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時的記憶——夏

兒時的記憶之二——夏

轉眼就到了麥收季節!天氣也一天天熱起來了。記得第一次參加麥收,剛開始,精神煥發,幹勁十足,彎腰低頭一鐮又一鐮,連續不斷沒割多長時間,就覺得腰疼、腿痠、頭髮暈,胳膊沒勁鐮嫌鈍,手上還磨出了血泡。而更煩人的是,針尖樣的麥芒刺進衣服扎疼肉裡,弄得渾身上下起密密麻麻的紅點子,烈日當頭,揮汗如雨,又疼又癢,實在難受。前方的二哥也是哭喪著臉,一臉的不滿,但是他會堅持著站在太陽底下。我堅持不了多久就坐在地頭樹蔭下等著下晌回家。麥收的季節伙食出奇的好,全白麵的饅頭,鹹雞蛋每人一個,醃蒜薹炒雞蛋,配一碗糖精勾兌的涼水,吃的那叫一個爽。

兒時的記憶——夏

收回的麥子運回麥場來,麥場是我們的另一個樂園!金字塔式的麥垛密麻麻的佈滿了整個麥場,考驗著家裡堆垛人的手藝,它的形狀具有科學的穩固性和防水性。我們最喜歡玩的都是從電影裡學的游擊戰,地道戰。在自己家的麥垛底下掏一個洞,幾個小夥伴擠進去,晚上主動要求看麥場。其實就是為了玩,看著滿天星斗,大人們說著本村裡的家長理短、鄰里糾紛、海闊天空的天文地理、奇人怪事的歷史典故,鄰村的男婚女嫁、紅白喜事應有盡有。我們小孩子聽不懂,不一會就睡著了,那時候孩子都是野生的,家家都是三五成群,根本不用擔心跑丟了!即使吃飯的時候也是大多數在家就行了。半夜常常會下起雨,我們又重新鑽進麥垛洞裡面。又熱又刺撓的,繼續做著美夢。泥土味的空氣鋪滿鼻孔,沁人心脾!

兒時的記憶——夏

那時候,家裡窮,連件像樣的傢俱都沒有。屋裡放東西的臺子都是我爹用磚和泥壘起來的,院牆也是用泥巴混合麥秸杆的土牆。吃飯沒有凳子,桌子也就是燒香用的泥臺子。家裡最值錢的莫過於豬圈裡的一頭豬,院子裡跑的十幾只下蛋的母雞了。母親每天起早貪黑去地裡幹農活,父親農閒的時候就在附近的集市上賣老鼠藥、蝨子藥補貼家用。等上了小學,我就開始跟大人學做家務。因為個頭兒太小還夠不著鍋臺,就站在小板凳上做飯,刷鍋洗碗。我要負責燙豬食,餵豬。去紅薯地裡割紅薯葉子。切白菜幫子摻到飼料裡餵雞,餵豬������。

兒時的記憶——夏

後來我爹又去集市上買了一隻母羊回來,我放學後又多了一個差事放羊薅草,中午放學回家,拿起一個窩窩頭邊吃邊去村頭地裡薅草。週日和夥伴們一起去地裡薅草放羊是件非常快樂的事情,如果玩的太嗨了,薅草的數量不夠我們就用小棍子把僅有的一點草支起來讓它蓬鬆著,當然回到家要馬上把草散開來,如果運氣好可以碰到別人家的豬剛剛拉的屎,於是馬上畫個圈圈住它,回家拿鏟子鏟回來,可以積肥用。

兒時的記憶——夏

夏季是一個農閒的季節,也是我們最快樂的日子。家北大坑裡抓魚,找個罐頭瓶子放點饃花就行。大點的魚直接放點鹽用報紙一裹打溼了水,放到火上烤烤。別提多美味了。大坑裡洗澡其實就是玩水。全身塗上汙泥,一個猛子紮下去瞬間變色。坑邊的斜坡上糊上泥,潑上水,然後坐在高處自上而下的描出一條美麗的下劃線。前提必須得一絲不掛。不過那時候也沒有見過誰穿著褲衩戲水的。風險就是斜坡上粗糙樹枝和玻璃碴,一次大哥的屁股開了花,血流如柱,著實嚇到我了,至今心裡還有陰影。村裡的每個孩子都是戲水的天才,扎猛子憋氣,狗爬式撲騰,濺起的水花像飛艇的螺旋槳。我懷疑人類本來就是水生動物,天生嘻水!娘喊破嗓子也不上來。“再玩會”是我們永遠的措辭。

