沒曾想秦勝出,一轉;待到這裡,本以為秦真要江山永固,不說幾世紀,總要統治百十年,沒曾想,這裡卻弱勢已開始顯露出來了,這是二轉。到下文,最後為草民所滅,是三轉。作者不斷帶著我們在感情波濤的峰谷間跌宕起伏,自然氣勢盛大,波濤洶湧!這是全文的高潮部分!強秦的發展壯大已到極至!

四氣盛在結局出人意料:始皇既沒,豪俊遂並起而亡秦族矣。戲劇化的結局,暗諷之情強烈。

在線學習《過秦論》:賈生“氣盛”論秦漢,何能憑此美名揚?

【原文】

始皇既沒,餘威震於殊俗。然陳涉甕牖繩樞之子,氓隸之人,而遷徙之徒也;才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之賢,陶朱、猗頓之富;躡足行伍之間,而倔起阡陌之中,率疲弊之卒,將數百之眾,轉而攻秦,斬木為兵,揭竿為旗,天下雲集響應,贏糧而景從。山東豪俊遂並起而亡秦族矣。

【讀懂】

始皇去世之後,他的餘威(依然)震懾著邊遠地區。可是,陳涉不過是個破甕做窗戶、草繩做戶樞的貧家子弟,是氓、隸一類的人,(後來)做了被遷謫戍邊的卒子;才能不如普通人,並沒有孔丘、墨翟那樣的賢德,也不像陶朱、猗頓那樣富有。(他)躋身於戍卒的隊伍中,從田野間突然奮起發難,率領著疲憊無力的士兵,指揮著幾百人的隊伍,掉轉頭來進攻秦國,砍下樹木作武器,舉起竹竿當旗幟,天下豪傑像雲一樣聚集,回聲似的應和他,許多人都揹著糧食,如影隨形地跟著。崤山以東的英雄豪傑於是一齊起事,消滅了秦的家族。

【讀會】

戲劇化的結局,賦體鋪陳,氣盛如烈焰:最後這麼強大的,遠比前朝五代強大的秦國竟然滅亡了, 而且是滅於草根百姓之手,滅於罪犯之手:陳涉甕牖繩樞之子,氓隸之人,而遷徙之徒也。強者, 滅於弱者;貴者,亡於賤者。賦體整句,氣盛如烈焰!

對比諷刺:請細看——才不及中人,賢不及仲尼、墨翟,富不及陶朱、猗頓;卻讓強秦,眨眼功夫,灰飛煙滅! 才者弱於不才者,智者亞於不智者,富者困於貧者,良將敗於疲卒。不斷的強烈對比,諷刺味濃,文氣極盛!這種極大的反差效果,讓人震撼!

五氣盛在結尾議論點睛順勢亮觀點: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


在線學習《過秦論》:賈生“氣盛”論秦漢,何能憑此美名揚?

【原文】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崤函之固,自若也。陳涉之位,非尊於齊、楚、燕、趙、韓、魏、宋、衛、中山之君也;鋤櫌棘矜,非銛於鉤戟長鎩也;謫戍之眾,非抗於九國之師也;深謀遠慮,行軍用兵之道,非及向時之士也。然而成敗異變,功業相反,何也?試使山東之國與陳涉度長絜大,比權量力,則不可同年而語矣。然秦以區區之地,致萬乘之勢,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餘年矣;然後以六合為家,崤函為宮;一夫作難而七廟隳,身死人手,為天下笑者,何也?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

【讀懂】

況且那天下並沒有縮小削弱,雍州的地勢,崤山和函谷關的險固,是保持原來的樣子。陳涉的地位,沒有比齊、楚、燕、趙、韓、魏、宋、衛、中山的國君更加尊貴;鋤頭木棍也不比鉤戟長矛更鋒利;那遷謫戍邊的士兵也不能和九國部隊抗衡;深謀遠慮,行軍用兵的方法,也比不上先前九國的武將謀臣。可是條件好者失敗而條件差者成功,功業完全相反,為什麼呢?假使拿東方諸侯國跟陳涉比一比長短大小,量一量權勢力量,就更不能相提並論了。然而秦憑藉著它的小小的地方,發展到兵車萬乘的國勢,管轄全國,使六國諸侯都來朝見,已經一百多年了;這之後把天下作為家業,用崤山、函谷關作為自己的內宮;陳涉一人起義國家就滅亡了,秦王子嬰死在別人(項羽)手裡,被天下人恥笑,這是為什麼呢?就因為不施行仁政而使攻守的形勢發生了變化啊。

