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選太子,為何選擇了最平庸的李治?

不音歷史


泰立,承乾、晉王皆不存;晉王立,泰共承乾可無恙也。

唐太宗李世民最初冊立李承乾為太子,但是太子成人之後卻差點再次將“玄武門之變”重演一遍——史書中說他的目標也是先除掉自己的兄弟李泰,然後再逼迫父皇李世民讓位(或者是直接除掉李世民)。但是這個大膽的計劃最終被制止了,事情敗露之後李承乾的太子之位被廢。

李世民在冊立新太子的問題上聽取了兩個人的意見——第一個人就是廢太子李承乾,第二個人是褚遂良。

李承乾表示,他之前就已經貴為太子,還能有什麼別的奢求呢?如果真要許個願的話,那麼這個願望就是安安穩穩地保住太子之位(臣貴為太子,更何所求?但為所圖,特與朝臣謀自安之道),但是後來這個太子之位遭到了威脅,威脅就是李泰。現在皇帝如果真的要把李泰立為太子,那不正中了他的奸計(今若以泰為太子,所謂落其度內),同時又給後世樹立了一個好榜樣嗎?

李泰在李承乾被廢之後就光明正大地入宮侍奉李世民,並且提出過一個大單的計劃——只要皇帝把皇位傳給了他,那麼他臨終的時候一定會把自己唯一的兒子殺掉,保證傳位給弟弟晉王李治。李世民表示非常感動,然後把李泰的這個計劃告訴了褚遂良。

褚遂良呵呵一笑——李泰的話能信嗎?人家李承乾本來是一個很好的太子,現在是陛下你嫡庶不分,讓李泰有機可乘。現在如果真的要立李泰為太子,那麼唯一能保住李治性命的就是把李治遠遠地調走。李世民聽了之後哇哇大哭:“我捨不得這個寶貝兒子啊(帝泣曰:我不能)”。

所以,李世民得出了兩條結論:

第一、冊立李泰之後李承乾和李治都有生命危險(泰立,承乾、晉王皆不存;晉王立,泰共承乾可無恙也)。

第二、我已經發動過政變,並且讓李承乾有樣學樣了,所以絕不能給後世再開個篡奪太子之位的壞頭了(我若立泰,便是儲君之位可經求而得耳)!


國史通論


李世民有三個嫡子,也就說按皇室太子的繼承製度:立嫡立長的原則,李治本沒有希望被立為太子。然而,長子李承乾性格乖戾,次子李泰功利心太強,在爭奪太子是紛紛鎩羽。論資排輩也應該論到三子李治了吧。然而,李世民卻認為李治性情軟弱,雖孝但卻不適合被立為儲君。但是,最後的結果李治仍然被立為太子。成萬大唐第三任皇帝,史稱唐高宗。這裡邊究競有什麼內情呢?就連李世民都不的不屈從呢?



當李承乾,李泰在爭奪太子都敗北的情況下,心神疲備的李世民在爭求朝臣們,立誰為太子時,長孫無忌堅定地推出晉王李治,儲遂良,李世勣也表示贊同。

唐太宗李世民對李治非常喜歡,認為這孩子仁孝。也就是說,李世民僅僅是喜歡李治的仁義和孝順。但對李治的才幹並沒有過多讚賞。不象對李承乾,李泰直接稱讚的是才幹。李世民認為李治並不俱備當太子的條件。然而,支持立李治為太子的勢力大強大了。


長孫無忌,在平定天下時就跟著李世民東奔西跑,玄武門政變時出謀劃策,當朝的宰相。李世民成功的每一步,也都有長孫的汗水。凌煙閣上能排上第一決非是浪得虛名。最關健的是,長孫是李治的親舅舅。

