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讀詩經:愛是熱烈而奔放的

作者/往事如歌

我讀詩經:愛是熱烈而奔放的

二千年多年前的先秦時代,沒有封建禮教,沒有道德枷鎖,人們自由平等,男耕女織,生活雖苦,但其樂融融。青年男女在追求愛情的時候,也是自然樸素,熱烈奔放的。勞作之餘,河邊、桑林都是他們約會的地方,他們表達愛的方式含蓄而又奔放,大膽而又委婉,所以詩三百被稱作“思無邪”,無論是兩情相悅,你儂我儂;還是求之不得,寤寐思服。雖豔而不淫,雖哀而不傷。

如《召南·野有死麕(jun)》:野有死麕,白茅包之。有女懷春,吉士誘之。林有樸樕,野有死鹿。白茅純束,有女如玉。

舒而脫脫兮,無感(han)我帨(shui)兮。無使尨(mang)也吠。

我讀詩經:愛是熱烈而奔放的

《詩經》裡的每首詩都是一個完整的故事,簡短的幾行詩句留給我們豐富的想象與聯想。

《野有死麕》敘述了一位年輕健壯的小夥子出外打獵,運氣真好,一會兒就獵獲了一隻小鹿,於是用白茅包裹起來,正想作為禮物送給心愛的姑娘。在路上剛好遇到了迎面走來的窈窕淑女,少女正含情脈脈地看著他。幸運的小夥子拉著姑娘往樹林裡鑽。姑娘心中羞得亂跳,矜持而內斂的提醒“吉士”:溫柔一點,別弄亂我的頭髮絲巾;輕點輕點,別惹的附近的狗兒亂叫……

我讀詩經:愛是熱烈而奔放的

兩情相悅的世界是生命裡最動人的畫面,是愛的熱烈和奔放,是男子的青春活力和女子的清純可愛。

元代散曲《朝天子·赴約》,描述了一位少女與情人約會的情景與《野有死麕》有異曲同工之妙:“夜深深靜悄,明朗朗月高,小書院無人到。書生今夜且休睡著,有句話低低道:半扇兒窗欞,不需輕敲,我來時將花樹兒搖,你可便記著,便休要忘了,影兒動咱來到”。

我讀詩經:愛是熱烈而奔放的

戀愛中的女人羞怯而大膽,坦誠而率真,健康和溫暖的氣息,大概就是那個時代年輕人的特色:雖古老卻純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