【讀會】

多角度多層次對比:人才不及九國之君,武器(農具鋤耰棘矜) 不及正規軍隊(精心打造的鉤戟長鎩),行軍用兵之道不及此前敗於秦的軍事家。這還不算,又對秦國之興亡 ,對比總結,為得出“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的結論,不斷鋪墊。

一比地位,二比兵器,三比士卒,四比人才。一句話,陳涉與諸侯“不可同年而語”,強弱對比如此懸殊,他們同是秦的對手,曾先後與秦抗衡,然而人多勢眾的九國諸侯,一個個為強秦所滅;區區一個陳涉,竟使強秦“七廟隳”,多角度,多層次的對比,將前面形成的反差進一步強化了。

設問有力促深思:“功業相反,何也?”“為天下笑者,何也?”連續兩次設問,有力,促人深思猛醒!作者的觀點態度,至此,水到渠成,自然流出!

總評:全篇時間為序,縱線一串到底,多方對比,一比到底,輔之以整散結合的賦句鋪陳,融入褒貶感情,文氣通暢盛大!

時間為線,縱線一串到底,文氣貫通:賈誼對秦國由盛而衰、由興而亡的敘述是很有條理的,一上來就抓住一條時間縱線,從秦孝公之興到秦王朝之亡,始終按照時間的順序來安排文章的層次先後;而對某一特定時間內的某一點,又突出地加以鋪陳發揮,使人不僅看到“線”,還看到“線”上的一個個用濃墨重彩著重描述的“點”。於是你不由自主地會順著作者所安排的次序往下推,往下讀,他不中斷,你就不能中斷,他不節外生枝,你就不能旁及其餘,暢達氣盛自然就來了!

全篇對比到底的手法強化文氣:對比手法並沒有什麼希奇,而本篇精彩處,卻在於作者用了四個方面的對比:即秦國本身先強後弱、先盛後衰、先興旺後滅亡的對比;秦與六國的對比;秦與陳涉的對比;陳涉與六國的對比。幾種對比交織在一起,結構自然宏偉,氣勢也自然磅礴!

鋪陳用賦,整散結合,語言有力:賈誼用寫賦的手法來寫說理散文。寫賦是需要鋪張和誇大的,賈誼寫這篇文章可以說通篇都採用了這種手法。

寓褒貶於敘議,融入強烈的感情:如果單純以手法來博人眼球,也很難到賈誼的高度,最核心的,還是賈誼在全篇文字的敘議中,處處融入了自己的強烈愛憎之情。

積累附錄

在線學習《過秦論》:賈生“氣盛”論秦漢,何能憑此美名揚?

1.通假字

①合從締交(“從”通“縱”。讀zòng。)

②倔起阡陌之中(“倔”通“崛”。讀jué。)

③ 贏糧而景從(“景”通“影”。讀yǐng。)

④ 信臣精卒陳利兵而誰何(“何”通“呵”,讀hé)

2.一詞多義

① 因 

因遺策(沿襲,動詞)

因利乘便(趁著,介詞)

因河為池(憑藉,依據,介詞)

②之 

不愛珍器重寶肥饒之地。(的,結構助詞)

趙奢之倫制其兵。(這,指示代詞。)

商君佐之(他,指秦孝公,代詞)

聚之咸陽(到,動詞)

③ 及 

非及向時之士(趕得上,追得上,動詞)

及至秦始皇(到,介詞)

④ 北 

乃使蒙恬北築長城而守藩籬(北方,方位名詞)

追亡逐北(敗北的軍隊,名詞)

⑤ 制 

趙奢之倫制其兵(統率,動詞)

秦有餘力而制其弊(制裁,制服,動詞)

履至尊而制六合(統治,動詞)

⑥ 兵 

趙奢之倫制其兵(軍隊,名詞)

收天下之兵(兵器,名詞。下文“信臣精座陳利兵而誰何”、“斬木為兵”中“兵”同此)

