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新浪食堂都在用,全流程無接觸配餐


小米、新浪食堂都在用,全流程無接觸配餐

隨著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演進,全國各地均採取了“冰凍社會”的隔離模式來應對快速傳播的病毒,這使得無接觸商業模式迅速爆發,生鮮電商、在線娛樂等業態迎來高光時刻。

自2月中旬起,企業的復工潮陸續來臨,可預計的是,隨著復工人數越來越多,疫情中的企業防護服務必將成為新的增長極。

在這之中,員工該如何就餐想必是最困擾企業主的問題之一了。之前互聯網大廠的食堂福利一直被網友所稱道,如今復工後其食堂的無接觸新舉措同樣值得關注。

在這背後少不了團餐信息化服務商的參與,雄偉科技正是其中頗具代表性的一家。

互聯網大廠的食堂改造

2月17日,小米北京總部正式復工,工作之餘,小米的員工發現食堂就餐的方式也發生了一些改變。

和大部分食堂類似,小米也在食堂區域撤掉了一部分座椅,給就餐員工留出了足夠的間距,這也被業內人士稱為“考場型就餐”。不過對於人數眾多的小米而言,如果單純只採用這種方式,那員工的用餐效率就顯得十分低下。

因此,小米也給出了自己的Plan B。如果有員工不想去人群較為聚集的食堂就餐的話,那他們可以選擇提前通過手機訂餐,然後在午飯時間前往取餐櫃取餐,最後就可以在自己的工位上享用美食了。

小米、新浪食堂都在用,全流程無接觸配餐

小米食堂的上崗前準備

與小米同一時間復工的新浪同樣也對就餐方式做出了改造。與小米相同的是,員工同樣可以通過手機訂餐,不同的是,食堂彙總點單數據並製作完成後,餐食會間隔性地配送到各個樓層,避免出現員工一哄而上取餐的情況,以此減少人群的聚集。

小米、新浪食堂都在用,全流程無接觸配餐

新浪食堂

鮮為人知的是,小米和新浪的食堂改造計劃都是由同一家公司完成的,那就是杭州雄偉科技開發有限公司。這家企業於去年年底掛牌新三板,據統計,其“智盤”系列產品每天為全國2500家食堂,400多萬人群提供食堂數字化服務。

因此,億歐採訪了雄偉科技銷售中心總經理洪健,跟他聊了聊食堂改造背後的那些事。

特殊時期的智盤智慧

疫情來臨之際,作為典型人員聚集場所的團餐,也成為了公共衛生安全防護的重難點區域。怎麼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保障員工的飲食不受影響,這已經成為了復工企業的首要問題。

洪健向億歐介紹:“當前公共衛生安全新態勢下,企業食堂有四大新訴求:零接觸配餐、非聚集就餐、集中式操作以及安全健康,智盤的配餐解決方案正是致力於幫助企業解決這些問題。”

對於企業員工而言,智盤的手機訂餐方案較易操作。首先,食堂會按周發佈每餐的供應品種和數量;然後,員工可以通過手機端訂餐,付款時可選擇用員工福利抵扣;緊接著,後廚按單生產,提高效率;隨後智盤也提供了多樣化的送餐方案,供員工自主原則;就餐結束後,員工還可以查詢食物的營養並對飯菜做出評價。

小米、新浪食堂都在用,全流程無接觸配餐

新浪員工的訂餐頁面

相較於市場其他的無接觸配送方案,洪健認為智盤的解決方案有三大特色優勢。

一是僅與配送環節的無接觸改造不同,智盤提供了一個系統性的解決方案,這可以滿足客戶差異化的需求。以員工訂餐環節為例,智盤可將其訂餐系統嵌入微信或者釘釘,以方便企業員工。

二是運營後臺精準的數據處理能力,當前很多企業的食堂是外包給其他服務商的,智盤提供了多服務商、多商戶管理,各商戶的數據進行隔離。同時,智盤也提供商戶的營業彙總、商品、終端等多維度統計分析數據,這能夠有效輔助提升各環節服務效率和響應速度。

三是針對不同食堂場景,智盤可以提供不同的取餐方案。智盤可以給企業提供三種取餐方式,分別是堂食取餐、取餐櫃取餐和熱鏈配送,滿足不同辦公場景下企業的需求。

小米、新浪食堂都在用,全流程無接觸配餐

新浪的員工取餐處

“在運行期間,智盤的解決方案也得到了小米、新浪等企業的一致認同”,洪健說道。

2019中國團餐產業變革者峰會上,雄偉科技創始人董佳尉在分享時提到:“團餐數字化可以幫助團餐企業突破服務場景,實現無界服務。員工訂餐的服務場景不一定在食堂,也可以通過APP點餐。”

智盤的無接觸配送解決方案也佐證了他的這一觀點。

團餐數字化之路

團餐業態在餐飲江湖中一直較為特別,市場廣闊且十分低調。2018年中國團餐市場整體收入1.28萬億元,佔國內餐飲市場總收入的30%,是外賣市場規模的3倍,然而大家卻對這個領域的頭部企業並沒有太多認知。

一方面是因為團餐企業的2B業務模式,另一方面則是相較於社會餐飲,團餐行業的市場化程度依然不高,這也使得有人稱團餐是餐飲業最後一塊未被挖掘的寶藏。

近年來,團餐已進入2.0時代,團餐企業逐漸告別了粗放式經營,走向精細化運營。在這個過程中,相當一批具備信息化建設、食品安全管理能力的第三方專業服務商崛起,幫助團餐企業實現精細化運營。

從這個角度而言,這次疫情對團餐行業的數字化發展也是一次極大的促進,眾多傳統團餐企業將開始擁抱數字化,進而將團餐的產業升級歷程進一步壓縮。

董佳尉說道:“我們希望將團餐服務實現數字化的核心目的是要達成數據共享,業務共贏。”

在中國,團餐百強企業的市場集中度僅有5%。在美國,團餐前五強就佔有80%的市場份額,日韓的前五強也有60%。

我們期待隨著團餐數字化的持續推進,我國團餐市場的索迪斯、康帕斯能夠早日出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