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珊《穀子書店》:如果小說會說話(圖)

碧珊《穀子書店》:如果小說會說話(圖)

碧珊《穀子書店》:如果小說會說話(圖)

聖誕節尋找一顆星收到一份特別珍貴,特別喜歡的禮物。青年女作家《穀子書店》的簽名版。本想著春節就和書裡的名著度假,但《穀子書店》以名著的書名作為一個個章節名,實在是把我吸引住。這些中外名著大多我都讀過,有些還精讀研讀過。但就是沒有想過要以這種方式寫一本書。

碧珊《穀子書店》:如果小說會說話(圖)


當下有些作家出書,書名幾乎是語不驚人死不休。但《穀子書店》不一樣,她完完全全圍繞著書店、書店裡的人和書籍縮寫。看在短短一天之內,一個女人能否改變一家書店的命運?除了阿婆、讀者,還有那些書店裡的書籍也紛紛"活"了起來……後記《如果小說會說話》恰如其分。書店存在至今、名著流芳到現在,其價值、其生命力都是經過時間考驗的。


碧珊《穀子書店》:如果小說會說話(圖)

讀《穀子書店》,一個小時一本名著,由25本世界名著串起了《穀子書店》的最後時光。結局如何,尋找一顆星不說破。這確實是一本好書,比很多市面上的雞湯書要強,適合那些初中生、高中生、大學生閱讀,特別能提高文學素養。當然,這本書也可以當做一本文學名著的導讀來讀。生活與小說有時候密不可分。

碧珊《穀子書店》:如果小說會說話(圖)

碧珊《穀子書店》:如果小說會說話(圖)

 

碧珊《穀子書店》:如果小說會說話(圖)

 《穀子書店》講述了一家南方的老書店在最後一天搬遷前發生的故事。店主康阿婆和丈夫司徒為了保住書店不被搬遷,想盡辦法讓村民來參加書店的告別會,熱鬧百出,笑料和感動不斷。在這一天裡,書店裡的藏書也按捺不住紛紛"活"了起來,開始自己說話,拯救自己的書店。多少思想的火花在這裡碰撞,寫書就是作家和自己靈魂的一場對話。


碧珊《穀子書店》:如果小說會說話(圖)


碧珊的《穀子書店》從寫作到出版歷經三年,初稿完成後曾得到著名作家、茅盾文學獎得主、中國諜戰小說之父麥家的親自修改指導。新晉茅盾文學獎得主、著名作家徐則臣誠、著名作家鮑十、"秘密調查師"系列小說著名作家永城、編劇嚴東旭、北京人民廣播電臺著名主持人曉晏老師、《南方人物週刊副主編》衛毅等人的大力推薦。但他們只在書的封底留下了精闢的寥寥數語,碧珊的文學之父也沒有為本書寫前言推薦。這是《穀子書店》最難能可貴的地方,一個年輕女作家想靠作品說話的底氣和勇氣是很了不起的。這一點尋找一顆星相當佩服。一個平凡的書名、一段有思想的記錄、處處有思想火光閃現,或娓娓道來、或直擊靈魂。


碧珊《穀子書店》:如果小說會說話(圖)

我與碧珊屬於一見如故的朋友。她成長不易、奮鬥也不易。這是她六本小說裡的第一本書。她十五歲因病吃中藥七年,二十歲時因渴望"體驗更多人的人生"開始寫作。她於2006年由中國電影出版社出版一本青年導演採訪錄而進入電影行業,從此開始了以電影養活寫作的十幾年艱苦生活。從編劇到宣傳總監,從片場最瘦小的執行導演到執掌後期公司、每日奔波承接剪輯業務的公司負責人。她經常說:"為了能夠養活寫作,我拼盡了全力。"


碧珊《穀子書店》:如果小說會說話(圖)

  這句話尋找一顆星深有體會。因為我與她的境遇大同小異。好在《穀子書店》已經出版上市、已經在全國各大書店上架、已經在各大網商平臺銷售,百尺竿頭,夢想終於實現了第一步。

  最後告訴你們一個秘密,微博上的@碧珊小悟空 就是《穀子書店》的作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