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谋论,迷信权威?职场的这些非理性行为,都是关联性谬误在作怪


阴谋论,迷信权威?职场的这些非理性行为,都是关联性谬误在作怪

莉莉最近和一个同事不对付,拌了几句嘴,本来也没什么,职场上,同事们因为观点不一致、意见不合,有些争吵也无可厚非,但慢慢地,莉莉发现事情越来越不对劲。无论这个同事说什么,做什么,莉莉都能够从中发现不好的端倪。比如同事提的方案明明有出彩的地方,但莉莉总是会逮着一些不好的地方进行夸张化;比如同事做了一件事情,本来是好意,但莉莉总是怀疑这是同事故意为之,有目的。莉莉说,似乎这个同事无论做什么,都有阴谋都是瑕疵,总是忍不住要挑错。莉莉开始害怕,她不想变成这样的人,她希望自己能够正视同事,不能因为有过争执,就一直对人不友善。其实,莉莉是陷入了关联性谬误思维,才会有这样的举动。

在解释关联性谬误思维前,我们先来看一个事件:

科罗娜啤酒英文名为“Corona”,寓意“皇冠”,关于品牌名,科罗娜曾骄傲地在广告中写道:“味道如名字一般动人”。而如今,因为一场新冠疫情,英文名为“Coronavirus”。新冠病毒一转身,成了科罗娜(Corona)病毒(Virus)。于是,大家开始抵制这个品牌,作为一个 1925 年创建的百年老品牌,科罗娜用 95 年赢了对手,却在短短 2 个月内败给了新冠病毒,果然是“啤”在家中坐,锅从天上来。

你看,明明在逻辑上完全没有关联的两件事,一个是啤酒,一个是病毒,只因为英文名的某种相似性,引发了心理上的关联,就诱导大众产生了一系列不理智的行为。

阴谋论,迷信权威?职场的这些非理性行为,都是关联性谬误在作怪

现在,我们就来看看,什么是关联性谬误思维,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思维?

莉莉和同事吵架,从而认为同事身上都是问题;科罗娜是啤酒品牌,撞名新冠英文名,就成了人人避之不及的存在,那么,到底什么是关联性谬误思维,产生的原因又是什么呢?

1.关联系谬误思维的概念是什么?

在专家们的研究里,关联性谬误思维是指把本不相关的事,赋予某种荒唐的关联。关联性谬误具有的共同特征是论证中的前提与结论在心理上相关,而在逻辑上不相关,当论证的理由和主张不相关时,就会产生关联性谬误。

小时候我们写作文,会说天上的白云变化莫测,有时候像棉花糖;有时候像狗熊,憨头憨脑;还有的时候像一匹奔跑的骏马……但其实云就是云,在逻辑上与糖也好,与狗熊也好,与马也好,都没有任何相关,只是心理上一种相似的想象,就有了关联。当然,这是正向的关联性谬误,和想象类似

再来看,有的人犯了错就会受到大家的排挤,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无论这个人如何弥补错误,或者做了很多好事,但只要类似的错误出现,大家都会第一时间想到,是这个人所为。这就是负向的关联性谬误,和偏见类似。

人类的大脑是非常发散的,一些完全没有关联的东西,一经大脑加工,则会主观的产生关联,比如最常见的就是请明星做广告,明星和产品的质量好坏没有什么关联,但人们会倾向于明星就是权威,在没有明显区别下,就会买有明星代言的产品。

阴谋论,迷信权威?职场的这些非理性行为,都是关联性谬误在作怪

2.产生关联性谬误思维的原因有哪些?

知道了什么是关联性谬误思维,那么,产生这种谬误思维的原因是什么呢?

