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城路上的“飛的”,為何小車司機不要命


進城路上的“飛的”,為何小車司機不要命

的士大家都比較熟悉。

然而有一種“的士”,卻並不是每個人都熟悉,那就是每天凌晨從帝都邊上某個睡城,拉客進城上班或者趕火車的私家車。

也許幾乎在每一個大名鼎鼎繁華昌盛的大都市之外,總是有幾處飛地,或者稱為睡地。這其實就是一些北漂或者深漂或者滬漂集聚地,他們為了生活,為了省錢,用時間換收入,自覺選擇居住在相對中心城區較遠的地方。

實際上,對於這些人,這些廣大的漂一族,現階段城市生活的主要矛盾,就是日趨嚴重的工作者工作日漸繁忙和居住地越來越偏遠的矛盾。

尤其這些人的數量還在年復一年地增加。

於是形形色色的司機們,駕駛著各種各樣的車,等在了進城路上,也稱“飛的士”,就成為了很多漂族人一種必不可少的選擇。

這一日,小李子拎了兩個大包,因為要進城趕早上九點半的火車,於是上了一輛路邊“飛的”後,就對師傅說,“師傅,我著急趕車,待會兒麻煩您開快點。”

師傅笑了笑,回覆道:“看來,你很少坐我龍師傅的車啊。我龍師傅是從來不會太慢的。”

裡邊早坐了一個客戶,此時也隨聲附和:“年輕人,你進城趕火車選擇龍師傅這樣的‘飛的’就是對的。這車速槓槓的,在這裡沒有比他們更快的了!”

“大家各自交流一下,加我一下微信。待會兒到了檢查站的時候,如果有檢查,就說是朋友順路,沒有人收費。否則你們今天就去不了了。”龍師傅開車前再次提醒大家。

小李子趕緊掏出手機,很快就加了師傅微信。

果然,飛的一路飛馳。

然而進城必經的幾條路上,最少也有好幾道關卡。

因為睡城上班族多,這裡此時也早就排起了長隊,目測至少有一兩百輛車。

還好,龍師傅靈活至極,只見他左突右衝,有時候直接上了應急車道,更大膽的是因為進城多出城少,有一次龍師傅在夾縫中困住時竟然開到了對面車道解困。然後尾隨著幾輛豪車,勝利突圍而去。

“逆行,不怕監控嗎?”

“這裡沒有監控。我都走了好幾百回了。”龍師傅頭也不回地笑著說道。

突然,車身一個趔趄。

“前邊的司機吃草的。咋開的車!”龍師傅一個急剎車後,直罵前邊的司機。

“前邊的司機一定是個新手,這傢伙一看前邊有監控,就慌了手腳亂剎車。其實這個監控是假的。不管罰款。”龍師傅說道。

出了檢查站後,車速果然槓槓的。當然,也伴隨著龍師傅的一路提醒。

“大家小心,前邊有監控。我或可能隨時剎車減速,大家注意坐穩扶好。”

“大家小心,這裡路邊隱藏著三處攝像頭,我會剎車減速。”

“前邊是公交車道。呵呵,擁堵時,只要緊跟著公交車,保持在一米以內,絕對安全,不開白不開。”

“龍師傅,你的記性可真好。”

“不是記憶好,是適應形勢需要。”

“首先,要記住這條路上所有的攝像頭位置。其次,每個攝像頭的拍攝距離是有所不同的。一般情況下,在所有可能導致罰款的攝像頭500米開外,就要注意。如跑的車道不對,最少應在300米外就要糾正,及時改變回正確車道。”

“這就是名副其實的與攝像頭鬥爭,其樂融融。”

龍師傅或許一時高興,繼續說道,“幹我們這一行,就是在馬路上討生活。除了必須研究攝像頭之外。”

還時常與交警鬥,

當然與同行鬥,才是日常的關鍵。

……

“當然了,這一切都不影響,只要你們需要,我一路拼了命也會送你們及時趕去目的地。”

小李子忍不住,插了一句:“龍師傅,你天天這樣飛奔,這樣真的安全嗎?”

“這個,你們大可放心。我都已經開了小十年的車了。習慣了。”

“再說了,我一家老少都系在這車上,我又怎麼敢掉以輕心。”

“畢竟早晨坐我們車的人有急事的多。”

“再說,如果不這樣,你們大多也就不會坐我的車了。”

下車的時候,龍師傅熟練地遞過一張名片,

“這是我的電話,記得我的車牌,下次進城記得找我。次數多了,我還給你們打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