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區後半年要漲物業費了,逼業主籤合同,否則買不到電,該怎麼辦?物業費可亂漲嗎?

我的邊牧叫叮噹


物業無權單方漲費,更無權以電逼業主。聯合其他業主請物業公司滾蛋,物業公司不滾蛋就聯合小區業主拒交物業費。如果物業公司到法院起訴了,請參照下面步驟: 一,先策略性拒收法院送達的材料,拖延一審開庭時間。 二,向法院申請管轄異議(根據各地情況慎用此權力)。 三,管轄異議上訴。 四,一審判決。 五,上訴二審。 六,二審判決。 七,等強制執行。 八,申請強制執行異議。 九,申請強制執行和解。 以上方法律師是不能教的,有浪費司法資源的嫌疑,但對付無良物業公司很有效,類似情況我親歷過,某政府部門起訴我方,我方不想與政府部門搞僵,只能退讓,無奈該政府部門一意孤行,法院一審判決我方勝訴,只走到一審判決前後歷經三年。 更要爭取多些業主一起維權,人多力量大! 以上行為的目的就是把無良物業拖垮。 維權業主需聯合三名以上業主維權,這個很重要,人多力量大,進入法律程序前,如感覺物業方面跟當地法院有勾兌,業主們先提前跟紀檢,監察等部門彙報,沒時間就聯合倆名以上業主實名寫信匯報,再牛叉的人也不敢太過分。其實很多物業公司起訴業主經常不能及時立案的,很多法官不贊同物業起訴業主的做法。業主團結起來,無良物業公司只能提升物業服務水平維護業主權利。 針對評論,鄭重提示維權業主,唯有此法,物業經不住,最終業主受益! 1.如果上法庭業主們積極應對2.(畫重點)翻出你和物業籤的合同一條一條的看,一項一項的看,哪一條哪一項物業做不到的拍照下來。3.把證據收集好上法院應訴,4.物業做不到的條項不用交錢。有個小區輸官司了,大概只要交20%左右。5.向法院申請物業公開所有賬目……一般做到這步物業就怕了。 假如法院判我方敗訴,法院的判決肯定要執行。但要策略性的在法律許可的範圍內一步步走程序。這是對付無良物業公司的有效方法。


愛喝酒的陳校長


不可以。怎麼辦?

第一,成立業主大會,選舉業委會,解聘老物業,選聘新物業。或由業主大會自治,成立屬於全體業主的物業服務中心。

第二,到鎮街住建科或物業科或房管科投訴。

第三,打12345市民熱線投訴。

第四,直接訴至國家信訪局。方法:手機下載國家信訪局"手機信訪″APP,不花錢,直接網上投訴。動員大家都投,人越多越好。


打抱不平119


物業本來是為業主服務的,而不是管理者。應該是上面設置不固定人員的團體,成立業主委員會,每棟樓一人輪值,把小區的大小事情彙總,按照輕重緩急提交給物業,物業提供相關服務,業主委員會實施監督。服務項目由業主委員會按需擬訂 ,開銷要透明化。業主委員會按平米向業主收取費用,給物業按季度核算,實行多退少補的方式,如果產生異議由社區協調處理。


察汗雄鷹


常見的小區公共收益包括:

  1、公共區域的廣告收益例如轎廂廣告、戶外廣告;

  2、小區公共區域的停車位收益;

  3、小區公共區域內租賃的攤位收益;

  4、利用公共配套如活動場地、會所、游泳池經營收入;

  5、部分通信運營管理費;

  6、因損壞小區的公共設施進行的賠償;

  7、自制售水機運營費用;

  8、物業管理用房的收益等。

  小區公共收益是全體業主共有的,具體由誰支配需要召開全體業主大會,由全體業主投票決定。目前還是責成物業代為管理的較多,也可以責成業主委員會代管,但代管方需要提前制定使用計劃,使用後也要公示賬目。

  《物權法》第七十四條規定:

  建築區劃內,規劃用於停放汽車的車位、車庫應當首先滿足業主的需要,其歸屬由當事人通過出售、附贈或者出租等方式約定。佔用業主共有的道路或者其他場地用於停放汽車的車位,屬於業主共有。而且根據《物權法》公共地方的收入理應歸全體業主所有。

  《物業管理條例》第五十五條:

  利用物業共用部位、共用設施設備進行經營的,應當在徵得相關業主、業主大會、物業服務企業的同意後,按照規定辦理有關手續。業主所得收益應當主要用於補充專項維修資金,也可以按照業主大會的決定使用。

