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癌症大数据发布!30.9%的五年生存率已是过去时!

这些年只要提到国内癌症的五年生存率,最多引用的就是2015年国家癌症中心首次报告的国内第一份涉及17个癌症登记处的癌症生存数据协同报告。这份报告依据的是在03年-05年诊断的患者生存数据,当时的标准5年相对总体生存率为30.9%。又是10年过去,如今国内的患者数据又是如何呢?

跟踪近66万癌症患者

中国国家癌症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和北京协和医院研究人员分析了中国17个癌症登记处的人群癌症数据,覆盖人口2340万,并根据性别、年龄和地理区域分析了2003年-2015年间26种不同癌症类型的5年相对生存率。

数据显示,2003年至2013年间,共诊断出约有67.88万例浸润性癌症(癌细胞一旦突破了上皮基底膜结构,即称浸润癌)患者,最终有资格纳入最终样本分析的患者有659,732例,占比总数97.2%。研究人员一直随访这些患者至2015年底。

各癌种的五年生存率

如果不考虑年龄和性别,癌症的总体生存率从2003-05年间的30.9%到2012-15年间40.5%,增长了近10%。

但不同癌症类型的5年相对生存率差异很大,例如甲状腺癌,从03年-05年的67.5%增长到84.3%,妇科肿瘤中的子宫内膜癌从55.1%增长到72.8%。

但也有例外,在“基本平稳,缓慢上升”的整体趋势下,胰腺癌和胆囊癌的总生存率却一直在下降,尤其是胰腺癌,10年里从11.7%跌到了7.2%。

中国癌症大数据发布!30.9%的五年生存率已是过去时!

男女有别

在癌症领域,发病率“男女有别”。根据2017北京肿瘤防治研究办公室、上海疾控中心发布的数据,北京和上海男性发病率最高的三个癌种分别为肺癌、结直肠癌和胃癌;女性为乳腺癌、肺癌、甲状腺癌/结直肠癌。

不但发病率不同,生存率也有差距。

从整体看,4个时间区间(2003-05、2006-08、2009-11、2012-15)无论是哪一段女性的5年相对生存率均高于男性,且至少高出10%。

分癌种细看,在26种癌症中,男性只在肾癌、膀胱癌和喉癌中相对生存率更高,其余癌种里女性长期生存占优势。

城市与农村

这次数据来源的17个癌症登记处中,包括了北京(城市)、长乐(农村)、磁县(农村)、大丰(农村)、大连(城市)、肥城(农村)、赣榆(农村)、海门(农村)、海宁(农村)、建湖(农村)、嘉善(农村)、金坛(农村)、林州(农村)、启东(农村)、四会(农村)、泰兴(农村)、中山(农村)。

地理差异主要是以城市和农村划分,除了食管癌和宫颈癌之外,其它癌症类型都是城市地区生存率更高。

但是城市与农村之间的差距已在逐渐缩小,对于全部癌症来说,生存率差距从2003-05年间的17.7%缩小到了2012-15年间的13.1%。而且农村地区的患者生存率改善程度优于城市地区。

农村地区的生存率显著改善的一个原因可能在于医疗保险。截至2014年底,共有7.36亿农村居民(占比98.9%)加入了农村合作医疗,报销的比例也在逐渐增加,让更多的患者能够接受治疗。

年长者的生存劣势

年龄影响生存,年龄越长,生存率相对越低。研究者发现我国老年人(>65岁)存在生存劣势。

事实一方面是因为老年患者的诊断多在疾病较晚期,易诱发更多的合并症,因此根治性治疗比率较低,另外社会经济不平等性也影响老年癌症患者的生存率。

中国癌症大数据发布!30.9%的五年生存率已是过去时!

更多统计数据背后的“真相”

此次选择的17个癌症登记处几乎都位于国内经济水平靠上的地区,并没有覆盖全国,因此其实并不能作为全国总体的生存数据代表。如果考虑全国,总体5年生存率应该会再低一些。

另外,虽然生存率有改善趋势,但对比发达国家还有差距,以乳腺癌为例,我们在2012-15年间的5年相对生存率虽然已经达到82%,但与美国的91%,日本的68%,澳大利亚的90%还是有一定差距。抗转移治疗措施的缺乏,是肿瘤患者致死的主要原因。

肿瘤转移是癌症区别于其他疾病的显著特征,也是治疗的难点。研究表明:70%以上的恶性肿瘤患者,在初次诊断时就已发现转移,肿瘤的扩散、转移是导致癌症患者死亡最主要原因。作为癌症治疗三大支柱的手术、放疗、化疗解决不了转移问题。目前,国际上领先做法是在癌症治疗上采取“多学科综合治疗”,即运用传统手术、放化疗的同时,辅以免疫疗法、生物疗法及肿瘤血管靶向治疗等,不仅实体瘤更易缩小、消失,而且复发、转移概率大大降低。

国际上针对中晚期癌症的治疗手段种类繁多,除了手术和放化疗,还有很多有效的方法,如免疫治疗。人体内有淋巴细胞等免疫系统,它是抗御病毒、抗击肿瘤的。但肿瘤细胞有“免疫逃逸”能力,能蒙蔽淋巴细胞。免疫治疗不同于传统治疗手段的是,它不直接杀死肿瘤细胞,而是帮助人体自身的免疫细胞从肿瘤细胞的”蒙蔽“中恢复清醒,也让免疫细胞变得更加强大,进而准确识别并清除肿瘤细胞,也就是把淋巴细胞动员起来把肿瘤杀死。因此,免疫治疗也被誉为近五年来临床肿瘤治疗的重大变革。

中国癌症大数据发布!30.9%的五年生存率已是过去时!

例如日本细胞免疫治疗,它创造性地使用人体自身的免疫细胞来治疗癌症,将癌症治疗“还原”于免疫系统与癌细胞之间的“斗争”,同时解决了癌症治疗与免疫力恢复的问题,也有大量使肿瘤最终“消失”的成功案例,对防“复发”“转移”也较有效。

事实上,因为癌症死亡的人并不存在,实际上因为癌症引起的免疫力下降而产生的并发症,才是最终导致癌症患者死亡的事实真相。细胞免疫治疗的目的在于促进免疫系统的”重建“,使具备抗癌能力的免疫细胞抵抗癌细胞,让免疫系统有充分时间重新恢复。

癌症已不是”不治之症“,它其实也是有发展进程的一种

慢性病。通过手术治疗,对癌症的病情贡献率为24%~30%,放射性治疗的为22%,而通过化学治疗等方式的为6%。免疫治疗是与传统治疗手段并行的”第四种“方式,能够进行联合治疗将癌症病情进一步延缓甚至是”医学治愈“,不再对生命产生威胁,从而让癌症成为慢性病的事实存在。

当然,除了细胞免疫疗法,也有其他的一些有效的方法,不过要记住的一点是,癌症的攻克是全球性的问题,其治疗方式自然也是全球性的,所以治疗要突破国界思维的限制,全球化时代,要更加开放和包容,把治好自己放在首位,保证身体的健康,积极寻求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法。

如果你想了解更多有关癌症预防与治疗的知识,可以关注我,看看我分享的内容,私信提出你的疑惑,我会尽快回复你的,感谢你的阅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