一是因为直觉总是比其他都快

在《思考,快与慢》中,卡尼曼曾经提出过一个论断,他认为,人类大脑存在着两种思维:一种是直觉、机械、直接的思维;另一种是有意识、理性、缓慢、有逻辑性的思维。往往,早在有意识的思维开始之前,直觉思维就得出了结论。也就是说,直觉总是快人一步,就如本能的反射一般。

直觉思维,是指对一个问题未经逐步分析,仅依据内因的感知迅速地对问题答案作出判断,猜想、设想,或者在对疑难百思不得其解之中,突然对问题有“灵感”和“顿悟”,甚至对未来事物的结果有“预感”“预言”等都是直觉思维。

直觉,有简约性、创造性、自信力三个特征:

  • 直觉的简约性表现在,对事物判断的垄断性,比如,莉莉和同事吵过架,她的直觉就告诉她,同事说的做的都是该被否认的;
  • 直觉的创造性表现在,想别人所不能想,做别人所不能做,比如莉莉,为了证实同事方案的劣质性,就要找到有创意的点子来进行辩驳;而在生活中,把云看作是动物,把云看作是波浪,这都是创造性;
  • 直觉的自信力表现在,毫不怀疑,比如莉莉,一开始的时候,她从来不怀疑同事的方案是劣质的这件事本身的正确性,她对自己的论断非常自信。

我们写字,如果盯着一个字看,你越看越不认识,你只有凭直觉写出来,才能成功。就像动物园里有人问蜈蚣,你那么多脚,哪只脚先迈出去啊,蜈蚣想来想去想不出来,结果不会走路了。所以直觉,是不需要思考就能做出的行为,因为直觉带来的关联性谬误,有的时候能促进事情的发展,有的时候却会给事情带来毁灭性的的灾难。

阴谋论,迷信权威?职场的这些非理性行为,都是关联性谬误在作怪

二是迷信总是比其他都顺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手机选号码,一定要选6和8多的,表示“顺”和“发”,一定要避开4这个数字,因为感觉和“死”同音,这其实,是一种迷信思维。在莉莉的案例里,她的同事就是那个不好的数字“4”,与之有关的事情,都带了阴暗的色彩。

认知科学家吉姆·戴维斯,曾在科学杂志《鹦鹉螺》上提出:“迷信思维,有一个脑神经科学的机制,甚至可以说是一个生理现象,为的是对抗不确定性”。在不确定性来临之前,大脑中已存在大量过去的经验与认知。

“不怕一万只怕万一”,就是典型的迷信思维,如何判断我们的思维是否是迷信思维?万维钢老师曾经提过,我们可以问自己两个问题:

  • 第一,你相不相信身边有些事情,是你无论做什么都控制不了的事情。
  • 第二,你相不相信这世界上有不少事情,是无缘无故发生的。

万维钢老师说,如果你不相信上面两个说法,一定要自己掌控自己的命运,认为这个世界上没有偶然的事情,一切都有自身的规律,这就是迷信思维。

一旦有了这种思维,人们就会有三种表现:

  • 追求好运气,比如出门不堵车,会认为一天都会很顺;
  • 会阴谋论,比如莉莉和同事吵过架,同事的每一个眼神都像是挑衅;
  • 会随时发现事情的意义,比如一个简单的工作,会赋予其整个人生的意义。

我们重新回到莉莉的案例,因为和同事吵过架,莉莉总是会产生一系列的联想:同事和人说了悄悄话,觉得是背地里说她坏话;同事在工作中的一点看法,就觉得是故意搞事情;同事和老板有了接触,就认为其在背后打小报告。这样联想下去,莉莉都不用工作了。事实上,很多事情可能就是无缘无故发生的,只有你承认自己控制不了它,放弃不必要的控制,这才是科学的态度。

最近热播的电视剧《重生》里,在调查案件的时候,胡队说过一句话,这样的现场不可能伪造,调查人员所锁定的一些纰漏很可能就是自然而然发生的,不能解释。迷信思维,让我们认为,所有的偶然都是必然。

阴谋论,迷信权威?职场的这些非理性行为,都是关联性谬误在作怪

直觉思维的快人一步,迷信思维的因果论、掌控度,共同造成了关联性谬误思维的发生。前面我们说过,关联性谬误有时是正向的,有时是负向的。

关联性谬误思维,会给职场工作带来哪些不利影响?

莉莉其实已经意识到关联性谬误带来的负面影响,从而陷入了自我矛盾之中,迫切地想要改变这种现状。我们现在梳理一下,职场上因为关联性谬误,带来了哪些不利影响?

