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贏家》引熱議:娛樂至死的喜劇時代,我們還要不要認真生活

《大贏家》引熱議:娛樂至死的喜劇時代,我們還要不要認真生活

《大贏家》登陸頭條,小成本電影也有大能量

繼徐崢《囧媽》之後,大鵬主演的新劇《大贏家》成為了第二個在網絡首映的電影,同樣獲得了一波不小的關注。

這部電影是韓國電影《率性而活》的翻拍,不過結合了我國的國情與社會現狀,改變了人物設置,或許劇情節奏安排與現實意義的展現沒有韓劇那麼強大,但仍不失為一部優秀的喜劇片。

從成本來看,這是一部小成本電影,沒什麼場景轉換,沒什麼警匪大戰,也沒有什麼車毀人亡,但是小成本不代表低水平。恰恰相反,成本越小,越反而可能拍出高水平的影片,因為沒有了大錢砸在特效上,你就得用導演、演員、故事去支撐整部劇,其中一個崩了,這部劇可能也就崩了,所以不要看成本小就對它有偏見。

從整部戲來看,還是得說一句,它有些話劇的味道,場景的切換編排讓我想到了去年的《無名之輩》,那部劇也像話劇一般。還有孟鶴堂在,我老是有點跳戲(看著看著就覺得你是在講相聲嗎)。不過這並不影響它的精彩與意義。

作為一部喜劇,《大贏家》的笑料是絕對足夠的,光是主角的騰格爾老師、孟鶴堂還有田雨老師就已經自帶喜感了,更不用說其中編排的橋段:

比如騰格爾老師跟警察打電話。

《大贏家》引熱議:娛樂至死的喜劇時代,我們還要不要認真生活

看到田雨老師就有點想笑。

《大贏家》引熱議:娛樂至死的喜劇時代,我們還要不要認真生活

妹妹開電動車逃走漏了哥哥,導致哥哥被警察圍。(可能單獨營造這個場面不太搞笑,但是加上前面妹妹先漏了錢這個橋段,就有點搞笑了)

《大贏家》引熱議:娛樂至死的喜劇時代,我們還要不要認真生活

客戶跟老公打電話說:“劫匪要求孩子跟他姓”。

《大贏家》引熱議:娛樂至死的喜劇時代,我們還要不要認真生活

胖子跟孟鶴堂爭搶被“殺”名額。

《大贏家》引熱議:娛樂至死的喜劇時代,我們還要不要認真生活

機器人監督警察尿尿還幫他“噓噓”。

《大贏家》引熱議:娛樂至死的喜劇時代,我們還要不要認真生活

喜劇背後,是價值觀的爭鬥

整部劇的情節很簡單,一個平時做事“認真嚴謹”的銀行職員嚴謹(大鵬飾)不被大家所喜愛,有一天警察局和銀行聯合演習“搶銀行”,這個銀行職員被挑選成為劫匪,除了他、他的家人和警察局局長外,所有人都覺得這就是過過場,但是他依然秉持“認真嚴謹”的態度,上演了這場搶錢大戲。

這裡“認真嚴謹”被我用雙引號圈出來了,因為它是全戲的核心,用我們上學時語文的話來講,就是“核心線索,貫穿全文”。與其說這是一部搶錢大戲,不如說是一場價值觀的爭鬥大戲。

因為至始至終這都是一個假劫匪,所以不會有人死亡。而如果沒有死亡的威脅和刺激,人的價值觀並沒有那麼容易受到衝擊,改變自然也就變得很難。

嚴謹需要以他自己一個人的價值觀去對抗所有被他劫持的人的價值觀,也就是“認真嚴謹”對抗“隨便走走過場”。

大家都覺得這個人是不是傻啊?不過是個演習,何必呢?你是演得開心,卻要這麼多人陪著你一起,有孕婦有老人有孩子,還有要見岳母的,要看牙的,你就直接出去給警察抓了就算了唄?但嚴謹偏不,就算大家都笑他,都罵他,他也要把這場戲認真演完。

