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跌了,油價降了,銀行理財安全嗎?

用戶54598460319


近期收到疫情影響,全球資本市場出現劇烈波動,市場恐慌情緒加大。歐美股市已經走出技術性熊市,甚至引發對金融危機的擔憂。但是這些因素是否會影響銀行理財的安全性?我認為,對於大部分銀行理財是不會有影響,但是對於非保本浮動收益銀行理財會有一定影響。
首先,銀行理財不是存款,理財產品的投資收益與風險都是客戶自己承擔的,這個在大家購買理財產品的時候都會簽署風險通知書。
其次,目前銀行理財有多重類型的產品,從收益率風險上看,可以分保本保收益,保本浮動收益,非保本浮動收益。這三者的風險程度是不斷加大的,但其預期收益率也是不斷加大,這就是高風險高收益。
那麼,要想了解自己購買的銀行產品在本次全球金融動盪市場下的風險,可以直接查看自己購買的時候產品類型、
保本保收益產品:100%本金安全,並且實際收益率與預期收益率一致。如果你購買的是這種,那麼不管外面怎麼樣,你都是最安全的。
保本浮動收益產品:100%本金安全,但是獲得的產品收益不保證。目前市場上出現了保證最低收益的產品,即最差的情況為投資者在到期日獲得最低收益率。一般來說最低收益率與活期存款利率相差無幾。活期收益率也就是0.35%。如果你購買的是這裡,那麼你的本金是絕對安全,但你的收益率可能會大大打折,甚至為0。
非保本浮動收益產品:不保證100%本金安全。可能損失部分或者全部本金,產品收益也不確定。另外目前還有一些銀行是部分保本理財產品,如90%保本,最差的情況可以獲得90%的本金。如果你購買的是這種產品,那麼你的本金也可能出現虧錢。
但是不管怎麼樣,在金融危機來臨的時候,你的銀行理財是很好的抗風險產品,以為危機中,股價價格隨時從100元跌到50元,房價也可能從1萬一平方跌到7千。

股市小獵豹


最近連支付寶都出現了負增長,最突出的一個就是中國人壽的國壽安鑫利,反正我是跌了4天,裡面一共有12w每天都賠,今天好不容易止住了,但也沒有收益。所以銀行理財你得看清哪個行,四大行應該沒問題,小的銀行還是得慎重!



暖晴z


在當前大形勢下,黃金跌、石油也跌,銀行理財安全嗎?

國內的銀行理財基本是安全的,但是有的理財也會有所下跌。

銀行理財分為很多種,要看銀行理財的底層資產是什麼?如果你的底層資產是貨幣基金或者是債基。那現在這個情況還是比較安全的,貨幣金可能還會持續上漲。只不過漲幅小一點,而債基的理財近期有可能有一點回落,但是中長期看還是會上漲回來的。基本上沒有什麼問題。

怕就怕在有的銀行理財底層資產看不清,有些實際上投資到風險很大的行業,如果投資到國際原油,或者是投資到黃金白銀貴金屬,那麼這種理財在這個時候是比較危險的,價格會下降,也就是作為購買者的我們,可能會承受稍微幅度大一點的損失。

還有人把定投基金作為理財,那在現在股市大跌的情況下,基金定投可能會有所損失。但是我認為既然選擇了基金定投就要堅持下去,小份額的、7~8年不用的錢可以一直投下去,直到等到牛市的那一天。

最安全穩妥的銀行理財是存款類的,50萬以內有存款制度保障,即使銀行倒閉了,本息和在50萬人民幣以內都可以直接賠付。而且有一些地方性商業銀行給的利息也很高,能在4%以上,比一些有風險的理財收益可能都要高。我覺得對普通老百姓來說,這種理財方式可能是比較妥當的。


莫水宏觀經濟


黃金跌了,油價降了,並不影響銀行的理財安全,銀行理財安全由其風險等級決定。

黃金和油價跌了,股市也跌了,因為這些都屬於資產,下跌各有各的原因,但有一個共性,就是受到流動性的衝擊,比如說避險類的黃金,在股市下跌時理論上應該上漲,但這次也跌了。

而銀行理財產品屬於間接投資,根據風險等級,可以劃分為PR1至PR5五個等級,分別匹配保守型、謹慎型、穩健型、積極型和激進型五個類型的投資者,PR1為低風險,PR2為中低風險,PR3以上級別的理財產品風險就比較高了。

