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西方列强入侵了中国,却为何不侵略日本?

shcho


19世纪那时候,可没有联合国主持公道,也没什么像样的国际关系和国际准则,奉行的就是弱肉强食的森林法则。

所以欧洲人发展起来之后,没有任何制约,就对全世界展开了侵略。

这个侵略基本上是不挑选对象的,无论是什么封建王国还是有原始特征的酋长国等一概都成了他们侵略的对象。

原因有二:

一是占领土地,作为殖民地或者据点,成为生产原料来源地,便于直接为这些国家的战略实施;

二是签署不平等条约,要求进行商业往来,获得倾销市场,赚取高额利润。

所以19世纪西方强国无论是对我们还是对日本,都有这个目的,也都进行过侵略。

对日本的侵略也是在几乎同期进行的。

(柏利打开日本国门)

按照日本历史的说法,美国人成了打开日本闭关锁国大门的第一个国家。

这个人叫柏利,是美国东印度舰队司令。1853年7月率4艘军舰到达日本浦贺,递交美国总统亲笔书信,向幕府提出开放口岸,要求和日本通商。

但是幕府拒绝了这个要求。第二年柏利又回来了,这次态度强硬,声称如果不满足条件,美国人就占领日本。幕府害怕了,和美国签署了不平等条约。从此日本也成了西方人侵略的对象。

不过美国对日本的侵略并非是要求割让领土,就是要从日本赚钱。

所以,一些日本高层特别是地方的大名和武士等认识到日本不能继续闭关,而是要迎合开放的潮流。

因而柏利虽然是侵略者,但诸如长州和萨摩等地方大员却和他能成为朋友。

因为他们都认识到可以从美国人身上,学到和西方打交道的方法,进而利用西方的技术和军事,来强大日本,甚至推翻幕府,改革日本政治。

这种潮流下,没几年,也就是在柏利打开日本大门后的短短十几年,明治维新就开始了。

天皇重新掌权,日本资本主义迅速发展。

又过了短短十几年,日本就成了仅次于西方和美国的一个资本主义后期国家,在甲午海战中,甚至击败了清王朝,这不仅震动华夏,也让全世界大吃一惊,看到了日本的厉害之处。

此后日本就以西方国家自居,脱亚入欧成了事实上的外交政策,不断实施了比西方人还要激进的侵略政策,乃至最终成为二战的策源地。

因此日本曾被西方侵略这段历史或许也就被很多人淡忘了。


木春山谈天下


身在闹市,心向青山


对于整个亚欧大陆而言,第一个从农业文明进入工业时代的是英国,其地处亚欧大陆的极西,而日本则地处亚洲的最东端,是传统的华夏农耕文明在海上的延伸。

日本自古受中国文化影响,当西方列强来到东亚之时,日本和中国所受的遭遇和对侵略的反应最初是一致的。

1、中国闭关锁国,日本同样锁国禁教;中国没有完全杜绝西方商船,日本同样如此;同时日本和中国一样都接受了西方的历法算术诸学,但也都没有意识到西方的到来将来会对国家带来巨大的危害。

这一时期,大约从明末清初开始,持续了两个多世纪。

2、鸦片战争极大的震惊了日本

昔日的天朝上国被英国击败,使日本开始审视自己,审视中国,审视西方。

1853年,美国的大炮轰开了日本的国门,之后日本和中国一样,在西方军事力量的绝对优势下与美国、英国、法国、荷兰、俄国等签订了各种不平等条约,其性质和中国的南京条约没有任何差别。

开港口,设租界,驻军,治外法权,协定关税等等,与中国经历的如出一辙。

3、洋务运动和明治维新

面对西方列强的入侵,中国开始了“师夷长技以自强”的洋务运动,时间是公元1861年。

之后不久,1868年,在中国开始洋务运动后的第七年,日本开始了明治维新。

二者的结果,我们都很清楚,洋务运动并未触及农业文明的根本,最终在与日本的甲午战争后宣告失败。

但明治维新却成功了,其根本原因就是改变了日本的农本制度,使日本从此步入了工业文明时代。

我们可以举几个明治维新变革的例子:

