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鴉片戰爭中,英法聯軍為何能夠輕易攻入北京城?清軍真的是被全面壓制嗎?

庭州行者


雖然早在1840年的第一次鴉片戰爭,清軍就慘敗給了英國侵略者,但至少英軍不過是打到了江蘇鎮江。而1860年,第二次鴉片戰爭,英法聯軍直接攻入北京火燒圓明園,逼得咸豐不得不倉皇出逃,這回大清朝的臉可丟大發了。

屈辱的背後,值得反思的是,為什麼第二次鴉片戰爭竟能造成如此嚴重的後果?原因大體是以下三個方面。

清朝內憂外患,陷入兩線作戰困局。

1850年,廣西爆發了太平天國起義,戰火很快波及了大半個中國。洪秀全、楊秀清就佔據南京,切斷京杭大運河,後來由攻佔了長江中下游的江蘇、浙江兩塊膏腴之地。

俗話說“蘇湖熟,天下足”,太平天國把清政府的糧倉都給端了,不要說北京得不到江南的稅收,就連漕運到北方的漕運命脈也被斷絕,估計連吃飯都成問題。

這還不算,英法等列強,正是瞅準了清政府困於內亂的焦頭爛額局面,不斷在外交上施加壓力想攫取更多利益,直至演變成直接的軍事行動。

第二次鴉片戰爭從頭到尾的1856——1860階段,也是南方曾國藩與太平天國陳玉成、李秀成交戰最激烈的時候。清政府內憂外患同時爆發,局勢比第一次鴉片戰爭時更危急。

第一次鴉片戰爭捅破清朝“紙老虎”的窗戶紙,令英法聯軍有恃無恐。

第二次鴉片戰爭爆發時,英法聯軍的心態,已經變化得與第一次鴉片戰爭時完全不同。

頭一次,英國對清政府軍事實力,畢竟不是那麼有底。而且英軍勞師遠征,也不太敢輕舉妄動推進得太猛。畢竟英國國內之前在是否對清朝開展的問題上,國會是有過一番激烈爭執的,萬一前方作戰失利,搞不好就會動搖國內政治。

所以,英軍從廣東一路北上打到鎮江,逼清廷議和簽訂《南京條約》,英國也就見好就收了。

而第二次鴉片戰爭則完全不同。經過十多年的瞭解,列強對清朝政治的腐敗、軍事的落後已經一清二楚。

如果說,清軍在陸上多少還有那麼一點點戰力的話,在海上就完全是零設防。這次英法聯軍艦隊選擇陳兵大沽口海域,直接威脅北京的門戶天津,原因就是對清軍的海防和陸上作戰能力不屑一顧。

當然,他們也為自己的傲慢付出了代價,大沽口炮戰英法聯軍由於輕敵,被僧格林沁一口氣擊沉擊傷十餘艘戰艦,還搭進去了五百多人的傷亡。

但接下去戰鬥,清軍就是一邊倒的敗局了。先是英法聯軍攻佔大沽口炮臺,隨後溯白河而上攻佔天津,接著又在北京城南的通州八里橋,將僧格林沁的滿蒙八旗打得個全軍覆沒。

前方戰敗,咸豐只得逃往滿蒙勢力的腹地避暑山莊,仍由英法聯軍攻入北京,洗劫並燒燬了幾代皇帝拿錢堆起來的圓明園。

清政府對國際外交十分陌生,列強為各自利益合起夥來敲詐清廷。

戰爭,打的不僅是軍事,也是外交。而一旦涉及多國參與,外交方面就更加複雜和撲朔迷離。

第二次鴉片戰爭,不同於第一次時中英雙方一對一的單邊關係,而是英、法、美、俄四國共同對付清朝的多變關係。可以說是英法聯軍在戰場上明攻,美俄打著調停的旗號在後面搞外交暗算。

儘管清朝在第一次鴉片戰爭中落敗,但顯然還沒能從天朝大國的角色陶醉中完全醒悟過來,所以在國際外交上,還是一副一臉懵逼的被動狀態,任由居心叵測的美俄兩國上下其手。

當清朝派遣直隸總督譚廷襄與美俄談判時,美俄假意敷衍,實則拖延時間,等待著英法聯軍進行完充分的軍事準備,雙方可謂是配合默契。

清軍在戰場上的被動挨打,大沽口炮臺、門戶天津,甚至北京失守等一系列的作戰失利,其中佔很大部分的因素,就是清政府對國際外交的一竅不通。


劇透歷史


第二次鴉片戰爭英法聯軍能輕易攻進北京的主要原因並不是清軍戰鬥力不強,而是當時清軍的主要目標是鎮壓太平天國。

在第二次鴉片戰爭時期,清軍是兩面作戰,當時清軍和太平軍打得難解難分,當英法聯軍和僧格林欽的蒙古鐵騎在八里橋血戰時,曾國藩的湘軍正在圍攻安慶的陳玉成部,當時正關鍵時刻,所以曾國藩拒絕了清政府的勤王要求。

