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年,你辦理過多少“分期消費”業務

說起“分期消費”,很多人第一反應可能會想到“捷信”這家公司,因為它是比較早進入這一領域的,而之所以對它“印象深刻”,我想主要還是因為它的分期產品,利息高的讓不少人“難以釋懷”。下面我們從三個方面簡單聊聊“分期消費”業務。

這些年,你辦理過多少“分期消費”業務

一、先說說“分期消費”的概念

這些年,你辦理過多少“分期消費”業務

其實對於“分期消費”,說的專業一點應該稱作“消費金融”。

我們以“買手機”為例,在“分期消費”業務出現之前,如果我們要購買手機,那就必須的“全款購買”。通常新款手機價格都是不便宜的,不過很多年輕人為了追求潮流、時尚,儘管消費能力有限,他們還是會“咬咬牙”,一次性花幾千塊購買喜歡的手機,雖然有點“割肉”的感覺。

後來“分期消費”業務登場了,買手機、包包時不需要一次性付清,而是可以採取“分期付款”的形式。但這筆分期費用,實際上是一筆向“消費金融公司”借的個人貸款(本質是“無抵押、無擔保、快速放款的小額貸款”),它先由消費金融公司墊付給賣家,同時簽訂多方貸款協議,然後由顧客每月支付本金和利息給“消費金融公司”,進行分期還款。從這點看,確實是一個“多贏”的局面,只不過消費者需要支付額外的利息成本。

二、“分期消費”模式的優點與不足

優點:

1)可以減輕用戶一次性付款壓力。

2)能夠提高商品交易效率,拉動內需增長。

3)符合國家金融創新的政策方向。

不足:

1)容易讓人養成“超前消費”的習慣。

2)消費貸款利息比較高,加重個人負債槓桿。

3)部分公司鑽政策漏洞,借“消費金融”之名,行“高利貸”之實(比如“捷信”,分個24期、36期,利息都快接近本金了,這就是為什麼對其“人人喊打”的原因)。

三、後續發展建議

1)從政府部門角度

這些年,你辦理過多少“分期消費”業務

政府部門要加大對行業監管力度,一方面鼓勵“合規好企業”的發展,另一方面手打擊“高利貸壞企業”的氣焰,幫助市場建立良好的秩序。目前來看,政府確實也一直在積極推動相關工作。

2)從消費金融公司角度

這些年,你辦理過多少“分期消費”業務

公司運營的本質是為了“盈利”,所以,錢還是一定要賺的。但是,也需要兼顧社會責任,不能一味追求高利息,加重用戶的負擔。而且長遠來看,這其實也是一種“飲鴆止渴”的做法。也許有人會說,“高利息”是為了應對“高不良率”的產生,但我覺得這有點“偷換概念”的意思,因為控制不良率,主要是通過“風控手段”來降低,並而不是靠高利息對沖,這種做只會加重消費者“厭惡還款的情緒”。

3)從消費者個人角度

這些年,你辦理過多少“分期消費”業務

作為消費者,要提倡“適度消費、量入為出”,不要過度依賴這些金融產品,而是要努力學習、工作,提高掙錢的能力才是王道。尤其是在校學生,不要為了攀比、虛榮心,濫用“分期產品”,避免陷入“分期貸”、“校園套路貸”的困境。到頭來,不僅經濟上損失慘重,還會影響自己以後的價值觀、人生觀。

總的來說,目前“消費金融”產品對我們日常生活影響越來越大,特別是在互聯網端,比如我們熟知的花唄、京東白條等產品也屬於這一範疇。而作為消費者,我們需要理性的看待它們,在享受它帶給我們便利的同時,也一定要學會“辨別優劣”,要選擇正規、安全、相對低息的產品,同時合理的評估自己的還款能力,不要因為一時的“衝動型消費”,掉入“高利貸”的陷阱,不僅經濟上損失很大,還有可能上徵信系統“黑名單”。最終,賠了夫人又折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