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滅亡時有1100萬領土,明朝僅有350萬,沒有清朝就沒有現在的960萬嗎?

蔓藤的幻想


回答這個問題首先要確定文明屬性。

中國,中華,是大陸文明,也是多元融合的結果,什麼“崖山之後無中華,明晚之後無華夏”,是單一民族的狹隘歷史觀。

要不然,美國,俄羅斯,巴西,印度,都有問題,甚至歐盟也該個個有志氣,再打幾百年。

領土是文明博弈的過程,有文明的核心區域,控制區域。光看領土多少是狹隘的,政治融合,文明融合,經濟融合,人才融合,才是真正意義上的有效領土。

如此,就不難判斷清朝對我國有益的地方,過度批判清朝過於狹隘,清末遇到的是世界千年之大變局。

中國當初為什麼難以一鼓作氣改革成功,中國從地理,風俗,人口,經濟,宗教,分佈的地域都太廣,一省就有別國一國的潛質,新的思想,經歷北洋,軍閥,民國,新中國,文化大革命,改革開放,才慢慢成熟。

另外,大家耿耿於懷的,是日本的成功,和我們民族過去過多的錯誤。

島國文明以及單一名族的文明,是有精美的地方,就像當初歐洲人看不起美國人一樣,粗魯,習慣差,聲音大,誰也不服誰,其實這是好的,拋開過分的地方,其實這是多民族,跨地域文明融合過程的最大公約數。

將來的我們會更成功,但不是精緻的,依然誰也不服誰,粗魯,但會更自信且有修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