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间,怎样合理饮食?

创意美少女战士


大家好!很高兴回答你这个问题,关于疫情期间如何做到合理饮食问题?

我认为:等一、少吃多餐。由于环境因素,我们活动量相对减少,饮食量相对也随之减少,常规的饮食习惯被现实所打乱,所以我们一定要定时饮食,那怕是早餐喝一杯粥或一杯牛奶吃一个鸡蛋都可以。

第二、要以蔬菜与膳食纤维相结合。

第三、多食水果,多饮水,多运动。

只有一日三餐有规律的合理饮食,才是维护我们身体健康的根本。


乡村美食生活印记


1.疫情防控期间,单位食堂环境如何防范?

(1)保持环境清洁。学校、托幼机构、养老机构、建筑工地等集体用餐单位食堂内的公共接触物品(如水龙头、门把手,台面等)要及时清洗和消毒。可用浓度为500mg/L的含氯消毒剂弄湿抹布后擦拭,这种消毒方式也适应于居家环境物体表面的消毒。

(2)保持食堂内空气流通,经常开窗通风换气。

(3)保持食物加工操作间清洁干燥,及时清理厨余垃圾。

2.疫情期间单位食堂工作人员如何防范?

(1)加强对食堂工作人员的健康监测,若出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可疑症状(发热、咳嗽、咽痛、胸闷、呼吸困难等呼吸道症状以及乏力、恶心呕吐、腹泻、头痛、结膜炎、轻度四肢或腰背部肌肉酸痛等)要及时隔离就医,不要带病上班。

(2)勤洗手。最好使用洗手液(肥皂)用流动水充分洗手,工作期间也可使用免洗消毒液消毒手。

(3)工作人员工作期间做好个人防护。除穿戴必要的工作服(帽)外,要带好防护口罩。

3.单位食堂(家庭)食材采购和储存应注意什么?

(1)要到正规的菜市场、超市等采购食材并做好个人防护。不购买、不食用野生动物等“野味”,不自行宰杀活畜禽,不烹饪来源不明的畜禽肉及其制品。

(2)不囤积食物。易腐烂的果蔬应现吃现买。为了减少外出,可适量储备耐储存的冷冻肉类制品、根茎类蔬菜等。

(3)按照各种食材适宜的保存条件贮存,不吃超过保质期的食物。

(4)食材选择注意荤素搭配、粗细搭配,蛋奶兼并,多吃新鲜水果蔬菜,均衡营养有助于提升免疫力和抵抗力,减少基础疾病。

4.食材加工烹饪过程中应注意什么?

(1)肉蛋禽和水产品等食物需彻底煮熟,剩菜剩饭再次食用前要彻底加热,疫情期间尽量不制作凉拌菜。

(2)做好的食物尽快食用,若不能及时食用,熟食在室温下存放时间不超过2小时,并保持其中心温度维持在70摄氏度。

(3)加工过程中应使用两套刀具、砧板、盛放容器等生熟分开,避免交叉污染。

(4)勤洗手。烹饪前、烹饪过程中接触不洁物品及便后、烹饪完后等均要用流动水、洗手液(肥皂)充分洗手。

5.餐饮具如何消毒?

餐具消毒最有效、最安全的方法是热力消毒,首选将餐具洗净后,置于沸水中煮沸15-30分钟消毒;或将餐具清洗干净后于热蒸汽发生器中蒸15-30分钟;也可用适宜于餐具消毒的化学消毒剂按产品说明书进行。

6.疫情期间去单位食堂如何安全就餐?

(1)在疫情期间,建议不集中到单位食堂内就餐。若必须就餐,可采取轮流或者分散方式就餐。为了减少在集中场所的驻留时间,鼓励打包带回到各自办公地点(或住地)单独就餐。

(2)如果去食堂就餐,要确保自身健康,没有出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可疑症状,并正确佩戴好口罩,就餐前再摘下。

(3)食堂内就餐时,人与人之间要保持一定距离,避免飞沫传播。

(4)就餐前要洗手!洗手!洗手!

(5)就餐时,少交流,专心吃饭。

(6)错时就餐。

7.去食堂吃饭需要测量体温吗?

如果是单位内部食堂,且就餐人员在进入工作区前已经进行了健康体温监测,去食堂吃饭就不需要测量体温。如果食堂对外营业,根据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播特点,为避免聚集性传播,保证全部就餐人员的健康,外来就餐者进入餐厅前则需要测量体温。

8.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流行时,我们怎么吃才好?

