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青島和山東濟南,你會選擇在哪個城市生活?

風塵三尺入雲劍


生活當然選青島

青島是2017年度社科院評選的最佳宜居城市之首,並且已經連續十年入圍宜居城市十強。僅此一點,至少已經說明了青島的氣候和環境在濟南之上。綜合實力方面,濟南雖為省會,但青島也是副省級城市+計劃單列市,綜合實力比濟南有過之而無不及。

1、氣候對比

既然是生活,氣候不得不考慮,濟南是著名的四大火爐之一,2018年高溫預警天數高達37天,7月份日均最高溫32.5度,而青島7月份日均最高溫27度。

2、交通對比

通常來說,省會都是省內的第一交通樞紐城市,濟南也不例外。濟南鐵路網絡四通八達,而青島處於陸路交通末端,乍一看青島的交通便捷度不及濟南。然而事實上,青島是我國八大國際航空樞紐城市之一,機場旅客吞吐量相當於濟南+煙臺等省內15市總和。

不僅如此,青島、煙臺、威海已經建成1小時都市圈,三城之間每天對開四十餘列城際高鐵,青島-濟南高鐵已經開通全程2小時,北京-青島的一站式高鐵也已開通,全程不到3小時。青島路網布局輔以強大的航空運力,已經大幅彌補了陸路交通的劣勢。

此外,青島的地鐵線路規劃目前是所有城市當中最多的,已建成和已報批總里程已達1000公里,將於2035年之前全面建成。青島的城市軌道交通以及高架總里程已經大幅領先於濟南。

3、科教文衛對比

科研,青島有中科院海研所等研究院所15個,數量遠超濟南,蛟龍號深潛器、向陽紅南極科考船均在此下水,時速600公里的磁懸浮列車也是青島製造。

教育,濟南小學至高中比青島更具優勢,但是高等教育優勢已經逐漸淡化,甚至未來幾年極可能被青島反超。濟南雖有山大,但青島的中國海洋大學、中國石油大學也是名校,山東高校前五名當中,青島佔三席,濟南兩席。在過去,濟南高校勝在數量,但是隨著山大青島校區高規格落成,哈工程、北航、復旦等985名校校區在青開工,未來青島的高校朋友圈將得到強力擴充。

文化,這一點濟南優勢明顯。濟南是歷史名城,青島是建城史不過百年的年輕城市,拼底蘊拼文化,兩者不在同一量級。

醫療,也是濟南勝出,齊魯醫院馳名海內,青醫附院和市立醫院加一起也難以匹敵。不過這並不意味著青島醫療水平弱,只能說濟南醫療太強。不過青島的醫療也足以滿足大城市需求,畢竟青醫附院也是全國非省會城市當中排名第二的醫院,與此同時,齊魯醫院也已高標準進駐青島,華西醫院也已宣佈在青建設本部級別標準的分院,三甲醫院數量直逼濟南。

4、經濟對比

眾所周知,青島已經當了幾十年的山東經濟龍頭,因此青島的經濟環境、收入水平等方面在省內一直保持著較強優勢。

很多人都不知道青島是僅次於北上廣深的第五大金融中心,青島擁有外資銀行數量全國第四,同時也是全國唯一一個同時有兩家地方銀行在A股上市的城市。

目前共有163家世界500強外資企業在青落戶,此外青島本土品牌數量也是全國居前。創業孵化中心數量全省第一,北方第三,由此可見,青島不僅名企眾多,而且對於創微企業的扶植力度也非常之大。因此不論工作還是創業,青島的收入和機會都有更大的上升空間。

5、商業對比

商業的三個參考點:1.大型綜合體數量,2.甲級寫字樓數量,3.零售品消費總額。這三個點,青島全面勝出,目前青島有萬象城、萬象匯、佳世客、mosaic、麥凱樂、太古百貨、吾悅廣場、大悅城、萬達等十餘個大型連鎖綜合體,以及海信、百麗、樂客城、大拇指廣場等十餘個當地品牌綜合體,合計共有30餘個3萬平以上的大型商超。

甲級寫字樓數量沒有確切統計數據,但是在2018年全國城市甲級寫字樓存量20強排名當中,青島位列第15位,濟南未入榜。

零售品消費總額方面,青島因為遊客接待量巨大,並且常住人口數量也多於濟南,所以消費總額領先幅度也比較明顯。但是通過福布斯2018最佳商業城市排名來看,青島和濟南的名次較2017年都有較大幅度的退步,這是需要重視的問題。

6、居住環境對比

環境方面主要體現於3點,1.空氣質量,2.綠化面積,3.露天休閒場所。

空氣:青島除了冬季空氣質量略差,其他三個季度都是國內名列前茅。濟南則是長期受河北等空氣影響,霧霾指數偏高。

綠化:青島市區範圍綠化面積居北方第四。青島屬丘陵地形,市區多山,植被面積很大,道路綠化寬度也是以高標準執行。

露天休閒場所:也就是免費公園和景點數量,這一方面可以說青島完勝。青島的伴山公園和街頭公園覆蓋率極高。從黃島區西端至嶗山區東端,前海沿線有三分之二區域都是休閒或旅遊區。市區範圍內三甲及以上景點數量全國第六。

綜上所述,雖然兩城各有優劣,但總體而言青島佔優的方面顯然更多。從生活角度來說,青島的整體宜居指數遠遠高於濟南,傲居北方城市之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