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人說房地產20年暴利,面對疫情卻“撐不過”兩個月?

嘉顏66


題目說法也分情況:1、一般區域性的房地產開發公司中,即使其一直經營比較順利,房地產週轉性比較好,但是在當今市場環境中,房地產開發拿地成本比重逐步上升,其高成本運作狀態下,導致其前期盈利基本更大比重投入新項目,公司的自有盈利現金流有限,因此在發生疫情時,很多公司在回款週期加大後,自有現金流基本不足以維持太久,從而導致“撐不過”的局面。2、跨區域型的房地產開發企業中,其高擴張的戰略開發中,其負債比重相當高,甚至在開發高峰中,其投入比重較大,甚至很多項目沒有實現盈利狀態,因此面對疫情,其回款受到限制,房地產開發商自有現金流急劇收縮,導致其有“撐不過”的狀態。


總結來看,房地產開發公司情況較為複雜,情況不一,但房地產逐年上升的成本因素確實客觀存在的,而且其高負債下,每天的利息也是相當大的負擔,久而久之可能撐不過去導致破產。


張煒趣聞


大家肯定聽過這麼一個故事,兒子問爸爸為什麼馬路總要拆了建,建了拆,爸爸讓兒子到冰箱裡拿一塊肉,然後再放回去,兒子的手上就留下了油水,爸爸說這就是原因。而開發商乾的事兒,就跟這個兒子乾的事差不多,開發商手裡捧著很大一塊肉,但這個肉並不是自己的,只有這個肉上的油水才是自己的。

在人們的印象中,房地產行業是暴利行業,資金多,利潤高,週轉快。可以說是穩賺不賠的生意,可開發商這麼多年賺的錢都去哪兒了呢?難道都憑空消失了嗎?那當然是不可能的,那麼錢在哪呢?又為什麼面對疫情卻“撐不過”兩個月?


高負債隱患

眾所周知,最愛向銀行借錢的就是開發商,愛用槓桿的開發商們,即使賬面上有現金也要向銀行借錢,而且隨著這幾年房地產市場的向上發展,開發商們借錢的膽子是越來越大了。

負債經營幾乎涵蓋了每個房企,在地產行業,不發展就意味著被吞併,所以必須拼命壯大自己的勢力版圖,購買更多額儲備地,讓同行沒法一口吃掉你,可高負債購地也意味著高風險,雖然表面看起來風平浪靜,一旦遇到如今的黑天鵝事件。那麼這些平時累積的負債,很容易在某一節點上爆發。

開發商確實是暴利,但也確實沒錢,完全是因為高負債經營導致不能留下太多資金,只要回款必須馬上投入到下一個項目的爭奪中,這也形成了十幾年來開發商經營的一種固定模式,就像平日有些人衣著光鮮,住豪宅,吃美食,但他們口袋裡的存款可能還沒有普通人多,一旦遇到突發事件他們抵禦風險的能力也同樣脆弱,原因就是負債。

現金流枯竭

現金流一直是開發商的命門。但保留太多的現金流,企業就沒法快速發展,也實現不了高週轉。

在平日裡,開發商們賬面上的現金流雖然不多,但是一旦遇到現金問題,開發商還是有辦法解決的。

(1)將開發中的樓盤抵押給銀行,將庫存地拿出來抵押,抵押的方式多種多樣,可以說未來開發商有可能變現的收益,都可以提前抵押貸款,而一些長期合作的友行,比較相信開發商多年累積的信譽,加上整體樓市的風向也很容易借到錢。

如今銀行給開發商放貸熱情早已不如前幾年那麼高漲,國家也三令五申禁止放水到房地產行業,所以這兩年很多開發商已經很難從銀行簡簡單單借到錢,即使能借到,也要提供比原先更多的抵押。

(2)將新房價格拉低到周邊二手房價以下,形成價格倒掛造成購房搶購風潮,資金很快回籠,即使價格低於備案價,也可以先把購房款收上來解燃眉之急,等之後在通知購房人,無法交易,將房款返還,這些房款開發商用了幾個月,而且不用給利息。

