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界Demo Day:西安硬科技項目在線比拼

投資界-西安創業(XianDream.com)消息,3月19日下午,在西安市金融工作局、西安市科學技術局、西安市投資合作局以及西安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金融服務辦公室特別支持下,由清科集團、投資界主辦的“投資界Demo Day”西安站如約啟幕。投資界Demo Day是清科集團推出的面向投資人和創業者的項目路演,專注於硬科技、大健康、消費升級等領域的深度孵化和投融資服務。正式路演前,京都律師事務所高級合夥人劉敬霞,金杜律師事務所證券業務部合夥人唐麗子分別圍繞新《證券法》與註冊制進行了主題分享。其中,劉敬霞將新《證券法》與原2014年修訂的證券法變化之處進行了詳細解讀,唐麗子就註冊制的落地實操展開闡述。

本次 “投資界Demo Day”西安站活動,精選了3個硬科技優質項目參與線上路演,普羅資本、西高投、天創資本、源星資本、啟迪之星、深創投等多家機構投資人在線看項目。

1北斗天地股份有限公司

項目簡介:北斗天地是一家以能源化工信息化智能化和北斗應急通信導航業務為核心的軍民融合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公司彙集國內一流資源,依託尖端人才、核心技術、核心產品,打造核心競爭力,解決行業痛點,形成差異化競爭優勢。

核心競爭力:信息化、軍工資質齊全,產品可直接對外銷售。

融資階段:A輪(已完成)

運營現狀:公司位於西安,建有省級研發中心。公司與國內一流院所合作,深度參與多個國家、軍隊、省市重點研發計劃或重大專項。在北京、青島、新疆建有分支機構,並在拉美、非洲、澳大利亞等國家和地區開拓海外應用市場。

評委問答

天創資本高級總監侯建榮:這個行業壁壘在哪裡?是技術壁壘還是行業准入壁壘?

北斗天地馮建:目前國防和重點領域行業應用是北斗應用的重點,大眾應用、國際化應用正在培育。行業的壁壘主要在於國民經濟各行各業的市場資源。

在國防和重點領域北斗應用產品要有資質或者檢測認證的准入門檻。技術的壁壘主要在於北斗與新一代信息技術的融合應用,我們公司我們專注是北斗和通信,尤其是在應急通訊領域的應用,有自己的專業團隊。

普羅資本投資部執行董事程文靚:現在的產品當中,比如芯片、系統、硬件設備,哪些是自研的,哪些是外採的?

北斗天地馮建:芯片這塊,我們是採購國內自主可控的主流芯片。除此外,板卡、終端、系統都是我們自研的,來提供整體解決方案。

深創投投資副總監張有新:

從產品介紹來看,既有硬件,也有終端及解決方案,收入佔比例最大的是哪一塊?

北斗天地馮建:主要還是靠解決方案,在公司業務收入裡,解決方案佔到80%,自有產品佔13%多。

2陝西三義高科石墨新材料有限公司

項目簡介:三義高科一家專注於碳素石墨材料工業應用的企業,立足於炭素石墨材料的研究、開發與製造。目前主要從事稀土金屬冶煉用石墨陽極與石墨坩堝及鋰電負極材料提純用石墨匣缽坩堝的研發、製造與銷售。

核心競爭力:產品質量穩定;提升裝爐量,降低客戶產品成本達25%;供應能力穩定,不受環保政策影響。

融資階段:未融資

運營現狀:

公司項目佔地130餘畝,2018年初動工建設,於2019年3月房屋及基礎建設完畢;2019年6月開始生產設備安裝調試,2019年11月生產設備調試完畢,達到量產條件。目前,公司正在進行批量生產前的中試,2020年1月產品已出爐,近期將發運給相應廠商試用。

評委問答

天創資本高級總監侯建榮:2020年、2021年收入預測是多少?是否有上市計劃?

三義高科徐鐸:我們預測2020年銷售額3.9億元,預計實現利潤1.15億元;2021年銷售額9.3億元,預計實現利潤2.35億元;2022年銷售額14.7億元,預計實現利潤4.33億元;2023年銷售額20.1億元,預計實現利潤6.29億元。上市計劃準備在2022年申報。

深創投投資副總監張有新:今年的盈利預測比去年增長的非常快,一方面是產能擴張,另外一方面是否簽訂了意向性採購或者戰略協議,可以最大程度實現盈利預測?

三義高科徐鐸:

首先從技術上來講,我們採用自動化擠壓方型成型系統,方型匣缽坩堝能使負極材料石墨化企業有效提升裝爐量達25%,從而降低客戶產品製造成本達20%,從而保證公司核心產品的競爭力,提升市場佔有率。其次,負極材料行業第一梯隊和第二梯隊裡都有跟我們的意向客戶,目前已在試用中。

3西安班特利奧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項目簡介:班特利奧以打造電池全生命週期大數據監測平臺為目標,成為新能源汽車電池自動化測試和智能微電網綜合解決方案服務商,覆蓋梯次電池智能微電網和新能源汽車後服務市場,為鋰電池和電動汽車產業鏈的健康和可持續發展保駕護航。

核心競爭力:針對新能源汽車的電池系統推出了車載電池健康體檢終端,為每輛能源汽車提供全面的電池健康體檢報告,打造電池全生命週期大數據監測平臺。

融資階段:

未融資

運營現狀:公司的眾多系列產品廣泛應⽤於電池⽣產企業、電動汽車⽣產企業、電池研究、檢測機構、電池回收梯次利用、儲能微電網等⾏業。公司現已與湖南恩智測控技術有限公司、威馬汽車、吉利汽車、南通江海電容器、雅迪集團、中航鋰電、中國鐵塔、英可瑞、群菱能源、陝汽商用車、北京大華無線電、上海漢升電源、西安特銳德智能充電科技有限公司等建立了長期合作關係。

評委問答

天創資本高級總監侯建榮:終端設備是車載的還是第三方的,如何應用?

班特利奧盧軍:這個設備載體是不上車的,使用場合主要在4s店、維修廠或者主機廠,對出廠的車的電池進行健康體檢。外界想去獲取電池的健康狀況,就必須得通過這樣的設備。比如去年12月份我們跟中國鐵塔的合作,他們提出要做一個移動電池檢測車,目的就是開到各大4S店、維修廠或者主機廠去收梯次利用回來的電池。電池的定價就根據我們給電池的檢測報告來參考定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