如果是PR2級別以下的理財產品,其底層資產主要是投資國債、貨幣市場工具、中短期票據等高流動性、低風險的資產,不管是黃金,還是油價,抑或股價,它們的價格波動都不會對PR2級以下的理財產品底層資產有影響,因此這些理財產品還是和原來一樣。

但對於高風險的理財產品,可能其資產裡投資了股市或者黃金,當股市大跌,黃金大跌,這類理財產品就可能發生風險,給投資者帶來虧損,那麼現在風險確實就是比較大的。

比如說國債、貨幣基金、債券基金等就屬於中低風險的理財產品,而股票類、原油類、黃金類基金,就屬於高風險的理財產品。另外,對於中低風險的理財產品,雖然不受權益類資產價格波動影響,但會受到利率因素影響,如果利率走低,中低風險的理財產品收益率會進一步下行。


財經宋建文


銀行理財安不安全不能一概而論,要知道銀行理財產品本身就是有風險的,只是不同的理財產品風險程度不同。

銀行理財產品風險等級劃分

銀行理財產品的風險等級分為低風險,較低風險,中等風險,較高風險,高風險等5個等級,不同等級風險不同。

銀行理財產品安全嗎?

銀行理財產品如果是低風險等級的,屬於保本理財,這種情況的話,儘管金融產品,黃金,原油,股市等出現大跌也是非常安全的,本金是有保障,只是不同影響保本理財產品的收益率而已。

而銀行理財產品等級在較低風險以上至高風險的,這些理財產品就不安全了,當金融市場出現大跌時候,這些理財產品也是會出現虧本的概率,收益率會倒掛的現象,所以不會絕對的安全。
如上圖,這是某銀行理財產品情況,這個短期理財產品,風險等級是低風險,也就是屬於保本型的理財產品。

這種保本理財產品風險可以忽略不計,風險性極低。根本不會受其他金融市場大跌,不會對本金構成風險,絕對的安全有保障。
如上圖,這款理財產品的風險等級是中低風險,而近1年收益率是負6.25%,意思就是購買這款理財產品是虧本的。

銀行理財產品也是一樣的,如果要選擇較高風險等級以上的,都是存在本金本金的概率,安全性較低。

綜合以上分析得知,在黃金和油價下跌之時,銀行理財產品安不安全是沒有絕對性的。

銀行理財產品很多種類,只能說如果是保本理財的是絕對安全,非保本理財的就肯定有風險不安全,針對不同產品安全性是相差比較大的。


老金財經


今天早上收到朋友的一條溫馨提示:看好錢,現金為王,及時享樂。雖然是玩笑,但放在當前的環境下,還有些應景。

目前全球經濟受到疫情的影響,歐美股市連續暴跌,美股多次出現熔斷,讓有史以來最著名的 “股神”巴菲特也未能倖免虧損的厄運。而作為普通人,銀行理財是否會虧損,就是一個需要重新盤點的問題。

銀行理財是否安全,主要還是看產品最終投資的資產是什麼。筆者購買的低收益低風險的產品,投資標的主要是固收類產品的,相對都比較安全,而定投的偏股型基金,直接跌掉了過去不到一年的收益,本金也有所虧損,沒有購買原油、黃金類直接相關的理財產品。所以,是否安全,還是要看購買的理財產品最終的投資方向。

此外,配置資產的比例在這個時候似乎顯得尤為重要,在風險來臨的時候,是否能夠承受住風險,並且不用改變長期的投資計劃,都是事先要考慮的。前幾天一個朋友,因為受不了自己的基金虧損,竟然在這個時候離場,帶來的損失也很是心痛。筆者認為如果控制好比例,堅持定投,那麼還可以等待未來的牛市。

再者,產品的風險等級也是一個提示,風險等級高的,可能會有較大的收益,但當市場動盪的時候,有可能會引起本金的損失。一般R3級別以上,可能就會存在較大的風險了。

當然目前銀行存款應該是安全的,不僅有50萬的存款保障,有些利率相對也不錯。在現在這樣的時候,可能更能讓人有安全感吧。

相信疫情終歸會過去,但因此卻會留給我們很多的啟示,包括企業和個人的資金流管理,在理財配置的時候,要注意安全性、比例控制和長遠規劃等等。很多人都說,疫情過後,認清了很多事,其中有一點就是健康最重要,資產安全很重要,現金流很重要,你覺得呢。


財會小童


這個還真不一定。要知道銀行理財產品,也分為不同的風險等級的,其與黃金、亦或者石油價格都可能存在一定的關聯。自然,當黃金價格下跌、油價暴跌、股市熔斷,會對部分理財產品產生不小的衝擊的!