由於疫情期間銷售下滑嚴重,而且售樓處,中介,工地三駕馬車幾乎同時停轉,導致即使想低價賣房也很困難,而最近火爆的網上售房多少也有些這方面的影子。

(3)社會遊資,影子銀行往往是一些中小開發商的救命稻草,很多中小開發商一旦遇到資金問題首先就會想到社會遊資,一些有閒有錢的老闆專門搞這短期拆借,一個月10%的利息是“正常收費”。

簡單講影子銀行分兩種,
第一種,不在銀行監管範圍之內,卻做著銀行的事情,給企業放貸款。主要是一些金融機構,比如信託公司,保險公司,資產管理公司等;
第二種,就是一些商業銀行不安守本分,通過一些非銀行機構,做一些不在銀行信貸業務範圍內的事情,也就是銀行的影子信貸

由於疫情期間社會普遍缺錢,加之國家對遊資和影子銀行的監管加強,各資金方都有保存自身實力的小九九,這個通道已經很難打開了。

(4)偷換概念延長債務期限,規定的給現金可以先用承兌拖三個月半年,說好了完工付80%,可以用各種“不達標的原因”先付50%,幹過工程的都懂。

在平日裡,開發商有困難,下面的承包商出於革命友誼,也為了今後能繼續承包開發商的工程,往往都能同甘共苦一段時間,可現在的光景是,誰都顧不上誰了。

外債到期潮

根據統計,1月份95家開發商發行超過1000億的離岸債券,創下了單月發行的記錄新高,環比更是暴漲了9倍!這種行為說是飲鴆止渴一點也不為過。

外債利率通常都可以達到10%以上,有些早已跨越了12%的警戒線,開發商毛利也就在10%多一點,等於說這些債就是為了維持資金流不斷裂而發,把將來的利潤提前透支了。(度過這個劫,房企不破產,還能有利潤的話)

從上圖就可以看出,今年是外債到期的還款高峰年,會有很多無法順利回籠資金的開發商,短期美元債到期,如今現金流即將枯竭的房企拿什麼還債,債務一旦到期,引起的連環性暴雷問題如何解決。

開發商:“我太難了”。

時間剛剛好

幹過地產行業的都知道,每年的八月十五和農曆春節是兩次開發商為下屬各承包商,人工,材料,設備,機械,環境,消防等一切和工程有關的公司,企業,個人結款的固定日期。

本著“過年清賬”的原則,開發商春節前把大部分資金都發了出去,家底留的不多,就等著過完年加上小陽春收割一波回款,結果疫情來的時間點不早不晚,正好卡在開發商剛把錢放出去,錢還沒收上來的節點。

前面子彈打出去了,後面彈藥送不上來,這陣地還怎麼守,逼得開發商只能近身肉搏,不死也得掛彩。

還有這兩年房市不太景氣,有的開發商年前根本沒法湊足錢結款,只能少部分象徵性的給點錢,然後將結款日期延後到小陽春賣房的三四月份,如今開發商自顧不暇,小陽春眼看就要泡湯了,這樣如何給下屬承包商結款?

小結

開發商從銀行借錢到政府買地,在下包給各個承包商建設,最後賣給購房者回款,再用回款到銀行還舊借新,然後重複這一過程,地產開發商玩的就是左手倒右手,一個蓋兩個瓶的遊戲,哪裡催的緊就調撥一部分現金,能拖就拖,實在逼得緊就搞短期湊錢過度,這麼多年這種把戲人人皆知,可就是沒出過問題,直到今年新冠的到來。

本來在平日裡,開發商一時半會兒還不上銀行的錢很正常,可以抵押貸款,發外債,甚至找影子銀行借錢等等方法很多,總之暫時渡過難關不成問題,但現在整個社會都缺錢,很難有閒錢借給開發商,在加上有些中小開發商本來體量就小,在正常光景裡一不小心都容易舉步維艱,現在這種行情下把錢借給他們,很有可能肉包子打狗一去不回。

再有幾乎所有的開發商每月都有自己的還款日,也就是說,開發商的債務是一年循環往復的,一年四季沒有不還錢的日子,就像水管一樣細水長流,可一旦這個水管某部分被堵住了,短時間內並不會造成這個水管爆裂,但時間長了水管就承受不住了,早晚是要爆雷的。


屬狗的水瓶座


我覺得這個依據可能有幾點:

