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句修改知识讲座及配套练习(初中通用版)

病句修改知识讲座及配套练习(初中通用版)

深圳 王泽中

编者按语:关于病句知识,现行初中课本没有系统地讲解,但历年中考又要考,对于学生来说,确实较困难,因为他们没有教材;对于老师而言,选定什么内容,又是一大难题,编者只能根据以前的教材进行补充。以下介绍的九种辨析语病的方法,只是我个人的观点总结,或许对大家学习病句知识有抛砖引玉的作用。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切勿死搬硬套,要学会灵活运用、举一反三。

一、注意关联词的前后搭配。

在涉及到复句的句子中,我们要注意它们的关联词,考虑关联词搭配是否恰当,关联词有无放错位置,语序是否合理等等。复句的关联词分单用和配对使用两种,如果句子中使用了必须配对使用的关联词就要注意它们的搭配是否恰当,看有没有张冠李戴的现象。如果是递进关系的复句,则要留心两个分句的语序是否合理,看有无语序不当的语病。

例1:想象不是对诗人的创作是一种必要,而且对于读者的欣赏也是一种必要。

分析:例1是一个递进关系的复句,应用“不但……而且……”,而“不是”应与“而是”搭配,例句就犯了张冠李戴的毛病了。

正确的应是:想象不但对诗人的创作是一种必要,而且对于读者的欣赏也是一种必要。

例2:如果你因病不能上学,才必须得向老师请假。

分析:“如果”与“就”是固定搭配,

正确的应是:如果你因病不能上学,就必须得向老师请假。

有时也可省去后一个搭配的词,如:

正确的应是:如果你因病不能上学,(就)必须得向老师请假。(省去“就”也行)

配套训练习题一:

1.只有好好听课,好好完成作业,学习成绩就能大幅提高。

正确:只有好好听课,好好完成作业,学习成绩才能大幅提高。(只有 才能 )

2.既然你来了,我也该走了。

正确:既然你来了,我就该走了。(既然 就 )

3. 应用这种罗盘,无论在阴云密布以及早晚看不到太阳的时候,也不会迷失方向。

正确:应用这种罗盘,无论在阴云密布还是早晚看不到太阳的时候,也不会迷失方向。

(无论 还是 )

4.不管气候条件和地理条件都极端不利,登山队员仍然克服了困难,胜利攀上了顶峰。

正确:尽管气候条件和地理条件都极端不利,登山队员仍然克服了困难,胜利攀上了顶峰。

(尽管 仍然 )

附常用关联词:

1.转折关系:

尽管……可是…… 虽然……但是…… 却……、 ……然而……、 ……可是……

2.假设关系:

如果……就……、 要是……那么,无论……都…… 、 不管…也……、 倘若……就 、要是……就……

3.并列关系:

一边……一边……、 即使……也……、是……是……、 既……又……

4.递进关系:不但……而且……、 不光……也……、 不仅……还……

5.选择关系:

不是……就是……、是……还是…… 、或者……或者……、 要么……要么……、 与其……不如…… 、宁可……也不……

6.因果关系:因为……所以……、 之所以……是因为…… 、……因此……

7.承接关系:

先……再……、 首先……然后……、 先……然后……接着……最后……

8.条件关系:只要……就……、 只有……才……

二、注意出现“禁止” “防止”类词句子表达的逻辑意思是否正确。

有些词语,如“禁止” “防止”“忌”“避免”等词语,本身就有“设法阻止”的意思,命题者常增设否定词,造成句意相反,形成语病。在做题时一定要先审清题意,弄清本意是推行什么,还是阻止什么,再确定否定词的去留。

例:学生写作文切忌不要胡编乱造。

分析:例句中 “切忌”已有“不要”的意思,应去掉“不要”。

正确:学生写作文切忌胡编乱造。

配套训练习题二:

1.睡眠三忌:一忌睡前不可恼怒,二忌睡前不可饱食,三忌卧处不可当风。(删去三个“不可”)

正确:睡眠三忌:一忌睡前恼怒,二忌睡前饱食,三忌卧处当风。

2.一些家长没有意识到这是一种病,而采用简单粗暴的方式阻止孩子不上网。(句删去“不”)

正确:一些家长没有意识到这是一种病,而采用简单粗暴的方式阻止孩子不上网。

3.为了防止类似的恶性事故不再发生,我们一定要加强管理,采取严密的防范措施。(句删去“不”)

正确:为了防止类似的恶性事故不再发生,我们一定要加强管理,采取严密的防范措施。

4. 为了防止非典疫情不再反弹,市领导要求各单位进一步加强管理,制定严密的防范措施。(句删去“不”)