儲遂良,朝臣中的後起之秀。以敢言,忠直深得李世民的喜愛。

李勣,一個百戰名將。貞觀十七年時,當年跟隨打天下的將軍,基本上所剩無幾了。李靖老了,尉遲退了,候君集因謀反被殺了。李勣差不多就是碩果僅存了。

這樣的陣容,李世民也不得不考慮了。如果另立他人為太子,一但李世民殯天,其後果李世民都覺的後怕。

無奈之下,李世民終於下定決心,立李治為太子了


縱觀李世民的立太子之路,充滿了不可測的變數。曾經穩如泰山的李承乾倒了,深得太宗喜歡的李泰被貶了。一匹黑馬出現了。

正應了那句老話,鷸蚌相爭,漁翁得利。也可以這樣說:爭就是不爭,不爭就是爭。


一葉小舟168521774


在立儲這件事情上唐太宗李世民先是選擇了嫡長子李承乾。

太宗李世民繼位後不久就讓年僅八歲的李承乾立為了皇太子。李承乾自幼聰慧,從他的名字就可以看出李世民對他的寵愛,承乾,承乾,承天地之乾坤。如果不出意外,絕對能夠繼承大統。可惜他長大後就性格變了,變得人前一套背後一套。甚至還搞謀反,這就讓李世民很失望了。隨後李承乾就被廢為庶人。


要知道李世民自當上皇帝后是最忌諱就是身邊人謀反了。畢竟玄武門之變一直在李世民腦海中揮之不去。他不希望身邊的人靠謀反得到皇位。

在隨後的立儲中唐太宗李世民看中了魏王李泰,這位皇子也是李世民所寵愛的皇子之一。但因長孫無忌的勸說,還有李世民對李泰的瞭解,怕在皇位之爭中還會出現玄武門之變兄弟相殘的慘劇,不得不另選皇儲。

帝曰:“是也, 有如立泰,則副君可詭求而得。使泰也立,承乾、治俱死;治也立,泰、承乾可無 它。”——《新唐書》

其實還有一位皇子在皇儲之爭中比較有實力,那就是吳王李恪。

帝初以晉王為太子,又欲立恪,長孫無忌固爭,帝曰:“公豈以非己甥邪?且兒英果類我,若保護舅氏, 未可知。”——《新唐書》

李恪是隋煬帝楊廣的外孫,這個身份能夠得到隋朝遺臣舊世族的認可,但卻得不到以長孫無忌為首的貴族的支持。

唐高宗李治之所以能夠被唐太宗立為太子,其原因不外乎兩點。


第一就是他是長孫皇后的第三個兒子,性格又比較仁厚。唐太宗李世民對長孫皇后所生的三個兒子都比較寵愛。唐太宗李世民在李泰和李治中之所以選擇李治更大的原因是不想再發生玄武門之變時的兄弟相殘的悲劇。

第二個因素則是長孫無忌的鼎力支持。李治能夠當上皇太子甚至能夠順利繼位都離不開長孫無忌的幫襯。

長孫無忌作為唐太宗李世民的智囊團成員,唐朝的開國元勳,又是長孫皇后的哥哥,在朝堂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可以說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他的意見幾乎能夠左右唐太宗李世民的決策。



唐高宗李治平庸嗎?

關於大家覺得唐高宗李治平庸這個觀點我個人不太認同。

大家之所以有這個觀點是因為受到武則天的影響,從而覺得李治統治唐朝時期陰盛陽衰,風頭都被武則天搶過去了。這主要是武則天這個女強人太過強悍。

但在唐高宗執政時期的政績還是可圈可點的。繼位之初,他有長孫無忌的良臣輔佐自己又勤於政事,大唐在他的治理下頗有起色。在軍事上滅了西突厥,滅了百濟又滅了高句麗。可以說他繼承和發展了唐太宗李世民的貞觀遺志,做到了一個守成之君該做事情。

結束語

結合史書,可以看到唐太宗李世民選擇儲君的這件事更多的是對長孫皇后所生皇子進行考察。還有對三個皇子的寵愛更可能是他對長孫皇后的愛情的延伸,畢竟人都有七情六慾,作為皇帝的李世民也是一樣的。但作為一個父親,他又是殘忍的。從他幾個皇子不同的結局可以看的出他統治的殘酷。這也許和他發動‘玄武門之變’的經歷有關吧。

參考文獻《新唐書》


歷史有點酷


李世民有14個兒子,李治是李世民的第九子,貞觀17年4月初7李治被正式立為太子,貞觀23年6月初1李治繼位,是為“唐高宗”;眾所周知:李世民的太子人選是李世民與長孫皇后生育的三子,長子李承乾、四子李泰、九子李治,這三人為嫡子;另有李世民與楊妃生的兒子吳王李恪,儘管非嫡出,但有帝王氣質;那為什麼最終選擇李治作為接班人呢?

