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讓陳景潤、華羅庚這種級別的數學家去參加高考,數學能答滿分嗎?為什麼?

用幸運老虎


陳景潤能答滿分,華羅庚不能!

以下是分析


既然是高考,就得看二人的基礎數學功力。二人雖然是中國耳熟能詳的數學家,但是成長經歷完全不同,造就了二人在基礎數學上的差距。

個人經歷

  • 華羅庚,初中畢業後,就讀上海中華職業學校,一生只有初中文憑,高中課程和大學課程均是自學。之後是清華大學圖書管理員-->數學系助教-->講師,再之後英國劍橋大學留學2年,都是高等數學,研究的越來越深。

  • 陳景潤,福建師範大學附屬中學前身福州英華,在高三時提前考入廈門大學數理系,之後就讀於廈門大學數學系,之後北京四中任教-->廈門大學數學系助教-->中國科學院數學研究所-->中科院大連化學物理所-->研究哥德巴赫猜想

陳景潤高中的求學經歷更完備,而且有中學教師的經歷,這讓陳景潤更熟悉高中的考察方向。

解讀高考

  1. 大學方法不能在高考試卷上出現!假設這兩個大咖都能把高考試卷做對,陳景潤深知哪個方法能寫,哪個方法不能,但是華羅庚不能。

  2. 文字遊戲陷阱!在高中數學試題上,有很多的文字陷阱,比如“p是q的充分不必要條件”和“p的充分不必要條件是q”這兩種表述是截然相反的。作為有高中教師的陳景潤,必然見過學生跳進陷阱,所以他就能知道如何避免進陷阱!

  3. 熟悉考點。陳景潤在高中時,能提前考進大學,說明他高中學習成績非常好,尤其是數學。這就是高中的學霸,然後回高中任教,再加上去的是北京四中這麼厲害的學校,可見陳景潤對高中考點非常熟悉。和華羅庚不是一個梯度的!

綜合來講,陳景潤基礎數學功力深厚,更熟知考點,還是曾經的大學霸高考數學必定所向披靡,而華羅庚,基礎數學功力相對弱,一直從事高等數學研究,不瞭解高考命題和答題方法,高考數學中吃大虧。

借古諷今

事實上我們現在的學生中,有一部分同學整天研究高端的解題方法,忽略簡單知識,審題不仔細,考試中總會不經意丟分。還有一部分同學,功底深厚,審題仔細,經常會發現陷阱,跳出陷阱,這類學生在高考中才是優等生!


數學你新哥


⭐高校專業那些事⭐為您分析/分享/解惑

高考來了。高考話題也多起來了,什麼專業,學校,志願,吃喝拉撒。

現在又來一個問題:讓陳景潤,華羅庚這類基本的數學家參加高考,數學能答滿分麼。。。?

我看了很多人回答,都對數學家不屑一顧,,看不起數學家,認為數學家不可能拿滿分。。



甚至說數學博士連小學題都不會做滿分。。。


我只說:貧困限制了你們的想象力。

這些數學家閉一隻眼睛都能考滿分。數學家考滿分,好比是乒乓球高手和你們打乒乓球。不用球拍都吊打你們。

腦子笨限制了你們的思維。。。。。。。。。如果你們和頂尖的數學系高材生過過招,就知道, 高考數學一百分拿去簡直是跟玩的一樣。。。。

華羅庚和陳景潤這樣的數學家非常的稀少。。。

你讓他們做高考題,那是侮辱他們。。他們考個滿分那易如反掌。。。

中國頂尖數學家只有一兩個。

每年高考數學能滿分的人,全國不下10000人。。你們信不信?不管你們信不信,反正我是信的。。當然作為一個高級工程師 不能信口開河

河南高考,理科,每年數學滿分的不下50個。

看2018河南理科,

中國科學院大學,數學最低分147,總共錄取31人,你猜幾個滿分。。。。不下20個。。

其他清華,北大,北交大等最低錄取分都是140多。。。

在清華北大,你數學考不了滿分,你都不好意思和別人打招呼?

