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感覺清明用什麼方式祭祀更好些?

生活進行曲家有兒女


最好的祭祀是把他(她)放在心裡,並活成他(她)想要看到的樣子…

失去親人是一件極其痛苦的事,我曾沉浸在這種悲傷中久久不能釋懷,也抑鬱過一段時間。尤其到了各種節日,那種思念之情更為嚴重,可誰都知道人死不能復生,所以我們會以祭祀的方式來緬懷來紀念…

各地的習俗不同,祭祀方法也都不一樣。清明節馬上就要到了,對我來說,我的親人雖然去了天國,但她永遠都活在我的心裡,不光是清明節,我無時無刻不在想她。以前對鬼神之說從來都不以為然,可親人的離世讓我堅信人死後必定會去天堂,而且會遠遠地看著我,希望我過得好,希望我開心,希望我幸福,希望我好好活著繼續走完她未走完的路。


王小樣兒聊生活


我也是山東淄博的,我們山東歷來就是禮儀之邦,在一些儀式上禮數較多!首先我覺得祭拜祖先無論採取怎樣方式,這不是封建迷信,這是通過各種儀式來寄託對先輩的思念之情。我們這邊一般都是以家族為單位,統一到祖墳地進行祭拜,有儀式感也比較隆重,也是通過這種方式提高家族的凝聚力,讓家族後人加強團結及家族的榮辱觀,只要具備條件我認為這種方式也是可以的。



斜槓中年2020


清明節有兩層意思。一是祭奠逝者,不忘祖先,香火傳承。二是清明時節,山花爛漫,踏青沐春。至於用什麼方式各地都有不同,基本上都是香燭冥鈔,三樣祭品,除草修繕,獻花禮拜等環節,大體如此。其實用什麼方式不重要,關鍵是提醒後人永遠不忘先輩的恩典和情懷,把這種緬懷的形式傳承下去,形成一種民族團結,民眾友愛良好氛圍。不一定說的對,見諒。謝謝!


三木艮



悟空老頑童


懷揣虔敬之心,面帶端莊之相,攜家小之乘風沐陽,繞於墓園而行瞻仰之禮,更行除穢去濁而盡灑掃之務。


諾宕山人


別的地方我不知道。像我們這兒也就是把清明列為法定節假日才注重起來。

我們這兒基本上就是在清明節當天下午家裡大人領著孩子們,到去世親墳上燒些紙錢和放鞭炮,當然條件好的家庭還會放煙花。

我個人認為這雖然是傳統,在重大節日的時候到去世親人墳上掃墓,但是燒紙錢,放鞭炮,放煙花,會造成很大的汙染,基本上到清明節那天下午我們這兒就是烏煙瘴氣,能見度很低很低

所以清明祭祀還是要以環保為重,文明祭祀,可以在家裡燒香祭拜,我看古人在家裡放個去世親人的牌位挺好的,思念親人的時候可以燒香祭拜,避免浪費與環境汙染。

尤其是今年這個疫情決勝時期,千萬不能聚會,要共同努力徹底戰勝這次肺炎。

文明祭祀,從我做起。保護環境,人人有責。


后羿傳說中的后羿


節儉祭祀,文明祭拜是良好家風、美德的傳承,我想先人在天之靈也不會為意。我認為一切傳承下來的傳統行為都不是一成不變的,隨著我國城市化進程的不斷擴大,一些傳統的清明祭祀方式應該摒棄,比如燒紙錢和紙元寶之類,除了煙火繚繞外還存在火災隱患。特別現在全球氣溫升高,森林火災十分常見,這不,澳大利亞年前就讓星星之火給燎了大半個國家,可謂生靈塗炭、損失慘重。那麼什麼方式才比較好呢?首先,心要有所思,否則就祭祀先人就失去意義;二是方式簡單節儉,我認為送上一朿鮮花、帶去一絲哀思比什麼都強。當然植樹、掃墓也是不錯的選擇。


叄斤貳兩


我們這裡就是送紙錢,在墳頭上壓上幾張紙,證明這家有後人。長言道:炕上沒拉屎的,墳頭沒燒紙的。

到鬼節前四五天就開始燒紙送錢,誰家墳頭壓紙多,代表後人興旺,這裡不怕引火災,因為地裡只有光禿禿的墳頭,沒樹木。

城裡人不給農村一樣,送上幾枝鮮花,表示表示哀思,就可以了。送花也好,燒紙也罷,都是對去世人的尊重與思念。風俗不同,意義一樣。


51746311564


我是南方人,小的時候清明節跟著大人去掃墓覺得是一件很開心的事情,活基本上都是大人做,小孩子負責跟著去熱鬧的。我們那邊清明掃墓會集結整個家族的成員一起去,人多的可能有三五十號人,少的也有十來人。清明節是二十四節氣裡的一個,過清明節主要是緬懷先人,讓後人知道感恩,再有就是以此跟家裡人聚一聚,現在人生活工作都很繁忙,若不是非常日子,隔得遠的都很難得一聚。

不過現在很少有掃墓的行為了,都推薦文明祭祀,可能就是去墓地獻一下花就可以。


小麥姐呀


清明祭祀當然是去墓地更好。我們老家俗稱“做清明",又叫掃墓,給墓地除草培土,掃灰除塵:還有"清明大似年"的說法,可見,清明祭祀還是到墓地去好。

到墓地,可面對面的向祖先或過世的家人表達思念之情,鞠躬磕頭都有對應的方向或目標,有什麼許願或承諾,與地下的先人近距離"交流"或傾訴,這都充滿了虔誠和儀式感,使清明祭祀活動搞得莊重嚴肅,讓下一代和晚輩在祭祀的過程中受到某種傳統或文化的薰陶教育。年復一年,循環往復,上一輩的優良傳統和家風,得以代代傳承和發揚。

當然,如果交通不便或有特殊情況,比如今年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也可以在網上在遠方遙祭,望著家鄉的方向作祭拜,也未嘗不可,只要心誠,遠方的祖輩和親人,也可告慰於九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