1.李世民是“嫡長子繼承製”的堅定維護者,自然而然的大兒子李承乾是太子首選,但李承乾不思進取,貪戀女色,還有斷袖之癖,為穩固自己的地位,曾謀害過自己的親兄弟;事情敗露後,李世民心灰意冷,快刀斬亂麻,將他貶為庶人。


2.這樣,按照宗法制“立嫡以長”的規矩,李泰就成了太子首選:李泰才華橫溢,曾主編過地理專著《括地誌》,對書法和繪畫藝術也有一定造詣,門下有一批年輕學者;長孫皇后生前極喜歡李泰,李世民對他偏愛有加;但李承乾的被廢后,李泰為了上位竟對李世民說:“我當皇帝后,要殺了自己的兒子,將皇位傳給九弟李治”;好險!李世民突然感到李泰的居心不良;另:李承乾曾有被李泰排擠、打擊自己的供述,足以表明為了太子位,李泰已經喪心病狂,不擇手段了,李世民很傷心地又淘汰了他。


3.吳王李恪是李世民與楊妃(隋煬帝的女兒)的兒子,他長相英俊,果敢堅決,身上流淌著兩朝帝王的血,處世為人接近太宗,做接班人令太宗放心!但遭到長孫無忌的堅決反對,李世民甚至為李恪發脾氣:“難道因為李恪不是你的親外甥嗎?”,老謀深算的長孫無忌思維敏捷:“李治作為太子仁柔,是守成之君!”, 李世民懂得長孫的自私、狹隘,立李恪為太子,會遭到實權派的打擊與孤立;萬般無奈,只得妥協,改立李治!


4.李治與前三位相比有點平庸,但他大舅正希望這樣的接班人,李治柔弱,恰好長孫無忌能大權獨攬,李治才能有限,長孫能為其包裝,作為權臣,長孫無忌的存在註定了李治才是恰當太子人選!


李治平庸還因為作為帝王夾在另外兩位強勢帝王李世民與武則天中間,顯得政績黯然,但他上位後,完成了唐初以來的各種法律的修訂,並加強了科舉選材,也算是他在歷史上的兩大功績吧!可惜,在他手中李唐江山落入武則天之手,這是他個人作為李唐政治人物的一大敗筆。


希望星晨58298869


選太子不是在菜市場選菜,從來沒有最好的,只有在政治鬥爭中,找到最合適的。所謂最合適的,往往是大多數人不看好的!

李治就是這種情況,雖然李世民對他有諸多不滿意,跟其他兩位候選人相比,李治明顯在才具上處於劣勢。但考慮到眾多不得已的因素,李治只能是那個最合適的人!

太子李承乾被廢后,新太子人選主要在三個人身上:李治、李泰和李恪。那麼李泰和李恪為什麼最終落選呢?

