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結節≠肺癌,但這4類高危人群應早做篩查,別讓小結節再惡變

進行常規體檢後,想必不少朋友會發現體檢報告上,或多或少寫著“肺結節”的字樣,但報告上並沒有明確告知自己的肺結節是良性還是惡性,所以,一些朋友一發現肺裡有結節,就自己發揮聯想將“肺結節=肺癌”,生生加劇了自己的心理恐慌,讓“肺結節”變成了難愈的“心結”!

肺結節≠肺癌,但這4類高危人群應早做篩查,別讓小結節再惡變

確實,癌症猛於虎,中國作為肺癌的“第一大國”,發病率與死亡率雙率第一,也難怪大家都談之色變!

但這裡,很有必要科普下:肺結節≠早期肺癌!

在胸片或CT掃描檢查中發現的肺實質包繞的肺內病灶,直徑≤3 cm的局灶性、類圓形、密度增高的實性或亞實性肺部陰影,我們可以稱之為肺結節。

而肺結節,只是一個“影像學”的概念!它描述的只是病灶的大小和形態,而不是病灶的性質。

也就是說,肺部結節可以是良性也可以是惡性,畢竟,肺內很多疾病都會形成結節,其中良性的結節常見的有炎症、結核、真菌感染等,至於惡性肺結節,常見的病理類型有這4種:不典型腺瘤樣增生、原位腺癌、微浸潤腺癌、浸潤性腺癌。

肺結節≠肺癌,但這4類高危人群應早做篩查,別讓小結節再惡變

在臨床觀察中,大部分結節其實是良性的,只有少部分結節是惡性的,會有一定的比例演變為早期肺癌,大概10個肺結節患者中約有1個會變成肺癌。

所以,發現小結節並不可怕,我們完全不用太過焦慮,但也並不代表可以掉以輕心、置之不理,我們需要定期隨訪,重視對肺結節的管理,不忽視小結節癌變的可能。

近年來,肺癌也呈現年輕化的趨勢,而很多肺癌患者出現症狀去專科就診時已錯失手術時機,如果能早期診斷肺癌,則可以極大地提高手術後的5年生存率,因此肺癌高危人群的早期篩查至關重要!

肺結節≠肺癌,但這4類高危人群應早做篩查,別讓小結節再惡變

那麼,哪些人出現肺結節需要警惕肺癌的發生呢?

根據專家共識,我國肺癌高危人群為:年齡≥40歲且具有以下任一危險因素者:

1、吸菸≥20包年(或400年支),或曾經吸菸≥20包年(或400年支),戒菸時間<15年;

2、有環境或高危職業暴露史,(如石棉、鈹、鈾、氡等接觸者);

3、合併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瀰漫性肺纖維化或有肺結核病史者;

4、既往患惡性腫瘤或有肺癌家族史者。

目前對肺癌最精準的篩查方法是低劑量螺旋CT,因此查出肺結節後,建議你“密切觀察、長期隨訪、高度警惕、及時處理”。

一般建議在肺部結節確診後的一年內,每3-6個月做一次CT;超過一年以後,如果沒有發現異常,可調整為半年至1年做一次CT。大多數結節在兩年內未觀察到生長,一般可視為良性或低度惡性。隨訪期間如果結節有異常變化,再考慮酌情手術治療。

肺結節≠肺癌,但這4類高危人群應早做篩查,別讓小結節再惡變

除了遵照醫囑定期檢查外,你也可以關注下身體出現的肺癌早期預警信號:

1、咳嗽:雖不是肺癌特有的症狀,但通常是首發症狀和初期信號,如果是頑固性、刺激性乾咳,經抗炎治療1-2周症狀仍無改善時,應引起高度重視。有長期慢性咳嗽的老菸民如果咳嗽習慣發生變化也要警惕肺癌可能。

2、血痰:表現為痰中帶血絲或者血塊,少見大量咯血。對40歲以上男女,既無咯血病史,突然出現不能解釋的血痰,應高度警惕。

3、胸痛:初期為不定時的胸悶,壓迫感或鈍痛,有時甚至無法描述疼痛的性質和具體部位。

4、發熱:在發熱的同時伴有肺部陰影者,要積極尋找病因,而不要輕易診斷為感冒或支氣管炎。

如果你已經確診有肺結節、或者長期吸菸、接觸汙染環境、有慢阻肺、結核或者腫瘤病史、或者有肺癌病史,想要進一步瞭解關於肺結節診斷、治療、隨訪等多方面科普性的相關知識,想要知道自己該做什麼,怎麼做,才能防止結節繼續生長下去,避免演變成肺癌?

BTV養生堂頭條專欄,聯合上海同濟大學附屬東方醫院心胸外科專家汪進益主任的《肺結節通識8講》指導課已經上線,馬上點擊下面專欄訂閱,即可跟著胡潤榜中國好醫生汪進益主任一起來深度認識和管理肺結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