正确:为了防止非典疫情再反弹,市领导要求各单位进一步加强管理,制定严密的防范措施。

三、句中出现多个否定词时要注意什么。

命题者也喜欢用多个否定词来迷惑考生,因此我们对反问句要有清楚的认识:肯定的反问句表示否定的意思,否定的反问句表示肯定的意思;如果是双重否定句则表示肯定意思。在出现多个否定词时不妨算清究竟有几个,然后运用数学“负负得正”的理念去理解,如果发现有多余的否定词把本意弄反了,那么就可以确定有语病,就要把多余的否定词删去。

例:科学发展到今天,谁也不会否认地球不是绕着太阳运行的。

分析:“谁也不会否认……” 这一双重否定句已表示肯定意思,后面再套进“不是……”这一否定词,最终表示否定的意思。(三重否定表示否定。)

分析:应去掉“不”。

正确:科学发展到今天,谁也不会否认地球是绕着太阳运行的。

配套训练习题三:

1.雷锋精神当然要赋予它新的内涵,但谁又能否认现在就不需要学习雷锋了呢?

分析:分别删去“不需要”、、

正确:雷锋精神当然要赋予它新的内涵,但谁又能否认现在就学习雷锋了呢?

2.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念深入人心的今天,谁能不相信高科技不会给人类带来福音?

分析:分别删去“不会”

正确: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念深入人心的今天,谁能不相信高科技给人类带来福音?

3.对于那些无视交通规则的人,难道不应该不受到责备吗?

分析:分别删去“不受到”

正确:对于那些无视交通规则的人,难道不应该责备吗?

4.我们无论如何不能不承认,太阳不是从东方升起西方落下的。

分析:分别删去“不是”

正确:我们无论如何不能不承认,太阳从东方升起西方落下的。

四、注意句中的介词。

在介词的运用上,极易出现语病。这类句子常有两部分组成,一部分由介词短语做状语,另一部分有正常的句子主干,命题者就常在这里设陷阱,给两个部分都加上介词,使句子的主语隐藏起来,造成成分残缺的语病。修改时常会发现两个介词删去任何一个都可以,这时仍要留心读句子,尤其有上下文的句子,准确把握句子的真正主语后,才把多余的介词删去。

例:通过这次旅游,使我获得了不少收获。

分析:介词“通过……”,“使……”与后面的短语组成介宾短语,使原来的主语变为状语,整个句子没有主语。应该去掉其中一个介词。

正确:通过这次旅游,我获得了不少收获。

或 这次旅游,使我获得了不少收获。

配套训练习题四:

1.当听到这个故事的时候,使我想起许多往事。

分析:删去“使”

正确:当听到这个故事的时候,我想起许多往事。

2. 通过七八个孩子共同努力,终于把学校电教室打扫得干干净净。

分析:删去“通过”

正确:七八个孩子共同努力,终于把学校电教室打扫得干干净净。

3.在列车长粗暴的干涉下,使爱迪生在火车上边卖报边做实验的愿望破灭了。

分析:删去“使”

正确:在列车长粗暴的干涉下,爱迪生在火车上边卖报边做实验的愿望破灭了。

4.经过老师和同学的帮助,才使他打开思路,掌握了解题方法,成绩有了明显提高。

分析:删去“才使”

正确:经过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他打开思路,掌握了解题方法,成绩有了明显提高。

五、注意并列短语的搭配及语序。

这类句子常出现由并列短语作谓语部分或宾语部分的情况,命题者常设置搭配不当或语序不当的语病。若由动词性并列短语作谓语时,要注意语序是否合乎逻辑;此外就要留心它们是否都能与前面或后面的中心语搭配。

例1全校同学讨论并听取了王校长关于教育改革的报告。

分析:例1句中,先“讨论”再“听取”不合逻辑,属于语序不当的语病。应改为“听取并讨论”。

正确:全校同学听取并讨论了王校长关于教育改革的报告。

配套训练习题五:

1.各种新发现的流行病,使我们改正并认识了自己不良的卫生习惯。

分析:“改正并认识”应为“认识并改正”

正确:各种新发现的流行病,使我们认识并改正了自己不良的卫生习惯。

2.只有坚持经久不息的冶炼和艰苦卓绝的开采,才有可能获得一颗光彩夺目的金珠。

分析:“经久不息的冶炼和艰苦卓绝的开采”应为“艰苦卓绝的开采和经久不息的冶炼”

正确:只有坚持艰苦卓绝的开采和经久不息的冶炼,才有可能获得一颗光彩夺目的金珠。

3.老知青在这本书中看到自己经历过的感受和状态。

分析:删去“感受和”