合理膳食,可以根据个人特点,饮食要荤素搭配,谷豆混吃,蛋奶兼并,果蔬充足,少吃肥肉、烟熏和腌制肉制品,少吃高盐和油炸食品。足量饮水,促进机体的新陈代谢,增强机体的免疫力和抵抗力,减少基础疾病。





幸福来咯


一般人群

食物多样,谷类为主

每日膳食应以谷薯类为主,蔬菜水果、畜禽、鱼蛋奶类、大豆坚果等,注意选择全谷类、杂豆类和薯类。

多吃蔬果、奶类、富硒植物

多选深色的水果和蔬菜,而不是果汁代替新鲜水果;吃各种各样的牛奶及其制品,特别是酸奶;经常吃豆制品,另外多补充富硒食物,对免疫改善有很好的作用,也可以直接补充海藻植物硒。

适量食用鱼、禽、蛋及瘦肉

少吃肥肉,熏腊肉。杜绝食用野生动物。

少盐少油,控糖限酒

少吃含盐量高和油炸食品,多喝喝白开水和茶,成人每日7-8杯;少喝含糖饮料。

保持健康体重

不要暴饮暴食,减少久坐时间,每小时起来活动一下。

珍惜食物,按需备餐

选择新鲜,安全的食物,生熟食品分开制备。

普通型或康复期患者

能量要充足

每天摄入谷薯类食品250-400克,包括大米、面粉、杂粮等。

保证蛋白质

摄入优质蛋白质类食物(每天150-200克):,如瘦肉、鱼、虾、蛋、大豆等,尽量

每天要保证鸡蛋,300克牛奶和奶制品。

摄入必需脂肪酸

通过多种烹调植物油,特别是单不饱和脂肪酸,增加必需脂肪酸的摄入。

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

每天超过500克的蔬菜,水果200-350克,每天多选深色的水果和蔬菜。

保证饮水量

每日1500-2000毫升,多次少量,主要饮用开水或淡茶;饭前饭后汤,鱼汤,鸡汤等也可。

饮食宜清淡

少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坚决杜绝野生动物的消费。

重症型患者

1.少量多餐,6-7次,每天有利于吞咽和消化流质食物,鸡蛋,大豆及其制品,牛奶及其制品,果汁,蔬菜汁,大米等粮食为基础的。

2.在病情逐渐缓解的过程中,摄入半流质状态,易咀嚼和消化食物,随着病情的好转逐渐过渡到普通饮食。

3.如果食物不符合营养要求,在医生或临床营养师的指导下,正确使用肠内营养制剂。

4.对于经口不能正常进食的危重病人,可放置鼻胃管,注入营养液。

5.病人的营养方案,应根据身体,出入量的整体情况而定制。






家常菜阿建


食物多样,谷类为主

每日膳食应以谷薯类为主,蔬菜水果、畜禽、鱼蛋奶类、大豆坚果等,注意选择全谷类、杂豆类和薯类。

多吃蔬果、奶类、富硒植物

多选深色的水果和蔬菜,而不是果汁代替新鲜水果;吃各种各样的牛奶及其制品,特别是酸奶;经常吃豆制品,另外多补充富硒食物,对免疫改善有很好的作用,也可以直接补充海藻植物硒。

适量食用鱼、禽、蛋及瘦肉

少吃肥肉,熏腊肉。杜绝食用野生动物。

少盐少油,控糖限酒

少吃含盐量高和油炸食品,多喝喝白开水和茶,成人每日7-8杯;少喝含糖饮料。

保持健康体重

不要暴饮暴食,减少久坐时间,每小时起来活动一下。

珍惜食物,按需备餐

选择新鲜,安全的食物,生熟食品分开制备。

普通型或康复期患者

能量要充足

每天摄入谷薯类食品250-400克,包括大米、面粉、杂粮等。

保证蛋白质

摄入优质蛋白质类食物(每天150-200克):,如瘦肉、鱼、虾、蛋、大豆等,尽量

每天要保证鸡蛋,300克牛奶和奶制品。

摄入必需脂肪酸

通过多种烹调植物油,特别是单不饱和脂肪酸,增加必需脂肪酸的摄入。

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

每天超过500克的蔬菜,水果200-350克,每天多选深色的水果和蔬菜。

保证饮水量

每日1500-2000毫升,多次少量,主要饮用开水或淡茶;饭前饭后汤,鱼汤,鸡汤等也可。

饮食宜清淡

少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坚决杜绝野生动物的消费。


行走在城市里的林少


主要有六点:

1.食物多样,谷类为主;

2.吃动平衡,健康体重;

3.多吃蔬果、奶类、大豆;

4.适量吃鱼、禽、蛋、瘦肉;

5.少盐少油,控糖限酒;

6.杜绝浪费,兴新食尚。

疫情期间食物价格上涨,特别在猪肉价格还没有恢复正常的时候,所以可以选择多吃蔬菜水果和蛋白质。蔬菜水果是平衡膳食的重要组成部分,奶类富含钙,大豆富含优质蛋白质。餐餐有蔬菜,保证每天摄入300—500克蔬菜,深色蔬菜应占一半。天天吃水果,保证每天摄入200~350克新鲜水果,果汁不能代替鲜果。吃各种各样奶制品,相当于每天液态奶300克。经常吃豆制品,适量吃坚果。

土豆、芋头、山药、南瓜、藕等碳水化合物含量高,作为蔬菜食用的时候,要减少主食量。

培养清淡饮食习惯,少吃高盐和油炸食品,成人每天食盐不超过6克,每天烹调油25~30克。

珍惜食物,按需选购食物,按需备餐,提倡分餐不浪费。尤其是疫情期间食物很珍贵,尽可能地合理分配。



天才小毛vlog


你好我是后街酒红煜,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疫情期间怎样合理饮食呢

希望回答有帮助

少吃多餐,每餐定时,吃八分饱,多吃水果多喝水.

早餐最好在7点-8点吃,一碗杂粮粥,一个水煮鸡蛋/一杯牛奶,一个水果,一把坚果.

午餐12点,主食最好吃糙米饭,两三份蔬菜和一份肉.

晚餐5点-6点,主食最好吃糙米饭,两三份蔬菜.

在三餐间可以吃一些水果.

每天的食物应该品种齐全.蔬菜包括叶菜类,菇类,薯类,瓜类/茄类,肉类要包括红肉和白肉.

颜色包括红,黄,绿,白,黑/紫.

不吃或少吃垃圾食品.






后街酒红煜


疫情期间一定要提高自身免疫力,吃什么的问题,当然是要多吃含蛋白质高,维生素和矿物质丰富的食物哦。今天给你介绍吃鲈鱼,鲈鱼不但味道鲜美,而且含蛋白质和优质不饱和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丰富,能够补充人体所需的营养元素,提高身体免疫力!主料:鲜鲈鱼一条,一斤八两左右,辅料一:大粒海盐半斤左右,大料,桂皮,香叶,肉蔻,,丁香,小茴香,葱姜干辣椒各少许,辅料二:葱姜豆豉切碎,胡萝卜、火腿、香菇、猪肥肉切丁备用,花生油油少许,酱油少许,白糖少许,制作一:首先把鱼收拾干净在背上打花刀,辅料一的所有料混合均匀把鱼上下用盐盖住,腌制四个小时,然后拿出鱼把上面的淹料抖干净,放室温静置十个小时或者一晚,这样淹过的鱼肉质更加紧实鲜美,制作二:起锅烧油,放入猪肥肉煸炒出油脂,依次放入豆豉、葱、姜、香菇、火腿、胡萝卜,中火煸炒至八成熟加入料酒,翻炒几下加水,水的量大约能没过鱼即可,再加一点点酱油调色,加入一小勺白糖调味,大火烧开放淹治好的鱼,开炖,炖约五分钟给鱼反个身继续炖煮,大约十分钟左右,看到汤汁浓稠开锅可以撒点小香葱和小米辣出锅!这样一份味道鲜美的豆香豉鲈鱼就做好了,再配上一碗白米饭,可以汤汁拌饭,哈😊完美!





