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车买回来要不要安装发动机护板呢?装好还是不好?

宁夏煤炭达人


很多人买新车之后,都在纠结一个问题,国内的路况复杂,很多路面情况不好,所以到底要不要装不装发动机护板。先说结论,发动机护板一般情况下不建议安装,发动机护板一般情况下不建议安装,发动机护板一般情况下不建议安装,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曾经有媒体报道,荣威 i6在一次过坑洼路面的时候,发动机居然“掉”了。后来荣威官方调查得出结论,车主驾驶车辆在夜间高速过深坑,导致支臂承受超出载荷能力的纵向剪切力,造成严重的结构性撞击,并造成车辆内部零件损坏,从而发生断裂。

很多人包括我在内,都在想一个问题,如果装发动机护板,可以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吗?

发动机护板主要是装在底盘上。主要作用有两个:

第一个是包裹住发动机,防止发动机直接与地面接触刮擦,保护发动机不受外力直接碰撞;

第二个就是可以降低一定的风阻系数,改善底盘的气流。根据研究显示,加装底盘护板和不装底盘护板的两辆相同型号的车,风阻系数大概相差0.09,虽然不高,但是聊胜于无。

既然发动机护板作用这么大,厂商为什么不直接出厂就装备,还要消费者自己加装?很多人推测这是为了节省成本,其实这种推测缺乏根据,我们加装一个发动机护板也不过两百块钱,厂商的采购价非常低,何况发动机成本几万到几十万都有,不管怎么看,加装发动机护板都是更经济的措施。那么为什么下到十几万高达上百万的车,一般都不会原厂加装发动机护板呢?

那就是因为发动机护板就是一个鸡肋,还是有可能把你噎着,让你窒息甚至没命的一个鸡肋。

如今的车出于安全考虑,基本都设有发动机下沉设计,这是一项成本不高,但是能够有效避免乘员舱受损,车内乘员受损的情况。因为在碰撞中,巨大的动能有可能导致发动机撞破发动机舱进入驾驶舱,而发动机的本身重要很大,在巨大的动能下,会导致非常惨烈的事故,因为发动机下沉几乎是目前所有现代车辆必备的设计。

那么这时候问题来了,目前发动机护板有几种材质,但都可以分为金属护板和塑料护板,金属护板会直接影响发动机下沉的设计,在事故发生时,发动机可能会对车内人员造成严重伤害;塑料护板虽然可能因为强度低,不会影响碰撞时发动机下沉,但是遇到坚硬的路面凸起,塑料护板形同虚设。

除了影响安全之外,发动机护板还会带来这几个问题:

1、影响发动机舱的散热,家中冷却系统负担;

2、石子容易沉积在护板上,引起底盘异响,影响车型NVH;

3、增加车重,导致油耗有所增加。

综上而言,发动机护板基本上就是鸡肋,我们只建议喜欢越野、或者经常走烂路的车主加装,其他车主我们都不建议安装发动机护板。


老司机侃侃车儿


发动机护板到底有没有用?随便说两句,不怎么权威,更没有对错,只是表达一下当时我的考虑。

多年前提车的时候还没人质疑这件事,有人跟我介绍这个,说这个东西能防止底盘剐撞,于是我就装了。

刚开车不长时间的时候,眼神 / 水平都不行,那年从坡道上了一个人行道,很高的那种,下来的时候人多,副驾还坐了一个女孩子,对我蛮崇拜的那种盯着我。男人嘛,就没注意,直接从台阶上跳下去了,当一声巨响,我的天呐,强作镇定开走,后来升起来一看,有一个很大的瘪和划痕,不过当然车底盘没事。这样的事后来还干过一回,哈哈。

然后我开车风格就慢慢胆大起来,有一年去祭祀,荒郊野岭,一个亲戚说开上山去,大家都这么走,没有路,我硬着头皮压着石头开上去,到了山坡上一看,全都是人,没有一辆车!纯粹是拿轿车当越野在开。

但是也没什么事,当然后来观察到发动机护板各种划痕深深浅浅,也没当回事,发动机和油底壳还有管路没问题,护板坏了再换呗,护板剐烂之前想对车造成损害那可是有点不容易。

至于发动机护板的坏处,我听说的主要是三点:

一,出事故的时候,发动机下沉保护乘员安全,可是护板可能会阻碍下沉造成乘员伤害。个人选择吧。

二,高速的时候护板会破坏原有车底盘空气动力学平面导致噪音和异响,我不太清楚什么样的噪音和异响是护板带来的,反正上车我都听音乐。

三,护板会缩短最小离地间隙,导致本来能过的坎现在会剐蹭,这点我认同,不过也就2,3厘米顶多,剐蹭就剐蹭,我不在乎护板剐蹭与否。


车就是个工具,我绝不会让它喧宾夺主把工具当大爷伺候。

有一年坐大巴去四姑娘山玩,400公里路程时常能看到一辆轿车在我们前后,快到景区的时候下雨,土路上被大车碾压的高低不平,小车过不去,我眼睁睁看着这辆轿车最后决定掉头回去,车里人的眼神真是难过。

