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好“三字经” 生动开展高校爱国主义教育

  未来网高校频道3月20日讯(记者 杨子健 通讯员 孙文菁)2020年的1月,一场意外打破了人们春节团聚的喜悦,新冠肺炎疫情来势汹汹。社会即课堂,生活即教育;防控是最好的课堂,眼前是最好的教科书。面对当下疫情,高校应大力开展大学生爱国教育,弘扬新时代爱国主义精神,把共抗疫情斗争作为推进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实践和生动教材,让学生从战胜疫情、战胜灾难中获取成长的正能量。

  一、疫情下加强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现实意蕴

  1、疫情下多元思潮导致部分大学生丧失辨别是非能力

  网络时代,多元社会思潮的渗透,深刻影响着青年学生思想行为的形成和变化,对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带来挑战。随着疫情发生,一时间谣言四起,敌对势力乘机渗透高校校园,西方意识形态冲击着大学生原本的爱国主义思想,部分大学生丧失了辨别能力,信谣传谣,随便转发此类消息,发表不当言论,甚至出现了对国家政治、制度、情感的不认同,造成违法违纪情况的发生。

  2、疫情下多重压力导致部分大学生不能理性看待危机事件

  受疫情影响,高校学生返校开学推迟、研究生招生复试时间延后,理论课程开展网络教学,校内春季招聘会延期,部分单位的招聘计划更改、面试计划更改、岗位缩减等,面对这样的情景,学生特别是毕业生们在面临疫情带来的健康压力的同时,承受着较大的学习压力、心理压力和就业压力。大学生在多重压力之下,将原因归于疫情,不能理性看待事件本身。

  3、疫情下政治冷漠导致部分大学生不能正确理解政策制度

  大学生中有部分群体对政治活动不太感兴趣,不太愿花时间和精力参与某项政治活动,即对政治活动的“心理卷入”程度较低,这一现象称之为“政治冷漠”。疫情发生后,大学生非主动地接受政策,且缺乏有效的诉求表达空间,再加之学校在学生学业和管理上有要求,导致部分大学生从之前的“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倾向于“政治反感”,从对国家政策、制度,学校规定、要求的漠视转化为不理解、不支持甚至持反对态度。

  4、疫情下消极事件导致部分大学生出现心理问题

  疫情发生以来,犯罪分子的诈骗诈捐,感染新冠肺炎患者的死亡案例,抗疫医生的离世事件,这些消极事件使得有些大学生出现了以偏概全、糟糕至极的不合理信念,产生了人际信任危机。一些负面信息和谣言引发了社会恐慌,形成了大于疫情的次生创伤,有些大学生出现焦虑、紧张、担心等情绪,以及抑郁、多疑、失眠等心理问题。

  二、念好“三字经”,将培育爱国情怀与引导报国实践相结合

  1、激发学生“爱国情”,做忧国忧民的“爱国者”

  上好“专业课”,融入思政元素:高校应充分发挥网络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把疫情防控变为一本生动鲜活教材,通过“课程思政”,将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中蕴含的思政元素融入专业课程之中,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之中。

  上好“思政课”,开展国情教育:高校应抓住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这个爱国主义教育的主阵地,以“逆行者”、“负重者”、“助力者”等身边真实素材充实课堂案例,在形势政策课上深入开展国情教育,让学生从战胜疫情中获取成长的正能量。

  2、带领学生“强国志”,做披荆斩棘的“奋进者”

  开好“云会议”,坚定报国志向:高校应深入构建爱国主义教育长效机制,把爱国主义内容融入各类教育活动之中,开展疫情防控之“党员在行动”主题党日活动、“疫路有你”团日活动、“疫路前行”主题班会、“战疫同在”座谈会等。

  学好“云课堂”,练就过硬本领:高校应开好云课堂,提高学生网络学习认同感,后期通过教学实习、技能实训、岗位体验、就业实践,让学生在砥砺奋进中锤炼过硬本领。

  3、引导学生“报国行”,做知行合一的“实干家”

  建好“云志愿”,促进爱国行为养成:高校应深入推进学雷锋志愿服务、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学生用行动诠释爱国之心,开展“战疫情手拉手”网上结对服务、“用心战疫”热线平台心理援助服务、“在线医生”热线平台咨询服务、“疫情防控”调研活动等。

  做好“就业服务”,融入祖国发展大局:高校应引导学生到人民需要的地方去,造福人民特别是基层人民,开展大学生村官、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等项目空中宣讲会,精准培养公共卫生、社会工作、应急管理等行业优秀毕业生。(作者孙文菁,女,系浙江中医药大学副教授。此文为2020年浙江省教育规划“疫情与教育”专项课题“疫情防控视域下的高校爱国主义教育工作体系建设研究”(2020YQJY103)成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