行軍用兵之道(軍隊,名詞)

⑦ 亡

秦無亡矢遺鏃之費(丟失,丟掉,動詞)

追亡逐北(逃亡,動詞。在此用作名詞:逃亡的軍隊)

吞二週而亡諸侯(滅亡,動詞。)

⑧ 舉 

包舉宇內(舉起,拿走,動詞)

西舉巴、蜀(攻取,動詞)

3.詞類活用

① 履至尊而制六合(名詞“履”帶補語“至尊”,用作動詞:登上。)

② 子孫帝王萬世之業也(名詞 “帝王”帶省略介詞“於”的補語“萬世”,用作動詞:稱帝稱王。)

③ 將數百之眾(名詞“將”帶賓語“數百之眾”,用作動詞:率領。)

④ 序八州而朝同列(名詞“序”帶賓語“八州”,用作動詞:安排,佈置,引申為“引,招致”。)

⑤ 尊賢而重士(形容詞“重”帶賓語“士”,用作動詞:敬重、看重。)

⑥ 有席捲天下,包舉宇內,囊括四海之意(名詞“席”、“包”、“囊”分別作“卷”、“舉”、“括”的狀語,表示動作行為的狀態:像席子一樣,像包裹一樣,像口袋一樣。)

⑦ 內立法度……外連衡而鬥諸侯(方位名詞“內”、“外”分別作“立”、“連”的狀語,表示行為動作的方法:對內,對外。)

⑧ 流血漂櫓(漂,動詞使動用法:使……漂浮。)

⑨ 序八州而朝同列(朝,動詞的使動用法:使……朝拜。)

⑩ 會盟而謀弱秦(弱,形容詞使動用法:使……弱,削弱。)

⑪秦孝公據崤函之固(固,形容詞作名詞,堅固的地方)

4.古今異義

務耕織(從事)

於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兩手相合)

惠文、武、昭襄,蒙故業( 承受)

西舉巴蜀(攻取)

不愛珍器重寶肥饒之地(吝惜)

以致天下之士(來,召納)

相與為一(援助)

皆明智而忠信(可靠)

鑄以為金人十二(金屬)

臨不測之淵以為固(把;作為,認為)

南取百越之地以為桂林、象郡(把;作為,認為)

才能不及中人(一般人) 天下雲集而響應(象迴響一樣應)

將數百之眾(帶領)

斬木為兵(兵器)

嬴糧而景從(擔負,背)

山東豪俊,遂並起而亡秦族矣(餚山以東)

士不敢彎弓而報怨(復仇)

5.特殊句式

【判斷句】

(1)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寬厚而愛人,尊賢而重士

(2)然陳涉甕牖繩樞之子,氓隸之人,而遷徙之徒也

(3)關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孫帝王萬世之業也

(4)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

【倒裝句】

(1)定語後置:鑄以為金人十二

(2)賓語前置: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

(3)介詞短語後置:陳涉之位,非尊於齊、楚、燕、趙韓、魏、宋、衛、中山之君也;鋤耰棘矜,非銛於鉤戟長鎩也;謫戍之眾,非抗於九國之師也

拓讀博覽:《過秦論》中下篇、李商隱《賈生》詩、司馬遷《史記·屈原賈生列傳》節選擇、借古諷今經典篇目


在線學習《過秦論》:賈生“氣盛”論秦漢,何能憑此美名揚?

一、《過秦論》中、下篇

中篇

【原文】

秦滅周祀,並海內,兼諸侯,南面稱帝,以養四海。天下之士,斐然向風。若是,何也?曰:近古之無王者久矣。周室卑微,五霸既滅,令不行於天下。是以諸侯力政,強凌弱,眾暴寡,兵革不休,士民罷弊。今秦南面而王天下,是上有天子也。既元元之民冀得安其性命,莫不虛心而仰上。當此之時,專威定功,安危之本,在於此矣。

【讀懂】

秦統一天下,吞併諸侯,臨朝稱帝,供養四海,天下的士人順服的慕風向往,為什麼會像這樣呢?回答是:近古以來沒有統一天下的帝王已經很久了。周王室力量微弱,五霸相繼死去以後,天子的命令不能通行天下,因此諸侯憑著武力相征伐,強大的侵略弱小的,人多的欺凌人少的,戰事不止,軍民疲憊。如今秦皇南面稱帝統治了天下,這就是在上有了天子啊。這樣一來,那些可憐的百姓就都希望能靠他安身活命,沒有誰不誠心景仰皇上,在這個時候,應該保住威權,穩定功業,是安定,是危敗,關鍵就在於此了。