如果是我,我绝不会回去,我有发动机护板,剐烂了我也得过去,只要有车能过去,我就能过去,到现在为止这一条我还没有违背。


情感飞花


我来分享一下自己的经历。

我觉得新车加发动机护板很有必要。

首先我主要是在大城市行驶,而且是一线大城市,这边路况非常平整,很少碰到坑坑洼洼的路,有时自己会开车回家,全程高速,500多公里路,不过老家的路也是大马路,没有山路。

我的车是小轿车,是在今年6月份提的车,底盘相对比思域高一点,那时候买了车一个月左右,我也在想要不要装底盘装甲,也问了很多老司机,他们的意见是:不走山路,可以不装。最后我自己还是在网上买了一块镁合金护板装了,几个月后,证明装发动机下护板还是有用的。

9月份,我去首保,车被升起来之后,我特意了看了一下,我的发动机下护板有没有损伤,竟然发现多处擦伤,我自己也奇怪,自己开车时真的没有刮到底盘啥的,而且平日里走的真的是水里平路,真不知道在什么地方磕底盘了。

后面看到这发动下护板被刮了,我又去买了8罐底盘装甲,趁着车子还是新的,该装的,该喷的,还是要舍得。

总之,根据我自己的亲身经历,我觉得新车非常有必要装发动机下护板,车的钱都买了,再掏一点零花钱装一个吧,省得到时维修发动机跟变速器,那费用可不是一般的高。


白苏说车


当然有必要,我的车买回来就装了,不然早就换了几次油底壳了。单位的帕萨特,就是因为没装发动机护板,换过两次油底壳,其中一次就是我开的时候,过一个小水坑,谁知道这个小水坑看着小(大门前的),结果陷进去才发现有点深,因此磕烂了油底壳。换油底壳加工时费接近上千元。


雪鹘


破了破了已经破了,我去年五月份提的科鲁兹,开了一个月变速箱固定处螺纹撞裂滴油,很纠结如果换,发动机变速箱全部要拆,并且费用也很高,我是保养时候发现的,什么时候破裂的不知道,后来直接打的密封胶,修车师傅说四五万公里再打胶和换变速箱油,心疼着也只能这样了,我现在都不敢装,因为随时要看漏油情况,漏油就得去打胶加油,渗油的话还能开一段时间


厨房和尚


还是装一个吧!我的车底板是后加的,至少帮我挡了两次碰底盘了。。。我也是城市用车居多,前年去亲戚家,小路比较坑洼。。。然后。。。托底了[酷拽]!出来后看看,位置正好在变速箱那边。。。还好,没撒!不然遭殃了要


南十字星S


大家好,我是风子,我是一名汽车修工。关于汽车发动机下护板的装与不装,大家都有着各有各的看法,赞成装的,认为发动机下护板可以保护发动机底部被磕伤,反对装的,认为发动机下护板影响发动机下沉,影响发动机散热等问题。关于这些问题我来唠唠嗑。

从我这些年的维修经历来说,我是很赞成成安装下护板,我个人的车也安装了下护板。这些年的维修工作中,见过很多车的底盘被磕伤的,上个月维修了一台变速箱被磕裂的,车主当时并不知道自己的车在工地上磕伤了,随后上高速,直接在高速上漏完了变速箱油(双离合变速器)趴窝了,挂挡没走后报交警,拖下高速的。后来直接换了个新的变速器(变速箱壳体因为缺油高温烧的开裂了,里面的齿轮等全部烧坏了)。

很多人认为安装了发动机下护板底盘更低了,反而影响车辆的一个通过性。发动机的下护板安装后,会与发动机油底壳等有一定的空隙量,看起来是会更低,但正是因为这部分的空隙量在通过坑洼路面的时候可以衰减洼路面对发动机油底壳及变速箱壳的撞击力。目前市面上比较好的下护板是塑钢材质,这种材质的下护板韧性比较好,抗冲击力强,回弹性也比铁的下护板要好,而且不容易产生异响。铁和铝材质的下护板是早期的产品,抗冲击力和回弹性差,一撞就变形,要不就从发动机掉下来影响驾驶,要不就容易异响,所以慢慢的被淘汰了。

关于发动机下沉的问题,其实来说,一般的事故撞击力还不至于让发动机下沉,目前的车前部都设计有溃缩梁,真等到发动机下沉那得多大的事故。撞车和磕底盘的概率来说,是磕底盘的概率高。塑钢下护板有很好的韧性,一旦到了发动机下沉的阶段,塑钢下护板可以随意的形变,不影响发动机的下沉。