1、兩個月不工作,老百姓手頭沒錢。不要說兩個月了,才一個月,很多人都已經撐不下去了,家裡不僅待不住,關鍵是房貸車貸壓力大,沒錢還房貸,焦慮不安,正常人,快要憋瘋了,各種壓力,特別是經濟壓力,已經讓人快要崩潰,何況,還是兩個月呢?兩個月吃老本不說,一分錢不進,還有高昂的房貸車貸,很多人是一家兩口,甚至是三四口、五六口人,都不能上班,甚至一大家子幾戶人家,都不能上班,吃淨的,遭不住,因此,不僅沒錢買房子,甚至沒錢還房貸,在這樣的大背景下,房子如何賣出去?


2、企業不復產。目前,除了重大民生項目或者生活必需品保障供應企業,以及和疫情有關的防護產品等企業開工外,大多數企業均還沒有開工,特別是小微企業,第三產業和個體工商戶等,都沒有開工,那麼,既不是生活保障供應企業,也不是重要的民生項目,房地產企業短期內也不可能開業,地產項目同樣不會盡快開工的,如此下去,至少得等到四月份了,這對於房地產企業來說,真可謂寒冬,日子難熬,大量企業面臨各類資金難題,遲遲不開工,意味著不掙錢,那麼,拿什麼去運轉以彌補資金緊缺呢?因此,不開工,老百姓日子難受,企業其實是更難受,這樣下去,至少今年還會倒下一批房地產企業。



去年全國已經關門破產了400多家房地產企業,今年,預計一個疫情,都會讓倒閉的房地產企業不止這個數據,特別是那些要死不活、沒啥項目的地產企業,將會很快撐不下去的。這兩個月就是一個重要節點,年底再看看,今年會倒下多少房地產企業。

當然了,這只是針對小微地產企業,那些房產巨鱷,如全國十大房地產企業恆大、萬科、碧桂園、中海等,不要說兩個月,就是半年不幹活,也沒事。

所以說,面對疫情,20年房地產暴利的地產行業,會不會撐不過去?這個說法,也只是針對那些小微地產企業,資金困難,或者本身就已經出現資金週轉困難的房企,那些大的房地產企業,特別是具有規模的、資金雄厚的企業,就是半年一年,也沒事。


烏魯木齊那些事兒


為什麼房地產暴利20年,面對疫情卻撐不過2個月。

這次樓市黑天鵝事件,關於房地產企業破產數量加劇的新聞不絕於耳。根據中國人民法院網公告,今年1-2月,累計宣告破產、清算的房企高達近200家。

很多人非常疑惑,房企在他們眼裡都是屬於“高利潤”、“大買賣”,也不是普通人玩得起的行業。更何況,過去幾年幾乎所有房地產企業都賺得盆滿缽滿,怎麼會兩個月都撐不過去呢?那事實是否真如此呢,筆者將為您細細道來。

一、房地產發展歷程

我們國家的房地產市場化開發,是從98年房改開始的,到2019年底,差不多是30年的時間。這30年裡,房地產的發展總共經歷了六個階段。

1、第一個階段,萌芽期:1978年-1991年。1978年十一屆三中全會後,我國住房制度進入改革試點時期,推出三大措施:出售新、舊公房;住房商品化,實行綜合開發,有償轉讓和出售;租金改革。期間,分別實行了試點售房、試點收取土地費、試點土地招標、試點公積金制度等。這一階段,房地產開發更多還是以員工福利分房為主。

2、第二個階段,初步發展期:1992-1997年。經過第一階段在各城市開展的試點後,吹響了全國房地產開發的號角,住房公積金制度全面推出,尤其以沿海地區房地產發展十分火熱。

3、第三個階段,快速發展期:1998-2003年。1998年下半年,福利房制度被取消,全國房地產全面進入市場化階段,98年也被業內稱為房改元年。在這期間,土地招拍掛制度、《個人住房貸款管理辦法》也就是貸款政策等全面落地執行。房地產行業,進入到了一個快速發展期。也正是在這個階段裡,誕生了一大批房地產開發企業。

