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好“三字經” 生動開展高校愛國主義教育

  未來網高校頻道3月20日訊(記者 楊子健 通訊員 孫文菁)2020年的1月,一場意外打破了人們春節團聚的喜悅,新冠肺炎疫情來勢洶洶。社會即課堂,生活即教育;防控是最好的課堂,眼前是最好的教科書。面對當下疫情,高校應大力開展大學生愛國教育,弘揚新時代愛國主義精神,把共抗疫情鬥爭作為推進學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實踐和生動教材,讓學生從戰勝疫情、戰勝災難中獲取成長的正能量。

  一、疫情下加強高校愛國主義教育的現實意蘊

  1、疫情下多元思潮導致部分大學生喪失辨別是非能力

  網絡時代,多元社會思潮的滲透,深刻影響著青年學生思想行為的形成和變化,對大學生愛國主義教育帶來挑戰。隨著疫情發生,一時間謠言四起,敵對勢力乘機滲透高校校園,西方意識形態衝擊著大學生原本的愛國主義思想,部分大學生喪失了辨別能力,信謠傳謠,隨便轉發此類消息,發表不當言論,甚至出現了對國家政治、制度、情感的不認同,造成違法違紀情況的發生。

  2、疫情下多重壓力導致部分大學生不能理性看待危機事件

  受疫情影響,高校學生返校開學推遲、研究生招生複試時間延後,理論課程開展網絡教學,校內春季招聘會延期,部分單位的招聘計劃更改、面試計劃更改、崗位縮減等,面對這樣的情景,學生特別是畢業生們在面臨疫情帶來的健康壓力的同時,承受著較大的學習壓力、心理壓力和就業壓力。大學生在多重壓力之下,將原因歸於疫情,不能理性看待事件本身。

  3、疫情下政治冷漠導致部分大學生不能正確理解政策制度

  大學生中有部分群體對政治活動不太感興趣,不太願花時間和精力參與某項政治活動,即對政治活動的“心理捲入”程度較低,這一現象稱之為“政治冷漠”。疫情發生後,大學生非主動地接受政策,且缺乏有效的訴求表達空間,再加之學校在學生學業和管理上有要求,導致部分大學生從之前的“事不關己,高高掛起”傾向於“政治反感”,從對國家政策、制度,學校規定、要求的漠視轉化為不理解、不支持甚至持反對態度。

  4、疫情下消極事件導致部分大學生出現心理問題

  疫情發生以來,犯罪分子的詐騙詐捐,感染新冠肺炎患者的死亡案例,抗疫醫生的離世事件,這些消極事件使得有些大學生出現了以偏概全、糟糕至極的不合理信念,產生了人際信任危機。一些負面信息和謠言引發了社會恐慌,形成了大於疫情的次生創傷,有些大學生出現焦慮、緊張、擔心等情緒,以及抑鬱、多疑、失眠等心理問題。

  二、念好“三字經”,將培育愛國情懷與引導報國實踐相結合

  1、激發學生“愛國情”,做憂國憂民的“愛國者”

  上好“專業課”,融入思政元素:高校應充分發揮網絡課堂教學的主渠道作用,把疫情防控變為一本生動鮮活教材,通過“課程思政”,將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中蘊含的思政元素融入專業課程之中,寓價值觀引導於知識傳授之中。

  上好“思政課”,開展國情教育:高校應抓住思想政治理論課是這個愛國主義教育的主陣地,以“逆行者”、“負重者”、“助力者”等身邊真實素材充實課堂案例,在形勢政策課上深入開展國情教育,讓學生從戰勝疫情中獲取成長的正能量。

  2、帶領學生“強國志”,做披荊斬棘的“奮進者”

  開好“雲會議”,堅定報國志向:高校應深入構建愛國主義教育長效機制,把愛國主義內容融入各類教育活動之中,開展疫情防控之“黨員在行動”主題黨日活動、“疫路有你”團日活動、“疫路前行”主題班會、“戰疫同在”座談會等。

  學好“雲課堂”,練就過硬本領:高校應開好雲課堂,提高學生網絡學習認同感,後期通過教學實習、技能實訓、崗位體驗、就業實踐,讓學生在砥礪奮進中錘鍊過硬本領。

  3、引導學生“報國行”,做知行合一的“實幹家”

  建好“雲志願”,促進愛國行為養成:高校應深入推進學雷鋒志願服務、社會實踐活動,引導學生用行動詮釋愛國之心,開展“戰疫情手拉手”網上結對服務、“用心戰疫”熱線平臺心理援助服務、“在線醫生”熱線平臺諮詢服務、“疫情防控”調研活動等。

  做好“就業服務”,融入祖國發展大局:高校應引導學生到人民需要的地方去,造福人民特別是基層人民,開展大學生村官、大學生志願服務西部計劃等項目空中宣講會,精準培養公共衛生、社會工作、應急管理等行業優秀畢業生。(作者孫文菁,女,系浙江中醫藥大學副教授。此文為2020年浙江省教育規劃“疫情與教育”專項課題“疫情防控視域下的高校愛國主義教育工作體系建設研究”(2020YQJY103)成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