关于散热问题,这个是老一辈开车人的观念。以前发动机的散热风扇是硅油控制,货车是直接皮带驱动,所以说那时候的车散热还是要靠行驶中的气流来散热,水温超过98度就会有开锅现象。现在车子上的电子化程度非常的高,电子扇的通过电脑来调节控制的。水温都可达到105度,电子散热风扇才工作。电子扇的转速都是根据发动机水温来可调节的,装个下护板根本影响不了散热的。如果真有这说发,那不装发动机下护板,路面上的泥浆敷在发动机底部是不是也影响发动机的一个散热呢?发动机下护板的安装还可以有效阻挡一部分泥浆水进入到发动机舱内呢。


风子修车


这个问题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现在小车大都在发动机下面装了护板。很多人在购车时,都提出加装护板。加装护板是好是坏呢?

下面是我公司一台车,由于经常行驶不好路面,导至塑料护板破损后把涡轮增压器的水泵损坏,没办法,连配件修理费花了6千多。而底板还要1800元。我们没换,自己回来装了一块铝板。

实际上,护板到底是好是坏。装了护板,可以防止行驶中细小石子或重灰尘,泥水进入发动机,对此是有好处的。

但护板也有缺点。护板有几种材质。

1塑料护板。此护板只能保护灰尘或细小砂粒。但如果碰到路面不平是保护不了油底壳,水箱,变速箱或其它部件。特别是越野不适合。而旧车时,发动机在夏季散热慢。

2,铝质护板。这种护板现在被多数人忠爱,散热也可以,造价偏高。特别是防止底部零部件有很好的保护作用(如,油底壳)。

3,钢板。这种护板多用于越野车。如果用轿车会使发动机下沉,由于较重,油耗会增加。

4,高强度聚脂护板。这种护板较好,质量轻,强度硬,但造价不低。

以上几种是常见的发动机底部护板。


现在很多车辆行驶路面较好,经常行驶城区或者高速公路,那么,根据需要,可装可不装。如果行驶路面较差,建议安装。如果越野必须安装。

至于塑料护板真心没什么用处。无非好看点。


汽车机械事故鉴定


新车买回来建议安一块发动机护板,其实这没有什么值得争论的,不遇到事情可能永远都不会用到这个护板,但一次偶然就足以证明它的重要,说白了就是花些小钱去避免小几率事件,这就好比咱们小时候吃的糖丸一样,虽然脊髓灰质炎的发病概率很低,但摊上了就是百分之百,所以我们才会吃糖丸,对吧?正常在市内行驶的车辆刮伤底盘、发动机的概率很低,可一旦出现意外,有发动机护板的好处就可以显现出来。。。


至于原厂既然没装、就没必要装的逻辑也是错误的,原厂没装的东西多了,装与不装更多的是出于对成本的考量,因为发动机护板有实际用处(几率性触发实用度)、但又属于小几率的功能性产品,所以这里面就存在了一个取舍的问题,它有用、但又不具备必须性,所以一些低端车型能省、则省,反正市内行驶磕到底盘、发动机的概率很小,那么它从这个角度上就没必要原厂、原装,车子到手后由消费者根据实际情况来决定是否安装即可;不过各类护板是一种趋势,如底盘护板、发动机护板、发动机舱罩等等,都是一种趋势、是一种从上至下普及的过程,这些各类板板过去只有那些高端车型才有,而现如今二十几万的民用车几乎标配各类板板,甚至十几万的自主车板板也是超足,根据这种普及、过渡方式,我们可以直接判定,加装发动机护板一定没有问题,原厂没护板只是牵扯成本。。。

发动机护板其实和安全气囊很相似,只不过一个保护机器、一个保护人而已;而相同点则在于同为小机率使用配备,正常来说99%的司机一辈子都用不到安全气囊,这个机率远小于发动机被一些小石子崩到的概率,那么是不是说安全气囊就没有了?是不是说原厂没配备安全气囊就有理了?说到底还不就是个成本?低价的车子安全气囊肯定没高端车多,这一点不否认吧?同理那些高端车哪个又会没有发动机护板呢?这是再简单不过的成本低、标准低所引发的问题,何必用其它说法来粉饰因车型低端而无发动机护板的本质呢?

发动机护板影响散热的说法?