河南高考文科,數學滿分的不下300個,顯然文科題簡單點

再簡單,你試試,弄個標準答案,, 你抄一遍都不定都抄對。。。

那文科呢。我給你看看。這會是真得一大群滿分的了。。。。。


河南2018文科,年北京大學錄取了32人,全是滿分。全是滿分,全是滿分,全是滿分。。。。

你們想考北大,文科數學得滿分,文科數學得滿分,數學得滿分。

那其他學校的呢。

中央民族大學,錄取16個人,最低分148分。

中國人民大學,錄取42個人,最低分148分。

復旦大學,錄取11人,最低分149。

四川大學錄取23人,最低分147。

武漢大學錄取96人,最低分148。

就錄取一人,數學是滿分150。

廈門大學錄取23個人,最低分147

華北電力大學和中南財經大學,共錄取109人,最低分144。

武漢理工大學錄取38個人,最低分148。

這裡面有多少滿分的?保守估計不下300人。

河北省文科高考滿分上千人,錄取全部滿分的院校就12所。










我告訴你,河北省每年數學滿分的近千人。保守估計在1500人。

數學家的腦子比你們想像的強大的多。

看到這裡,你們還敢說數學家考不了滿分?

清華大學都是各省最優秀畢業生,每年大量畢不了業的。。。

也有滿分的高材生一大群。。。


更重要的是,胡耀文的量子力學、電動力學、統計力學和分析力學(即物理所說的四大力學)都獲得滿分,這是清華大學歷史上第一位獲得四大力學滿分的學生,也是中國高校第二位滿分的學生。第一位是中科大曾經的學生莊小威,現在是哈佛大學的教授。

我告訴你的事但是這些人離陳景潤,華羅庚差遠這呢。。。

上過大學都知道數學家的厲害。。不在多說了。反正不是數學系物理系的學生都知道數學家,物理學家的本事。。。


看看大數學家高斯18歲搞出來了十七等分圓,先證明:

結論:



畫:






我反正看不懂。。



誰看懂了,自己明白了給我說一聲。這是300年前,大數學家物理學家高斯18歲一晚上自己搞出來的。你一天能弄明白算你厲害

老鐵們,看到這裡了,點個贊,點個關注唄。


高校專業那些事


首先需要指出,高考數學是“極其極其極其”簡單和初級的數學。

且不說華羅庚這樣的大宗師,即使以我自己,應該屬於業餘高階,專業門檻邊緣的水平。以我的水平來看,高考數學,包括很多人嘴裡的“壓軸題”,並不比99表要困難多少,最多隻是“繁瑣”而已。

當然未必是滿分,粗心的事故總是可能發生,數學家也可能一不留神把一個加法算錯。但高考的內容可以說是沒有任何挑戰性的。

首先的原因就是整個中學數學本身就是極其初級的,知識量非常少,如果對比大學數學,連5%都不到,可以說任何一門大學數學專業的基礎課程,比如數分,線代,… 都遠超整個中學的數學總和。

整個中學數學的知識點僅僅包括:低維歐幾里得幾何,二次以下多項式代數,三角函數和簡單的複數,排列組合,少量入門的解析幾何和微積分。

如果是奧數,會覆蓋的稍多一些,比如初級的圖論,數論,等。需要指出,奧數的知識範圍依然是很初等的,但涉及到的技巧性非常高。如果問題是問IMO的題目,那麼我覺得一半一半,有些數學家比如特侖蘇會秒殺,而另外一些頂級數學家則未必擅長解奧數題,當然,華羅庚屬於前者,我國早期的許多數競書籍都是華老寫的。

需要指出我國的中學數學教育其實講的既淺又窄,特點是題海,學生花了三倍五倍的時間精力做重複性勞動,但並沒學到什麼有趣的東西。

相比之下,美國的高中對頭部學生開設AP課程,幾乎可以涵蓋大量常規的大學數學內容,對有天賦有興趣的學生來說,是非常刺激的。


帖木兒


如果不經過練習,直接讓陳景潤、華羅庚這種級別的數學家去參加高考,他們是絕不可能拿滿分的。

為什麼說的這麼肯定?

