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馬鞍山遴選案例分析題:促快遞行業發展 需守住安全底線

背景鏈接

“加大快遞外賣的秩序整治力度,嚴查嚴管配送員闖紅燈、逆行、佔用機動車道等嚴重交通違法行為;對負有交通事故責任、多次嚴重違法的,納入失信記錄,督促企業落實清退和禁入措施。加強源頭管理,對企業新增配送電動自行車,要督促使用符合國家標準的車輛。”2018年3月26日,公安部交管局會同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召開全國公安交管部門視頻會,對快遞外賣行業電動自行車的交通管理提出明確要求。

中公解讀

路上最猛的車子是什麼?近年來,這個答案越來越集中到“快遞、外賣電動自行車”身上。據上海公安交警部門披露,2017年上海共發生涉及快遞、外賣行業各類道路交通事故117起,造成9人死亡,134人受傷。

快遞外賣配送員為什麼交通違法行為多,跟快遞行業按件計酬的考核機制有很大關係,“快”意味著更高的收入,反之,如果不能按時送達,遭到用戶差評,配送員可能還會面臨超過收入的罰款。因此,為了更快不惜交通違章,看似是快遞外賣人員在收入與安全之間做出的自我選擇,但實際上,卻體現出了快遞外賣行業激烈競爭的行業生態和唯“快”唯“利”的行業邏輯,這也成為快遞外賣行業持續健康發展的隱患。

不可否認,因為“快”,給百姓生活帶來極大便利,快遞外賣行業近年來也得以高速發展。可是,高發的交通違章和交通事故率,也提醒我們,如果高速發展的快遞外賣行業建立在不安全的基礎上,地基不牢,安全底線失守,又談何行業發展?守住安全底線,既是對快遞外賣從業者的愛護,也是對行業發展真正負責的態度。

嚴管也是厚愛。可以讓快遞外賣配送人員意識到遵守交通規則的重要性,不再有僥倖心理,對於保障安全能夠起到一定作用。

[參考對策]

加強快遞外賣人員安全意識,將負有交通事故責任、多次嚴重違法的人,納入失信記錄,實行清退和禁入。

平臺和企業在考核機制上更人性化,比如,除了按件計酬之外,對於遵守交通規則、長期安全生產無事故的員工進行一定的獎勵,同樣也可以鼓勵快遞外賣小哥們不再唯“快”是圖。

廣州日報:促快遞行業發展 需守住安全底線


分享到:


相關文章: