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二次不明智之举,进一步纵容奸人当道:祸害天下,害人害己

众所周知,东汉末年,汉灵帝时期,张让、赵忠为首的宦官把持朝政,专横跋扈,任人唯亲,其子弟、亲属、羽党布满州郡,为非作歹,祸害天下,进而董卓以讨伐这些宦官名义入京,趁权力真空之际,掌控朝政,又祸害天下,可谓"赶走一群恶狼,又来一只恶虎。"

此人二次不明智之举,进一步纵容奸人当道:祸害天下,害人害己

导致此种局面有很多原因,如荒淫无道的汉灵帝宠信宦官,不重用清廉能吏;优柔寡断的屠夫大将军何进,举棋不定,未能尽早斩除宦官;何太后的妇人之仁,阻碍剪除宦官;心怀不臣之心的袁绍诱导何进引狼入室;手握精兵数万的皇甫嵩明哲保身等等,确实不是单单一件事情导致的结果,而是多方面因素,相互作用、影响之下,形成此种局面。

其中,还有一人的两次不明智之举,把原本可以尽早除掉恶贯满盈的宦党和董贼的机会,白白付诸东流,进一步纵容这些害群之马,为非作歹,害人害己,令人叹惜。那么此人是谁?又发生过什么样的事情呢?

未采纳孙坚劝导


此人二次不明智之举,进一步纵容奸人当道:祸害天下,害人害己

今天所聊的主角为南阳穰县(今河南邓州)人张温,受曹操的养祖父曹腾青睐而得到提拔,曹腾举荐过"凉州三明"之一张奂、司空虞放、尚书令边韶等不少知名人士,但是这次估计是眼花,看走眼了。

张温在官场上混得有声有色,可谓春风满面,中平二年(185)官至三公之一的司空。当时,想在官场混好无非是巴结宦官或者受到皇帝宠信而已,小人当道,清廉正直的官员甭想飞黄腾达,能保住饭碗已知足,素以清廉忠义而闻名的皇甫嵩就是好例子,此时因得罪宦官,被朝廷"封杀雪藏",无所事事。

此人二次不明智之举,进一步纵容奸人当道:祸害天下,害人害己

就是当年七月,因皇甫嵩讨伐湟中义从胡北宫伯玉为首的反叛军不利,加上之前得罪被汉灵帝称之为"张常侍为吾父,赵常侍为吾母。"两位宦官首领张让和赵忠而被免职。

初,嵩讨张角,路由邺,见中常侍赵忠舍宅逾制,乃奏没入之。又中常侍张让私求钱五千万,嵩不与,二人由此为憾,奏嵩连战无功,所费者多。其秋征还,收左车骑将军印绶,削户六千,更封都乡侯,二千户。>>> 《后汉书·皇甫嵩传》

八月,朝廷任命张温为车骑将军,带领执金吾袁滂、破虏将军董卓、荡寇将军周慎、参军事孙坚等人再次讨伐叛军。

征讨叛军期间,有次张温以皇帝诏书征召董卓,然而他迟迟未到,过了许久才过来晋见。于是张温责备董卓,然而董卓仗着凉州为自己地盘,气焰很嚣张,以极不恭顺的口气顶嘴。在旁的孙坚实在看不下去,以耳语劝导张温,以"召不时至"之罪,予以处斩。但是张温,以董卓在凉州有威名,若杀之,西征失去依靠为由不采纳,还担心董卓起疑心让孙权赶紧离开。

此人二次不明智之举,进一步纵容奸人当道:祸害天下,害人害己

然而,张温和孙坚的嘀咕之举,怎能瞒得过混迹官场几十年的老油条董卓之眼,于是董卓对两人怀恨在心,为张温之后悲惨遭遇埋下伏笔。

当时,孙坚还向张温罗列董卓三条罪状,其一为以下犯上;其二为发生叛乱已一年,应该及时征讨,然而董卓却说不可,动摇军心;其三为董卓受任无功,被征召而迟迟不到,且态度倨傲自大。