急功近利,露出狐狸尾巴的李泰

李承乾被廢后,按照宗法制立嫡以長的規矩,李泰就是當然不讓的人選。長孫皇后生三子,長子李承乾,四子李泰,九子李治。這三人的嫡子身份,決定了李泰繼承人的優勢地位。

除此而外,李泰還有一個優勢——李世民超乎尋常的疼愛。

李泰非常有才華,著名的地理專著《括地誌》就是李泰主持編撰的。另外他還工於書法和繪畫藝術,門下文學之士雲集。

因而,李治深受李世民偏愛,長孫皇后在世時,對李泰也是另眼看待。李泰對父母表現得也非常乖巧伶俐,讓李世民體味到了平常百姓家的父慈子孝。

正因為如此,李世民對李泰的愛,達到了縱容的地步。即便這樣,李世民還是像普通的父親,選擇了對兒子的偏袒,即使由大臣不斷彈劾,李世民也是多方護短。

慢慢地,這種溺愛讓李泰產生幻覺,產生了奪嫡之心。李承乾的被廢,很大程度上源於李泰的勢力威脅到了他,讓李承乾在恐懼之下做出了不理智的對抗行為。

這些本不該發生的事,很容易辨別的事,一代聖君明主的李世民,恰恰被愛障目。

李泰急於上位,竟然對李世民說,將來會殺了自己的兒子,將皇位傳給弟弟李治。這種不顧人倫的表白,被蒙了心智的李世民竟然信以為真!好在被褚遂良說破後,李世民才感覺到李泰的居心叵測。

李泰的嬌縱,讓他得罪了權臣勢力,連他的親舅舅長孫無忌都堅決反對立李泰為太子。

直到有一次,李泰威逼李治,嚇得李治獨自垂淚,恰好被李世民發現,細問一下才知道李泰為了獲得太子之位,已經不擇手段。又想起李承乾被廢時,對李泰的指控,李世民這才看清了李泰的虛偽和陰險本質!

李世民最擔心的就是同室操戈,他不想發生在自己身上的悲劇,在下一代重演。所以,李泰不得不被淘汰出局。

出身問題,在派系鬥爭中被孤立的李恪

其實,綜合來看,吳王李恪才是李世民最鐘意的太子人選。

李恪不是嫡子,他的母親楊妃是隋煬帝的女兒,也就是說李恪的身上,流著兩朝帝王的血。以現代人目光來看,似乎這是李恪的優勢,其實不然。後來,李世民提出廢掉李治,改立李恪,就有大臣以李恪是隋煬帝的外孫為由,堅決不同意。

其實這個邏輯很混賬,李世民還娶了隋煬帝女兒呢,該怎麼說?李恪是隋煬帝外孫,更是李世民的兒子,難不成李恪會恢復亡隋?

李世民之所以想更換太子,實在是因為李治太過文弱,提不起來,李世民擔心他根本沒能力支撐朝局。事實上這個擔憂並不多餘,武則天改天換地,就說明了李世民的眼光有多麼敏銳。

李世民認為,李恪英武果敢,性格特點跟他非常像,做接班人更讓人放心。長孫無忌極力反對,李世民反問他:難道僅僅因為李恪不是你外甥,你就反對他?

長孫無忌回應:太子仁柔,這種性格正好做守成之君!李世民一時無語。

其實長孫無忌這話不全對,仁柔適合做守成之君,英武果敢的人難道就一定做不了守成之君?治國守成,難道就不需要開拓進取的精神?

其實,李世民一眼看穿了長孫無忌的心思,他就是自私,守著軟弱的外甥當皇帝,將來的朝政必將落入他的手中!

李恪的悲劇就在於他的出身,因為不是嫡出,李世民也沒想過把他培養成接班人,所以李恪在朝中根本沒有任何根基。李世民即使強行改立李恪,恐怕李恪也很難坐得住龍椅,弄不好還會迎來一場骨肉相殘的悲劇。

無奈之下,李世民只能對長孫無忌等實權派人物低頭,打消該立李恪的主意。

才具平庸,受到權臣擁護的李治

李治的平庸,恰恰是他的優勢。這個不起眼的老九,從來不在政治中心,所以他沒有是非糾纏。選太子就是這樣,特長往往不是考慮的首要因素,不暴露弱點才更重要。

所以李治雖然平庸,但也沒有明顯的弱點,更沒有是是非非。連過於柔弱的性格,都被長孫無忌包裝成,守成之君的好材料。

其實,長孫無忌看中的就是李治的柔弱。李泰也是他的親外甥,但李泰太強勢,他當皇帝,根本沒有他這個舅舅什麼事。李治則不一樣,他當皇帝,掌權的肯定是他長孫無忌。

所以,弱點有時候也是勝出的機會點!