雖然高考的數學,對數學家來說難度很低,但是這兩者思維不在一個層面上,不在一個角度上。


在面對一道高中數學題的時候,數學家因為思維的廣度和深度遠超高中數學,同時數學知識也更廣博,他們考慮一道題的可能情況就會非常多,可能遠遠超出高中數學大綱,但實際上命題者都是依據高中數學大綱命題,可能沒有數學家想的那麼多複雜的情況。

這樣他們很可能在一道題上耗費非常多的時間,而高考是選拔性考試,是不會有很多時間讓你在一道題目上糾纏的,在一道題目上糾纏過多,其他題目的時間可能就不夠了。

還有一個原因,高考數學肯定會有很多套路,彎彎繞,挖一些坑。這些套路,彎彎繞或者叫坑,數學家是不熟悉的。而這些東西本身跟數學知識是無關的。再沒有經過系統的訓練的情況下,數學家們進坑的幾率還是非常大的。

就好像我們這些大人,覺得自己肯定做小學數學題沒問題吧,肯定滿分吧?但實際上卻未必這樣。總有一些坑能讓你跳進去。

前幾天我剛進過。

小學二年級的一道題,畫了一條直線,也畫了學校,標明瞭樂樂家和強強家的方位。

題目如下:樂樂家距離學校100米,強強家距離學校200米,學校佔地寬度是100米,問樂樂家距強強家多少米?

我按照自己的理解,比如我早上上班時,小區到公交站的距離,肯定是小區門口到公交站的距離,不會是小區中心點到公交站的距離。

這種理解,在草稿紙上畫圖如下:

這樣計算下來,結果是100+100+200=400米。

孩子是這麼理解的,我也是這麼給他輔導的,但是發下來的結果是錯的。老師是這麼理解的。

樂樂家到前學校的距離,是指樂樂家到學校中心點的距離。同理,強強家也是一樣。按照這樣的理解,畫出圖來就是:

樂樂家到強強家的距離就是:100+200=300米。

你說二年級數學,有什麼東西我不會嗎?沒有。但是敗給了套路。

數學家也是一樣的。

只有經過相應的訓練和練習,適應了套路,能夠避開陷阱,數學家才能拿到高考數學的滿分。


超人爸爸說教育


1000%滿分,那個時代的數學家基礎知識特別雜實!對他們來說,高考相當於大學生去做小學一年級數學。他們的速算能力能超過計算機!說到此,肯定很多人不以為然。但請去想想:華羅庚雙手同時打算盤,計算快過計算機,中國當年的東方紅衛星數據、原子彈數據、衛星軌道、原子彈軌道、氫彈軌道等是華羅庚等數學家計算出來的。當時中國沒有計算機,但五十年代卻搞出了原子彈、氫彈、衛星。連美蘇都認為不可能,但中國全成功了。這裡面的計算不但有數學、物理、化學公式、還有應用和計算,可以說數據庫和計算量龐大。很難想象,用算盤打出衛星、原子彈、氫彈等數據,要是今天,沒有計算機,現在的科學家,也搞不好這些數據。華羅庚當年初中未畢業,全靠自學完成了高中、大學、英語、德語等課程。直接去請華任教的,後面公費留學又回國的,在日本授課時,死在了講臺上。陳景潤,證明了世界史上沒有數學家能證明的數學難題:歌德巴赫猜想。可見基礎數學多雜實。


合彩創富萬家興業


數學,咱不敢說,畢竟本人是數學學渣。說說化學吧,高考參加的是三加二理科,化學成績148(滿分150),提前半小時做完的試卷。上了大學學大學化學發現,如果高中的時候我懂大學化學的知識,高考題就是太小兒科。妄加揣測:只要基礎知識沒問題,帶家的這些人,做高考題(當然語文政治可能得除外)跟玩兒差不多


專職打臉


我兒子是彈鋼琴的。在他十歲時,彈奏貝多芬的悲愴奏鳴曲,當時他說,世界上最好的鋼琴家也會有難度。現在,他上音鋼琴系畢業後去國外深造了,他說,鋼琴家不是說出來的,是一步步練出來的。所以,出題者,是平地望山耳。