【原文】

秦王懷貪鄙之心,行自奮之智,不信功臣,不親士民,廢王道而立私愛,焚文書而酷刑法,先詐力而後仁義,以暴虐為天下始。夫兼併者高詐力,安危者貴順權,此言取與守不同術也。秦離戰國而王天下,其道不易,其政不改,是其所以取之守之者無異也。孤獨而有之,故其亡可立而待也。借使秦王論上世之事,並殷、周之跡,以制御其政,後雖有淫驕之主,猶未有傾危之患也。故三王之建天下,名號顯美,功業長久。

【讀懂】

秦王懷著貪婪卑鄙之心,只想施展他個人的智慧,不信任功臣,不親近士民,拋棄仁政王道,樹立個人權威,禁除詩書古籍,實行嚴刑酷法,把詭詐權勢放在前頭,把仁德信義丟在後頭,把殘暴苛虐作為治理天下的前提。實行兼併,要重視詭詐和實力;安定國家,要重視順時權變:這就是說奪天下和保天下不能用同樣的方法。秦經歷了戰國到統一天下,它的路線沒有改,他的政令沒有變,這是它奪天下和保天下所用的方法沒有不同。秦王孤身無輔卻擁有天下,所以他的滅亡很快就來到了。假使秦王能夠考慮古代的情況,順著商、周的道路,來制定實行自己的政策,那麼後代即使出現驕奢淫逸的君主,也不會有傾覆危亡的禍患。所以夏禹、商湯、周文王和周武王建立了國家,名號卓著,功業長久。

【原文】

今秦二世立,天下莫不引領而觀其政。夫寒者利裋褐,而飢者甘糟糠。天下囂囂,新主之資也。此言勞民之易為仁也。向使二世有庸主之行而任忠賢,臣主一心而憂海內之患,縞素而正先帝之過;裂地分民以封功臣之後,建國立君以禮天下;虛囹圄而免刑戮,去收孥汙穢之罪,使各反其鄉里;發倉廩,散財幣,以振孤獨窮困之士;輕賦少事,以佐百姓之急;約法省刑,以持其後,使天下之人皆得自新,更節修行,各慎其身;塞萬民之望,而以盛德與天下,天下息矣。即四海之內皆歡然各自安樂其處,惟恐有變。雖有狡害之民,無離上之心,則不軌之臣無以飾其智,而暴亂之奸弭矣。

【讀懂】

當今秦二世登上王位,普天之下沒有人不伸長脖子盼著看一看他的政策。受凍的人穿上粗布短襖就覺得很好,捱餓的人吃上糟糠也覺得香甜。天下苦苦哀叫的百姓,正是新皇帝執政才能的表現。這就是說勞苦人民容易接受仁政。如果二世有一般君主的德行,任用忠貞賢能的人,君臣一心,為天下的苦難而憂心,喪服期間就改正先帝的過失,割地分民,封賞功臣的後代,封國立君,對天下的賢士以禮相待,把牢獄裡的犯人放出來,免去刑戮,廢除沒收犯罪者妻子兒女為官家奴婢之類的雜亂刑罰,讓被判刑的人各自返回家鄉。打開倉庫,散發錢財,以賑濟孤獨窮困的士人;減輕賦稅,減少勞役,幫助百姓解除急困;簡化法律,減少刑罰,給犯罪人以把握以後的機會,使天下的人都能自新,改變節操,修養品行,各自謹慎對待自身;滿足萬民的願望,以威信仁德對待天下人,天下人就歸附了。如果天下到處都歡歡喜喜安居樂業,唯恐發生變亂,那麼即使有奸詐不軌的人,而民眾沒有背叛主上之心,圖謀不軌的臣子也就無法掩飾他的奸詐,暴亂的陰謀就可以被阻止了。