北京被攻陷確實是中華民族的痛,可是也要從另一面看問題,假設一下曾國藩率湘軍回援北京勤王,即使能守住北京,那麼第二次鴉片戰爭可能會升級,當時英法國力正是巔峰期,如果戰爭升級,英法肯定增兵,那當時清軍肯定打不過,而另一個後果就是太平天國將會得到喘息時間,那麼無論當時清軍能否打敗英法聯軍,中國的內戰都會持續下去,而且會曠日持久,在外有強敵的形勢下後果將是災難性的。

最後的說,在關鍵時刻曾國藩等人看出了當時的險惡局勢,俗話說兩害相較取其輕,曾國藩拒絕了回京勤王的命令,在安慶消滅了太平天國的關鍵人物陳玉成部,同時也保住了湘軍,想想看如果湘軍和英法聯軍拼光了,那是什麼後果,要知道當時湘軍是中國最後的精銳了。

英法聯軍攻進北京燒殺搶掠固然可恨,可是當時英法就是強盜,強盜本性目標就是搶錢,而當時曾國藩李鴻章等人都看出了這一點,錢被搶了可以再賺,可國家要亡了就全完了,所以在第二次鴉片戰爭中的局勢判斷上,曾國藩是有功的,戰後清政府並沒有追究曾國藩拒絕勤王的責任,說明當時的清政府並不糊塗。

我們現在不能簡單的判斷清軍就是不行,清軍就是再不行英法聯軍也滅亡不了當時的中國,所以英法聯軍也只能在北京燒殺搶掠一番撤軍而去,城丟了將來可以收復,錢沒了也可以再賺,可是國家要亡了就什麼都沒了,這也可以說是中華民族幾千年來總結出來的生存智慧,是全世界獨有的。


天宇的文史情懷


第二次鴉片戰爭,英法聯軍攻入北京,咸豐逃跑,清政府被迫簽訂《北京條約》,聯軍闖入圓明園後,掠奪珠寶、最後又付之一炬。在歷史上留下了永久的傷痕。

清廷為什麼擋不住侵略者,難道真是一點機會也沒有麼?戰爭開始於廣州,但決定性的戰鬥發生在京津地區,三次大沽炮臺之戰及八里橋的決戰。除了第二次大沽之戰,其他都是一邊倒的失敗,除了謀略、裝備等的差距,領導者的素質也將承擔很大的責任。

一、不瞭解世界,第一次大沽炮臺速敗

第一次鴉片戰爭失敗後,清廷高層感慨於英國人的船堅炮利,但並沒有知恥後勇,向西方學習,《南京條約》後又回到了天朝大國的迷夢中,不思進取。

天津是北京的屏障,大沽是防禦的重要支點,在海上大清沒有與英法抗衡的水師,沒有制海權,大沽炮臺的作用就愈發突出,戰前,清廷加固、完善了炮臺的防禦體系。

咸豐帝與直隸總督譚廷襄都認為大沽炮臺固若金湯,皇帝之所以不願開戰,是因為南方正與太平天國進行著生死較量,不想兩面作戰。1858年5月20日戰鬥打響,26艘英法戰艦炮轟大沽口,守軍開炮還擊,但敵軍的炮彈在清軍陣地上開花,清軍的炮彈在到達敵艦之前就掉進了海里。摧毀了炮臺火力後,在炮火的掩護下,英法聯軍強行登陸,2個小時大沽失陷。

清朝君臣不瞭解當時世界的軍事變化,敵軍的裝備狀況毫不知情,結果是實力的碾壓。以弱勝強不是不可能發生,而是建立在知己知彼的基礎上。

二、第二次勝利的經驗未得到推廣,反成為狂妄自大的依據

清朝走馬換將,能征慣戰的僧格林沁以欽差大臣身份負責海防,他立即著手重修炮臺,調兵訓練。

上海商談未果,英法聯軍再度北上,他們不尊清廷由北塘登陸,進京換約的安排,強闖大沽口。英法戰艦進入炮臺射程後,又被預先佈置的障礙物所阻滯,行動不便。清軍隱藏的岸炮猛烈射擊,很快擊沉了4艘敵艦。不甘失敗的英法聯軍又組織登陸作戰,但又陷入了淤泥的戰場環境,成為了清軍的靶子。