浩妈爱美食


健康是人人渴望与追求的,如何从膳食中吃出健康更是现代人特别关注的。为了“吃出健康”,人们不断扩大饮食范围,巧妙变化饮食方法。但这还远远不够,甚至有些是不科学的。真正健康的膳食不可忽视饮食的合理搭配。

(1)主食与副食搭配

主食,即每日三餐的米、面、馒头等。副食,泛指米、面以外的,具有增强营养、刺激食欲、调节机体功能作用的饮食,包括菜肴、奶类、水果及一些休闲食品等。主食与副食,各有所含的营养素,如副食中含维生素、矿物质、纤维素等,远比主食中的含量高,且副食的烹调方式多种多样,色香味形花样百出,更能刺激人的感官,增进食欲。所以,为保证人们得到所需的全部营养,又便于其消化、吸收,增强体质,抗衰延年,最好将主食与副食搭配食用。

(2)粗粮与细粮搭配

粗粮,泛指玉米、高粱、红薯、小米、荞麦、黄豆等杂粮。细粮,即指精米白面。一般而言,细粮的营养价值和消化吸收率优于粗粮,但粗粮的某些营养成分又比细粮要多一些。例如,小米、玉米面中的钙含量相当于精米的2倍,铁含量为3~4倍,说明粮食加工越精细,营养素损失得就越多。而将粗粮与细粮搭配食用,就能做到营养互补,还有助于提高食物的营养价值,如2/3 的大米加进1/3 的玉米做成食品,可使大米的蛋白质利用率从58%提高到70%.因此,为了满足人们,尤其是老年人对营养的需要,应间或吃些粗粮,调剂一下胃口,以增进食欲和提高对食物营养的吸收。

2.在于平衡

(1)热量平衡

产生热量的营养素主要有蛋白质、脂肪与碳水化合物。脂肪产生的热量为其他两种营养素的两倍之多。若摄取的热量超过人体的需要,就会造成体内脂肪堆积,人会变得肥胖,易患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脂肪肝等疾病;如果摄取的热量不足,又会出现营养不良,同样可诱发多种疾病,如贫血、结核、癌症等。所以,若要达到热量平衡,蛋白质、脂肪与碳水化合物三种营养成分,需按合理的比例1∶1∶4.5 摄取。每日早、午、晚餐的热量分配为占总热量30%、40%、30%.

(2)味道平衡

食物的酸、甜、苦、辣、咸味对身体的影响各不同。酸味可增进食欲,增强肝功能,并促进钙、铁等矿物质与微量元素的吸收;甜味来自食物中的糖分,可解除肌肉紧张,增强肝功能,阻止癌细胞附着于正常细胞,增强人体抵抗力,增强记忆力;苦味食物富含氨基酸与维生素B12;辣味食物能刺激胃肠蠕动,提高淀粉酶的活性,并可促进血液循环和机体代谢;咸味食物可向人体供应钠、氯两种电解质,调节细胞与血液之间的渗透压及正常代谢。但是,酸食吃得过多易伤脾,也会加重胃溃疡的病情;甜食吃得多易升高血糖,诱发动脉硬化;苦食吃得多会伤肺或引起消化不良;辣味过重对心脏有损害;咸味过重会加重肾脏负担或诱发高血压。因此,对各种味道的食物均应不偏不废,保持平衡,才有利于身体健康。

(3)颜色平衡

各种颜色的食物所含营养成分的侧重点不同。白色食物以大米、面粉等为代表,富含淀粉、维生素及纤维素,但缺乏赖氨酸等人体必需的氨基酸;黄色食物以黄豆、花生等为代表,特点是蛋白质含量相当高而脂肪较少,适宜中老年人、已患高血脂及动脉硬化症病人食用;红色食物以鱼、畜禽肉为代表,富含优质蛋白、维生素A、钙、锌、铁等元素,但维生素相对不足,脂肪较高,多食易致心脏病与癌症;绿色食物以蔬菜、水果为代表,是人体获取维生素的主要来源,可减少心脏病与癌症的发生。黑色食物以黑米、紫菜、黑豆、黑芝麻为代表,富含铁、硒、氨基酸,但蛋白质含量较少。所以,巧妙搭配各色食物,取长补短,营养成分种类齐全,才能达到营养均衡。

(4)酸碱平衡

食物酸碱之分指食物在体内最终代谢产物的性质。凡最终代谢产物为带阳离子的碱根者为碱性食物,如蔬菜、水果、奶类、茶叶等,特别是海带等海洋蔬菜是碱性食品之冠;最终代谢产物为带阴离子的酸根者为酸性食物,如肉、大米、面粉等。酸性食物含蛋白质多,碱性食物富含维生素与矿物质。过食酸性食物会使体液偏酸,引起轻微酸中毒,易导致风湿性关节炎、低血压、腹泻、偏头痛、牙龈发炎等疾患。同样,过食碱性食物会使体液偏碱,易导致高血压、便秘、糖尿病、动脉硬化乃至白血病等。机体体液,最好是达到酸碱平衡、略偏碱性的状态。因此,对酸碱食物的比例掌握不可忽视。