柳下風3


我覺得讓數學家去參加考試,如果是初中或者小學的數學卷子,得滿分的可能性比較大,但如果讓其去參加高考,數學想拿滿分,可能性卻不大。舉個例子,數學所覆蓋的範圍如果是“一個操場”那麼大的話,那麼一名數學家所鑽研的領域最多是“一間廁所”那麼大的範圍。而高考的數學,不單單是考數學家擅長的那個領域,而是儘可能把覆蓋面搞得廣一些。

同時,現行的高考模式,想要考好數學,沒有每天刷題,想要考出理想的成績估計有一定的難度,更何況想要考滿分。眾所周知,讓數學家每天都在刷每年的高考數學真題,或者全身心撲在數學題海當中,估計是不可能的。故此,想要讓數學家在不熟悉數學題型的情況下想要考滿分,無異於天荒夜譚。

不僅僅是數學家考高考數學卷子無法得滿分,就是那些赫赫有名的作家做高考語文的題目,同樣不可能得滿分。舉個例子,前不久有一個作家的作品放在高中的閱讀題當中,當這位作家嘗試著做這個閱讀題的時候,結果發現自己所寫的答案和傳說中的標準答案相差十萬八千里,這位作家做自己原創的閱讀題,結果所丟掉的分數超過三分之二,這一現象讓人瞠目結舌,但也是客觀存在的現實。

有人說,語文的閱讀題是主觀題,而數學都是客觀題,對就是對,錯就是錯,數學家怎麼可能在做數學題的時候會出錯的呢?首先,我們要了解一下,不管是作家、數學家還是其他雜七雜八的“家”,只要是成了某種什麼“家”,就必定在某個領域的某個方面很有建樹。我們知道,每個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想要在某個領域出人頭地,就應該“深耕”於這個領域的某個方面,而讓某個人在某個領域面面俱到,“鬍子眉毛一把抓”,那麼這個人想要“成家”是不太可能的事情。

而在高考數學的試卷當中,幾乎一整張卷子裡到處都是“陷阱”,而某個數學家在做這張卷子的時候,對自己不太熟悉的領域稍微不留神,就可能“入坑”了。 同時,數學考試不單單是考結果,還需要考生把做題目的過程,比如有些題目需要把解題思路寫出來。但是讓數學家做這些題目,他們會不會寫出詳細的解題思路來呢?就算他們一整張卷子都會做,你猜像陳景潤和華羅庚這樣的數學家會怎麼做題目?我覺得十有八九會直接把結果寫在卷子裡。因為,在他們看來,所有的數學題目都太簡單了,幾乎都屬於“口算題”難度的範疇,根本不需要把解題思路寫出來……

你認為數學家參加高考,能在數學方面獲得滿分嗎?歡迎留言探討。


微雨潤苗


1、魯班的故事。2、兩題的答案。

不出費馬大定理的證明等難題,敢說讓他倆都得〇分的。不信,看看這兩道小學題。

①在-4進制中把1/7化成小數。

②用最簡單的方法把1/109化為小數。

還是先講個魯班的故事吧。

魯班對徒弟非常刻薄。有個徒弟拿著一斷2釐米見方木條,讓魯班師祖看看是什麼木頭。


魯班接在手裡,翻過來掉過去看了一會兒,也沒認識是什麼木頭。

後來,這個徒弟把秘密當別人說了。原來,那根所謂的木頭,是鋸下的一段苘麻根。


答案①1/7在-4進制數中:

②32/109的最簡單方法:

思考題:

1;

1,1;

1,4,1;

1,( ),( ),1;

1,( ),( ),( ),1;

.....................................

正是:

活到老,學到老,

一天不學活不了。

宇宙知識無窮多,

倒在棺材學不了!


