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會計初步,連分錄都看不懂的業務和IT人員,很難領悟業務真諦

銀行會計初步,連分錄都看不懂的業務和IT人員,很難領悟業務真諦

銀行會計是所有銀行經營活動的綱,只有掌握了銀行會計這個綱,才能更透徹地理解各種銀行經營管理活動,不但知其然,還知道其所以然。要想學習商業銀行業務,就必須懂得銀行會計。一個連會計分錄都看不懂的業務人員,很難說他能夠領悟到業務的真諦。

銀行會計的對象

銀行會計的對象是指銀行會計反映和監督的內容。具體指: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收入、費用、利潤,也稱會計核算的六大要素。

•資產 = 負債 + 所有者權益

•收入 - 費用 = 利潤


會計科目的概念及其分類
會計科目是對會計對象的具體內容進行分類核算和監督的一種方法,是設置賬戶、歸集和記錄各項經濟業務的根據。

•按與資產負債表關係的分類,分為表內科目和表外科目

•按經濟內容的分類,分為資產類科目、負債類科目、資產負債共同類科目、所有者權益類科目、損益類科目。


資產、負債和所有者權益

資產、負債和所有者權益是反映銀行財務狀況的會計要素。

1、資產是指由於過去的交易或事項所引起的,銀行擁有或者控制的,能帶來未來經濟利益的經濟資源,理解這個概念需要掌握三點:

1)資產是由於過去的交易,事項所形成的。即資產必須是現時的資產,而不能是預期的資產。

2)資產是銀行擁有或者控制的,即資產可以按照自己的意願使用或處置,對於一些特殊方式形成的資產,雖然銀行對其不具有所有權, 但能夠實際控制的,如融資租入固定資產,按照實質重於形式原則的要求,也應當將其作為 銀行資產予以確認。

3)資產預期會給銀行帶來經濟利益,即資產是可望給企業帶來現金流 入的經濟資源。 銀行的資產按其流動性分為流動資產和長期資產。

  • 流動資產是一種短期週轉的資產,主要包括現金,央行存款準備金,存放同業,短期貸款和短期投資等。
  • 長期資產是指銀行擁有 的不可能在一年內變現的各項資產,主要包括各種長期貸款、長期投資、固定資產、無形資 產、遞延資產等。
銀行會計初步,連分錄都看不懂的業務和IT人員,很難領悟業務真諦

2、負債是指由於過去的交易或事項所引起的企業的現有義務,這種義務需要企業在將來以 轉移資產或提供勞務加以清償,從而引起未來經濟利益的流出,銀行負債按承擔經濟義務的 期限長短分為流動負債長期負債

  • 流動負債是指償還期在一年以下的各種債務,包括各種 活期存款、一年以下的定期存款、向中央銀行借款、票據融資、同業存款、同業拆入、各種 應付預收款項等。
  • 長期負債是指償還期在一年以上的各種債務,主要包括各種一年以上的定 期存款,長期借款和發行的債券等。

3、所有者權益是指銀行投資者對銀行淨資產的所有權,是銀行全部資產減去全部負債後的餘額,銀行所有者權益包括銀行投資者對銀行的投入資本以及形成的資本公積,盈餘公積和 未分配利潤

等。

所有者權益與負債有著本質的不同,負債是商業銀行所承擔的現時義務,履行該義務預 期會導致經濟利益流出企業,而所有者權益在一般的情況下企業不需要歸還其投資者;

使用負債所形成的資金銀行通常需要支付費用,如支出存款利息等,而使用所有者權益的資金則不需要支付費用;在銀行破產清算時,債權人擁有優先清償權,在清償所有的負債後才返還給投資者,投資者可以參與企業利潤分配。而債權人則不能參與利潤分配,只能按照預先約定的條件取得利息收入。

資產,負債和所有者權益存在數量關係: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

收入、費用和成本、利潤

收入、費用和成本、利潤是反映銀行經營成果的會計要素。

1、收入是指企業在銷售商品、提供勞務及讓渡資產使用權等日常活動中所形成的經濟利益 的總流入,包括主營業務收入和其他業務收入。由三部分構成,其一是營業性收入,其二是 非營業性收入,其三是金融機構往來收入。

銀行的營業性收入是指銀行直接從事各項業務經 營活動所獲得的收入,主要包括利息收入、貼現利息收入、匯兌收益等。

銀行的非營業性收 入是指銀行業務經營活動以外所獲取的收入,銀行的金融機構往來收入是銀行與各金融機構 在業務往來方面所取得的各項收入。 銀行的營業收入,主要來源於貸款利息收入,證券投資收入和服務費收入三項,三者與 銀行業務存在如下的對應關係。

銀行會計初步,連分錄都看不懂的業務和IT人員,很難領悟業務真諦

收入與業務的對應關係

2、費用是指銀行為銷售金融產品,提供勞務等日常活動發生的經濟利益的流出,主要包括 直接費用,間接費用,期間費用三類,直接費用是指企業在生產經營中為生產和銷售產品或提供勞務所發生的直接支出,如營業成本等。

間接費用是指企業在生產經營中為生產或提供 勞務所發生的間接支出,應按一定標準分配計入生產經營成本。期間費用是指企業在生產經 營中為籌集資金和組織生產,而發生的各種費用,如營業費用,管理費用和財務費用等。

銀行成本是指銀行在業務經營過程中所耗費的勞動的貨幣表現。銀行成本由下述幾方 面構成:

  • 一是銀行的各種利息、手續費支出和同業往來支出,其中包括各種存款利息支出, 同業存款所產生的利息支出,發行金融債券所產生的利息支出等。
  • 二是銀行職工的工資性支 出和應提取的職工福利等,
  • 三是銀行管理費支出,即銀行進行正常業務經營活動所必須的開 支。
  • 四是銀行固定資產折舊費,大修理費,以及日常維修的費用開支等。
  • 五是各種營業性損 失和資產減值準備。
  • 六是外匯和黃金買賣損失。

費用與成本是兩個並行的概念,兩者既有區別又有聯繫。費用是資產的耗費,它與一定 的會計期間相聯繫。成本則是按一定對象所歸集的費用,是對象化了的費用。談成本,一定要有對象化的目標,不能泛泛而論。

3、銀行利潤是指銀行的業務總收入扣除銀行成本支出後的餘額,商業銀行利潤總額是銀 行的營業利潤與投資收益和營業外收入三部分之和,再減去營業外支出後的餘額。

商業銀行 的營業利潤是指銀行的營業收入減去成本和營業稅及附加後的餘額。

隨著核算口徑的不同,銀行利潤有多個層次:

稅前營業利潤=營業收入-營業支出-營業稅金及附加

稅前淨利潤=稅前營業利潤+營業外收入-營業外支出-資產損失準備

稅後淨利潤=稅前淨利潤-所得稅

所有者權益包含資本公積,盈餘公積和 未分配利潤等,其中:利潤 = 收入 - 費用

所以會有如下的公式成立:

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收入-費用)

銀行會計初步,連分錄都看不懂的業務和IT人員,很難領悟業務真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