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西故道模式口(三)

邊岔路,通往第四紀冰川遺址博物館。

京西故道模式口(三)


上半年來的冰川遺址博物館。

到了冰川館,不得不提老一輩的科學家李四光先生。曾經在地質學界“中國不存在第四紀冰川”是一種定論。李四光先生在地質考察的過程中,於太行山東麓發現了像是冰川擦痕的石頭,此後在廬山、黃山都發現了冰川遺蹟。

模式口的冰川館是地質學家李捷在勘測永定河引水渠地址時發現的,明顯的冰川擦痕和典型的冰川搬運的痕跡,得到李四光先生確認。在西山、京西門頭溝有很多冰川遺蹟、地質遺蹟。比如五一跟娃打卡爨底下村,山上一處景點叫蹄窩。那圓圓的痕跡怎麼可能是牛馬蹄印,對照冰川館的陳列,和西山地質考察的資料,很可能是冰川遺蹟。還有路邊一塊孤立的巨石,也是大自然的神力所致(參見《打卡爨底下村 地質篇》)。

雖然老媽我上學不多,帶孩子逛逛科普類的博物館,頗有收穫,至少分辨遠離偽科學,免得將來老糊塗了買什麼長命百歲的砭石保健品上當受騙。

京西故道模式口(三)

京西故道模式口(三)

細說起來,模式口地方不大,古蹟不少。就法海寺沿山路還有龍泉寺、萬泉寺、承恩寺等等,相傳村中共有28座寺廟,現存全國文物重點保護單位2個,北京市文物保護單位2個。

京西故道模式口(三)

為什麼這麼個不大的小村子裡匯聚著如此多的寺廟、墓葬?因為模式口是個風水寶地。一聽風水,不禁想起身穿道袍、手捧羅盤、懷抱拂塵、口裡唸唸有詞的風水先生。其實,風水雖然有一些迷信的東西,細究起來,洋人管這叫人居科學。不是沾了洋人了不起,首都機場大概您去過吧?1號航站樓的設計師馬大師的偉大作品還有著名的西客站。西客站還沒啟用,剛建成的那個雨季全面實現了樓內飛瀑的壯麗景觀。1號航樓初建成,沒在裡面迷過路的乘客千萬別說自己在北京坐過飛機,丟人。

人居科學實屬一門建築科學,說白了就是根據當地的氣候地理等各項自然條件和人的使用需求來修建築。國外建機場不僅考慮地質、交通、客流量、還要考慮風速風向、動物等因素。以前在空管局時,飛行員們經常警告我們,去哪哪哪千萬別坐飛機。削山頭建機場或是就山窪建機場,指不定哪天撞山上。

風水這事兒,骨子裡契合了青山綠水就是金山銀山。模式口主山福壽嶺,背後翠微山,法海寺以東有所謂左青龍的饅頭山(俗稱),以西有所謂右白虎的蟠龍山(古稱),更遠的前山即永定河南的臥龍崗和鷹山嘴,可稱朝砂。模式口青龍、白虎、朱雀、玄武俱全,對於居住者來說就是背風向陽、冬暖夏涼,視野開闊、交通便利。

昔日熱鬧的駝鈴古道經歷過數次維修,最早一次有文字記載的是道光十年(1830年),摩崖刻石在古隘口上。現在北京市政府投入大量資金修繕了模式口附近的古蹟,如法海寺、田義墓等,被列為歷史文化街區,居民們正在自願搬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