兒時的記憶——夏
兒時的記憶——夏

黃昏的時候聽到最好的消息就是: “村裡的寶順去鄉里拉電影機子去了”,這個消息就像是一顆原子彈,立刻就炸的人人皆知了!我們敦促著娘快點燒湯。(村裡人管晚飯叫燒湯)。我們的心早已經飛到了街上,遠遠的已經看到一塊白底黑邊的方形影布,高高的掛在大街中央。憑著經驗我們首先預判一下電影的觀看方向,這個非常重要。吃飯回來看到自己的凳子孤單的在影幕背面,那將是一件非常尷尬的事情。然後用腳在地下畫圈。再飛快的跑回家拿凳子佔闊,(就是位置的意思)一手搬一個,來回跑二趟。並且凳子之間故意拉大距離,預留好塞人的空間,給哥哥姐姐們使用。這個時候小夥伴之間的友誼小船說翻就翻!我發現人類之間的一切矛盾都是空間和物質的爭奪戰。她說剛才已經畫好了圈⭕,我說沒有看到,只有放了凳子才算數。好在大家都不記仇,一會又勾肩搭背摟摟抱抱的好夥計了。

兒時的記憶——夏
兒時的記憶——夏

娘和姐姐坐下來的時候手裡還要拿著活,一般都是泡過水的麥杆,捆好夾在腋下,雙手十指飛快的上下交錯,吐出來的就是草帽的原材料草辮子,五米左右一逛。大概可以賣二毛錢。用來貼補家用。我們身上的衣服鞋子都是姐姐用掐辮子賺錢買來的布料。那時候父親從來不坐下來和我們一起看電影,他一般都是和男人們在背面蹲著看,如果再有一顆樹,就妥妥的超級享受了。父親看電影的同時還有一項重要任務就是中間要回家巡視幾次,擔心小偷趁機行竊,儘管那時候家裡也沒有啥東西可偷,也沒有被偷的歷史,算是形式大於意義吧!電影開始前先啟動發電機。然後耀眼的燈光撒滿大街,當時從來沒有想過有一天自己家裡也可以有這麼光亮的燈泡。觀影前我們最喜歡把手做出各種的姿勢呈現在屏幕上,互相攀比著。通常都是小狗和飛鷹的平面圖像。電影演的都是地道戰,地雷戰上甘嶺,英雄兒女等等的戰爭片,後來改革開放的片子和農村題材的故事片,我們遊戲的題材大多都是來自於電影和畫冊書。 那一街的歡聲笑語給我童年生活添加了繽紛色彩。

兒時的記憶——夏
兒時的記憶——夏

在那個文化生活匱乏的鄉村,除開看電影,聽評書便成了我們所有故事的另外一個素材來源了!說書、唱戲、玩馬戲也給酷熱的夏季帶來一股清流。下午的老槐樹下,晚間的衚衕口,一桌,二登,一個瞎子拉弦子,一個打鼓說書唱戲。秦瓊秦舒寶,黃豹救師傅,寇準背靴,岳飛抗遼,直聽到:“預知後事如何,咱們明天接著聽”,這時候我們才回過神來,中間其實已經睡過幾次了,聽的啥不重要,玩才是永恆的主題。開場前的小段最喜歡,說書的愛逗拉弦子的。都不要花錢,只要輪著管飯就行。最早的藝人就是混口吃的。後來就挨家挨戶捐點雜糧啥的。不像現在一切都是圍著錢轉!大姐最喜歡聽說書唱戲的,常常不自覺的跟著學,嘴裡總是哼著各種唱腔。據說一度差點去學唱戲了,還是娘給勸了下來。算是早期的戲迷發燒友吧!

