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富爸爸穷爸爸》一书分析“富人思维”与“穷人思维”

《富爸爸穷爸爸》的作者是罗伯特.清崎,文章讲的是自己的亲生爸爸(穷爸爸)和朋友的爸爸(富爸爸)对金钱截然不同的态度以及富爸爸对自己的影响。这是一本理财书,豆瓣评分8.3,不同的人看可能也会有不同的看法。

从《富爸爸穷爸爸》一书分析“富人思维”与“穷人思维”


高中毕业以后,罗伯特在纽约接受教育,大学毕业后加入了美国海军陆战队,作为军官和舰载武装直升机驾驶员,被派往越南战场。 从战场上归来后,罗伯特开始了自己的商业生涯。后来他在商业上经历了三次大浪沉浮,最终于1985年第三次成为百万富翁。


以下我将从文章写作手法、富爸爸与穷爸爸的思维以及罗伯特唤醒理财天赋的3个步骤这三方面来解读这本书。


一.写作手法:对比。通过富爸爸与穷爸爸两个人不同的观念,鲜明地写出了作者的态度。


穷爸爸努力存钱,富爸爸不断投资。他们都有着丰厚的收入。然而其中一个人终其一生都在个人财务问题的泥沼中挣扎,另一个人则成了夏威夷最富有的人之一。一个爸爸去世后为家人、慈善机构和教堂留下了数千万美元的遗产,而另一个爸爸只留下一些待付的账单。

这不免让我们深思,一个观念的不同真的会有这么大的差距吗?我觉得存钱和投资这两个行为也可以区分出一个人的勇气。穷爸爸把所挣的钱存下来,那它就还是原来的数目,不会变。而投资的风险极大,富爸爸有勇气去做,他让自己的钱为自己挣钱。


穷爸爸说:“顺着公司的梯子,一步步往上爬。”

富爸爸问:“为什么不当梯子的主人?”


从《富爸爸穷爸爸》一书分析“富人思维”与“穷人思维”


诚然,能做主人谁愿意低声下气为别人干活?穷爸爸想的是让儿子通过公司这个梯子慢慢往上爬,为别人打工挣钱。而富爸爸则是提倡做梯子的主人。是的,让别人为自己打工赚钱。迥然不同的观念往往会决定一个人的行为,进而影响到一个人的人生。随凡事都有风险,但我很敬佩这种敢做敢为的人,我觉得这种思维不仅仅适用于理财中,万事皆一样,有梦就去追,做自己的主人。


穷爸爸说:“稳定的工作就是一切!”

富爸爸说:“不断的学习才是一切!”


稳定的工作确实没有太多的变数,向对于我们老一辈来说,他们就很认可这种生活状态。我父母以前总是希望我当一个老师,毕业了就回家工作,多稳定多好。但我愿意这种稳定的生活吗?我不甘心,年轻时不去闯荡一番,势必会留有遗憾吧。富爸爸强调的是不断学习。

投资这件事本身就存在风险,不是你去闯了就一定会闯出一片天地,而是应该不断学习,不断输入新的知识,才能为自己的成功做铺垫。


穷爸爸:“我不富的原因是我有孩子。”

富爸爸:“我必须富的原因是我有孩子。”

我从这看出的是穷爸爸因为自己有孩子而觉得不富有,我仿佛看出了埋怨之意,仿佛孩子阻挡了他的发财之路。而富爸爸是因为自己有孩子才必须富有,他必须发财才能给孩子带来更好的物质生活。


这本书中有这么一句话:世界上到处都是有才华的穷人。是的,才华横溢的人不少,但可能很对时候,他们并不富有。努力挣钱是必须的,怎样用钱亦很重要。

二.富爸爸与穷爸爸的形象:富人思维与穷人思维


从《富爸爸穷爸爸》一书分析“富人思维”与“穷人思维”


