叛逆期的孩子只要手機一沾手就夜不歸宿,學習成績一塌糊塗,說什麼都聽不進去,怎麼辦?

想飛的魚233851019


我家裡也有青春期的孩子上初三,白天上網課,沒法控制手機,但是晚上十點必須交手機,從小學六年級開始就養成習慣了,現在十點就會自己送過去,不管六日還是節假日。


阿蓮豆豆媽


因為家長對孩子的教育停留在“說”,孩子當然不願意聽了,叛逆期的孩子最需要的“同盟”,是認同感,他們希望全世界都站在他們這一邊,而家長卻一直跟他說教,很糟糕的是你們把自己推向了孩子的對立面。

情感因素分析完了之後,看看解決方案吧:

第一,挖掘孩子潛力。

可能如你所說孩子成績一塌糊塗,可能孩子的天分就不在普通的文化知識層面上,是在家長一直看不慣的手機上面呢?找到孩子能力最強在哪裡,而不是逼迫孩子走大家都認為對的路。

第二,和孩子平等對話。

“說什麼都聽不進去”,這句話的潛意識是希望孩子按照你說的去做。但孩子已經十幾歲了,而且他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不可能完全按照你的想法和說法去做,而且他們正是要挑戰權威的階段,越發不可能“聽話”,所以要想孩子接受到你想傳達的信息,必須放下家長的架子,和孩子平等對話。

第三,挑明底線。

不知道你所說的“夜不歸宿”是否屬實,但能到這個份兒上也是很可怕了。需要跟孩子說清楚,哪些地方家長可以容許你犯錯誤,哪些絕對不允許,特別是對於女孩子。

第四,樹立榜樣。

孩子都是模仿性動物,家長如果一心把注意力全部放在孩子身上而不是自己身上,那麼孩子也會學會將注意力從自己身上轉移。或者,當孩子覺得承受不起家長的期待的時候,就會選擇逃避。所以,家長一定要有除了孩子以外的中心,可以是自己的愛好、可以是自己的事業、甚至可以是自己的姐妹圈等等,總之要讓孩子看到你為這件事所做的堅持。


希望孩子的叛逆期早點過去,這樣才可以開始給孩子“講道理”。


小球兒姐


網絡上有一篇文章《一部手機壞一個孩子》可以認真看看,,,手機成癮,網絡成癮,遊戲成癮,都是比較嚴重程度的心理問題,,,國際衛生組織把此類問題定性為精神疾病,,,父母一定要注意。。。一旦養成“癮”,解除“癮”將是很困難的事情。。。建議有這些問題的孩子的父母尋求專業幫助,,,爸爸媽媽孩子一起學習成長改變。。。尋求專業心理諮詢服務機構幫助,,接受水平高的心理諮詢師的幫助指導,,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學習、提高、改變,,相信可以解決問題。


羅桂田心理諮詢


沾手機就夜不歸宿的原因追問

不明白有手機和夜不歸宿有什麼關係,孩子一直在家住不住校嗎?如果在家裡,夜不歸宿問題挺大的,都到什麼地方去了?題主並未較為完整的敘述事因。這其中應當還有其他事情發生,比如家長的態度可能很特別,不然,孩子可以關上門,不讓家長進,在家裡待著就行了。

但又納悶的是,既然家長覺得手機是個禍害,為什麼又要給孩子手機呢?是因為孩子就是要手機,為此作出了一些讓家長非常為難的事情,說了一些讓家長感到害怕的話?出現這種有些難以理解的問題,真不能簡單地以叛逆二字概括。至少說明一點,家長自身的家庭教育,還是有不少毛病可挑的。

因為手機影響學業成績,儘管有一些未知的原因,但從簡單的問題描述中,可以看出,成績差起來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手機影響學習成績和家庭關係的建議

家長與孩子認真談一談。手機作為日常用品,家長不需要讓孩子完全不用手機。在交談中,給孩子適度的自由,這既是客觀的需要,也是讓孩子接受的基礎,可以緩解雙方的矛盾的有效途徑。

約定玩手機的時間。每天玩手機時間的長短,玩手機不可以玩哪些東西,不可以怎麼玩,等等,坐下來共同制定一個起作用的規則。家長負責監督之責,孩子不斷強化自我約束的力度。

與學校老師溝通,請老師適當引導孩子。老師的話能夠起一定的作用,家長可以將情況反饋給老師,這樣學校與家庭雙管齊下,共同與孩子保持有效交流,對孩子轉彎思想和作法,能夠起到較好的作用。

家長要自我審視。任何孩子的問題,絕大多數情況下,根源可能就在父母那裡。父母的管理方式和思想,父母自身的表率作用,父母對孩子教育的重視程度,等等。孩子要改變,父母更要改變,兩者缺一不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