4、第四個階段,發展爆發期:2004-2008年。隨著第三個階段眾多企業完成了原始化積累,在第四個階段迎來爆發。2003年,國家確定房地產為支柱型行業,房地產迎來發展的黃金期,其中尤其是2006年的房價瘋狂上漲。之後,一系列調控政策開始實施,抑制房價過快增長,最後08年全球金融危機到來,樓市進入寒冬。而在這個階段中,也是正式誕生了以萬科為代表的第一批千億企業。

5、第五個階段,快速恢復期:2009年-2015年。08年末09年初,樓市一片蕭條。但這次金融危機對國內的影響還是有限,危機度過後,房地產迎來快速的恢復期。此期間內,大量的開發商下沉三四線城市,拉開了三四線城市房價上漲的大幕,恆大、碧桂園等一些2000億、3000億房企開始誕生。

6、第六個階段,去庫存和房住不炒期:2016年—至今。第五個階段中,大量房企下沉三四線城市,導致庫存激增。國家出臺去庫存政策,並啟動4萬億棚改,而M2也從100萬億突破200萬億,這一輪去庫存的結果是各地房價幾乎翻番。而此,在2016年12月份,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最早提出“房住不炒”政策,並開始堅決貫徹至今。

第一大點了解了房地產的發展進程之後,我們再來說第二大點。

二、房地產的開發模式

房地產,是一個超高資金密集的行業。按照最初的方式,開發商自有資金獲取土地,這是開發的第一步。之後,開發商將地塊進行抵押,從銀行等金融機構貸到錢,再進行開發、建設,並如此循環。這種模式下,對於開發商而言,拿了地便可以從銀行融到錢,就有了開發的底氣。而對於銀行而言,只要開發商有地,便會貸款給開發商。這原本是沒有問題的,一個有地要融資蓋房子,一個依靠放貸賺取利息。即使房子賣不掉,銀行也不會吃虧,畢竟地抵押在銀行售中。

因此,對於房企而言,他們從拿地、規劃、建設到銷售,這一整個過程,都會盡量的依靠銀行的資金支撐。這種模式下,只要房企的資金流不出現斷檔,銀行的到期借款也可以及時還上,便可以實現滾動開發。

三、開發模式的高週轉化轉變

按照第二大點提到的,開發商自有資金拿地,之後融資進行開發、銷售。這種模式下,房企的負債還是比較有限的。並且,只要房子銷售不出現太大問題,還款也是壓力不大的。但是,在衝刺千億、兩千億、五千億企業的過程中,尤其是中大型房企,往往會通過高負債的方式儘可能的融資,用以全國性拿地、開發。資金鍊的要求,便一下子高了許多。自然地,看似企業做大做強了,但實際上抗風險能力並不是非常高的。數據顯示,房企平均負債率高達80%,尤其是部分企業,負債率更是超過100%。

這種模式,在頭部房企中尤其顯得常見。比如2011年,萬科提出5986高週轉模式。指的是拿地5個月即動工、9個月銷售、第一個月售出八成,六成產品必須是住宅。而碧桂園、融創等房企,更是將這種高週轉模式用到了極限。比如碧桂園,先是提出“456”模式,之後更是將“高週轉”標準“456”提高到了的“345”,也就是拿到地設計就基本完成,3個月開盤,4個月資金回正,5個月資金再利用。這種模式下,房企的發展速度、規模擴張非常之快,結果也顯而易見,2019年碧桂園全年銷售額超過7000億,成功摘下中國乃至世界房地產銷售總量第一把交椅。

但是,高週轉、高負債必然意味著高風險。因為賬上的資金一直都是依靠超高的流動性來實現各地擴張的。而一旦銷售“停擺”,比如這次疫情的原因售樓處關停1個月,那房企的風險是成倍成倍的增加的。如果變成2個月,那後果是不可想象的。

舉個例子:一個人有10塊錢,可以投資做一個生意賺5塊。為了儘早賺到100塊,每個生意都只投1塊,一共投了10個生意,每個生意的其他9塊依靠借款。而賺到100之後,再投資100個項目,每個項目還是1塊錢的自有資金投入,其他還是依靠借款。這種模式下,規模很容易做得很大,但風險也顯而易見。尤其是這100個生意是同一個行業的,那一旦行業停擺,結果自然是債臺高築,瞬間崩塌。