从上面的写作手法中我们也大致了解了富爸爸与穷爸爸,他们的观念不同导致表现出来的行为、思维就有所差异。这我们就不免要提到“富人思维”“穷人思维”了。


穷爸爸受过良好的教育,聪明绝顶,拥有博士头衔,曾经没用两年就修完了4年的本科学业,随后又在斯坦福大学、芝加哥大学和西北大学深造,并都拿到了全额奖学金。穷爸爸的教育经历让人不忍唏嘘,如此厉害,但为什么作者认为他比不上自己那八年级都没念完的富爸爸呢?从这本书中,我看出了爸爸的胆小畏怯,当然这不是一种批评和否认,毕竟很多人也都追求这样的生活,稳定没有风险。他一心追求稳定,努力工作,所以一生都在财务的泥沼里挣扎。我们可以看到,在遇到钱的问题时,一个爸爸习惯于逃避,另一个爸爸则总是想办法解决问题。久而久之富爸爸的理财能力就越来越强。他说:“我的大脑越用越活,大脑越活,我挣的钱就越多。


我们从这两个爸爸身上看到的思维也适用于我们现在的生活中。我们来举个例子。小程工作两年了,月薪六千,扣去一千块钱的房租后,还剩四千,看着还挺可观的,但两年了一分钱都没存下来。对于这一切,他除了月底发点牢骚外,没啥改变。我觉得这恰恰体现出了“穷人思维”。面对这些情况,不必谈到投资,他连最基本的事情都没做到。每逢月底,钱包总是会莫名其妙地变空,这可能也是很多人的常态。

那钱去哪了?我觉得理财的思维可以从消费入手,做好自己的开支记录,知道什么值得消费,什么没必要消费,这也是管好财产的第一步。

从《富爸爸穷爸爸》一书分析“富人思维”与“穷人思维”


谈到“富人思维”,我很喜欢这句话“花钱买别人的命为自己续命”。我们都知道,现在很难有人无缘无故地给你提供免费的东西,即使有,那也很少。但依然有很多人一直在寻找免费的东西,还沾沾自喜以为赚到了。

试问一下,在找免费东西的过程中你花费了多少时间精力?这替换过来,你是不是可以去做更有意义的事?以前我也很排斥知识消费,有免费的东西为什么还要花钱呢?但当我找得心力交瘁才找得而内容也几乎没价值的时候,我开始思考了。别人用一生经历的事情教给你经验,这就是他们的价值,而你可以选择去消费,买他这些经验,那就相当于你也走过了他这一生,这不是在为自己“续命”吗?

三.唤醒理财天赋的3个步骤


原文中提到了10个步骤,在此我与大家分享其中三个。

①我需要一个超现实的理由——精神的力量

其实做任何事都得有一个理由,才会有坚持不懈的动力。要想挣更多的钱,那你就得给自己一个强有力的理由,好比富爸爸“我必须富有因为我还有孩子”。我也相信:心之所向,素履以往。


②每天做出自己的选择——选择的力量

一个人的选择真的很重要。富爸爸选择当富人,所以他会站在富人的角度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也不是说你选择了你就是,比如选择当富人,那你一开始自然会有很多不知道的东西,所以你的好奇心、求学心会驱使你不断学习,你选择了学习,就是在投资自己。


③首先支付自己——自律的力量

在所有步骤中,自律可能是最难掌握的。能否自律是将富人、穷人和中产阶级区分开来的首要因素。

自律即自由。一个人学会自律了,便不再只是口头说说而迟迟不付诸行动。理财亦是如此,都说小白千万别碰这些,但懂的人却可以取得暴利。这就要求我们学会自律,即踏踏实实打好基础,学到的东西自然会用上。

【总结】这本关于理财的书确实刷新了我的认知,我真的惊叹于罗伯特与富爸爸的一生。我知道,他们的成功离不开他们的“富人思维”。我觉得不仅理财应如此,

对于人生中的每一件事,我们都应挣脱“穷人思维”的束缚,让自己变得有价值。

从《富爸爸穷爸爸》一书分析“富人思维”与“穷人思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