【原文】

二世不行此術,而重以無道:壞宗廟與民,更始作阿房之宮;繁刑嚴誅,吏治刻深;賞罰不當,賦斂無度。天下多事,吏不能紀;百姓困窮,而主不收恤。然後奸偽並起,而上下相遁;蒙罪者眾,刑戮相望於道,而天下苦之。自群卿以下至於眾庶,人懷自危之心,親處窮苦之實,鹹不安其位,故易動也。是以陳涉不用湯、武之賢,不借公侯之尊,奮臂於大澤,而天下響應者,其民危也。

【讀懂】

二世不實行這種辦法,破壞宗廟,殘害百姓,比始皇更加暴虐無道,重新修建阿房宮,使刑罰更加繁多,殺戮更加嚴酷,官吏辦事苛刻狠毒,賞罰不得當,賦稅搜刮沒有限度,國家的事務太多,官吏們都治理不過來;百姓窮困已極,而君主卻不加收容救濟。於是奸險欺詐之事紛起,上下互相欺騙,蒙受罪罰的人很多,道路上遭到刑戮的人前後相望,連綿不斷,天下的人都陷入了苦難。從君卿以下直到平民百姓,人人心中自危,身處窮苦之境,到處都不得安靜,所以容易動亂。因此陳涉不憑商湯、周武王那樣的賢能,不借公侯那樣的尊貴,在大澤鄉振臂一呼而天下響應,其原因就在於人民正處於危難之中。

【原文】

故先王者,見終始不變,知存亡之由。是以牧民之道,務在安之而已矣。下雖有逆行之臣,必無響應之助。故曰:“安民可與為義,而危民易與為非”,此之謂也。貴為天子,富有四海,身在於戮者,正之非也。是二世之過也。

【讀懂】

所以古代聖王能洞察開端與結局的變化,知道生存與滅亡的關鍵,因此統治人民的方法,就是要專心致力於使他們安定罷了。這樣,天下即使出現叛逆的臣子,也必然沒有人響應,得不到幫助力量了。所謂“處於安定狀態的人民可以共同行仁義,處於危難之中的人民容易一起做壞事”,就是說的這種情況。尊貴到做了天子,富足到擁有天下,而自身卻不能免於被殺戮,就是由於挽救傾覆局勢的方法錯了。這就是二世的錯誤。

下篇

【原文】

秦兼諸侯山東三十餘郡,脩津關,據險塞,繕甲兵而守之。然陳涉率散亂之眾數百,奮臂大呼,不用弓戟之兵,鉏耰白梃,望屋而食,橫行天下。秦人阻險不守,關梁不閉,長戟不刺,強弩不射。楚師深入,戰於鴻門,曾無藩籬之難。於是山東諸侯並起,豪俊相立。秦使章邯將而東征,章邯因其三軍之眾,要市於外,以謀其上。群臣之不相信,可見於此矣。子嬰立,遂不悟。借使子嬰有庸主之材而僅得中佐,山東雖亂,三秦之地可全而有,宗廟之祀宜未絕也。

【讀懂】

秦朝兼併了諸侯,崤山以東有三十多個郡,修築渡口關隘,佔據著險要地勢,修治武器,守護著這些地方。然而陳涉憑著幾百名散亂的戌卒,振臂大呼,不用弓箭矛戟等武器,光靠鋤把和木棍,雖然沒有給養,但只要看到有人家住的房屋就能吃上飯,橫行天下。秦朝險阻之地防守不住了,關卡橋樑封鎖不住了,長戟刺不了,強弩射不了。楚軍很快深入境內,鴻門一戰,竟然連籬笆一樣的阻攔都沒有遇到。於是崤山以東大亂,諸侯紛紛起事,豪傑相繼立王。秦王派章邯率兵東征,章邯憑著三軍的眾多兵力,在外面跟諸侯相約,做交易,圖謀他的主上。秦君之間互相不信任,從這件事就可以看出來了。子嬰登位,最終也不曾覺悟,假使子嬰有一般君主的才能,僅僅得到中等的輔佐之臣,崤山以東地區雖然混亂,秦國的地盤還是可以保全的,宗廟的祭祀也不會斷絕。

