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古代妃子都不長壽,孝和睿皇后卻能活到七十四歲?

清朝孝和睿皇后,的第二任皇后,也是道光帝的養母,是整個滿清朝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后,終年七十四歲。古代後宮女子都不長壽,孝和睿皇后卻一直活到了七十四歲,終究原因是孝和睿皇后一直處在身心愉悅健康的環境中。

1、 家庭和睦

孝和睿皇后,出生於書香門第,父親恭阿拉又愛好書畫,從小受藝術氛圍的薰陶。兄弟姐妹齊全,家人和睦。

孝和睿皇后最開始選秀進王府的時候,雖然並不是正室,只是個側福晉,但是幸運的是,當時的正室嘉慶帝的嫡福晉孝淑睿皇后通情達理,善良賢淑,並沒有為難過她這個側福晉,並且當時為了王府的和睦,嫡福晉還求嘉慶不要讓這位側福晉受委屈。

為什麼古代妃子都不長壽,孝和睿皇后卻能活到七十四歲?

孝淑睿皇后去世後,孝和睿皇后上位,然後一直處於中宮的位置。收養了年幼的道光帝后,自己和兩個兒子也都和道光帝相處的很好,並沒有後母和繼子的矛盾,也沒有兄弟間勾心鬥角的權力之爭。一家人和和睦睦相處的氛圍,一直持續到了道光帝登基,直到孝淑睿皇后去世。對一位母親來說,沒有什麼比這更重要的了。

和睦的家庭氛圍會讓人保持最舒服的狀態,對保養身心最有好處。如果家庭氛圍不是這麼和睦的話,整天憂慮重重,或者氣悶上火,健康狀況肯定就會受到影響。

2、 性格溫和,樂觀豁達

孝和睿皇后在已經有兩個自己親生的兒子的情況下,收養了道光帝,並且道光帝是嘉慶的嫡長子,深受嘉慶喜愛,可以說收養的時候就是威脅了自己兒子的地位的,但是孝和睿皇仍然對他視如己出,兩個兒子也跟他相處和睦。

在嘉慶帝突然離世,並且身邊都找不到傳位詔書的時候,為保朝政穩定,孝和睿皇后沒有絲毫的猶豫和私心,而是立刻下旨讓當時還是皇子的道光帝繼位,完全沒有考慮自己的兩個親生兒子。

可見孝和睿皇后是一個樂觀豁達,性情溫和的人,本質也是善良淳樸的。一個豁達的人,生氣的機會自然也少。俗話說,氣大傷身,孝和睿皇后性情溫和,樂觀大度,對身心健康保養極為有利。

為什麼古代妃子都不長壽,孝和睿皇后卻能活到七十四歲?

3、 在皇宮受寵

眾所周知,在皇宮大院裡面,雖然錦衣玉食,但是一旦進了宮,就再也不能見到外面的生活,一切的喜怒哀樂都寄託在皇帝身上,但是皇帝是唯一的,這樣就導致總是會有人受寵有人被冷落的狀況。被冷落的妃子就會出現兩種極端情況。

一種是很多被冷落的妃子,整天無所事事,鬱鬱寡歡。而得不到皇帝的寵愛,又會被宮裡的人鄙視、欺負。長期以往,對被冷落的妃子來說,就是精神上的折磨,導致抑鬱成疾,最後早早的就去世了。

還有一種是被冷落的妃子為了爭奪皇帝的寵愛,或者為了報復得寵的妃子,整天處心積慮,不擇手段。就像我們在電視劇中經常看到的,勾結壞人,陷害好人,費盡心機。這種人要麼是醜事敗露,原形畢露;要麼害人不成反害己,總之最後也落得個不得善終的下場。

而孝和睿皇后絕不屬於上面的這兩種,孝和睿皇后很小的時候就成了十公主的侍讀,也許正式因為這個原因,更增添了和皇室的親厚。所以在孝淑睿皇后去世後,當時身為太上皇的乾隆還親自冊封她繼位中宮。

可見作為滿清朝歷史上當了最長時間的皇后,除了來自自己的丈夫嘉慶皇帝的器重、寵愛。還有來自公公的肯定,小姑子的認可。平常女子在婆家的煩惱都沒有。

為什麼古代妃子都不長壽,孝和睿皇后卻能活到七十四歲?

最讓人羨慕的是,最後收養了一位繼子,也就是道光帝,深受兩朝皇帝恩寵眷顧。而道光帝和她相處的也非常好。晚年的時候,道光皇帝像對待親生母親一樣,非常孝敬和尊重孝和睿皇后。孝和睿皇后病得很嚴重的時候,道光帝就算日理萬機,也要天天抽時間來問候她,後來去世了,道光帝也因傷心過度,身體消耗過大,最終也跟著病逝了。

可以看到孝和睿皇后在滿清皇宮裡,從上到下,無論是長輩,還是平輩公主,還是下面的孩子,都是非常的喜歡她。再加上自己的丈夫嘉慶帝也很信任她,所以比一般後宮裡的女子都過得要舒心自在的多,少了許多抑鬱煩惱的事情,自然也就身心健康愉悅了。

總結:科學研究表明,影響人類健康的因素中,身心健康尤為重要。孝和睿皇后的家庭非常和睦,自身性格又溫和大度,樂觀豁達,再加上在皇宮深受信任和寵愛,自然能保養身心愉悅了。所以這也就是孝和睿皇后比歷史上其他妃嬪們長壽的秘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