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父母留下的財產怎麼分,兄妹三人起“爭端”,原因卻讓人感動


因為父母留下的財產怎麼分,兄妹三人起“爭端”,原因卻讓人感動

【1】人在外地,心繫父母

老李是家中的大兒子,還有一個妹妹、一個弟弟。老李和小弟之間的歲數差了8歲。

俗話說:長兄為父。小時候家境不太寬裕,老李打小就特別懂事,幫著父母照顧自己的妹妹和弟弟。老李的父母從來都是有什麼先緊著仨孩子,不偏不向。老李也一樣,家裡但凡有點好玩意、好吃好喝的,都先讓給弟弟妹妹們。父母看到這種行為,特別欣慰。

老李的父母辛苦把兩個孩子培養長大。後來老李考上大學,畢業之後就到外地城市工作。家裡留下妹妹和弟弟兩個人,一同照顧父母。

老李一家人都特別淳樸,關係相處的特別好。兄妹幾個中,老李算是“混”的最好的。當時留在外地的時候,老李跟家人一起商量過。老人的意見很明確:孩子們如何選擇,全由孩子自己說了算,父母不會把孩子們都拴住一輩子,不用考慮父母。

當初做決定的時候,老李跟妹妹和弟弟語重心長的交待:

“爸媽年紀大了,就拜託你們多費費心了。你們放心,但凡有什麼事兒,大哥永遠都在最前頭。”

妹妹和弟弟都特別尊重和信服這個大哥。一直以來,大哥說話都不多,但是處理事情的行為已經足夠說明一切。

因為父母留下的財產怎麼分,兄妹三人起“爭端”,原因卻讓人感動

老李工作之後,一直堅持幾件事:至多不超過一個禮拜,一定會跟父母家人聯繫。那個時候還沒通電話,都是靠書信往來。後來電話普及了,每週都要挨個打個電話問問家裡情況,得知家中一切順利才算安心。老李算是家裡掙錢最多的,每個月都會給爸媽打一些錢回去,錢多錢少不重要,只是心裡頭惦記。隔一段時間就要回去看看。有時候父母對他說:

“老大,家裡都沒事,這不剛通過電話麼?不用跑的這麼勤,省點錢自己留著花就行了。爸媽都不在你身邊,你自己得多注意,甭惦記家裡。”

話雖這麼說,老李從來沒有打破過自己給自己定的“規矩”。

【2】老人分財產,老大堅持“平分”

時間過的很快。算算下來,持續了二十多年。

父母年紀越來越長,老李心裡的壓力也越來越大。畢竟爸媽的歲數上來了,身體狀況肯定是越來越差,就怕萬一出個什麼事兒。

弟弟妹妹一直都讓老李很放心。老李跟老人提過幾次要接過來住,老人都拒絕了。口頭上雖然說的都是“不習慣”,但是老李心裡很清楚,老人也是不願意給他添麻煩。雖然在老家身邊有孩子,但是老倆能自己解決的事兒從來不麻煩孩子。

一年春節,老李帶著全家回去過年。得空的時候,母親把老李單獨叫過去了:

“老大,有個事兒想跟你商量一下,這也是我和你爸的意思。

你在外頭這麼些年,我們也沒辦法照顧你,我們心裡頭特別掛記你。前些天,我和你爸合計了合計。

我倆這一輩子,平平淡淡的,要說工作上,談不上有多大成就,但是最讓我們高興的就是你們哥仨,尤其是你當老大的,給弟弟妹妹們帶了個好頭。

你在外地都安家這麼多年了,你妹妹、弟弟一直守著我們。你也知道,他們的收入一般。我們想這樣:我和你爸也攢了一些錢,這些錢,我們打算回頭全留給你,你在外地用錢的時候多。我們最值錢的這套房子,你弟弟和妹妹平分。

這麼想有兩個考慮:一個是你再回來的可能性也不大,把現錢給你,你在那邊能用的上,房子在這裡,咱也搬不動,就給你弟弟妹妹。另外一個,別嫌爸媽偏心,這些年你弟弟妹妹確實挺辛苦,對我們特別好,這麼算算,可能給你的少了點。

這個你能接受不?”