正确:老知青在这本书中看到自己经历过的状态。

4.同学们明确了学习态度和目的。

分析:删去“态度和”

正确:同学们明确了学习目的。

六、注意有关数量增减的句子。

数词有确数、概数之分,对此我们要掌握它们的使用规则:概数前面不能加上“至少”“最多”“最高”“超过”“最低”一类词;使用“降低”“减少”“缩小”等词语时不能用倍数,否则易产生句意矛盾。我们平时要掌握好这些规则,即可以避开命题者的陷阱了。此外还要注意出现重复啰嗦的语病。

例1:10年间,图书年出版品种增加了一倍多,而总印数基本持平,说明图书的平均数下降了一倍多。

分析:例1使用“增加”和“下降”,前者应与“倍”搭配,后者应与“几分之几”搭配,“下降”词语不能与表倍数的词搭配,应改为几分之几或用百分比表示。

正确:10年间,图书年出版品种增加了一倍多,而总印数基本持平,说明图书的平均数下降了二分之一(或50%)多。

配套训练习题六:

1.材料厂经过技术革新,成本下降了一倍,而产值却增长了10%。

分析:把“一倍”改为“二分之一”或“50%”

正确:材料厂经过技术革新,成本下降了二分之一(50%),而产值却增长了10%。

2.这次火灾造成的经济损失,据有关部门保守估计,直接损失至少在三千万元以上。

分析:删去“至少”或“以上”

正确:

这次火灾造成的经济损失,据有关部门保守估计,直接损失在三千万元以上。

这次火灾造成的经济损失,据有关部门保守估计,直接损失至少在三千万元。

3.我们的语文教材本子几乎是世界上最薄的,比几个主要国家同类教材少三倍。

分析:把“三倍”改为“三分之一”

正确:我们的语文教材本子几乎是世界上最薄的,比几个主要国家同类教材少三分之一。

4.由于“非典”的影响,今年来我市旅游的人数比去年同期降低了一倍以上。

分析:把“一倍以上”改为“50%以上”

正确:由于“非典”的影响,今年来我市旅游的人数比去年同期降低了50%以上。

七、注意出现“能否”“是否”等词的句子前后搭配情况。

如果句子中有“能否”“是否”“好坏”“有没有”等词时就要小心了,这个句子可能犯有搭配不当的毛病。因为这些词提出了两种情况,表示双提(两种情况都提到),它们后面相应的要从两个方面进行双承接词,这样才能搭配。可是命题者常在这里设置语病,有的在双提词的后面跟了“能”“否”等表示单承的词,有的则在单提词的后面跟了表示双承的词,造成前后表意不一致的逻辑错误。

例1:一个人学习能否进步,与这个人善于钻研有重要关系。

分析:例1 “学习能否进步”表示双提,后面与之对应的却是单承,前后不一致,产生语病。可以在“善于”后面加上“是否”。

正确:一个人学习能否(双提情况)进步,与这个人善于是否钻研有重要关系。(双提对双承)

配套训练习题七:

1.能否根治网吧“顽症”,是保证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条件之一。

分析:删除“能否”

正确:根治网吧“顽症”,是保证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条件之一。

2.是否有“以农民为本”的理念,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

分析:把“是解决”改为“是能否解决”

正确:是否有“以农民为本”的理念,是能否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

3.能否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分析:删除“能否”

正确: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4.教育观念能否从根本上转变,是我们解决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进程问题的重要保证。

分析:把“是我们解决”改为“是我们能否解决”

正确:教育观念能否从根本上转变,是我们能否解决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进程问题的重要保证。

八、注意句子中词语的感情色彩。

有些句子没有上述病态特征,从语法上看也没有语病,这时就要注意句子中的成语或词语的感情色彩,读题时要注意这个句子的褒贬义与使用的词感情色彩是否搭配。

例:他那认真刻苦的学习精神,值得我们每个同学效尤。

分析:“认真刻苦”是褒义词,“效尤”的意思是“学坏的样子”,是贬义,用在这里前后感情色彩同类,应改为“学习”。

正确:他那认真刻苦的学习精神,值得我们每个同学学习。

配套训练习题八:

1.学校热情表扬了刘明见义勇为的行径。

分析:“行径”改为“行为”

正确:学校热情表扬了刘明见义勇为的行为。

2.这次演讲比赛暴露出了很多才思敏捷的学生。

分析:“暴露出”改为“涌现出”