【原文】

秦地被山帶河以為固,四塞之國也。自繆公以來至於秦王二十餘君,常為諸侯雄。此豈世賢哉?其勢居然也。且天下嘗同心並力攻秦矣,然困於險阻而不能進者,豈勇力智慧不足哉?形不利、勢不便也。秦雖小邑,伐並大城,得阨塞而守之。諸侯起於匹夫,以利會,非有素王之行也。其交未親,其民未附,名曰亡秦,其實利之也。彼見秦阻之難犯,必退師。案土息民以待其弊,收弱扶罷以令大國之君,不患不得意於海內。貴為天子,富有四海,而身為禽者,救敗非也。

【讀懂】

秦國地勢有高山阻隔,有大河環繞,形成堅固防禦,是個四面都有險要關塞的國家。從穆公以來,一直到秦始皇,二十多個國君,經常在諸侯中稱雄。難道代代賢明嗎?這是地位形勢造成的呀!再說天下各國曾經同心合力進攻秦國。在這種時候,賢人智士會聚,有良將指揮各國的軍隊,有賢相溝通彼此的計謀,然而被險阻困住不能前進,秦國就引誘諸侯進入秦國境內作戰,為他們打開關塞,結果崤山以東百萬軍隊敗逃崩潰。難道是因為勇氣、力量和智慧不夠嗎?是地形不利,地勢不便啊。秦國把小邑併為大城,在險要關塞駐軍防守,把營壘築得高高的而不輕易跟敵方作戰,緊閉關門據守險塞,肩扛矛戟守衛在那裡。諸侯們出身平民,是為了利益聯合起來,並沒德高望眾而位居王位者的德行。他們的交往不親密,他們的下屬不親附。名義上是說滅亡秦朝,實際上是為自己謀求私利。他們看見秦地險阻難以進犯,就必定退兵。如果他們能安定本土,讓人民休養生息,等待秦的衰敗,收納弱小,扶助疲睏,來指揮東方諸侯新建的各國的君主,就不用擔心在天下實現不了自己的願望了。可是他們尊貴身為天子,富足擁有天下,自己卻遭擒獲,這是因為他們在覆亡前夕沒有做出挽救的措施。

【原文】

秦王足己而不問,遂過而不變。二世受之,因而不改,暴虐以重禍。子嬰孤立無親,危弱無輔。三主之惑,終身不悟,亡不亦宜乎?當此時也,也非無深謀遠慮知化之士也,然所以不敢盡忠指過者,秦俗多忌諱之禁也,——忠言未卒於口而身糜沒矣。故使天下之士傾耳而聽,重足而立,闔口而不言。是以三主失道,而忠臣不諫,智士不謀也。天下已亂,奸不上聞,豈不悲哉!先王知壅蔽之傷國也,故置公卿、大夫、士,以飾法設刑而天下治。其強也,禁暴誅亂而天下服;其弱也,王霸徵而諸侯從;其削也,內守外附而社稷存。故秦之盛也,繁法嚴刑而天下震;及其衰也,百姓怨而海內叛矣。故周王序得其道,千餘載不絕;秦本末並失,故不能長。由是觀之,安危之統相去遠矣。

【讀懂】

秦王滿足一己之功,不求教於人,一錯到底而不改變。二世承襲父過,因循不改,殘暴苛虐以致加重了禍患。子嬰孤立無親,自處危境,卻又年幼而沒有輔佐,三位君主一生昏惑而不覺悟,秦朝滅亡,不也是應該的嗎?在這個時候,世上並非沒有深謀遠慮懂得形勢變化的人士,然而他們所以不敢竭誠盡忠,糾正主上之過,就是由於秦朝的風氣多有忌諱的禁規,忠言還沒說完而自己就被殺戮了。所以使得天下之士只能側著耳朵聽,重疊雙腳站立,閉上嘴巴不敢說話。因此,三位君主迷失了路途,而忠臣不敢進諫言,智士不敢出主意,天下已經大亂,皇上還不知道,難道不可悲嗎?先王知道壅塞不通就會傷害國家,所以設置公卿、大夫和士,來整治法律設立刑罰,天下因而得到治理。強盛的時候,禁止殘暴誅討叛亂,天下服從;衰弱的時候,五霸為天子征討,諸侯也順從;土地被割削的時候,在內能自守備,在外還有親附,社稷得以保存。所以秦朝強盛的時候,繁法嚴刑,天下震驚;等到它衰弱的時候,百姓怨恨,天下背叛。周朝的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合乎根本大道,因而傳國一千多年不斷絕。而秦朝則是本末皆失,所以不能長久。由此看來,安定和危亡的綱紀相距太遠了!