李世民的痛苦選擇

太子就是未來的皇帝,政治中心,所以離不開政治勢力的擁護。李世民貴為天子,他也是政治勢力中的一員,逃不脫派系的牽制。

所以,李世民很無奈,他常常只能選擇妥協。其實這也是李世民的偉大之處,他從來不認為皇權可以為所欲為,可以逆勢而行,更多的是需要順應時勢。

而在選太子這件事上,最寵愛的李泰,將來可能導致骨肉相殘,讓他失望至極。最像他的李恪卻沒有支持力量,根本坐不住江山。

最軟趴趴的李治,最不中意的老九,偏偏能幫他解決那兩個難題,李世民即便有一萬個不願意,又能怎麼辦?

綜上所述,平庸的李治能當選太子,其實根本不是李世民本意,是在錯綜複雜的環境要求下,一個不得已的妥協,一個最不差的選擇!


尋根拜祖


唐太宗李世民作為中國歷史上雄才大略的皇帝,雖然建立了偉大的功業,但是在選擇繼承人方面卻做得並不是很好,選擇了相對比較平庸的李治,並且差點惹出大亂子,導致唐朝短命而亡。

為什麼李世民會最終選擇李治當自己的皇位繼承人呢?我覺得最主要的原因是李治比較聽話,被李世民認為是守成之主。

之前李世民所立的太子李承乾,還有李世民曾寄予厚望的魏王李泰,都捅出了亂子,讓李世民感到非常失望,認為他們不是合格的皇位繼承人。李承乾作為嫡長子從小就被立為太子,李世民也請眾多名師去教育他,可是李承乾卻喜歡去當胡人,讓李世民感到很失望。後來,李承乾和男寵稱心,把東宮搞得烏煙瘴氣,讓李世民更是惱火,李世民最後殺了李承乾的男寵。最後李承乾鋌而走險,準備陰謀造反,最後李世民忍無可忍,只得廢了他。

李承乾之後,李世民對另外一個兒子李泰非常看重,李泰表面上看起來確實非常的聽話,但是後來李泰卻聰明一世糊塗一時,為了能夠當上太子,居然對李世民說自己當了皇帝之後,會殺了兒子,把皇位傳給弟弟。這讓李世民感到無比的寒心,感覺李泰實在是太陰險了,一旦他當上皇帝,恐怕李唐皇室的很多人都會被他所殺。因為歷朝歷代,為了皇位,多少兄弟父子之間互相殘殺的例子太多了,遠的不說,李世民自己就是踏著李建成和李元吉的屍體登上皇位的。李世民肯定希望自己家族的人都能夠平平安安,李泰看起來肯定是有問題的,而李治看起來比較仁孝聽話,是李世民心目中合適的皇位人選。至於李治能力似乎不夠強,這也沒有關係,李世民自己已經替他打下了大片江山,不需要他再去建功立業,只需要他做好守成之主,治理好天下就可以了。

當然,李世民也覺得李治過於柔弱,曾短暫考慮過比較英武的李恪。但是李恪首先不是嫡子,在嫡庶之別很大的封建王朝有著致命的影響。其次,李恪由於不是長孫皇后所生,所以註定無法得到長孫無忌的擁戴。還有,李恪的母親是隋朝的公主,本身有隋朝皇室的血統。而唐朝很多重臣都是反隋起家的,在滅亡隋朝的過程中,都做了太多對不起隋朝的事情。假如一個具有隋朝皇室血統的人登上皇位,那些大臣們還能夠安心嗎,恐怕到時候會天下大亂。正是因為這些原因,李世民不可能把皇位傳給李恪。

正式因為上述原因,李世民將皇位傳給了李治。可惜李治做的並不是很好,在皇位上讓武則天做大,最後李唐江山也變成了武周天下。如果不是忠於李唐皇室的人實在是太多,最後大臣幫助中宗李顯奪回皇位,唐朝的境況也並不比隋朝強到哪裡去。

我是冰哥聊史論古今,期待您的關注和點評!