正确:这次演讲比赛涌现出了很多才思敏捷的学生

3.本刊将洗心革面,继续提高稿件的编辑质量,决心向文学刊物的高层次、高水平攀登。

分析:“洗心革面”改为“从严把关”或“严审编辑程序”

正确:本刊将从严把关,继续提高稿件的编辑质量,决心向文学刊物的高层次、高水平攀登。

4.小明犯了错误总好狡辩,你说他一句,他就举一反三,还你好多句。

分析:“举一反三”改为“百般争辩”或“无理争辩”、“争论辩驳”

正确:小明犯了错误总好狡辩,你说他一句,他就百般争辩,还你好多句。

九、句中出现“对”、“对于”、“关于”等介词时要注意

是否颠倒了主客体关系,主谓语之间是否照应,是否因混用造成介词结构位置不当等。例:焦裕禄这个名字对青年人可能还有些陌生,可是对四十岁以上的人却是很熟悉的。(“陌生”的主语应是“青年人”,“熟悉的”主语应是“四十岁以上的人”,而不是“焦裕禄这个名字”。)

区别:“打人,对他来说是常见的现象。”(此句中,虽然用了无情感的客体作为主语,但请大家注意到,“是常见的现象”是能够陈述“打人”这一主语的,而“他”是不能作为“是常见现象”的主语,“他”前须加介词“对”,故此句表达是正确的。)

病句知识训练:

(1)用词不当

关联词用错。如:只有坚持核查,就能和平解决伊拉克问题。

分析:

正确:

(2)搭配不当

①主谓搭配不当。如:他那崇高的革命品质,经常浮现在我的脑海中。

分析:

正确:

②动宾搭配不当。如:上海科技开发中心聚集了一批热心与科技开发服务、善于经营管理的专业化队伍。

分析:

正确:

③主宾搭配不当。如:这最后一天的劳动是同学们最紧张、最愉快、最有意义的一天。

分析:

正确:

④修辞语与中心词搭配不当。如:他在培育良种方面花了很大的心血。

分析:

正确:

(3)成分残缺

①缺主语。如:通过学习雷锋的感人事迹,使我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

分析:

正确:

②缺谓语。如:我们正在努力为建设一个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

分析:

正确:

②缺宾语。如:看到他的照片,我便想起了当年我们一起玩耍、同桌共读。

分析:

正确:

(4)语序不当

①逻辑语序不当 如:学校通过并研究了新的规章制度。

分析:

正确:

②关联词语序不当 如:不但我信任他,而且信任他的朋友。

分析:

正确:

(5)前后矛盾

①前后不统一。如:能否刻苦钻研是提高学习成绩的关键。

分析:

正确:

②否定多余。如:个别医生不讲医德,索要红包,医院领导对此并非不无责任。

正确:

③范围不清。如:人们一走进教学楼就会看到,所有关于澳门历史的图片和宣传画被挂在走廊的墙壁上。

分析:

正确:

(6)重复啰嗦 如: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是困扰我国基础教育的顽症疾病。

分析:

正确:

(7)表意不明(歧义) 如:牧童牵着牛在吃草。

分析:

正确:

巩固强化练习(以下不另附答案)

1、我们的校长常常接待许多学生家长的来访和来信。

2、他的无畏精神时刻浮现在我的眼前。

3、只要增加投入,才能使粮食生产稳步增长。

4、秋天的香山是个美丽的季节。

5、听了校长的报告,使我受到极大的鼓舞。

6、我们正在努力为建设一个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

7、市政府严肃处理了水泥厂擅自提价。

8、老师为了培养我们,可真是废寝忘食,处心积虑。

9、今年的产量减少了一倍。

10、张老师才到我校,许多老师还不认识。

11、博物馆展出了几千年前刚出土的文物。

12、赵老师亲切地走过来对我说、“你要注意保护视力啊!”

13、这里的情况,对于我们已经很熟悉。

14、这悲壮的故事,怎能不使我不感动得流泪呢?

15、春运期间,为防止类似的交通事故不再发生,有关部门加大了监管与督查力度。

16、你交来的稿件,正在进行排版。

17、王总和李经理多次反复论证这套技改方案。

18、中国长城是世界上没有的奇迹。

19、他的作文不但在全校冒尖,而且常常居全班之冠。

20、有没有坚定的意志,是一个人在事业上能够取得成功的关键。

21: 团结一致是能否搞好工作的关键。

22、具有健康的体魄,是关系到一个人能否取得优异成绩的基本保障。

23、这个商店出售饮料、汽水和啤酒。

24、参加这项活动的都是共青团员和中学生。

25、无论干部和群众,毫无例外,都必须遵守社会主义法制。(例句中“和”应为“还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