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多岁,角色太多,你是不是也恨不得长出三头六臂?

作者/六块儿

在视频聊天的那一头,整天挂着笑脸的小刘哭了,头一次见他哭得这么伤心,着实让我不知所措。

按说在外人看来小刘是不具备“哭”的资格的,他可以说是发小里混的最好的一个,这几年更是春风得意马蹄疾。小刘工作努力能力强,因为业绩突出,去年6月得到了提拔,30出头的年纪就开始带团队了;工作之外,小刘从结婚到儿女双全只用了4年时间,两个小家伙活泼可爱,朋友都说他的朋友圈已经幸福的不能看了。

在我们的追问下,小刘红着眼道出了这些年幸福背后的苦衷:

首先是工作上出了问题,小刘是做销售出身的,原来自己单兵作战,敢打敢拼,说一不二,能够顺利地完成销售任务,但是自从当了领导以后,他发现自己这个“菜鸟”领导根本镇不住那些“老油条”下属,团队的销售业绩节节下滑,什么团建啦、谈心啦,下了不少力气,但还是深陷人情世故的泥沼拔不出来,原来的能力完全得不到施展。有一次,顶头上司看不下去了,找小刘谈了一次话,“干不了就挪挪位置!”被表扬了的小刘委屈极了。

祸不单行,捉襟见肘的事业也让稳定的家庭生活开始动荡。也是在去年,小刘圆了二胎梦,那个时候他升职又升级,仿佛走上了人生巅峰,但麻烦也随之而来。由于团队带不好,他很多事情只能自己上手,工作量激增,他开始顾不上照顾家庭,老大由老人接送,老二只能交给工资颇高的保姆,妻子一个人扛不住,几乎得了抑郁。

一切矛盾终于爆发了,当小刘还奋战在冲业绩的第一线的时候,保姆辞职回老家了,老人忙不过来,妻子的产假也休完了,家里的运转,开始陷入一片混乱。

30多岁,角色太多,你是不是也恨不得长出三头六臂?

如果小刘给自己印制一张人生名片,那小小的纸片上一定密密麻麻。工作身份:某公司销售、营销部经理、某副总下属…生活身份:丈夫、俩孩儿的爸、儿子、女婿、各种亲戚的晚辈…社会身份:某市公民,某小区业主等等…

30岁的小刘,从一个单身男青年,一下被赋予了这么多角色,想不懵也难。

如果每一个角色用一种颜色来代表,那么30多岁的年纪,真实绚丽地让人眼花。

在这里有必要介绍一位职业生涯规划领域的“超级”专家—舒伯(Super),为了阐释人生不同人生发展阶段所扮演角色之间的相互影响,他提出了生涯彩虹图(Life-career rainbow)理论(如下图)。

30多岁,角色太多,你是不是也恨不得长出三头六臂?

职业生涯彩虹图

从这张美好的图中我们可以看出,30岁左右开始,每个人承担的身份就渐渐多了起来,而且每个身份都可以进一步细分,看上去色彩斑斓,背后却是酸甜苦辣。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新角色在这一刻“组团”出现,根本来不及让我们慢慢适应,往往是一个角色出了问题,整个生活都会受到影响。

看看这些年火爆的电视剧吧,职场互搏、虎妈猫爸、婆媳关系…都不约而同地从这个时段取材,可见这是一个矛盾多么充实、多么戏剧性的人生阶段

当然我们也不能只关注负能量,生活本来就是一个修炼场,追求和体验丰富的人生角色,是体现人生价值的重要方式,压力越大的时候,也是人成熟最快的时候。那么怎么能够迈过去这个坎,尽快在各种角色中游刃有余呢?下面这几种方式,或许会对大家有所帮助。

1.找准

适合自己人生定位

爱比较的人,往往过得都不怎么幸福。

30多岁,也就是从大学毕业快10年的时候,人与人之间的事业、生活、圈子已经有了比较大的差别,有的朋友已经当上了领导,有的已经儿女双全,有的年薪令人艳羡,还有的在社会上朋友成群…古人只教我们“三十而立”,但具体怎么个“立”法,可没说的那么明白。

这时候我们就容易不自觉地和同龄人比较,拿自己的缺点和别人表现出来的优点比,越比越焦虑,殊不知自己也在被别人羡慕着。

我们需要知道,时间对于每个人都是公平的,高年薪可能是牺牲了陪伴家人的时间换来的,儿女双全可能是放弃了自由洒脱换来的,人脉可能是每天晚上推杯换盏换来的…任何一种获得,都需要付出时间和精力。

所以,在30多岁的年纪,每个人的人生阶段已经开始不同,我们需要做的就是找准自己当前的角色定位,不盲目与别人比较,合适就好,这是活好人生的基本前提。

30多岁,角色太多,你是不是也恨不得长出三头六臂?