這便是為什麼房地產發展這麼多年以來,卻可能撐不過2個月的核心原因所在。

四、鉅額到期應付借款

第三大點已經表明,高負債是最大的原因所在。但開發商的應付借款到期時間,也是一個原因所在。據數據顯示,2020年、2021年和2022年,房地產境內債到期量分別為4316億元、6212億元和3764億元。同時2020年房企海外債券到期量為3177.9億元,2021年為4284.2億元。

之所以這三年有如此之高的到期借款,原因也是在於前幾年高速發展時進行了大規模的融資,這三年借款到期了。這其中,尤其是每年的1月份、4月份、10月份的到期款項居多。據數據顯示,今年1月,為面對即將到期的還款壓力,95家典型房企已經又融資高達1810.10億元,壓力可見一斑。

五、開發利潤逐年下滑

房地產並非暴利行業,只是動輒數億、數十億的資金投入,看起來顯得利潤金額很大而已。真正意義上,房地產行業的平均淨利潤,只有10%左右,超過15%的企業比較少見。

之所以如此,首先是因為拿地成本不斷增加,佔據整盤開發的成本比例越來越高。很多企業土地成本佔總成本的比例,會超過40%。其次,隨著人工、原材料的成本也高居不下,開發商的利潤實際上越來越薄。再加上,房地產一直是重稅行業,土地契稅、銷售增值稅、印花稅、城市管理費等等也是成本的一個大頭所在。

所以,對於淨利潤只有個位數的房地產行業而言,一旦銷售遇阻,再加上高負債的滾動開發模式、鉅額的到期應付借款,那壓垮房企的最後一個稻草便可能隨時來臨。

十年資深地產從業人員,希望我的回答對您有所幫助,謝謝。


xi說樓市


最近,有媒體報道,在此次疫情開始之後,居然有近百家房企對外宣佈關門倒閉。於是,很多民眾覺得奇怪,向來房地產行業是暴利的行業,在房地產火爆的時候,可以説是日進斗金。而且,房企大佬們常常榮登福布斯中國富豪榜前幾名,為啥疫情到來之時,房企都支撐不了幾個月就倒閉了呢?

實際上,我們認為,房地產並非是暴利行業,房價成本主要是土地出讓金,一塊土地價格就要佔房價的50-60%,房企剩下還要有工程建造成本、銷售成本、員工工資、財務費用等龐大支出,房企真正的淨利潤能有15%至20%就差不多。一些龍頭房企之所以收入不錯,主要是週轉率高,其他房企同樣的速度,從拿於是土地,至動工建房再到工程完工,開展銷售,再到資金回籠,一年週轉二次,而好的房企可以一年資金轉四次。

至於面對這次疫情,很多房地產企業沒支撐幾天就倒閉了,主要原因有以下三個:首先,這次疫情開始爆發後,房企的在建工地就只能宣佈停工,這不僅影響到房企推房回籠資金的進程,而且在停工期間,大量的費用要支出,企業又沒錢進賬。即使疫情過後,房企開始復工,新房推出進程肯定大大延後,銷售也會受滯,房企如果一直只有資金流出,卻沒有收益流入,一旦賬面上出現資金鍊斷裂,當然就撐不了幾天的。

再者,現在房企開發的土地,大多都是高價拿來的,有的甚至麵粉價格高過麵包價,也就是説樓板價要高於周邊商品房價,如果在房價上漲週期裡面,房企只要造了房子,把自己的利潤和費用直接加入土地和稅費成本就可以了,再高的房價也不愁買不出去。而現在,那些前兩年高價拿地的房企後悔了,因為隨著國內經濟下行,房地產調控深入,疫情的到來,房子就不怎麼好賣了。如果降價打折促銷,房企就可能會面對虧損的風險。而如果大量新房囤在手裡無法變現,那中小房企只能被大型房企收購的份了。

最後,疫情的到來,房企支撐不了一兩個月,主要還是疫情到來之後,對房地產銷售影響是很大的,甚至可以説是一落千丈,但同時,由於房企肆意擴張圈地,前幾年加槓桿過重,不要説中小房企,就算是上市房企業的負債率都達到了80-90%以上,這就導致了房企們的融資渠道不暢,房企開發貸基本叫停。在這種情況下,房企前幾年欠下的債務今年到了集中償還期。試想,部分房企的融資渠道被堵,債務集中到期,現在新房銷售又如此低迷,抵抗力差一點的房企要麼被收購,要麼關門歇業。

