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收款項融資:格力電器的“新”業務

10月28日,格力集團函告格力電器(000651.SZ),經評審委員會對參與本次公開徵集的兩家意向受讓方進行綜合評審,確定珠海明駿投資合夥企業(有限合夥)為最終受讓方。據天眼查顯示,珠海明駿投資合夥企業背後有高瓴資本、興業銀行、太平洋人壽保險、上海汽車集團的身影,同時還有美的、國美、格力電器經銷商系統的背景。

按照公告轉讓價格計算,格力電器15%股權轉讓價格將不低於398.57億元。

自此,格力電器的混改終於落地。對於董事長董明珠來說,這是一個穩定軍心的好事。與當年萬科的王石遭到“逼宮”不同,領頭的高瓴資本並不是氣勢洶洶的“野蠻人”,2016年就出現在格力電器的十大股東名單中並持續持有股份。如無意外,高瓴資本將會繼續維持格力電器現任管理層的穩定。

從同行業比較來看,無論營收還是淨利潤,格力電器曾經與美的集團(000333.SZ)處於同一水平線上,但如今收購了庫卡集團的美的集團營收規模大幅領先格力電器,淨利潤不相上下。隨著庫卡和東芝的整合初見成效,經營情況逐步改善,則美的集團淨利潤大幅超過格力電器也只是時間問題。

格力電器控制權之爭暫告一段落,也許董明珠以後可以拿出更多的精力搞好經營。

差強人意的三季報

但是,現階段的格力電器並沒有交出一份特別讓人滿意的答卷,10月30日公司發佈2019年三季報,1-9月,實現營收1550億元,較上年同期僅增加了4.26%;淨利潤221億元,同比僅增長4.73%;扣非淨利潤更是隻增加了1.03%。

是什麼原因讓格力電器的業績不及預期的?

隨著人口老齡化的進展以及城市化進程接近尾聲,許多消費品行業已經從增量市場轉為存量市場。對市場具有一定統治力的產品大多逼近了成長天花板,以美的集團為例,如果剔除併購的庫卡集團的銷售額,營收規模其實和格力電器還是差不多的。

而格力電器多次嘗試多元化轉型都未能成功,單一產品的經營模式很難維持高速增長。這也是董明珠試圖收購銀隆新能源的主要原因,並通過銀隆的建設為格力電器帶來數十億元的營收。

為了多元化發展,格力電器做過手機,做過小家電,董明珠甚至親自出鏡代言子品牌大松電飯煲,收效甚微。在美的集團收購庫卡的時候,格力電器也嘗試自研以工業機器人為主的智能裝備,雖然營收規模遠遠小於庫卡,也有了30多億元(2018年年報數據)的營收額。

不過,最新的這份三季報帶來的並不完全是壞消息。現金流量表顯示,公司的經營性現金流量淨額327億元,較上年同期的150億元翻了一番還多。說明公司2019年前三季度的經營質量是非常高的,資金回籠情況較好。

對比2018年、2019年的兩份三季報,可以發現,在營收差不多的情況下,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差異巨大,竟然相差537億元。這意味著2018年三季報時,經銷商拖欠的款項多達數百億元。坊間流傳的董明珠通過經銷商渠道作為利潤“緩衝池”的說法,從財報上看是可能的。

格力電器的應收款項融資項目

在格力電器的財報上,有兩個從半年報開始就突然變化的項目引人注目。一是應收票據變成了零,二是突然出現了“應收款項融資”,為435.58億元。

2018年,財政部修訂了財務報表格式,將應收賬款和應收票據兩個項目合併。雖然財報格式幾乎每年都在改,但這次修改卻遇到了眾多財務工作者的質疑。當時,筆者曾撰文《應收票據和應收賬款合併不妥》(刊發於《證券市場週刊》2018年第77期)對這項改動的不合理之處進行了分析。

隨後不久,2018年的年報又執行了新的報表格式,將二者重新分開。編制2019年半年報的時候,又增加了一個新項目:應收款項融資。

需要留意的是,會計準則也好,財報格式也好,並不是財政部會計司的老教授們拍腦袋的突發奇想,本質上都是為當前的經濟政策服務的。

2017年5月16日,中國人民銀行官方網站發佈《小微企業應收賬款融資專項行動工作方案(2017-2019年)》,表態支持小微企業應收賬款融資。

應收賬款和應收票據的分分合合,就是基於這個背景。如果應收賬款融資常態化,那它和應收票據是一回事了,所以財政部將其合併;但是經濟環境還沒有完全達到,反而引起了很多弊端,財政部又將其拆分;為了方便核算應收款融資,增加了應收款項融資項目。