  • 废除各藩领地所有制,领主无权向农民征收年贡。

  • 承认土地私有,可以自由买卖。

  • 农民可以自由迁徙,自由选择职业、

  • 改革土地税,以货币缴纳

结束农本经济,一切为了工业化,这便是日本改革的目标,而这在数千年以农为本的中国是不现实的,没有自由的土地,根本不可能大规模工业化。

日本在19世纪末的迅速工业化,使其追随英、法、美、德、俄等国的步伐,最终成为列强之一。


所以,日本在19世纪和中国遭受了同样的侵略,只不过日本的明治维新成功了,而我国的洋务运动失败了,其标志便是甲午战争和日俄战争。


心向青山


这个问题非常好,从中我们可以了解其中的内部原因,为何日本躲过了侵略,而就此崛起,而华夏大地就此衰落一百余年,我们也不得不慨叹国运这个东西。

首先要说明就是,日本之所有没有被侵略和殖民,在于日本不是战略要地,欧美国家主动“放弃”再就是日本的国土贫瘠,榨不出油水来。最后就是日本国运太好,他及时地进行了变革,由被侵略者成为了侵略者。日本不是没有经受侵略,从《安政五国条约》、到开放通商口岸等等事件但从深度还是广度都远远不如满清所受到的侵略。也就是说这是客观存在的。而当时日本的实力和经济能力远远不如满清。是什么原因让日本没有成为殖民地?

最大原因就是,满清的富足和发达吸引了欧美国家,因为至少在明治维新之前,日本的“财富”没有入英法等列强的法眼之内。日本太穷,没有满清肥。日本是东北亚孤岛国,地理位置和地缘政治并不优越,不是国际贸易主要航道,美国佩里将军之所以入侵幕府时期的日本,就是为了要也一个物资补港口,而非入侵和占领日本。日本当时也一样是闭关锁国,日本本身经济疲敝,无法产生巨大财富,无利可图也是欧美国家放弃日本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说,日本如果是个女子的话,没有任何一个可以吸引男人的地方。日本太穷,市场,资源列强们看不上。

在1858年日本幕府集团与美国、英国、法国、荷兰、俄国签订《安政五国条约》,被迫开放长崎、横滨、神户、新潟、函馆五处港口。(和满清的南京条约一样),在1859年设立外国租界,但仅仅四十年以后欧美国家就将租借交还日本。治外法权一并废止。原因就在于日本明治维新在1880年已经基本完成,而六年以后甲午战争结束,日本取代了中国在亚洲的主导地位,日本完成了一个从被侵略国转化成为一个赤裸裸的侵略国,又过了十年,也就是在1905,在对马海战中日本击败俄罗斯。

华夏时代对付游牧的大杀器之一就是禁止与游牧民族互市(贸易)无论汉唐,还是两宋,以及明朝都绝对禁止的“高科技”商品和盐茶大规模“出口”到游牧民族。而游牧民族对中原地区大规模劫掠就是为了获取这些物资。而日本恰恰是由于彻底的开放对外贸易。与欧美国家在贸易上的充分结合才免被殖民。而满清缺乏这样的远见。满清宁可赔钱与割地也不愿意和欧美国家一起“做贸易”。欧美国家只有强迫你“做贸易”既然是强迫也就只能不平等贸易。再就是当时的满清没有成为殖民地,完全是因为它太大了。客观条件不允许。

我是清水空流,历史的守望者。期待你的关注和点评。


清水空流


这话完全说错了。

明治维新前后,日本亦遭受过西方国家的侵略,在通商口岸、治外法权和租界等诸多问题上,都被迫向西方各国让步。

对于中国而言,西方列强先后通过《南京条约》、《五口通商章程》、《虎门条约》和《北京条约》等一系列条约,取得如下权力:

1、五口通商(最初);

2、片面最惠国待遇;

3、协定关税;

4、治外法权;

5、租界;

6、外国使节驻京。

这些通过侵略获得的权力,无一例外也都在日本上演。列强也通过侵略日本,获得了这些权力。

1853年美国黑船来航后,美日签订《神奈川条约》(《日美和亲条约》)。接着西方国家纷沓而至,进一步扩大对日本的侵略。

最终于1858年,日本幕府与美国、荷兰、俄国、英国和法国签订了《安政条约》,条约的内容如下:

1、除已开放的下田、函馆,开放横滨、长崎 、新潟 、神户为通商口岸;

2、片面最惠国待遇;

3、协定关税;

4、治外法权;

5、开放的港口城市可以设租界;

6、在日本首都派各国外交代表,在口岸派驻领事。

很显然,《安政条约》的内容与列强和中国签署的条约内容,并没有什么本质区别。

日本只是没有遭受到大规模的领土损失,但这点不同并不能说明他们没有遭到西方侵略。


HuiNanHistory


英国人最初的侵略是为了经济扩张,那时英国人远洋航行一次不容易,所以当然要挑一个油水多的国家。况且英国一直都有跟中国通商的想法,只是努力了上百年屡次被拒。工业革命给英国带来了极大的生产力的提高,导致商品库存严重,急于寻找倾销市场,而当时大清国人口众多,刚好符合英国以及其他列强的需要。而那时的日本,经济跟大清没法比不说,市场也小的可怜,加上地缘价值也并不明显,所以追求经济利益的英国资本家,当然会选择中国而不是日本。要是日本的市场也很大的话,那就不好说了,因为当时英国人开战前也没有十足的把握打赢,大清的军事力量也没有那么差,只是统治阶级太软弱了。至于后来跟进的列强,看到英国人从中国捞了那么多油水,眼红的不行,当然也不会去日本那没油水可捞的地方了。后来,黑船事件之后,日本迅速崛起,脱亚入欧,西方列强就是想侵略也没有机会了,尤其是日俄战争之后更是把日本捧上了天(虽然这关键是英国人帮了忙)。即便日本后来的地缘价值凸显出来,但是当时列强只顾赚钱,忽略了这一点,也没人去跟日本死磕。只是美国二战之后重视了日本的地缘价值,所以驻日美军一直停留到现在


镜花蜉蝣


因为日本列岛的位置。

日本列岛与英伦三岛分居亚欧大陆东西两端,要施展离岸平衡手,在亚欧大陆挑拨离间施以牵制,这两个地方就是最好的抓手。

以离岸平衡起家的英国久浸此道,如何不明白这个道理?所以当他要从东亚开始刷存在时,特别是东亚这个地方还存在一个自亘古而来的超出他们理解的庞然大物,夯实日本列岛这个前进据点和桥头堡就尤为重要。

因此,英国于日本可是花了不少心思下了不少本钱,对日本的技术扶持,英国可是有相当主动性,比对德法用心多了,对英法可是防范为主,对日本不说倾囊相授,也离不太远。

霸主易位之后,继位者是更大一号的离岛,美国,也是此道高手。特别是欧亚大陆已经形成了两个不在其体系受其盘剥的庞然大物,他如何敢不用心?美国在日本身上更是颇耗心血。二战后七十年代前,美国对日本的技术转让,若按美国控告中国“强索技术”时的价格算,日本付出的“转让费”大概也就“市价”的一成。只不过日本人也挺争气,差点把“商业文明”自诩的美国干废了,若不是日本腹中空空鼠目寸光和驻日美军的榴弹炮,美国还真收不了日本呢。不过现在日本就是个现金奶牛,每年经济利润一半都去了华尔街,也不枉当年美国栽培之功。