【原文】

鄙諺曰:“前事之不忘,後事之師也。”是以君子為國,觀之上古,驗之當世,參之人事,察盛衰之理,審權勢之宜,去就有序,變化因時,故曠日長久而社稷安矣。

【讀懂】

俗話說“前事不忘,後事之師”(過去的經驗教訓不忘記,就是以後做事的借鑑)。因此君子治理國家,考察於上古的歷史,驗證以當代的情況,還要通過人事加以檢驗,從而瞭解興盛衰亡的規律,詳知謀略和形勢是否合宜,做到取捨有序,變化適時,所以歷時長久,國家安定。

二、趣味短詩文

古詩文的閱讀能力要真正提高,還得在多讀上下功夫,所以,這裡推薦羅列了一詩一文,供欣賞閱讀。

1.唐詩:李商隱《賈生》

宣室求賢訪逐臣,賈生才調更無倫。

可憐夜半虛前席,不問蒼生問鬼神。

【解讀】

漢文帝可求賢臣,坐在宣室裡徵求賈誼的意見,賈誼的政治才幹無與倫比,可惜文帝不向賈誼徵求社稷大計,卻問及鬼魅神仙。此詩選取宣室召見、夜半虛前席兩個細節,揭示賈誼看似受恩遇,實則懷才不遇的事實。

2.賈生傳

賈生名誼,洛陽人也。年十八,以能誦詩屬書聞於郡中。吳廷尉為河南守,聞其秀才,召置門下,甚幸愛。孝文皇帝初立。聞河南守吳公治平為天下第一,故與李斯同邑而嘗學事焉,乃徵為廷尉。廷尉乃言賈生年少,頗通諸子百家之書。文帝召以為博士。

是時賈生年二十餘,最為少。每詔令議下,諸老先生不能言,賈生盡為之對,人人各如其意所欲出。諸生於是乃以為能,不及也。孝文帝說之,超遷,一歲中至太中大夫。

賈生以為漢興至孝文二十餘年,天下和洽,而固當改正朔,易服色,法制度,定官名,興禮樂。乃悉草具其事儀法,色尚黃,數用五,為官名,悉更秦之法。孝文帝初即位,謙讓未遑也。諸律令所更定,及列侯悉就國,其說皆自賈生髮之。於是天子議以為賈生任公卿之位。絳,灌,東陽侯,馮敬之屬盡害之,乃短賈生日:"洛陽之人,年少初學,專欲擅權,紛亂諸事。"是天子後亦疏之,不用其議,乃以賈生為長沙王太傅。

賈生既辭往行,聞長沙卑溼,自以壽不得長,又以謫去,意不自得。及渡湘水,為賦以吊屈原。

賈生為長沙王太傅三年。後歲餘,賈生徵見。孝文帝方受釐,上因感鬼神事,而問鬼神之本。賈生因具道所以然之狀。至夜半,文帝前席。既罷,曰:"吾久不見賈生,自以為過之,今不及也。"居頃之,拜賈生為梁懷王太傅。梁懷王,文帝之少子,愛而好書,故令賈生傅之。

文帝復封淮南厲王子四人皆為列侯。賈生諫,以為患之興自此起矣。賈生數上疏,言諸侯或連數郡,非古之制,可稍削之。文帝不聽。

居數年,懷王騎,墮馬而死,無後。賈生自傷為傅無狀,哭泣歲餘,亦死。賈生之死時年三十三矣。

[注]:釐:胙肉,祭過神的寶食;受釐,一種祈神降福的儀式。

(選自《史記·屈原賈生列傳》)


三、借古諷今經典篇目

1.杜牧《阿房宮賦》《江南春絕句》《赤壁》《泊秦淮》等;

2.歐陽修《伶官傳序》;

3.蘇洵《六國論》;

4.辛棄疾《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5.魯迅的《故事新編》;

6.夏衍的歷史劇《賽金花》;

7.宗利華小說《獻玉》

8.凌鼎年《曹衝稱象之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