受到新冠肺炎病毒的影響,全球股市暴跌,黃金、石油價格也不斷下跌,雖然疫情持續的時間或許並不會太長,但對於全球經濟的影響可不小。

  • 美國三大股指短短一個月不到,暴漲暴跌、已四次出現熔斷,歷史上從未出現過。連股神都被套牢,更何況一般的理財產品呢!

  • 石油價格短短十幾個交易日,價格如瀑布一樣暴跌,從40多美元一直跌至20多美元,累計跌幅超過40%。

  • 至於說黃金,雖說比股票和石油更抗跌,但這一段時間價格也不斷處於下跌當中。

這種行情之下,對於部分高風險、高收益的銀行理財產品,影響還是非常之大的!不過,對於一些只投向於債券、存款等固收類資產的銀行中低風險理財產品,是一丁點影響也沒有的!

  • 舉個簡單的例子,銀行某定期理財產品,350天期限,預期年化收益4.9%。此時,不管股市如何跌、油價如何降、黃金價格如何波動,只要期滿後贖回,其收益就是4.9%,幾乎是不存在任何變化和風險的!

  • 而另一款結構性存款產品,其直接與滬深300指數掛鉤,當觀察日滬深300指數價格等於或高於期初價格時,可獲得5.7%的年化收益,否則收益就只有1.35%。這種情況下,股票市場的波動,就直接決定了收益的高低,就存在一定的不確定性!

總之一句話,當股票、黃金或石油出現波動時,銀行理財產品是否安全、收益是否穩定,並不能一概而論,需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才行!


財經者思


主要是看你買的哪個方向的理財產品。也就是看你理財產品裡的底層資產同黃金、同原油有沒有關聯?如果有關聯,關聯性能有多大?

所以現在是重新審視你所擁有的理財產品的時刻了。如果不對的話,趕快換吧。

1.假如你買的是寶寶類產品,也就是低風險的固定收益類產品。雖然同上面兩類產品沒有關聯,也會受到影響,因為為了穩定金融市場,現在所有國家的監管政策都是資寬鬆的貨幣供應,那麼就會將固定收益的回報率下降。但這種下降是不會出現大幅度的損失,還仍然取得的是正收益。


那麼具體來看一下,例如買了餘額寶,在疫情之前,整體7天收益率一般為2.28%,但是在疫情期間,我國央行也不斷在降準降息,進行了國債的逆回購。市場資金寬鬆,收益率下降,現在已經是2.20%。但仍然是正收益。

2.假如你買的是原油期貨類的或者黃金類的理財產品。也就是說底層資產的日常操作管理是同這二類產品相關的。那麼就要大大的受到這二類產品的價格漲跌的影響。但是這種影響可能增添你的收益,也可能消薄你的收益。

A.理財產品的底層組合,涉及以上二類金融產品的操作,全部都是看多,那現在的損失是非常大的,如果還涉及加了槓桿,那損失就更加巨大了,有可能現在已經需要清盤了。

B.理財產品的底層組合,涉及以上二類金融產品的是看空操作,那現在可能每天的淨值變化都非常大,但總體是大盈利的。如果還涉及到加槓桿,加的方向又對,時機又對,那現在可能盆滿缽滿了。

C.理財產品的底層組合,將這兩類金融產品進行了反向操作。也就一個看空,一個看多,那有可能業績平穩,相互將風險和收益損失進行了抵充。這種產品種類還是很多的。

3.其實理財產品還有很多種類,例如涉及到股票類的理財產品,涉及到非標資產類的理財產品,以及混合類的理財產品。他們也會受到影響而產生淨值的波動。但是這種關聯是非直接關聯,就如同寶寶類產品一樣。

為什麼這兩個產品發生變動,所有的理財產品都會有影響呢?因為金融市場是一個整體關聯性的市場,每一個金融產品發生的變化,都不會是孤立的影響,都會觸發其他金融產品的價格變化,只不過影響的多還是少而已。