客觀來講,房企並非是暴利行業,各種稅費加上土地出讓金占房價的絕大部分。房企的收入高主要是在提高週轉率上面,但高週轉率必須要在房地產市場需求旺盛情況下,這樣週轉率就會加快。而現如今,市場低迷使房企銷售不暢,而負債率較高使房企融資渠道被封,如果加上債務今年要集中到期,。那麼,對於多數房企來説,2020年房地產行業要面臨大洗牌,只有少數資金實力雄厚的大型房企才有可能生存下來。


不執著財經


其實房地產行業並不是暴利行業,真正暴利的是地方政府土地使用權拍賣。房地產利潤大概在5~10%,並且都是高資本運作,資金都是融資的,財務成本很高,所以一個項目的銷售失敗或者幾個月零銷售就會毀了一家房地產公司。比如:寧波的一個樓盤,銷售價4萬元/平方,土地成本就高達3萬多元,建設成本4000~5000元,還有財務成本、宣傳策劃、銷售佣金等......


AK突擊步槍47


復工第2周,廣州一手房成交大漲172% [強],你以為的危機,別人看來確是機會!抄底好時機[得意]



裕豐地產陸偉濠


房地產可以說是暴利行業,也可以說不是暴利行業。

1、說房地產是暴利行業是因為,房地產的空手套白狼的商業運作模式

開發商只需要有開發總資金的25%,就可以拿地,賣房子,回籠資金。這也是我國特有的房地產預售制度。相當於給開發商加了四倍的槓桿。而且還有更甚的開發商,前期的25%的資金也是通過各種方式從銀行貸款出來的。週轉快的企業,在6個月就可以資金回正。所以開發商可以用很少的資金,就可以開發很大的項目。

2、房地產的銷售成本的組成,利潤率並不算高

房地產行業的稅收是比較多的,一般佔到房價的15%-25%。土地費用20%,房屋建築造價佔40%,前期工程費用佔6%,還有管理費用(包括營銷,工資等)佔2%,銀行利息。除去這些開發商的利潤在5%到15%。在假牙行業,眼鏡行業,這些行業毛利潤達300%,甚至更多。所以這樣來看房地產並不能算暴利行業。

房地產是資金密集型行業,又是高負債行業,這種情況導致很多開發商都處於資金斷裂的邊緣。

上面我們已經說明開發商的動作模式,本來自己是沒有多少錢的,大部分都是自己借來的。開發商的平均負債率達到80%以上。銀行的一舉一動都可以致開發商於死地。之前先賺一個小目標的萬達,曾經負債達四千億。王健林作為中國的曾經的首富,何等意氣風發。其兒子王思陪也公開表示,交朋友不在乎對方有沒有錢,反正沒有自己家有錢的豪言壯語!但是一切在2018年變了,萬達突然被銀行切斷貸款。萬達被迫甩賣萬達文旅與萬達酒店,賤賣給了融創與富力。這才讓萬達緩過一口氣。

可見房地產對資金的依賴程度。就算是國內地產龍頭萬科,這麼優質的房地產企業也負債超萬億。

綜上所述,開發商的這種商業性質,決定了一旦失去資金來源,就會出現資金鍊斷裂的風險。疫情期間,售樓部關閉。開發商無法賣房,失去收入來源,而大量的資金利息,管理費用等都要支出。所以短短兩個月,對於很多開發商來說也是致使的!


鄭州樓盤


大家好,我是勇談。“房地產20年暴利,面對疫情卻“撐不過”兩個月”這句話絕對不是危言聳聽,而是真正會發生的。原因其實也很簡單,房地產行業是一個眾所周知的“資金密集型行業”,高達70%以上的負債率是這20多年來房企發展的結果。高負債率背景下就必須高資金流轉,一旦資金流轉出現問題資金鍊斷裂就是分分鐘的事情。藉此機會簡單談談我的觀察。

