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碎念】那些年我曾追过的女明星。

首先,我是个萧亚轩隐身粉。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我从未参与过任何粉丝应援,现在更是佛系追星,不会过于关注她的事情。

很早就想写一写我眼中的萧亚轩,但常常是提笔空无言。对她的感情很微妙,三言两句难以说清楚。这次为什么又想写呢?起因是她又发新歌了。

最近,她发行了新专辑里的第二首新歌《不如先庆祝能在一起》。说实话,刚听这名字时,完全不知所云。心想着,这娃又恋爱脑上头了,和新男友在一起也要发首歌庆祝?



再看这曲风和画风,抛开粉丝滤镜,我这30岁的老阿姨直呼hold不住啊。实际上,从潇洒小姐开始,我就越来越跟不上她的节奏了。(PS,那首玩笑例外,收录我最喜欢的歌单TOP榜)

【碎碎念】那些年我曾追过的女明星。


从什么时候开始关注她的?时间线已经模糊了,分不清是小学还是中学,只记得是在儿时好友的录音带里听到了她的歌。说实话,我并不是很有乐感的人,对音乐的热爱并不热烈,但那时好友很爱听她的歌,被熏陶之下,我也就跟着捡了个爱好。

最狂热的时候是高中(2006-2009),每天除了自己听,还会疯狂安利别人听。那时候最喜欢她的快歌,喜欢那些华丽又张扬的旋律。


代言人萧亚轩 - 1087

【碎碎念】那些年我曾追过的女明星。


青春期的喜欢是带着极强的个性色彩,仿佛听的是什么就代表自己标榜什么。当时很多人喜欢周杰伦、林俊杰、孙燕姿、王菲,而我喜欢萧亚轩这件事就很特立独行,非常酷。那个时候的她也真真的是个酷girl。


【碎碎念】那些年我曾追过的女明星。

到了大学时期,她的风格就变了,开始走向潇洒的电音曲风,特别任性。而我还在惯性运动地喜欢着,偏爱她。几次向别人安利都会被遭到吐槽:造型丑,歌难听,鸭嗓。情绪上来也会和他们争执一番,但是内心深处我自己也知道,确实不如以前了。

毕业后也就逐渐佛系,鲜少听歌,她也从荧屏消失,淡出江湖。有天下班,非常累,我在公交站台等车,旁边商场轮播的音乐正好切换到另一首歌,前奏一响我就听出是萧亚轩的《倒数》,听得我热泪盈眶。


【碎碎念】那些年我曾追过的女明星。


那时我刚出社会没多久,被现实蹂躏地无力反击,感觉自己孤零零地对抗着一整个世界。突然听到熟悉的声音,就像个受委屈的孩子得到了久违的拥抱,激动、感动的情绪一下子都涌上心头,泪水止不住地往下流。

回想那个场景,不知道路人是何感想,怎么回家的也不记得了,但是当时的心情我到现在都记忆犹新。我不再是学生时代那个追求旋律和节奏快感的新新人类,开始跟着她的慢歌,咬文嚼字,沉浸到细腻情感之中。

不远萧亚轩 - 1087

【碎碎念】那些年我曾追过的女明星。


萧亚轩消失不营业的这几年,我也没有听歌了。才发现,我真的不是热爱音乐的人,小时候最讨厌的课程之一就包括声乐课。现在想来,这么多年来我更多是习惯了喜欢她,习惯了她的声音,懒得换人喜欢了。

再听歌就是她这张时隔五年发行的,号称最后一张专辑的《Naked Truth 赤裸真相》。而且还夹带私货,让自己的新男友做首发歌曲MV的男主角。但再次露面并没有给我惊艳的感觉,尤其是她的颜值,不再是我当年拿来标榜的个性长相。


【碎碎念】那些年我曾追过的女明星。

【碎碎念】那些年我曾追过的女明星。

酷girl变成欧美辣椒,娇小的身材硬凹性感造型。偕同她的新歌,虽然音色没变,但还是让我不太适应。

我也看了她当主咖的那期《吐槽大会》,但说实话,她真不适合综艺。包括以前参加的快乐大本营,奔跑吧兄弟,每次看着都感觉有点拘泥,表情动作不自在。但同样为数不多的访谈节目,或记者采访,却让人眼前一亮,很真诚也很有想法。

再回到《不如先庆祝能在一起》这首歌,通过各种碎片化的信息,我才知道她想表达的不仅仅是爱情。这是献给她母亲的一首歌,也是在告诉大家珍惜当下,好好陪伴身边人。于是再听一次,就又找到当年的感觉,重新喜欢上这个帅女孩。

她变了,更成熟勇敢。我也在成长,在慢慢学会珍惜。


END

地点:公号深漂碎碎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