創新數


這種題目就是侮辱數學家的,數學家是不會研究這些低級無聊的題目的,因為解這種題幾乎沒有什麼意義。

現在去歐洲核子中心拉幾個科學家過來讓他們倆小時做現在的高考題,我覺得能及格就很了不起了,還滿分,搞笑你聽說過腦筋急轉彎考滿分的人沒?考試的題目很多都是些陷阱題目,是專門為應試的學生準備的不常見的那種,一個腦力方面老年人肯定是難跟的上,一個速度問題要解出那麼多拐彎抹角沒有碰到過的題目年齡稍大點就力不從心了。

你應該去了解一下數學家是幹嘛的,數學老師是幹嘛的,他們看起來研究的是一種東西,實際上有天壤之別。可能有些數學家也有功底比較好的,解考試題目非常好的,但絕對不是全部,因為數學家一般都會重點研究數學系的擴展,和理化系的無縫結合部分。這些才是真正對世界有用的東西,而不是為了突出表現自己而專門去設計一些類似於腦筋急轉彎的題目。(曾經有拿初中的考題難倒一片數學家,出題人自己覺得洋洋得意)

數學一般研究都是一些理想形態,得出的結論也大部分都是確定值,而實際應用時確並不是這樣,因為一些物質在計算中具有時效性,得出的值也不一定是確定值。所以在實際應用時,數學家才有可能對自己的數學體系進行拓展,一致於他會寫很多的套用函數,(就是說在實際應用時數學家會將很多的內容封裝到一個個的函數中,這樣模型複雜時便於理解,即是是這樣也很少會出現腦筋急轉彎式的內容(也就是說那些腦筋急轉彎幾乎就相當於數學中的段子那樣可有可無))

我們現在的出題很不科學,應該用一種科學的方法去出題。比如像力學的方程,得從易到難這樣漸進的方式去測驗學生。要是能理解到牛頓的程度是一個等級,能理解到愛因斯坦相對論的是另一種等級,能從相對論擴展到引力方程類的這又是一個等級。這樣考試大家都會一些至少有興趣去答題求解,不至於看到題目就搞的心理崩潰像失戀一樣。(就是說像一個幾何問題,會計算曲面的球面的或者綜合面的從最基礎的開始到極端複雜的)不能一開始就用腦筋急轉彎去繞,或者搞一些毫無意義的題目。大家不要覺得這樣的想法很變態,國外的就有幾乎拿出的題目是暫時近乎無解的題目去給學生做,做出後就直接給封神了。(外國老師就有這麼幹過,其實老師自己都不會)很多時候講課都是從實驗開始的,這有助於提高學習興趣,也便於理解和應用。

說了這麼多廢話,總之我的中心思想是,不論你考試結果如何,你學到的東西要會用,會用了才是真正你學到的東西。即是你考試很差,只要能將有用的東西記下來,將來混的一定不比狀元們差。很多當年的狀元看現在的數學題,也照樣一臉懵,因為出了學校幾乎再沒用過那樣的題,這世界也不需要那樣的題來維持,相反一些看似簡單的問題在實踐中是大量應用的,只要能結合理化對生活也是有很大幫助的。

我們不要刻意去貶低一個人,也不要刻意去神化一個人。(被你神化的人自己本身不一定會接受你對它的吹捧)我覺得需要養成一種專注的習慣去學習,可以為數學進行爭論,但你也不能去貶低其它學科,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不要動不動就去開罵戰。有些人非常喜歡數學這沒問題,問題是它們也經常貶低其它學科。我曾經在文章中說數學是學習物理化學的工具,就這樣的論點被一群人噴,我只好默默的在下方留言,既然數學那麼牛掰,為什麼投資界的排名一二三四五六七八,沒有一個數學家,難道財務報表太難數學家看不懂。

用幾句通俗的話來說明一下數學家與考試的數學之間的關係吧。數學家就像會用一種語言寫文章的搞應用的專家,而考試狀元就像會寫生僻字的專家,不但會寫而且會唱呢。雖然數學家也可能認識熟悉生僻字,若把生僻字當成一個專業他們肯定是比不過專業研究文字生僻字的。同理考試狀元也會寫文章,但是論寫文章的水平他們也是比不過專業的數學家的。就像你把生僻字這首歌給莫言魯迅這樣的文學家,他們可能也認不全(這裡沒有不敬的意思,只是打個比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