冰哥聊史論古今


直接上題。

一,唐太宗貞觀十七年(公元643年)四月,外臣紇幹承基向李世民告發了太子李承乾圖謀不軌,準備謀反。唐太宗認為不可能,把告密者抓起來。李世民安排了人去調查,結果告密屬實。就廢黜了太子,降為平民。

二,太子位置空了出來,二子魏王李泰就出現頻繁了。魏王小心侍奉父王,馬上就有了立竿見影的效果。李世民感動之餘,答應不久要冊立李泰為太子。不久的一天,這李世民在朝會時對群臣說,昨天我說立李泰為皇太子,他赴在朕懷中說,父皇,今天我才是爾真正當你的兒子。我有個兒子,等我快死了,我就殺了他,把我皇位傳給弟弟晉王李治。你們說,李泰多忠厚呵,朕是非常感動,覺得讓他做太子非常合適。

三,沉默,朝堂上死一樣地沉默……唐太宗不耐煩了,自己都感動了,咋你們就無動於衷呢?諫言官格遵良出班奏道,陛下你真是大錯特錯了,希望你再三慎重考慮,不要再在這個問題上出錯。當初陛下立李承乾為太子,卻又對魏王非常疼愛,這才導致了前廢太子謀反。如果陛下真要立魏王為太子,那就先安置好晉王李治。這樣才能保障大家相安無事。唐太宗一定忘了玄武門,現在讓兒子們來從頭過一遍,他流著淚說,他們都是朕的兒子,朕下不了狠手,朕做不到!朝臣們沉默不語,唐太宗非常失意地回後宮去了。

四,李泰怕夜長夢多,又聽得朝堂上有不同聲音。他也擔心,但他又生一詭計,他找到弟弟李治說,你和漢王元昌叔叔關係不錯吧?元昌謀反被殺,你卻活得好好的,你真地不擔心有一天出事嗎?李治被李泰一忽悠,心一下子堤了起來,從早到晚擔驚受怕,生怕有什麼意外降臨。

五,從此以後,晉王每日愁眉苦臉。唐太宗覺得有點反常,就問他出了什麼事?李治老實巴交地說出了關於李泰的言語。唐太宗因此很後悔答應李泰為太子一事。他記得李承乾對他說過,太子謀反是李泰慫恿的。現在他又要嚇唬李治,大的小的一完蛋,嫡系就剩他一個人了。這正中下懷,實在太理想了。

六,兩儀殿。李承乾被廢當天,唐太宗在兩儀殿,晉王陪著他,當大臣中只有長孫無忌,褚遂良,房玄齡,李世責。唐太宗說,朕有三個兒子和一個弟弟,他們怎麼只想造反吶?朕是傷透了心。言訖,流淚不止。突然,皇帝竟然抽出佩刀要抹脖子,幾個大臣一湧而上,奪下刀讓晉王收起。並安慰皇上要冷靜。唐太宗說,朕想立晉王為太子!長孫無忌說,都聽陛下的,誰不聽,就用晉王手中的刀把不聽者殺掉。

七,唐太宗就決定立晉王為太子,並對李治說,你能當上太子,你要感謝你舅舅。今後要善得朝中大臣。當李泰帶著一百個騎兵到了永安門時,早已經守候的士兵把他們拿下。李泰被幽禁在北苑中。七月,詔告天下,立李治為皇太子,大赦天下。


劉一千五


李世民可謂是中國真正的千古一帝,但是他在選擇繼承人的時候,並沒有表現出來多麼高明的手段。因為他的繼承人李治在各方面都顯得比較平庸,那他為什麼會選擇相對比較平庸的李治當了皇帝呢,我想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首先李治是嫡子,也就是正室皇后所生的兒子。

因為在古代的時候,大家都提倡的是嫡長子繼承製。在歷代皇位繼承中,皇后所生的兒子佔有天然的優勢地位。李世民這樣英明的君主,在考慮繼承人的時候,首先想到的也是長孫皇后所生的兒子。只不過長孫皇后所生的前面兩個兒子李承乾和李泰先後出了問題,導致與皇位失之交臂,在這種情況下,李世民首先想到的是另外一個嫡子晉王李治。

