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詩歌閱讀指導(十九) 杜甫《望嶽》

望嶽

唐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

造化鍾神秀,陰陽割昏曉。

蕩胸生曾雲,決眥入歸鳥。( 曾 同:層)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高考詩歌閱讀指導(十九)   杜甫《望嶽》

題目是《望嶽》,是作者遠遠望嶽,遠望泰山。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岱者,大也。泰者,大也。泰山就是岱山。古代以泰山為五嶽之首,諸山所宗,故又稱"岱宗"。這句話是說泰山是什麼樣子的山呢?齊魯大地鬱郁蒼蒼。意思是說泰山佔據了齊魯大地,極言其大。

高考詩歌閱讀指導(十九)   杜甫《望嶽》

”造化鍾神秀,陰陽割昏曉。”造化,指大自然。鍾,動詞,鍾情於這個地方。神秀,神奇秀麗。大自然鍾情於這個地方,把神奇秀麗的景色都集聚於泰山這地地方。陰陽昏曉對應,一明一暗是因為泰山在這裡,使明暗不同。有了泰山在這裡,那就是明暗兩重天,極言泰山高大。

高考詩歌閱讀指導(十九)   杜甫《望嶽》

“蕩胸生曾雲,決眥入歸鳥。”曾 同:層。層雲生胸。“蕩胸生曾雲”的“生”用的很準確,雲霧在胸間生出。這裡題目是望嶽,人沒在泰山,雲不可能在胸間縈繞。這裡的“生”有別於“升”,應該是胸間生雲,是看到泰山,心胸頓然開闊。眥,眼眶。睜大眼睛,把眼眶睜列才能看清歸巢泰山的鳥。這裡是說作者盡力睜大眼睛,想把泰山的氣象盡收眼底,同時自己的胸懷也無比博大。

高考詩歌閱讀指導(十九)   杜甫《望嶽》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會當,設想。照應題目,是望嶽,遠望泰山,沒有登泰山。這一句是,如果登上泰山,天下的山都是小的山。顯然這句話是望嶽的感受。這句話是化用《孟子·盡心上》上的一句“孔子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這句話表面上是說泰山之高,實際上講的是“站得高,看得遠”的道理。正因為在修齊治平的過程中尋求突破、超越自我,孔子才能不斷提升自我,最終達到“從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杜甫正是把“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轉化成自己的詩句“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到了泰山,胸懷博大,登上泰山上,盡攬天下美景,到了齊魯大地,就接觸到儒家思想的最高境界。作者由此來表達自己的思想境界的。

高考詩歌閱讀指導(十九)   杜甫《望嶽》

縱觀這首詩,由題目《望嶽》和尾聯可以看出,作者是想表達望嶽的感受。一個人要想一覽眾山小,必須登臨大山絕頂。要想千里目,必須更上一層樓。盡攬天下美景,只有登上五嶽之尊的泰山。知道他化用“孔子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的句子,那就能明白“齊魯青未了”的更深層含義。齊魯是孔孟的故鄉,孔子是儒家思想的代表,那就不難理解杜甫所追求的目標了。杜甫所追求的就是治理國家,盡覽儒家思想,尋求治理國家的方略,他追隨的就是孔孟。

高考詩歌閱讀指導(十九)   杜甫《望嶽》

首聯點明寫作對象,泰山。並有深層的含義,齊魯大地,也是暗含的寫作對象,是儒家的思想高地。中間是寫泰山的大和高,從宏觀整體到微觀細節,其實就是儒家思想的廣和博。鋪墊夠了,推出“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這一句,表明自己的胸襟和境界。

仔細的把握字面意思,進而聯想深挖其的深刻含義。至於理解到哪一個高度,那就看自己的知識儲備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