老李聽完母親的話,心裡唯一不好受的地方,就是感覺爸媽有點“交待後事”的意思。

“媽,別說這些,你們好好的就行。你們好好生活,對於我們來講,比什麼都重要。

這有幾十年了,我心裡特別清楚,我對小弟和小妹也特別感激。說實話,沒有他們,我工作一點都不安心。

你說的這事兒,我有個不同的想法。我啥也不要,全給他倆。

媽,我知道你們對我們仨特別好,從小家裡有什麼好東西都捨不得吃,給我們仨平分。我們現在都大了,而且我的條件相對好一些。咱們家還是老規矩,平分。但是不能再平分你們老倆的,是咱們一大家子平分!你們給我的那份,給妹妹和弟弟。”

聽完兒子的話,母親特別感動。對於自己這仨孩子的人品人性,老倆特別放心,從來都是你讓我、我讓你,沒有過一次爭搶。

【3】手足情,大於“天”

因為父母留下的財產怎麼分,兄妹三人起“爭端”,原因卻讓人感動

又過了些許年。

對所有人唯一公平的,就是時間;人一輩子唯一不變的規律,就是生老病死。

老李的父親先走了,過了沒兩年,母親也去世了。失去父母的這段時間了,兄妹三人情緒特別低落。兩位老人的後事,都是老李回家一手操辦的。

老李堅持這樣做,因為自己是家中長子,也更因為對父母的眷戀和孝敬。

母親走了之後,一家人才開始辦理後續財產分配的事情。畢竟,不辦理也不現實,老人留下來的財產沒人繼承就得一直空著。

按照老李的想法,爸媽留下來的所有財產,全給妹妹和弟弟,自己一分錢也不要。然而,在這件事情上,兄弟姐妹之間卻產生了少有的“爭執”!

兩位老人生前,在二女兒那裡,留了兩份親筆“信”:

“孩子們:

爸媽這一輩子,過的特別高興!咱們家談不上榮華富貴,但是咱們的家,比世上最值錢的東西都珍貴!因為有了你們。

在我們心裡,你們全都是好孩子,全都是我們的心頭肉。咱們不是有錢人,爸媽能留給你們的不多。錢財怎麼分不重要,重要的是這份心意。

之前我們跟老大商量過,你們的大哥是個好大哥,永遠值得你們尊重。他堅持一分錢不要,全給弟弟和妹妹。

老大的心意我們領了,打心眼裡特別感動,特別欣慰。

我們分別寫了一份遺囑,把我們的意思說清楚了。人們都說,就怕孩子們爭財產才寫遺囑。咱們家正相反,就怕孩子們讓,所以我們才寫了遺囑。我們也不知道寫的對不對。但是,我們也不覺得這有多重要,重要的是,這是我們倆人真實的想法。誰多誰少也不重要,重要的是,這是我們的心意,是我們對你們的感謝。

你們看到這封信的時候,我們可能永遠離開你們了。但是不管怎樣,咱們一家人,心永遠在一起。

這封信,還有我們寫的遺囑,暫時交給老二保管。我們沒有告訴她這裡是什麼,只是叮囑她,等到我們走之後,你們仨一起打開。

這可能是爸媽留給你們最後的寄託。我們最大的希望,就是你們一切都安好,爸媽就放心了。”

三個孩子看著爸媽的信,泣不成聲。

因為父母留下的財產怎麼分,兄妹三人起“爭端”,原因卻讓人感動

二妹拿出另外一份文件,裡面是爸媽親手寫的“遺囑”,寫的很清楚:

存款歸老大,房子由老二和老三平分。

妹妹和弟弟對老李說道:

“哥,這是爸媽對咱們的囑託。咱們按照爸媽的意思來吧,這也是對他們的告慰……”

【4】結語

多少家庭見利忘義?多少家庭情字當頭?我想,老李的家庭,應該會值得很多人羨慕。

老李是家中長子,對於弟弟妹妹起到的是表率。老李雖然不在老人身邊照護,但是從小對待弟弟妹妹的行為、對待老人的態度,讓弟弟妹妹們尊重、仿效、踐行。

老李的父母,始終把孩子放在前頭,什麼東西都先可著孩子,對誰都不偏不向,給孩子們也樹立了榜樣。

家庭就是這樣的環境,孩子們從小就學會了家該有的樣子,應該是什麼。

老李的父母為什麼要寫遺囑?是因為擔心今後孩子們爭財產麼?當然不是。

老李的父母,通過這種形式,表達的是自己對孩子們的感情——跟法無關,是愛的寄託,是對子女們孝敬的回饋。所以,遺囑寫的對不對、合不合法,都不重要了。

這種家庭,是理想中的家庭麼?我不這樣認為。只是我們看到了現實很多不好的事情而已。

因為父母留下的財產怎麼分,兄妹三人起“爭端”,原因卻讓人感動

好人,好事,好家庭,還是普遍存在的。


99%以上的家庭都會面臨繼承問題!請關注“一紙家書”頭條號,持續為您講述身邊的遺囑、繼承故事,為您系統講解遺囑、繼承專業知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