其次,李治得到了權臣長孫無忌的擁戴。

長孫無忌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大舅子,非常得李世民的信任。在玄武門事變還有類似軍事行動中,長孫無忌都堅決的做李世民的左膀右臂,為李世民的基業立下了汗馬功勞。在著名的凌煙閣中,李世民把長孫無忌排在所有功臣中的第一位,遠遠高於人們所熟知的尉遲恭,李靖,李勣還有秦瓊,程咬金等人,可見李世民對長孫無忌之器重。

而在唐太宗李世民身後的安排中,長孫無忌肯定佔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而長孫無忌全力支持李治當皇帝,李世民自然也得考慮他的意見。因為立了其他皇子做皇帝的話,有可能會和長孫無忌產生矛盾,從而使朝廷處於混亂。事實上,李世民的其他兒子中也沒有太多的人選,只不過李世民曾因為太子李治過於柔弱,短暫考慮過三皇子李恪,因為他認為李恪非常英武,非常像李世民自己。但是由於長孫無忌的反對,李世民很快放棄了這個考慮。

李世民最終沒有立李恪為太子,主要也是為了朝廷今後的穩定而考慮。因為如果真的立李恪為太子的話,沒有長孫無忌等大臣的擁戴,李恪的皇位恐怕很難真正坐穩。雖然太子李治較為柔弱了一些,但是李世民已經打下了這樣一片基業,認為自己的兒子並不需要去打江山,只需要守好江山就可以了。守江山並不需要太英武,而需要以仁義治天下,而李治更符合這一點。而且李治是長孫無忌的外甥,自然可以得到長孫無忌的全力輔佐和支持。

所以最後李世民在考慮立太子的人選中,選擇了較為平庸的李冶當皇帝,而沒有選擇較為英武的李恪。


平安讀歷史


李治是唐太宗李世民的第九個兒子。貞觀十七年四月初七,李治被正式立為太子,貞觀二十三年五月,李世民在終南山翠微宮駕崩,享年52歲。同年六月初一,李治繼位,史稱“唐高宗”。

但是這時候就有很多人說了,唐太宗李世民有十四個兒子,為何要選擇資質最平庸的李治呢當皇帝呢?

關於這個問題,大部分人的理由是說:李世民是通過玄武門之變,將自己的老爸抓起來,把自己的哥哥弟弟全家都給處死了以後,才當上皇帝的。所以他很害怕自己後面的子孫像他一樣,於是在他內心裡就一直很維護“嫡長子繼承製”。

但是他的大兒子李承乾卻是個不爭氣的主,不讀書,不上進,只懂得貪戀女色,甚至還時不時搞一點同性戀。最後他居然還想派人去將自己的那些兄弟都謀害了,自己當皇帝。後來陰謀敗露之後,李世民痛心疾首,不得已將他貶為庶人。

李承乾叛亂使得李世民心裡十分難過,他不想讓自己的歷史重演,但是這種兄弟鬩於牆的事情居然就在他眼皮子底下發生,所以他最後只好做了一個妥協的選擇,選擇那個脾氣最好的李治當了皇帝,因為他知道他脾氣好,只要他將來當皇帝,兄弟姐妹們都都能好好的活下去。正是出於這種考慮,李世民才將李治冊立為太子的!

當然了,這種說法也並沒有什麼問題,但是嚴格來說,李治並不平庸,至少他不甘平庸。只是他沒有辦法!

為何會這麼說呢?

我們知道,早在正式宣佈冊立李治為太子後的第四天,李世民就為了選定了一個包括長孫無忌、房玄齡、諸遂良等人在內的、且陣容強大的“輔政班子”。這看似是唐太宗對自己兒子的關心,但實際上,這大大束縛了李治作為皇帝應該擁有的權力。這一點,我們從李治立李忠為太子一事中就能看出來。李治的權力基本上都被朝廷上這群樹大根深的官僚系統牢牢把控著。

但即便如此,李治也想當一個好皇帝,在他有限的權力中,李治做了兩件利國利民的事情,一是修訂律法。李治命人大規模的完善了唐初以來修訂的各種法律,使其變得更加嚴密正規。二是更注重科舉選材。李治需要人才,因為他知道此時的朝廷中的統治集團內部已經是派系林立,盤根錯節,而只有那些出生平民的人才比較好控制一些。