身为朝廷任命的战前总指挥张温,在三条中任选一条都以军法当斩董卓,何况为三条。有句话"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完全可以先斩后奏,然而张温左盼右顾未采纳劝导,倘若采纳孙坚建议,当机立断就不会发生董卓独揽朝政,祸害天下之事。

此人二次不明智之举,进一步纵容奸人当道:祸害天下,害人害己

举荐盖勋

中平三年(186),张温拜为太尉,同年返回朝廷;次年,未能摆平叛乱而被罢免,担任司隶校尉。

中平五年(188),黄巾起义发生之后,深感军队重要性的汉灵帝,同年八月,设置西园八校尉,又同时征召有才之士入朝为官,当时汉阳太守,敦煌广至县(今安西)人盖勋被征召为讨虏校尉。

此人二次不明智之举,进一步纵容奸人当道:祸害天下,害人害己

经过几次接触之后,汉灵帝特别欣赏敢讲实话且文武兼备的盖勋,以致于还跟他说:"恨见君晚"。

后去官,征拜讨虏校尉。灵帝召见,问:"天下何苦而反乱如此?"勋曰:"幸臣子弟扰之。"……帝又谓勋曰:"吾已陈师于平乐观,多出中藏财物以饵士,何如?"勋曰:"……今寇在远而设近陈,不足昭果毅,秪黩武耳。"帝曰:"善。恨见君晚,群臣初无是言也。">>>《后汉书·盖勋传》

盖勋认为其实汉灵帝挺聪明,只是待在深宫之中被左右宦官们的花言巧语所蒙蔽,若铲除这些奸佞之徒,提拔清廉能干之人,可以复兴汉室。于是联合志同道合的宗正刘虞、中军校尉袁绍,正在策划铲除宦官。

此人二次不明智之举,进一步纵容奸人当道:祸害天下,害人害己

千不该万不该,此时张温举荐盖勋为京兆尹,汉灵帝有点舍不得而犹豫不决。此时,视盖勋为眼中钉的,当时皇帝身边的大红人小黄门兼上军校尉蹇硕,极力劝说并说服汉灵帝,于是盖勋离开洛阳前往长安赴任。

盖勋上任之后,每逢军国大事,汉灵帝都会下手诏咨询于盖勋,还屡次给予赏赐,极其亲信盖勋,当时朝中大臣中无一人能受到如此信任。

由此可知,倘若盖勋继续在汉灵帝身边,与之常交谈、劝导,则至少让汉灵帝多知一些实情,不至于被宦官们完全蒙蔽,玩弄于手掌之中。进而大有几率,联合刘虞、袁绍等人铲除宦官,从而不会发生老粗何进征召董卓铲除宦官之事,自然而然,董卓也不可能轻易掌控朝政,危害天下。

此人二次不明智之举,进一步纵容奸人当道:祸害天下,害人害己

张温,此人可谓成事不足败事有余,害人害己。为此自己也遭到灭顶之灾,本来心里恨张温,加之以睚眦必报的董卓性格,怎能放过张温,那就不是董卓了。果然,董卓入京之后,以"与袁术私通"莫须有的罪名抓捕并拷打致死张温。

结语

也有张温的三公之位是用钱购买的说法,倘若此事为真,则张温与宦官们狼狈为奸,故意调离盖勋的可能性很大,为何这么说?起初提拔他的人为大宦官,大长秋曹腾,且之后一帆风顺地官至司空。以当时宦官专权时期,没有非凡能力的张温,若不跟宦官勾结,凭什么升官?

此人二次不明智之举,进一步纵容奸人当道:祸害天下,害人害己

还有奇怪的一点,张温及盖勋之前没有任何情深交往,既不是老乡又不是师生关系,为何无缘无故举荐盖勋?

姑且不论是否为有意无意之举,因张温而失去两次剪除奸佞之徒机会是千真万确的事实,由此可知,深居要职的张温,"在其位,未尽其职。"误人误事,害人害己。更悲哀的是,在东汉王朝如此尸位素餐者何止张温一人,多如牛毛,从上到下,遍地都是,故此,若东汉王朝不灭亡,则可以称之为天下第一奇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