戰役結果,清軍以極小的代價取得了擊沉敵艦4艘、重創6艘、俘虜2艘,斃傷英軍426人、法軍14人的不俗戰果。

這是一次戰術上的勝利,說明在武器劣勢的情況下,只要能充分的發揮自己的長處,抑制敵人的特長,也是可以有所作為的。但可惜的是清朝的當權者們總結的結果是,英法蠻夷不過如此,一下子從畏懼又變得驕橫起來。

三、以為自己很行,大沽再敗

不甘心失敗的英法聯軍增兵後捲土重來,清朝君臣普遍有英法等蠻夷海戰厲害,陸戰不行的觀念,僧格林沁也是如此, “而所恃究在船 堅炮利 , 若使捨身登陸, 棄其所長, 用其所短, 或當較為易制”。 上一次大沽口的勝利,更強化了他的這一觀念,他甚至懷疑,英法聯軍是否有陸地上使用的大炮。

對英法聯軍不敢陸戰的認知,促使僧格林沁將重兵集結於大沽炮臺,而撤銷的北塘等地的防守。但英法聯軍卻汲取了上次的教訓,在無人防守的北塘登陸,殺向炮臺側後,以阿姆斯特朗大炮轟潰前來阻攔的清軍,與海面上的艦隊合攻大沽口炮臺。聯軍武器的優勢與戰術的得當使得清軍難以招架,後路被抄,僧格林沁只能退守通州。

不能擺正自己的位置,始終是清朝君臣難以走出的窠臼,登陸作戰是最難的作戰方式,登陸過程會遇到形形色色的困難,如果北塘有重兵防守,在英法聯軍登陸時給予殺傷,雖未必能將其擋在海邊,也會對戰爭進程產生重大影響。

四、八里橋的悲歌

僧格林沁在張家灣到八里橋一帶佈下防線,這是北京城的最後一道防線了,他手裡還有一張王牌,蒙古騎兵,他覺得之前的失敗是沒與敵軍進行野戰。

9月19日,英法聯軍進攻張家灣,兩萬清軍騎步兵不敵。僧格林沁收攏敗兵,又集中兵力於八裡橋,9月20日,開始了決戰。

僧格林沁親自督陣,蒙古騎兵先以輕騎不停循環往復向英法聯軍展開攻擊,藉以找出地方的薄弱環節。之後,派出一隊騎兵對法軍左翼進行包抄,用以分割敵軍。最後是大隊衝鋒,掃蕩敵軍,正是依靠這個戰術,冷兵器時代的蒙古鐵騎無往不利,橫掃歐亞大陸。

但此時的對手,裝備有線膛槍、炮,在歐洲遠非清軍原始的鳥銃、抬槍可比,更何況蒙古騎兵的大刀、弓箭。

清軍騎兵撕不開英法聯軍的大炮、步兵環陣,只能悲壯的騎兵衝鋒,結果自然是飛蛾撲火。

每個戰法都要適合當時的人員、裝備、地形等諸多因素,成吉思汗時代的先進戰術如果不與時俱進,也逃不脫失敗的命運。

總結:

第二次鴉片戰爭的失敗有諸多原因,戰略上咸豐帝始終在戰和之間搖擺,使前線的指揮官束手束腳;戰術上主將因循守舊,不瞭解敵軍的真實情況,也就無法做出正確的指揮,從而使許多下層英勇的官兵白白送命。兩者都使得清軍無法有效抵抗英法聯軍的進攻,導致北京的失陷。


春秋硯


不止是全面壓制,而且是碾壓。為什麼呢?

清朝洋務運動開始於19世紀60年代,也就是1860年左右,第二次鴉片戰爭也是1860年打起來的,清朝統治階層對於第一次鴉片戰爭不思吸取教訓,割了地,賠了款,又回到過去那種生活中,20年之後,英法的兵器科技又進步了,清朝依然停留在原來的地方。

英法聯軍打過來的時候,清朝軍隊裝備的還是冷兵器,僅有的一些火炮還是最原始的那種拿火把點燃的那種,槍械用的還是抬槍,得倆人才能扛起來打,而且射程有限,精度低,換子彈慢,而且裝備不多,就這原始古董兵器拿上去完全就是找虐。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390,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p-0000/28799d7220b345189a80dbb9574064bc\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