1.用非理性的态度对人对事

关联性谬误的联想非常发散,其程度甚至连当事人都不能控制,大众在关联谬误之下,很难保持理性。比如当年因被乐视举报,快播被封,万万没想到,在网友的一阵阵骂声中,乐事薯片不幸躺枪:“你为什么举报!!好好卖薯片不行吗!”这种非理性的行为,有三种主要表现:

  • 忽视客观事实:乐事薯片和乐视,完全是两个概念,但却被连坐;莉莉同事的能力和他们的关系,也是两件事情,但却发生了联系,这个时候,客观事实不重要,心理的那个关联占了上风;
  • 情绪容易失控:莉莉在遇到同事的事情时,总是会烦躁、火大,这就是情绪失控的表现,情绪先于事情,就会造成不好的结果;
  • 犯经验主义错误: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带着有色眼镜看待事物,比如一件事情,过去失败了,但可能现在条件成熟了,但工作中,我们还是会觉得,必然会失败。

忽视客观事实也好,情绪失控也好,犯经验主义错误也罢,都是非理性的行为。

阴谋论,迷信权威?职场的这些非理性行为,都是关联性谬误在作怪

2.多思多虑产生阴谋论

有一个故事,是说一个老板因为一个员工做兼职,把公司的业务揽到了自己名下,就开始产生一系列联想,认为公司的所有员工都是背着公司偷业务。员工稍微离开座位时间过久,就怀疑其去打私人业务电话;员工请假,就怀疑其跑私人业务去了……这样的联想下,让员工感受到了浓烈的不信任,从而造成公司与员工之间的脱节。关联性谬误,很多时候,不过是子虚乌有的好事情罢了。

  • 以点带面,产生不实事件。比如某个明星被群起而攻之,与之名字相近的明星都会遭殃,键盘侠们还会骂的振振有词,甚至说,你就不该叫这个名字;对于莉莉来说,因为吵架这个点,辐射到同事的人际、能力等方面,直接得出其什么都不好的不实判断;
  • 以线带面,佐证各类猜测。我们在写文章的时候,会因为一个论点去找论据,同理,在关联性谬误里,如果觉得同事讨厌自己,就会找各种线索去证明。

关联性谬误,会让职场人多思多虑,勾勒出一幅幅阴谋论画面,从而影响工作的效率和前景。

阴谋论,迷信权威?职场的这些非理性行为,都是关联性谬误在作怪

那么,如何纠正关联性谬误思维,避免职场的不利影响呢?

我们都希望关联性谬误产生正向的影响,那么面对负向影响,可以怎么做呢?

1.学会批判性,克服非理性

《礼记·中庸》说:“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说的就是一种批判思维。鲁迅在《狂人日记》里有一句话:“从来如此,便对吗?“这也是批判性思维。

批判思维是一种智能上经过训练的过程,包括积极的和高度技巧化的概念、推论、分析的综合,或者评估收集而来的或产生的信息,观察,实验,沉思,推理,或者交流,作为一种对信念和行动的指引。要想建立批判性思维,克服非理性,我们可以借助一个模型——“苏格拉底方法”,也称为“助产术”,可以分为四个部分:讥讽、助产术、归纳和下定义。

  • 所谓“讥讽”,就是在谈话中让对方谈出自己对某一问题的看法,然后揭露出对方谈话中的自相矛盾,使对方承认自己对这一问题实际上一无所知。比如,莉莉对同事的看法,同事的方案是否得到过客户认可,是否获得过成功?莉莉可以罗列同事的一系列事实,从中找出她内心里的自相矛盾;
  • 所谓“助产术”,就是用谈话法帮助对方把知识回忆起来,就像助产婆帮助产妇产出婴儿一样。比如莉莉和同事吵架前,是否有合作愉快的时候?无论是好的和不好的,都可以回忆;
  • 所谓“归纳”,是通过问答使对方的认识能逐步排除事物的个别的特殊的东西,揭示出事物的本质的普遍的东西。比如莉莉通过以上两个步骤,把特殊情况排除在外,显然,吵架就是那个特殊的东西;
  • 所谓定义,就是出事物的“定义”。这是一个从现象、个别到普遍、一般的过程。比如莉莉的同事,从目前的现象,到个别事件,到普遍事件,最后得出莉莉的同事是个什么样的人,能力如何的最终定义。