他認真地做搶劫前的準備,認真地跟人談判,與人對峙,認真地堵住攝像頭,佈置機關……甚至當那個看牙的女同事打了他一巴掌,後面又第三次急衝衝地要出去時,他居然還能冷靜地脫下衣服做了十幾個俯臥撐,然後給女同事戴上被“強姦”的牌子。

《大贏家》引熱議:娛樂至死的喜劇時代,我們還要不要認真生活

這種人太少了,現實生活中你可以看到認真的人、嚴謹的人、認真嚴謹的人,但是你基本看不到一個對任何事都認真嚴謹的人,尤其是對這種幾乎所有人都覺得沒有意義的演習。

就像我們上學時的火災演習一樣,一般是在中午午休時進行。警鈴一響,跑是都跑,但是總有慢吞吞收拾東西的,有慢慢走路的,有罵“神經,給不給人睡覺”的。真正把這當成火災的,能有幾個人?

到底從什麼時候開始,我們再不重視“認真”這個詞了?我不知道,也從未思考過。但就像最後那個開車的警察說的一樣:“這樣的人,一百個人裡面有一個就夠了。但是沒有這一個,還真不行。”

因為很多時候,我們所忽略的一些事情,一些細節,一些可能影響社會、大眾的危機,都需要這些百裡挑一的“認真者”來解決。我們沒見過,不知道,並不代表沒有。

《大贏家》引熱議:娛樂至死的喜劇時代,我們還要不要認真生活

在導演於淼看來,這個故事放在中國社會可能比在日本更有意義,“我們大家從小就被教育說你腦子要特別變通,要知道利用身邊的關係,懂得成功的捷徑,但其實這不是生活的常態。或者說,這個世界恰恰因為有一絲不苟的人,其他人才可以享受相對自由的生活,這些少數派的精神值得被拿出來討論。”

所以最後嚴謹成功了,就像《十二公民》,在關鍵的時刻,一個人改變一群人甚至一整個社會。他的那段話讓人有些動容,“當你的慾望超過了自己的努力和能力的時候,我想提醒你,不要誤入歧途,因為一旦邁出那一步,就永遠都無法回頭了”,有多少確實就是在這種情況下走上犯罪道路的呢。(苦口婆心:雖然裡面各個都是人才,講話又好聽,但還是外面舒服一點啊~)

而鏡頭一轉,大家對他的不喜歡也有了變化:原來家人不是冷落他,是去給他準備生日蛋糕;領導雖然誤會了他,但是後來也把他評為了年度優秀員工;同事也並不是排擠他,而是在偷偷看他每天給喜歡的女同事插上一朵花的視頻。

這就告訴我們,其實有很多小美好都在發生著,只是來到我們身邊的時間會晚一點。先苦後甜,大概也就是這個道理了。

總的來說,從一個普通的市井小民的觀影角度來說,我覺得這樣一部喜劇7-7.5分之間都是合適的。

《大贏家》引熱議:娛樂至死的喜劇時代,我們還要不要認真生活

最後貼上幾句其中的金句:

1、這孩子為了搶銀行,非常認真,你現在抓他,等於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嗎?


2、不是所有人都有機會合理合法地搶銀行,所以你一定要珍惜這次機會,有困難克服困難,沒有困難就給警察製造困難。


3、這種演習都是裝樣子,一年能拍八百回,隨便拍點隨便拍點就行。


4、剛才我是背部著地,槍口對著大爺,有機會開槍,我選擇跟大爺解釋,但大爺不瞭解情況,使用了暴力方式對我,如果這是搶劫,劫匪不會手下留情,所以我認為,演戲應該繼續。


5、喂,我被劫匪綁架了,劫匪要求,孩子跟他姓,我答應了。


6、演習之中發現問題,總比實戰之中發生好,你說對吧,警察的生命也只有一次。


7、你今天不殺我,你就殺了我的愛情。


8、結果不重要,認真對待工作,我們每個人都是贏家。

《大贏家》引熱議:娛樂至死的喜劇時代,我們還要不要認真生活

藉此談談“犬儒主義”:到底該不該認真

好,講完電影本身,我還想借此機會談談電影的核心——“認真”這個話題。

現在網絡上流行一個詞叫“犬儒主義”。早期的犬儒主義非常嚴謹,它是根據自身的道德原則去蔑視世俗的觀念,即是憤世嫉俗,批判主義。

而到了後期,隨著社會的發展和價值觀的轉變,犬儒主義的性質變了,雖然它依舊蔑視世俗的觀念,但是卻喪失了賴為準繩的道德原則。就是說,它對於好壞是非不再有明確的定性,高尚卑賤都是一樣的,這些後期犬儒主義的擁戴者一邊蔑視著世俗,一邊又撐大了口袋接收世俗,從中獲取利益,憤世嫉俗不再存在,而是變成了玩世不恭。