資金密集型從房地產行業,很難經得起資金鍊出現問題,尤其是持續幾個月沒有現金收入

第一、銷售端收入佔據了房企資金來源的30%以上,在融資這麼困難的背景下不少房企都是靠“賣房”度日。看過我文章的朋友應該知道,如果算上住房貸款回款,那麼房企銷售端的收入基本佔據了房企收入的大約40%;因為從2019年開始的融資端調控深入,包括過去的一些信託基金、債券融資等業務被嚴格限制,不少不符合條件的房企獲得資金的途徑只有“民間或國外借債”和“降價銷售”。

第二、全國房企一個月的銷售額在1萬多億,足以說明房企對於銷售端的依賴有多大。跟大家分享一組2019年的房產數據,2019年1—12月份,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132194億元,商品房銷售額159725億元;從某種程度上來說2019年的房產開發投資的錢大部分是來自於房產銷售;換句話說,如果沒有房產銷售作為支撐,那麼房產投資就成為枉談。房企如果沒有投資,那麼就很難得到更多的銀行貸款,也很難得到地方的某些隱形扶持,這個是公開的秘密。

房企的暴利是事實,不過房企的暴利並沒有為其帶來足夠的“造血”能力

第一、大家需要明白一個概念“暴利”跟持續“造血”能力是兩個事情,房企就是這樣的一個情況,雖然說利潤率不低(有30%以上的毛利),但是多數房企是沒有持續造血能力的。影響其造血能力除去土地等成本上漲過快外,也跟房企跟地方的急功近利有很大關係。區域房企要想做全國,500強房企要想做100強促使房企開始拼命拿地,貸款等,但是他們忽略了一個事實所有的假設必須建立在“房價持續上漲的基礎上”。不過隨著“房住不炒”的提出,房價只漲不跌的局面已經不現實了。

第二、任何企業面對高達70%的負債最終只能走向破產重組這一條路,房企真的很“奇葩”了。近期看到了一則海航破產清算的新聞,大家需要知道的是海航的資產負債率不過70%左右,但是我國不少房企的資產負債率已經超過了70%,其中也包括綠地、融創等一線房企。為什麼房企能夠跨過70%這個坎?主要還是因為他們走的是資金高流轉道路。根據最新的觀察來看,今年1月份開始已經有金科、富力、金地、招商蛇口等房企開始發放短期融資債券試圖熬過這次“寒冬”。

綜上,本身資金面就不寬裕的房企抵抗市場風險的能力就弱,一根緊繃的“皮筋”哪怕是再加大定點的力道就足夠使其折斷。今天的房企無疑就是這樣,希望2020年的疫情能夠使房企把“降負債”作為重中之重。各位覺得呢?原創不易未經允許不得隨意轉載,喜歡房產問題的朋友可以訂購勇談的專欄,更多優質內容繼續貢獻中。


勇談房產壹貳叄


說這話有點誇張,但至少現在房地產的日子很難過。

目前的房地產市場是一個什麼情況?售樓處關門,開工推遲並導致交房日期推延,人們防疫待在家裡,沒人看房買房,開發商有房也賣不出去,中小房企普遍資金緊張,個別的資金鍊斷裂。說‘’撐不過兩個月‘’似乎也不過分,但對大房企來說,雖然也急需資金回籠,但總不至於撐不下去了,比如恆大線上售房,確實吸引了不少的購房客,這正應了那句話‘’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因此,房地產業還不會因為疫情而全線崩潰。

毫無疑問,這次突然降臨的疫情對我國的經濟帶來的衝擊是非常大的,目前防控已取得階段性的成果,企業陸續復工復產。但房地產業仍然不能正常運行,從目前看來,即使能夠開工,由於春節前後銷售基本停止,資金已經非常緊張,也無法正常運行。為此,各地已紛紛出臺政策,包括土地出讓金、契稅等方面,採取暫緩、分期上交等優惠政策,幫助企業度過難關。相信在政策的扶持下,大部分企業能夠逐步走出困境,也不乏有少部分中小企業因此而遭淘汰。

個人認為,政府幫助房地產業走出困境是一件好事,但也不能和以前那樣資金有點困難就大力扶持,那樣很容易引起價格的上漲,穩房價的難度就會加大。既然房子是用來住的,那麼價格就一定要合理,房地產才會有市場。我們不希望房地產會因疫情撐不下去,更不希望無度開發,房價還降不下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