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沧州医学家扁鹊,明万历十九年扩建扁鹊祠,并加修三皇文昌两庙

扁鹊

扁鹊(公元前407—前310年)战国初期著名医学家。姬姓,秦氏,名越人,渤海郡鄚(今河北沧州任丘市鄞州镇)人。

古沧州医学家扁鹊,明万历十九年扩建扁鹊祠,并加修三皇文昌两庙

扁鹊青年时代,在沧州的鄞州一家客店做事。民间良医长桑君,时常来店住宿。在长期交往中,长桑君看到扁鹊诚实好学,愿将自已全部医术传授给他。扁鹊便高兴地拜长桑君为师,认真求教,苦心钻研。经过十余年的努力,终于掌握了高超的医术,逐渐成为驰名列国的名医。

古沧州医学家扁鹊,明万历十九年扩建扁鹊祠,并加修三皇文昌两庙

成国初期,医学虽然有一定的成就,但当时迷信思想座。人生了病请巫婆神汉驱鬼逐邪,不请医生治疗,致使许多人死于非命。扁鹊看到这些,非常着急,便带了一些徒弟,周游列国,不辞劳苦地向人们宣传病理病因,为人们治病去灾。在赵都邯郸治愈了许多重病妇女。在秦都咸阳,治愈了许多重病儿童。在周都洛阳,为许多老年人治愈了耳疾、眼病等,受到了广大人民的爱戴。有一次,扁鹊到了蔡国(今河南省上蔡县一带) ,蔡桓公召见了他。他见蔡桓公气色不好,便告诉他:“ 你已经生病了,不过病情不重,只在皮肤表层,应赶快治疗,不然会加重。”蔡桓公听了不以为然。过了十来天,扁鹊又遇到蔡桓公,说:“你的病已经发展到肌肉血液里,如再不治,还会加重。”蔡桓公很不高兴,仍然不把扁鹊的劝告放在心上。又过了十来天,扁鹊很郑重地对蔡桓公说:“你的病已经到了肠胃,如再拖延就没办法治了。”蔡桓公听了更加反感。扁鹊第四次见到蔡桓公,只是十分遗憾地看了看他就急急忙忙地走开了。

古沧州医学家扁鹊,明万历十九年扩建扁鹊祠,并加修三皇文昌两庙

蔡桓公听了派人追问,扁鹊说:“病在皮肤,用烫熨可以治好;病进入肌肉血液,用针灸可以治愈;病到肠胃,用药物可以治疗,病若进入骨髓,就再也无法治了。现在蔡桓公的病已发展到骨髓,我只好走了。”果然没过几天,蔡桓公遍体疼痛不止,不久就死去了。又有一次,扁鹊同他的徒弟路过虢国,恰好遇到虢国正为太子筹办丧事。扁鹊就问虢太子的侍从官中庶子:“太 子得的是什么病?”中庶子回答说:“邪气压倒了 正气,而邪气又得不到发泄,故突然暴发,昏厥而死。”扁鹊听后认真思考了一下说:“太子不是真死,也许能救活。”但中庶子信巫不信医,不相信扁鹊能把太子救活。经过扁鹊说服后,报告了国王,国王请扁鹊进宫。经过仔细观察,断定太子患的是尸厥病(即现在说的“假死”、“休克”),如及时治疗可以治好。他在太子头顶、胸部和手脚的一些穴位进行了针灸。过了不大功夫,太子慢慢苏醒过来。他又配了几付药让太子服下,并在太子两腋下进行热敷,不久,太子的病好了,中庶子等人十分惊讶。又经过二十多天的治疗,太子恢复了健康。

古沧州医学家扁鹊,明万历十九年扩建扁鹊祠,并加修三皇文昌两庙

扁鹊周游列国行医、教徒、研究医学、为民除病,名声越来越大,影响越来越广。秦国太医令(国王的医官)李醯妒忌扁鹊的才能,便派人将他暗杀了。

古沧州医学家扁鹊,明万历十九年扩建扁鹊祠,并加修三皇文昌两庙

伟大的医学家扁鹊虽然被害了,但他的医学成就永远载入了史册。

据《史记》记救,我国中医诊病流传方法,“望”(观气色)、“闻”(昕声音)“问”(询问病情),切”(切脉)四诊法,就是扁鹊在行医实来的。他的著作有《内经》、《外经》、实践中系统总结出来的。他著作有《内经》、《外经》、《肘后方》三卷等,内容广泛,文笔简练,医理精辟,扁鹊一生行医治病,积累下非常丰富的经验,晚年他写了很多医家巨著,但是年代过于久远没能流传下来。

古沧州医学家扁鹊,明万历十九年扩建扁鹊祠,并加修三皇文昌两庙

扇鹊死后,鄞州修建了“扁鹊祠”对我国医学发展意义有扁鹊古墓遗址。据《任丘县志》载:。你州东北三里地处,明万历十九年(1595年)扩建扁鹊祠,并加修三皇,文昌两庙,规模庞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