发动机护板影响散热是早期的一种毫无逻辑性的说法,理由在于发动机被各类板板所包裹之后,散热能力下降?但实际上哪辆汽车是风冷散热?哪辆汽车靠流动的空气去带走机体的热量的?换句话说风冷汽车发动机的确存在,但并不存在于民用车上,所以现如今的民用车都是利用水冷(冷却液);而汽车发动机之所以使用水冷,就是因为风冷需要更大、更开放的空间来然冷空气将热量带走,而发动机舱紧凑的布局,显然无法提供风冷对空间的需求,所以当今水冷的车子早在设计之初就对散热的空间、发动机被包裹的程度没有需求,看那些高端车型,哪个不是机器上有罩、下有板?哪个开锅了?这个很容易判断,跑一样的路况然后对照一下板前、板后的水温即可,一下子就能推倒护板影响散热的论断,鄙人自己的车子都原装有板,之前一段时间板板被刮坏、就先拆掉了,可拆掉板后的一段时间,鄙人也没发现水温降低啊?。。。


护板影响发动机下沉的说法?

护板影响发动机下沉的论断并无太多道理,在惯性思维下理解这个发动机下沉,无非就是发动机在发生碰撞时会下落到地上,防止被挤进驾驶舱伤害乘客,但实际上发动机下沉技术并会回让发动机落在地上,只是发动机支架整体下沉几厘米,最终也不会落地、而是被底盘给卡住,换句话说下沉的发动机可能还没碰到护板,就已经停止了下沉,名为下沉、实际上只是改变角度,护板会对下沉照成的影响是微乎其微的;再考虑下碰撞的一瞬,发动机靠自身重力来下沉,有能沉下多少?高速碰撞下,发动机可能还没来得及下沉,就直接被送入驾驶室一波带走,下沉足够的距离是需要时间来支撑的。。。


如果真的担心发动机护板会影响下沉,那么不妨弄一块树脂的护板,质量轻、而硬度也并不高,日常防个小石子的击打绰绰有余,但承受不住硬冲击,刮一块大些的石头都可能直接被割开,所以这种材质的护板是不会影响您发动机下沉的(实际上下沉还没到护板这,就已经停止了),况且价格还便宜;正常来说日常在市内行驶、走铺装公路是完全没必要安装那类硬质合金护板的,完全没有意义,又沉、价格还贵,除了那类长越野的车辆或许有需求,其余的一律用不上。。。

发动机护板就是这样的一类小机率使用的功能型配备,说到底还是利大于弊;我们可以回想上世纪8、90年代,无论高端、低端车型原厂都没有安护板的、机舱罩也没有,而且发动机舱各种线束杂乱不堪,而现如今越来越多的车辆配备了机舱罩、底护板,所以这就是一次很单纯的过渡、升级,再用不了多久,所有的车都会标配护板,这就是一种趋势;所以护板影响这、影响那的论断有些夸大,他只是一块板板而已,它会有那么大破坏力么?朋友们是不是太把一块破板子当回事了?想装、图个安心就装,绝对无用可以不装,没事总和一块板子较劲没意思。。。


非专业车评


买第一辆车时,我觉得没必要装,买第二辆车时果断装了,因为没装发动机护板让我付出了惨痛的代价。这里我说的装是把原车的塑料护板换成金属护板。

买第一辆车时,和很多人疑问一样,如果发动机护板那么重要,作为汽车生产厂家会省这点料?而且据说原车的塑料护板有一定的缓冲作用,遇到托底事故时对底盘反而有更好的保护作用。所以买第一辆车时我也果断没有更换金属护板。

直到有一天天刚黑,下着大雪赶路,我一直贴着隔离带在一条国道最内道行驶,在一个十字路口,对面车辆远光,当时又是雪花,看不太清对面的路况,谁知道十字路口两边的隔离带没有正对着,我在这侧的内道过去正正的一下子冲到水泥隔离带上去好几米(中间没有花草树木),我下车一看,底盘托在水泥牙子上,四个轮子都是空的,踩油门轮子空转,我想尽各种办法还是下不来,后来发现车头下面漏了一大滩液体……刻骨铭心的夜啊,那晚没冻死……叫了保险公司的救援车,因为雪大路滑,三个小时候才过来,我都冻得直哆嗦了,因为车子后来都启动不了了,也没有热气。

4s店的检查结果是:变速箱阀体轴撞断了(快2万),元宝梁变形,轮毂变形……总之一共修了2万多,还好有保险自己掏了变速箱油、电瓶共一千多块,但是后来在我卖车的时候因为这次事故估价又低了好几千。试想如果当时安装了金属的护板,至少变速箱不会撞那么惨,所以原车的塑料板在重达数吨的汽车底盘撞击,就算是轻撞击中,都毫无抵抗之力。

通过这次事故,第二次购车时,我果断买了一个钢护板装上了,网上卖几百块钱,4s店卖一千多,安装师傅说金属护板不足之处是时间长了有可能异响,但对车辆的保护是毫无疑问的。因此我觉得还是有必有更换金属护板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