2.尽可能在不同角色中充电和取暖

最近热播的电视剧《安家》里,房店长的日子过得很惨:作为女儿,她的原生家庭不断朝她吸血;作为房产中介,她被客户跳单,损失了中介费;作为跳单者的朋友,她帮对方接孩子、买房子,却遭遇了翻脸不认人;作为师父,她的徒弟因为打抱不平上了黑名单,永远离开了房产中介...

这么多角色同时失败,房店长如果是孤家寡人,她肯定会怀疑人生,几乎就要扛不住了。可还好,她和徐姑姑终于走到了一起,徐姑姑的耐心倾听、倾力帮助,都能让房似锦第二天再次重生。

她还有一个成功的角色,可以充电取暖。

30岁的人就像一部智能手机,该扮演哪个角色,就要立刻打开脑子里的app,不能卡顿,更不能宕机。但是人和手机一样,也需要充电。很多人的生活出了问题,就在于企图用不恰当的方式补充能量,比如吸闷烟、狂酗酒、吸毒品、找小三,整个人都充废了。

如果每个角色都是耗费精力的、疲惫不堪的,那一定是出了大问题。在不同的角色当中,我们需要学会争取更多人的支持,比如让家人成为事业的后盾、让孩子成为快乐的源泉、让同事成为合作的伙伴、让老板成为畅谈的好友(有点儿难…)…这里面的学问和艺术需要我们毕生修炼,但绝对是值得的。

生活其实就像小时候打的电子游戏,眼前的人到底是关卡Boss,还是palyer2,决定权其实在我们自己。

3.全力提高时间利用率

听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个早出晚归的爸爸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到家,只想倒头就睡。这时候5岁的儿子怯怯地来到他面前问:“爸爸你一个小时赚多少钱?”爸爸很不耐烦,在儿子的再三追问下,爸爸说:“大概30块吧。”不一会儿,儿子从裤兜里掏出皱皱巴巴的15块钱,又怯怯地说:“爸爸,我能不能买你半个小时,陪我玩儿一会儿?”

我们特别容易以忙和累为借口放弃掉其他人生角色,但越是忙碌的人越需要在生活角色中补课,因为生活中的你没有人能够替代。

其实只要愿意想办法,时间总是会有的。比如我们可以用网络把工作带回家,不必在办公室耗着;比如回家停好车以后,别坐在车里刷手机,果断碰上车门上楼;比如今晚的应酬看似没有那么重要,该推就推掉了;比如一些简单的工作,可以邀请孩子参与进来。

伴侣、父母这些角色一时半会儿没有扮演好,没有人会逼你,但是久而久之,当父母老了,孩子叛逆了,造成的悔恨是没办法挽回的。

30多岁,角色太多,你是不是也恨不得长出三头六臂?

最后,还有一句我们不得不干的鸡汤。

永远不要轻易丢掉自己本来的样子

回到职业生涯彩虹图,我们会发现,有一个“休闲者”的角色,看似没那么重要,所有其他角色都可以欺负它,挤占它的时间,但是它却始终在我们的人生中,不能消失。

在我理解,“休闲者”并不是单纯的旅游、娱乐时间,而应该是“做自己”的时间。

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我们每个人的寿命都在不断增加,未来百岁老人也许是一种普遍现象,也就是说,当退休在家了,孩子长大了,原来重要的角色都不那么重要了,我们还有将近一半的人生需要活出自己的样子。

喜欢写作的人,都习惯在早上5、6点就爬起来码字,这时候孩子还没醒,领导也没催,是“做自己”最好的时间,尽管辛苦,但是很充实,所以如果你真的有放不下的爱好,请一定不要轻易放弃。

“做自己”就像一个小小的火苗,不需要调动太多的资源,只需要在可能的时候稍微关照它一下,它就能给我们的的人生带来难以想象的惊喜和绽放。


六块儿:职业生涯规划师,每日更新职场精进一小步,欢迎关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