瀘溪縣鰲山燈傳承人創“抗疫”作品為戰“疫”祈福

近日,瀘溪縣鰲山燈傳承人楊必熙製作了鰲山燈“抗疫”作品,為舉國抗疫祈福,希望儘快消滅新冠肺炎疫情,讓籠罩在中華大地上的陰霾儘快散開,人們重回美好生活。

走進楊必熙的工作室,映入眼簾就是一盞大型的如小山般的鰲山燈,由蘆葦幹紮成的燈骨架包裹上彩紙後,顯得格外絢麗奪目,彩燈上框架中的和周圍擺放的故事人物更是栩栩如生,周圍還擺放著由蘆葦幹紮成的亭臺樓閣,造型十分逼真。主燈頂層的傘形轉盤用一根根絲線一端繫於轉盤頂端,一端勾住人物身體,用電風扇替代原炭火熱動力衝動轉盤,燈走線動,其人物翻動雀躍,讓整個彩燈人物故事更加生動活靈活現。

眼前這個正忙著製作故事人物的老人就是楊必熙,只見他左手握著漢八刀,左手拿著通草莖,用刀細細的雕刻著人物的臉龐,隨著後再用通過剪紙將人物著衣衫,最後在人物臉上進行彩繪勾勒出人物更加細膩的形象。而在一旁擺放的由蘆葦乾製做成的樓閣,隨後楊必熙再將繪製好的四個人物在樓閣上依次排放好位置,這幅鰲山燈“抗疫”作品就此完成。

楊必熙介紹,製作的這座樓代表著武漢的黃鶴樓,樓旁的四個人物就代表著“驅霾四神”,“四神”守護著武漢。據瞭解,瀘溪鰲山燈始於漢代,盛興宋朝,已有千餘年的歷史,是瀘溪民間一種紙紮彩燈技術品。鰲山燈多於元宵燈展上放燈,意為民間祈福國泰民安。如今,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楊必熙通過這種方法,為武漢祈福,為中國祈福,祈願病除疫消,國泰民安,迎接春暖花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