據上市公司半年報數據,A股共有170家上市公司的應收款項融資項目有餘額,基本上都是由應收票據構成。其中最為典型的是格力電器,半年報應收款項融資餘額430.39億元,三季報時,這個數字增加到了435.58億元。

不少分析師出具的半年報研報中,忽略了新格式的影響,誤以為應收票據都被貼現了。

新的財報格式,讓一些上市公司不經意間露出了真實的資金狀況。

2019年8月31日,格力電器發佈變更會計政策的公告,主要變化就是資產負債表格式變動增加了應收款項融資項目。

2018年年報顯示,格力電器賬面貨幣資金超過1100億元,應收票據359億元,全部為銀行承兌票據。這類票據銀行到期會無條件兌付,期限通常6個月以內,風險極低,幾乎等效於銀行存款。10月30日發佈的2019年三季報顯示,公司貨幣資金1362億元,應收款項融資435.58億元,且全部為銀行承兌票據,應收票據餘額為零。

和格力電器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美的集團的三季報中,應收票據136.75億元,全部為銀行承兌票據,但是公司的應收賬款融資僅有27.02億元。

兩家公司的處理方式為什麼差距這麼大?

根據新準則的要求,用作金融工具的應收票據才要計入應收款項融資。從兩家公司的賬務處理方式可以推斷,格力電器的銀行票據全部用作金融工具融資;美的集團的銀行票據絕大多數會持有到到期轉為銀行存款。

應收票據用作金融工具主要有三種方式,一是質押,二是背書,三是貼現。

質押很好理解,背書和貼現是什麼意思?在銀行票據到期之前,將票據轉讓給供應商抵償欠款或者直接採購的行為是背書,支付貼現利息將票據兌換成銀行存款的行為是貼現。

格力電器的三季報信息量比較少,但很多信息可以從半年報找到端倪:半年報430億元的應收款項融資中,有138億元被用作了質押。質押是有成本的,而格力電器1211億元現金在手,卻還要質押上百億元銀行票據。

半年報的現金流量表附註中顯示,公司使用票據採購商品316億元,原來都給供應商了。可見公司的應收款項融資基本只有兩種方式:質押和背書。

無論是用作了背書還是貼現,再結合質押的部分,都說明了一個問題:格力電器的資金週轉情況可能並不像表面上那麼光鮮。

另外,同樣是半年報中,在公司的關聯交易清單裡,信息量非常大。應收款項融資對應的關聯方中,來自銀隆新能源的有27.7億元,再加上5.48億元的應收賬款,僅銀隆新能源,格力電器的賬面應收餘額就超過33億元,可見格力電器對董明珠個人注資的這家新能源公司扶持力度越來越大,而銀隆的規模也越來越大。

2018年年報顯示,格力電器向銀隆關聯方銷售29億元,其中大巴空調只有3000萬元左右,絕大多數都是智能裝備。而格力電器2018年全年智能裝備銷售額為31億元,說明基本所有的智能裝備都賣給了銀隆。

2019年半年報中,格力電器銷售給銀隆的大巴空調金額為零,預示著銀隆新能源還在大規模建設之中?

應收款項融資細分辨

上述新準則執行後,將應收款納入應收款融資的上市公司並不算多,從半年報和三季報來看,一些實際上進行了應收賬款保理業務的公司也沒有嚴格按照規範進行核算。不過,一部分上市公司對應收票據進行了較為嚴格的重分類,藉此可以清晰地分辨出哪些上市公司的應收票據“水分”比較大,一般來說,從應收票據放到應收款項融資的公司,資金鍊可能相對比較緊張。

另外,由於會計準則給予上市公司財務人員越來越多的“自主權”,依賴報表數據簡單的對上市公司經營情況做出快速判斷的難度越來越大,對投資者的財務知識的考驗也就越來越大。

總體而言,新的金融工具準則對上市公司的影響是多方面的,同時也因披露更詳細的信息,從而暴露出原來未曾發現的問題,有助於指導投資者進行科學的投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