所以,结论就是,日本是自东向亚欧大陆施加域外控制的唯一可靠抓手,但凡想对亚欧大陆搞离岸平衡的政治势力,必要拉拢日本而不可能对其进行肆无忌惮的劫掠和迫害。

——无陈词滥调,无不知所云,无酸腐鸡汤,无缤纷喧嚣,唯有一点赤诚真意,一点犀利深刻;君若有得,乞轻落玉指点赞、高抬贵手转发;若有相左之真知灼见,请评论中不吝赐教。

長風浩荡


其实在19世纪,西方列强也入侵了日本,当时的日本像极了晚清,同样存在闭关锁国,同样也是被列强要求开国通商,并且签订了以《美日和亲条约》为首的大量不平等条约。

只不过日本当时也并不富裕了,金银矿产已经大量流失,也没有足够吸引西方列强的产品,不像中国地大物博,更有瓷器、茶叶、丝绸等等,深受西方国家欢迎;

同时,日本所处的地理位置也不好,没有位于当时的主要航道上,入侵的收益不足够吸引西方列强。所以日本没有被西方列强大规模入侵罢了。

并且此时西方国家入侵日本,更多的是将它作为了侵华的桥头堡,对日本进行技术等各项扶持,当时的日本幕府也十分开明、争气,及时的进行了改革——明治维新,快速发展,自身国力也越来越强,快速地摆脱了被侵略者的身份,并在之后,以侵略者的身份入侵了我国。


陆弃


西方列强在十九世纪侵略中国的同时也侵略了日本,只不过相较于中国规模较小。只是签订了开港通商的不平等条约,经过明治维新的发展日本实力大了不少,便在1911年废除了全部的不平等条约,但是日本本身就是个弹丸之地,除了开港通商其他的也没啥抢的,而19世纪的中国,地大物博,地理位置优越,而且中国人多的到处都是,不管是人力还是物力都吸引着西方列强的狼子野心,这块肥肉谁都想吃,但谁又都不敢独吃,只能集八大国家之力抢一波并逼迫签订不平等条约,而不敢把中国彻底拿下,他们不是不想,而是没信心。


逆天小新手


19世纪,我国被八国联军入侵,其中就包括日本,大概有英国 美国 法国 德国 俄国 日本 意大利等,日本是唯一一个亚洲国家入侵中国的国家,当时日本通过明治维新,学习英美技术,率先进去资本主义社会,国家比较强大。西方列强也不傻,看准封建主义中国地大物博,闭关锁国,义和团从中作乱,日本通过甲午中日战争索赔巨额赔偿,使得西方列强对中国这块肥肉锤炼三尺,当时掀起入侵中国一段热潮,个别西方小国几十人便参与其中,奸淫掳掠无恶不作,从紫禁城到圆明园,巨额财宝被掠夺一空。使本来千疮百孔的国家变得雪上加霜。这段历史是中国的耻辱,更有人形容说慈禧太后误我中华至少500年。纯手打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到您





大国薄议


有部电影叫最后的武士,讲的就是日本在被入侵并战败后急速西方化的事情,当时的日本基本完全否定自身传统,并对不接受西化的人实行武力清剿,这种被迫开放国门并被迫接受西化的历史进程,使日本一直有一种失败和屈辱感在社会蔓延,这也导制日本存在对亚洲其它国家的歧视,“支那”也成了一个骂人的词!希望脱亚入欧成为列强的日本,最终发动了一场针对亚洲的战争,希望杀光“劣等民族”并建立日本统治的所谓“共荣圈”,这种自大源于深深的自卑和复仇心理,所以当日本发现美国占领珍珠港并建立舰队时,报复式军事理论就形成了“玉碎攻击”作战策略!结果还是再次失败于西方的炮火下,被美军入侵并占领!现在的日本也依然处于被入侵并控制之下!也许有一天日本的报复会再次燃起战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