而談到犬儒主義,就不得不提一個人——馬東。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過《十三邀》,這是一個人物訪談對話型的節目,主持人是許知遠——一個來自70年代而迷失在現代的知識分子。

《大贏家》引熱議:娛樂至死的喜劇時代,我們還要不要認真生活

《十三邀》有一期,許知遠對話馬東。許知遠本想來一場文化人對文化人的深刻對談,馬東卻用赤裸裸地現代商人思維與許知遠“驢唇不對馬嘴”。

當許知遠表示他對當代年輕人的觀點無法理解,對反歷史的年輕人無法認同時,馬東給出了非常“犬儒式”的回答:“這個世界上大約只有5%的人有願望,積累知識,瞭解過去,那95%的人就是在活著,就是在生活。只是這95%的人,每一個人今天都有了一個自媒體的權利,而且有了技術通道,所以他們的聲音被你看到了。你就不應該知道他們,你就應該,你自己是5%,你就關注你們那5%就足夠了。”

他的意思簡化來說就是,本來這個社會就是一小撮人是有志向有能力的,剩下絕大部分人都只是在混生活而已。既然如此,你這一小撮人就只管你這一小撮人,你們繼續你們的認真,你們的向上,那絕大部分的人,即便你知道了他們在混生活,你也不要管他們。

最後,馬東還表示:“所以我才看到,真正那些特步積極的面對人生的人的時候,我就老想樂。”

你可以從這句話中看到“認真你就輸了的”的影子。何必那麼認真呢?何必那麼積極呢?這樣混混日子賺賺錢不也挺好的嗎?

對此,《惡毒梁歡秀》的主持人梁歡在節目中做出了定義:“積極面對人生,積極面對生活在馬東那已經成了一種可笑的事情,這就是犬儒主義。如果你是一個犬儒主義者,解決和進步都是沒有意義的,犬儒成了你說服自己的理由,而犬儒又恰巧是個萬能理由,你可以在面對一切事情的時候告訴自己這沒有意義,然後心安理得去退化。”

《大贏家》引熱議:娛樂至死的喜劇時代,我們還要不要認真生活

一個擁戴犬儒主義的商人是可怕的,他不斷消解著進步的價值和意義並希望那95%的人永遠不要進步,這樣才能更容易賺他們的錢。

這不止是個人的悲哀,也是社會的悲哀。

其實我很喜歡馬東這個人,他跟上了時代的節奏,不像許知遠那樣在時代的洪流中掙扎著。而他作為一個商人也是非常成功的,我們這類普通人並沒有評判他的資格。

但對於整個社會來說,犬儒主義無疑是倒行逆施的,它讓精英們放棄普通人,只關注自己的圈子,讓普通人放棄進步和學習,只關注在當下的物質生活身上。沒有什麼認不認真,只要活著就好。

我想,這是不對的。

即便我們大多數人其實都有一點犬儒主義的偏向,我也認為在我們心中,“認真”“進步”仍然是不可磨滅的東西,我們可能做不到,但我們一直都渴望擁有。

電影上映前,大鵬說:“現在這部歡樂的電影就要和大家見面了,在一個特殊的時期,以一種不再特殊的方式,願它落地生根,自由生長,讓路過的觀眾乘涼,在難搞的日子裡笑出聲來。”

而我希望,我們不只是能通過這部電影在難搞的日子裡笑出聲來,也能在這個流行“認真你就輸了”的社會中,重新找回對“認真”的關注與重視。



【娛樂資訊,影視推薦分析,明星人物故事,關注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