3.在于合理

一般来说,一日吃三餐是绝大多数人的饮食习惯,怎样安排好一日三餐却是大有学问。有的家庭安排得很合理,食物花样多,营养丰富全面;而有的家庭的饮食品种极为单调,营养缺失。三餐安排得是否科学合理,与人体健康息息相关。一日三餐不仅要定时定量,更重要的是要能保证营养的供应,做到膳食平衡。

(1)早餐吃好

早餐吃好,是指早餐应吃一些营养价值高、少而精的食品。因为,人经过一夜的睡眠,头一天晚上进食的营养已基本消耗完,早上只有及时地补充,才能满足上午工作、劳动、学习的精力需要。若长期不吃早餐,不但影响身体健康,还易患胆结石。很多人早餐习惯吃大饼、油条、蛋糕、馒头等,也有人爱吃蛋、肉类、牛奶,虽说这些食物也都富含碳水化合物及蛋白质、脂肪,但它们均属于酸性食物,无法提供人体所需的碱性食品。如果再吃点蔬菜调剂一下,就能达到酸碱平衡了。

(2)午餐吃饱

午餐要吃饱,是指午餐要保证充足的质与量。因为午餐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既要补偿早餐吃得少、上午活动量大、能量消耗大的空缺,又要为下午的耗能储备能量。因而,饮食的品质要高,量也相对要足。也就是说,午餐主食的量要大些,最好掺些杂粮,副食的花样要多些:肉类、鱼类、豆类、多种蔬菜……若能再来一碗有荤有素的菜汤,做到“饭前一勺汤”,膳食则更加科学。

(3)晚餐少而淡

晚餐吃得过饱,血中的糖、氨基酸、脂肪酸浓度就会增高,多余的热量会转化为脂肪,使人发胖。同时,不能被消化吸收的蛋白质在肠道细菌的作用下,会产生一种有害物质,这些物质在肠道的停留时间过长,易诱发大肠癌。中老年人如果长期晚餐过饱,会刺激胰岛素分泌,易导致糖尿病。晚餐过饱还易使人失眠、多梦,引起神经衰弱等疾病。晚餐暴饮暴食,容易诱发急性胰腺炎,使人在睡眠中休克,若抢救不及时,往往会危及生命;如果胆道有蛔虫梗阻、慢性感染等,更容易诱发急性胰腺炎而猝死。晚餐吃得太油腻,过多的胆固醇堆积在血管壁上,久之就会诱发动脉硬化、高血脂、高血压和冠心病,或加重病情。晚餐饱食高脂肪食物,会使全身的血液相对集中在肠胃,易造成大脑局部供血不足。此外,晚餐也不宜吃得太晚,在下午6时左右为宜



BAH_Leo


大家好,我是雁儿。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在疫情期间,很多人整天休息在家,生活都是昼夜颠倒,一整天都无精打采,这样对健康的伤害是很大的。怎样合理饮食呢?我认为一日三餐有规律地进食是我们机体维持健康的基础。首先要正确的吃早餐,而且早餐中应该含有主食,杂粮。在杂粮中有大量的膳食纤维,它可以补充白米中营养不足之处。还攝入一定的牛奶。第二,要有蛋白质的补充,充足的蛋白质是保证精力充沛的必要条件。食物鸡蛋是比较简单的方式,因为它的营养成分比例很高,也可以让一整天攝取的热量减少10%,还能补充身体所需完整的营养。最后就水果蔬菜也是不能少的。因为它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这些物质可以唤醒你的身体机能,加速反应能力。还有最重要的要的是,一定要有良好的生活习惯不能熬夜。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助到你。谢谢,再见!





用户雁儿


如何通过饮食提升免疫力?

建议一

每天摄入高蛋白类食物,包括鱼、肉、蛋、奶、豆类和坚果,

另外,奉劝爱吃野生动物的小伙伴放下执念,毕竟它们营养并不高,还有致病风险。

建议二

每天吃新鲜蔬菜和水果,在平时的基础上加量。

建议三

适量多饮水,每天不少于 1500ml。

过年大家喝酒、喝饮料从不是问题,说到喝水却都犯了难。即便终日腹中满满,也要保证饮水量充足。不用多,一天用普通规格的水杯喝5杯水就够了。

建议四

食物种类、来源及色彩丰富多样,每天不少于20种食物;不要偏食,荤素搭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