4.目前仍然是黃金和原油的劇烈波動期,且未來其走勢變化受到多重因素的影響,變數非常多,很難預料其短線變化。對於國內投資者來說,如果不是特別專業人士,而且又對短期收益率變化比較敏感的話,建議現在持幣旁觀是最家的選擇。

但凡涉及到黃金和原油作為底層資產配置的理財產品。基本上在風險評級中都屬於中高以上評級,所以也要對應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評級。兩者相配,才意味著有承受價格劇烈變化的風險管理能力。

總結:所以不是簡單的去看銀行理財產品安不安全,而是要看其底層資產到底是什麼,一定要穿透分析,這才是正確的分析理財產品收益和風險之道。

德先生講金融和理財由專業變得通俗。跟隨德先生得到最簡單的答案和最實用的解決之道。覺得好關注我!再多點點贊。


勻楓財技大兜底


在黃金下跌,油價下降的情況下,銀行理財產品安全嗎?

現在的理財市場,也是幾家歡樂幾家愁,如果你投資的是低風險理財產品,那麼你的收益率可能戰勝了絕大部分投資者,如果你把資產配置到高風險的股票,原油,黃金等領域,你的投資損失可能就比較大。

和上面的情況類似,關鍵看銀行理財產品投資的底層資產是什麼?整體上來看,銀行理財產品以低風險投資居多,因此相對來說是安全的。

比如我配置的一些低風險理財產品,到目前為止仍然是正收益,雖然它的收益率不高,但是我配置的偏股型基金,最近一個月侵蝕了接近一年的收益,也就是說不但沒有賺到錢,反而虧了本金。

正規的銀行理財產品,在產品說明書中都會有一個風險等級的標註,一般是分為5個等級,第一、二等級為低風險產品,第3等級為中風險產品,第四、五等級為高風險產品。

在全球資本市場普遍下跌的情況下,銀行理財產品收益也會受到一定影響,所以關鍵看它的產品風險等級,如果是第3級以上的產品,很可能就是不安全的。

比如,最近某理財產品上的中低風險理財產品,日淨值結算也出現了負值的現象,這就說明他的底層資產也出現了虧損,但是根據我的觀察,它配置的高風險產品比例不大,因此虧損幅度是非常有限的。

從目前情況來看,全球經濟受新冠病毒疫情影響,股市出現大幅度下跌,黃金和石油也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下降,只有貨幣目前來看相對安全,所以銀行存款和國債目前仍然是最安全的產品。

就銀行理財產品來說,他們通常會對資產進行分散配置,這樣能夠起到一定的風險分散作用,整體上看優於單一資產配置,關鍵看他資產配置中高風險資產配置的比例。

所以,如果購買銀行理財產品,現在最好投資一些中低風險以下的產品,這樣能夠起到規避風險的作用。


互金直通車


銀行理財概念太廣,風險等級也相差懸殊,不能一概而論。最近黃金超跌10%,原油跌幅超30%,倘若你的理財產品投資相關領域,那麼你的收益率會受到很大影響,很可能已經出現了不同程度的虧損,倘若你的銀行理財投資方向與此無關,那麼對你收益影響不大。投資理財是我們每個人都要面對的事情,接下來我們簡單瞭解下各類投資理財產品,以風險等級劃分,幫助大家瞭解如何合理的配置自己的資產。

第一,低風險產品。銀行存款,各類貨幣基金,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各種寶寶類,國債等。這類產品明顯的特徵就是安全性高,靈活方便,但是與之相對應的就是收益率低,這類產品通常收益率不會高於4%。

第二,中風險產品。債券,債券基金,指數類基金,一些銀行理財,保險,證券等。這類產品明顯的特徵就是收益相對較高,但是風險也較大,會承擔一定程度的虧損,但是虧損幅度有限。

第三,高風險產品。股票、外匯、黃金、原油、信託、古玩字畫,私募,VC等,這類產品明顯的特徵就是高風險,高收益,有損失本金的可能性,甚至可能出現欠債。

投資理財一定要根據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凡事量力而行,切勿盲目,風險和收益如影隨形,一定不要只看到收益,忽略了風險。

我是Roseview財經,更多問題敬請關注,歡迎一起交流討論,希望對您有幫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