莉莉可以这样运用4个步骤:找出自我观念的矛盾,回忆同事的优秀处,排除吵架的特殊性,定义整个事件,正确定义同事。

阴谋论,迷信权威?职场的这些非理性行为,都是关联性谬误在作怪

2.学会慢思考,克服反射性

如果说直觉是一时冲动,那么事实就是谋定而后动,如果说直觉是反射,那么事实就是慢思考。我们要培养慢思考的能力,来破除直觉的弊端,克服关联性。波士顿咨询集团纽约办事处懂事总经理马丁·里夫斯总结了他培养慢思考能力的6个原则,并发表在《哈佛商业评论》上:

  • 第一个原则:给自己安排自由思考的时间。这段时间里,要不受任何事情的干扰
  • 第二个原则:寻找一个良师益友。一个人的思考是有限的,我们需要一个人,来引导我们一问一答,完善思考;
  • 第三个原则:建立一个能够促进思考的问题列表。有时候我们直觉过快,是因为缺乏问题,那么列出能促进你思考的问题,多问一些为什么?比如莉莉可以列:同事的方案为什么不好?不好的根据是什么?判断是依据哪些事实作出的?
  • 第四个原则:让自己免受信息过载的影响。思考要集中,比如莉莉在思考和她吵过架的同事的若干事的时候,就不要去思考别的同事的相关事;
  • 第五个原则:成为元问题解决者。元问题,就是本质问题。其实莉莉的偏见来源于一次吵架,那么莉莉就要成为这个问题的解决者;
  • 第六个原则:成为榜样。合理规划自己的时间安排,将固定时间用来思考。将自己的日程表贴在显眼处,展示自己如何利用时间来思考的。

电视剧里武功高强的人,都会有条件反射,有人靠近,就一剑过去,那万一过来的是亲近的人呢?他们为什么不会伤害亲近的人呢?这就是用慢思考来克制了直觉,区分了直觉。

阴谋论,迷信权威?职场的这些非理性行为,都是关联性谬误在作怪

3.学会科学假设,克服阴谋论

与迷信相对的,就是科学思维,在克服阴谋论上,我们就要借助科学思维。在科学认识活动中,科学思维必须遵守三个基本原则:在逻辑上要求严密的逻辑性,达到归纳和演绎的统一;在方法上要求辩证地分析和综合两种思维方法;在体系上,实现逻辑与历史的一致,达到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我们不妨用假说方法,来压制迷信思维:

所谓假说是以一定的科学事实和科学原理为依据的、关于未知事物及其规律性所作出的一种假定性说明。它具有两个显著的特点:

  • 一是科学性。假说,不是信口开河,它必须以一定的科学事实和科学原理为根据,并经过一定的科学论证;
  • 二是假定性。假说是一种猜测或猜想,至于这种猜测是否正确,在假说提出时还是一个未知数。假说的真理性有待往后的实践来证实。

运用假说方法,一是要从事实出发,而又要超越事实;二是要进行逻辑论证;三是要用实践验证。只有当假说与事实验证相符合,它才可能上升为科学理论。假说可能发展为科学理论,也可能被证明是错误而被淘汰。

科学认识正是沿着“假说—理论—新假说—新理论……”的途径,不断地向前发展的。如果我们假设数字“6”就能顺,那么就要进行逻辑论证,列举大量样本,来证明;然后再自身去实践证明,否则就是一种迷信。莉莉也同样,假设同事的一些行为都是错误的,那么进行逻辑推断,归纳演绎,毫无遗漏,然后再用新的事件去验证同事的行为。这样得出的结论,才不会被关联性谬误所误导。

阴谋论,迷信权威?职场的这些非理性行为,都是关联性谬误在作怪

写在最后

古有爱屋及乌,也有恨屋及乌,当心里是爱,关联也是温暖的;当心里是恨,关联就是阴郁的,我们要做的,就是用批判性克制非理性,用慢思考克制反射性,用科学性克制迷信性,当心里有恨的时候,才不会在关联性谬误下,丧失了理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