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古代妃子都不长寿,孝和睿皇后却能活到七十四岁?

清朝孝和睿皇后,的第二任皇后,也是道光帝的养母,是整个满清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后,终年七十四岁。古代后宫女子都不长寿,孝和睿皇后却一直活到了七十四岁,终究原因是孝和睿皇后一直处在身心愉悦健康的环境中。

1、 家庭和睦

孝和睿皇后,出生于书香门第,父亲恭阿拉又爱好书画,从小受艺术氛围的熏陶。兄弟姐妹齐全,家人和睦。

孝和睿皇后最开始选秀进王府的时候,虽然并不是正室,只是个侧福晋,但是幸运的是,当时的正室嘉庆帝的嫡福晋孝淑睿皇后通情达理,善良贤淑,并没有为难过她这个侧福晋,并且当时为了王府的和睦,嫡福晋还求嘉庆不要让这位侧福晋受委屈。

为什么古代妃子都不长寿,孝和睿皇后却能活到七十四岁?

孝淑睿皇后去世后,孝和睿皇后上位,然后一直处于中宫的位置。收养了年幼的道光帝后,自己和两个儿子也都和道光帝相处的很好,并没有后母和继子的矛盾,也没有兄弟间勾心斗角的权力之争。一家人和和睦睦相处的氛围,一直持续到了道光帝登基,直到孝淑睿皇后去世。对一位母亲来说,没有什么比这更重要的了。

和睦的家庭氛围会让人保持最舒服的状态,对保养身心最有好处。如果家庭氛围不是这么和睦的话,整天忧虑重重,或者气闷上火,健康状况肯定就会受到影响。

2、 性格温和,乐观豁达

孝和睿皇后在已经有两个自己亲生的儿子的情况下,收养了道光帝,并且道光帝是嘉庆的嫡长子,深受嘉庆喜爱,可以说收养的时候就是威胁了自己儿子的地位的,但是孝和睿皇仍然对他视如己出,两个儿子也跟他相处和睦。

在嘉庆帝突然离世,并且身边都找不到传位诏书的时候,为保朝政稳定,孝和睿皇后没有丝毫的犹豫和私心,而是立刻下旨让当时还是皇子的道光帝继位,完全没有考虑自己的两个亲生儿子。

可见孝和睿皇后是一个乐观豁达,性情温和的人,本质也是善良淳朴的。一个豁达的人,生气的机会自然也少。俗话说,气大伤身,孝和睿皇后性情温和,乐观大度,对身心健康保养极为有利。

为什么古代妃子都不长寿,孝和睿皇后却能活到七十四岁?

3、 在皇宫受宠

众所周知,在皇宫大院里面,虽然锦衣玉食,但是一旦进了宫,就再也不能见到外面的生活,一切的喜怒哀乐都寄托在皇帝身上,但是皇帝是唯一的,这样就导致总是会有人受宠有人被冷落的状况。被冷落的妃子就会出现两种极端情况。

一种是很多被冷落的妃子,整天无所事事,郁郁寡欢。而得不到皇帝的宠爱,又会被宫里的人鄙视、欺负。长期以往,对被冷落的妃子来说,就是精神上的折磨,导致抑郁成疾,最后早早的就去世了。

还有一种是被冷落的妃子为了争夺皇帝的宠爱,或者为了报复得宠的妃子,整天处心积虑,不择手段。就像我们在电视剧中经常看到的,勾结坏人,陷害好人,费尽心机。这种人要么是丑事败露,原形毕露;要么害人不成反害己,总之最后也落得个不得善终的下场。

而孝和睿皇后绝不属于上面的这两种,孝和睿皇后很小的时候就成了十公主的侍读,也许正式因为这个原因,更增添了和皇室的亲厚。所以在孝淑睿皇后去世后,当时身为太上皇的乾隆还亲自册封她继位中宫。

可见作为满清朝历史上当了最长时间的皇后,除了来自自己的丈夫嘉庆皇帝的器重、宠爱。还有来自公公的肯定,小姑子的认可。平常女子在婆家的烦恼都没有。

为什么古代妃子都不长寿,孝和睿皇后却能活到七十四岁?

最让人羡慕的是,最后收养了一位继子,也就是道光帝,深受两朝皇帝恩宠眷顾。而道光帝和她相处的也非常好。晚年的时候,道光皇帝像对待亲生母亲一样,非常孝敬和尊重孝和睿皇后。孝和睿皇后病得很严重的时候,道光帝就算日理万机,也要天天抽时间来问候她,后来去世了,道光帝也因伤心过度,身体消耗过大,最终也跟着病逝了。

可以看到孝和睿皇后在满清皇宫里,从上到下,无论是长辈,还是平辈公主,还是下面的孩子,都是非常的喜欢她。再加上自己的丈夫嘉庆帝也很信任她,所以比一般后宫里的女子都过得要舒心自在的多,少了许多抑郁烦恼的事情,自然也就身心健康愉悦了。

总结:科学研究表明,影响人类健康的因素中,身心健康尤为重要。孝和睿皇后的家庭非常和睦,自身性格又温和大度,乐观豁达,再加上在皇宫深受信任和宠爱,自然能保养身心愉悦了。所以这也就是孝和睿皇后比历史上其他妃嫔们长寿的秘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