兒時的記憶——夏
兒時的記憶——夏

濮陽的雨季主要集中在農曆六七月份。夏季的雨總是來的猝不及防,暢快淋漓。大人們忙著疏通改流水道,而我們卻修壩蓄水,光著腳丫踩著大大的水花,互相濺踩傷害著。把別人家的豬羊往水裡趕,甚至拿自己做的木箭、洋火槍、彈弓射它們。下雨天讓人鬱悶的就是父親常常宣佈因為下雨沒有幹活,晚上就不做飯了。手裡總是拎著幾個剛剛摘回來的甜瓜、面瓜、酥瓜等等讓我們充飢。感覺吃不飽。在那個糧食不夠瓜菜代的歲月裡吃是一個大問題。鄉親們見面第一句話就是:吃了沒?恭維人的話就是:您又胖了。如果你說:你咋恁瘦呀?那算罵街得罪人了。村裡的榆錢,槐花,紅薯葉,白楊樹的毛毛蟲,灰灰菜,苦麥菜,掃帚菜,金瓜花等等一切都是可以吃的。但是主角還是紅薯。葉蒸著吃,杆炒菜,紅薯切片曬乾後用柵欄圍起來吃一年。做出來的窩窩頭苦中帶點甜味。做漏面魚,或蒸或拌就是美味了。那時候家裡有好吃的也都是緊著奶奶吃。譬如窩窩頭裡加點玉米麵做的餅子,那是我們孩子不能碰的。偷偷的擰一嘴嚼著真香。父親常常大大方方的擰幾快,母親看到了總是說:那是咱孃的伙食,你嚐點就中了。儘管饞的我們流口水。但是孩子不幹活,就不該吃好的。想想現在有啥好東西都緊著孩子吃,感覺有點過分溺愛了。母親的高貴品質潛移默化的滋養著我們,令人肅然起敬!

兒時的記憶——夏

在收麥種秋的假期裡,我還有一個任務就是幫大姐帶孩子。那時候的農村都是大孩子帶小孩子,小孩子帶幼孩子。抱不動就背,背不動就領著,反正一起玩,一起鬧,一起哭,一起笑,一起吃飯一起睡覺,不跑丟了就行。待久了就和她們村裡的小夥伴們混熟絡了,交了不少的好朋友。冷不丁離開他們村,著實讓我想念了一番,下次又去的時候便聚在一起,談論著各自村的趣談怪事,訴說著思念之苦,商議著下次也到我們村裡玩的計劃。

兒時的記憶——夏

夏日的午後,村裡孩子們常常口袋裡裝著蟈蟈籠子,腰裡彆著洋火槍,脖子上掛著彈弓。所有的玩具都是自己和夥伴們動手製作的。材料也是自己尋摸來的。抓老鼠,罩麻雀,逮蛤蟆,追兔子啥的三五成群,家前家後,房簷屋頂,上躥下跳。來去一窩蜂似的,到處都是我們的腳印和身影。那時候沒有電視,沒有收音機,更加沒有電腦、遊戲,每家有的只是一窩一窩的孩子。誰和誰有點糾紛摩擦,拌嘴磨牙啥的都無傷大礙也不可避免。自己也都能夠解決,一般不會鬧到大人那裡去。倒是在家裡面兄弟的糾紛比較激烈,父母除了解決孩子們的吃喝拉撒,還有一項重要任務就是調解兄弟姐妹之間的糾紛。一般都是小的沾光,大的捱打,跑起來圍著衚衕轉。鬧架時恨不得不共戴天,老死不相往來,鼻涕一把,淚一把。讓人家賠吃過食品和用過的 玩具 “傢伙什”,還“不要新不要破,單要老一個”,轉眼之間便又煙消雲散,破涕一笑泯恩仇了!

兒時的記憶——夏
兒時的記憶——夏

說話間,三伏天就來臨了,一年中最酷熱的時候。滾熱的太陽炙烤著大地。大人們手裡拿著扇子,小孩子們也都儘量在樹底下玩遊戲。中午吃飯的時候都各自端著碗,有西紅柿雞蛋湯,拌個黃瓜,炒個茄子豆角啥的,都是自己地裡種的,有啥吃啥。手心扣二個窩頭,衚衕口裡蹲成一排。最喜歡喝雜和麵麵條,配點油鹽蔥花,左手端碗,右手筷子一抄、一提、一吹,在空中畫條優美的弧線,吸吸溜溜的聲音此起彼伏。孩子們端著碗跑到夥伴們院子裡邊吃邊玩,交換著吃二口。婦女們家長理短的說著誰家的閨女要出門子了,誰家婆媳又吵架了,爽朗的笑聲可以穿過幾條衚衕。北風的時候家北就是人場,南風的時候就是家前是人場。人以群聚,物以類歸。男人們手裡拿著煙蹲成一排,婦女們手裡拿著針線活坐成一圈,孩子們一窩蜂呼呼啦啦,時隱時現。知了猴的叫聲和婦女們的笑聲交織在一起,瀰漫著整個村莊。

兒時的記憶——夏
兒時的記憶——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