不知道您的小區有給與您應得的收益嗎? #法律小講堂# #普法在行動#


oasis28


強烈要求:取消落後的物業公司管理小區模式,大力提倡:建立現代化小區自治物管模式。

物業公司管理小區的權大錢多,能夠搞定社會各方面的關係。而小區業主委員會權小沒錢,得不到社會各方面的支持。物業公司是企業性質是以盈利為目的的,存在強收費弱管理,服務不到位問題。經常發生收取物業費難的問題,當矛盾激化時,業主不交物業費物業就斷水、電、氣、暖,不準業主裝修材料車輛進入小區大門。甚至發生物業指使保安暴力對待業主,更嚴重的是有些物業公司涉黑惡勢力來對付業主走向了犯罪道路。因此,物業公司與業委會和業主之間存在著先天性的對抗矛盾,難以解決。

建議小區物業管理進行改革:提倡由小區業主自治管理。

現在小區所有的物業管理並不是物業公司全是自已做的,也做不了。而是要找社會各行各業專業單位和個人來做。所以,小區業委會可聘用專業物業管理人才為物管顧問,成立自已的物管團隊更換掉物業公司。

建議:在開發公司售房後的前期(3年內)小區物業管理由開發公司負責(或聘請物業公司管理),在售房3年內(前期物管)不得收取物業費,並且要解決好開發公司建房遺留下的各種問題。3年期滿,開發公司必須申請"移交該小區物業管理"報告交給住建主管部門批准,否則停止售房。由住建主管部門通知街道、社區負責成立該小區第一屆業主委員會,主任必須是黨員,並負責組織業委會委員們進行專業物管培訓教育後接收小區物業管理。街道、社區負責對該小區業主委會進行督查監管,實行小區業委會自治管理的模式。 在街道、社區指導下制定出業主委會收取物業費的標準,制定業委會委員的工資福利待遇。實行業委會全面負責小區日常管理:由業委會聘用專業物業管理顧問及工作人員,不得招聘物業管理公司單位進行全面管理。業委會在專業分類管理方面可實行招標制: 例如在安保方面聘保安公司,在清潔衛生方面聘保潔公司,在維修方面請各專業維修單位,在綠化方面請專業綠化單位。這樣的管理既專業做的好又省錢,也不存在業委會和業主與物業公司之間的矛盾。

小區在街道丶社區部門的指導下,對業委會進行定期換屆選舉。業委會要建立網絡"業主自治群“,及時收集業主們的合理化建議和議建,更加有利於小區管理。業委會收取大量的物業費丶廣告費丶停車費等資金,除了用於小區業委會委員以及物業管理顧問和工作人員的工資福利待遇,用於各種物業維修費、辦公費、管理費、稅費等費用。剩餘的大量資金永遠留存在小區業委會,可用於規劃美化小區、增添設施、改善小區居住環境,也可以降低物業費收費標準,做到取之於業主用之於業主,體現小區業委會是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讓肉爛在小區業委會大鍋裡。使廣大業主們共同受益,促使業主能主動按時交納物業費。真正實現文明和諧、清潔衛生、安定困結,利國利民的"現代化小區業主自治管理"模式。

另外,關於 "去消物業公司將會造成全國700多萬物業管理人員的失業?"問題。

答案是:

700多萬各行各專業的物業管理人員將被小區自治管理的業委會轉換全部聘用了,不會造成大量物管人員失業的問題。讓黑心的物業公司老闆失業,失去了鉅額利益,讓這些鉅額利益永遠造福於本小區業主自已。


手機用戶2718664634


這個你可以去物價局,物業主管單位房地局,街道辦物業科,或者向媒體反應,物業單方面是無權漲價的,有業委會的物業遞交資料,然後業委會通知召開業主大會,讓業主表決,達到雙過半(面積,戶數)通過然後去街道辦物業科遞交資料,同時在小區公示,最後去物價局備案,這樣才算流程走完,大概就這個流程。所以物業費不是說想漲就漲的


涼拌饅頭哥


合同可以不籤。

買不了電找供電局。

物業隨意漲價,有一條就可以對付:讓它拿出物價局批准漲價的批文!


法律人5524


取消物業這個奇葩的行業,我們小區的是不交物業費,車不讓進,還報警說業主找事。……………例子多了。


一杯咖啡59


剷除物業救中華民生迴歸街道管理是中國人的呼聲


用戶9858852285575


物業是服務公司,為什麼那麼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