這也就是我們所說的“關中本位”。在這些官僚系統中,有很大一部人都是屬於關隴集團的上層人物,而關隴集團一直以來和皇權都是對立博弈的關係,很多時候皇帝根本就鬥不過他們。

公元658年,李治舉行殿試,當場考察進士們的能力水平。從此,殿試便成了高學歷的重要標誌,也成了科舉考試中一個很重要的組成部分。但是,畢竟是初創,他做的並不是太好,所以官僚集團也自然都不買他的帳。

不過還好,即便朝廷裡的大臣都不理解他,但是也還有一個女人在安慰著他,鼓勵著他,她用溫言軟語使李治從新看到了希望,她便是——武則天。後來,李治經過一番努力,終於將官僚系統的頭頭之一的長孫無忌的權力剝奪乾淨,甚至還將他貶到了外地,最後致使其自殺而亡。

所以,我們會發現,李治其實並不平庸,在他內心,還是希望能有一番大的作為的,但是他的權力卻被官僚集團緊緊的束縛著,讓他不能順利施展自己的抱負。最後不得不將大權全部委於武則天。要知道,在以男性為中心的社會,李治這麼做,勢必難以讓以男性為主的文臣武將接受。所以當時就有很多人都說李治很昏庸,即便是現在的有些人也都認為李治這個人十分的昏庸。

但事實並不是這樣的,李治雖然委託政事於武則天管理,但也不是完全放任。在他身體允許的情況下,他都是一直親自處理政事的。即使是到了他臨死前的前幾個月,他仍然在關注朝廷宰相的任職情況,還罷免了欺凌舅家的宰相李義琰;與此同時,他還常常讓太子擔任監國,代他處理朝政,而並不是完全依賴武則天一個人。

所以,在李治還活著的時候,也根本不存在武則天一手遮天的事情。

人們說李治平庸也好,昏庸也罷,其實最根本的原因,還是皇權和官僚集團之間的博弈造成的。李治的這些“罵名”實際上也都是這些人締造出來的!

史料參考:

  1. 《後唐書》

  2. 《領導文萃》


方圓文史


唐太宗選太子,之所以會看中九皇子李治,主要原因是:

1,嫡長子李承乾作為太子,其能力丶德行都有所欠缺,恐怕將來難擔天子重責,所以必須廢除其太子之位。

唐太宗有識人之明,這一點他是不會看錯的。

2,古代權貴,大多早婚。唐太宗也不例外。太宗不到五十歲就駕崩了,他歸天之時,他的兒子們大多數都成年了。

由此判斷,唐太宗在廢除皇嫡長子的太子之位後,謀劃再立太子,應該會考慮候選人的年齡問題。

顯然,立年齡偏大的“老”太子,有可能會導致太子,因為著急想繼位,而謀害皇帝老爹。

但是,立年齡太小的“嫩”太子,一方面有可能導致諸位皇子謀害“嫩”太子。另一方面,萬一自己不幸掛掉,“嫩”太子繼位後,又會被權臣掌控,到時候江山社稷很可能會易主。

權衡利弊之後,九皇子李治的年齡是最令唐太宗滿意的。不老也不嫩,剛剛好!

3,九皇子李治,也是長孫皇后所生,也是嫡出,與廢太子是同父同母的親兄弟,因此廢太子一黨比較能接受九皇子當太子。

4,大唐重臣長孫無忌大人,是長孫皇后的親哥哥,也是九皇子的親大舅。若九皇子當上太子,長孫大人於公於私都會傾力的輔佐九皇子。如此一來,對往後的朝政來說,也是極為有利的。

5,九皇子為人溫良恭謹,性情寬和,德才兼備,適合當守成之君!

綜上所述,可以看出九皇子的確是最佳的太子人選,唐太宗的抉擇是正確的!

如果後人對此有什麼異議的話,那隻能說明唐太宗沒有“千古一帝"資質的兒子,唐太宗只能在庸材之中選良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